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055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docx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万丰中心小学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儿童就象幼苗容易遭受病害一样,常会被传染病侵扰。

新生儿从母亲体内带来的一部分抵御传染病的免疫力,只能在6个月左右的短暂时间内起些保护作用,然后就很快消失了。

这样就使儿童经常遇到多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威胁。

远离传染病,预防最重要,从小事做起,让孩子避免伤害。

【传染过程三环节】⊙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基本特征】⊙传染性 ⊙流行性 ⊙季节性 ⊙地方性 ⊙免疫性

【潜伏期】长短不一

⊙食物中毒可以为数小时    ⊙痢疾、流脑、猩红热等为一周之内 

⊙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伤寒、乙脑等为一至二周   ⊙水痘、腮腺炎、风疹等为二至三周 

⊙乙肝的潜伏期可以长达数月  ⊙某些慢病毒的感染可以长达数十年

【儿童常见传染病】

⊙病毒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脊髓灰质炎、肝炎等。

⊙细菌性疾病 白喉、百日咳、猩红热、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寄生虫病 疟疾、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

相关链接:

儿童传染病的特征及其预防 儿童家庭如何面对传染病 传染病

【预防接种】按照当地的规定,给孩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各种疫苗。

列入计划免疫的有卡介苗、小儿麻痹疫苗糖丸、白百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a群脑脊髓膜炎多糖菌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等。

【卫生习惯】培养孩子的文明卫生的习惯,让孩子用自己的生活用具,特别是水杯、毛巾、牙刷、手绢等。

不喝生水,不随地便溺,不用手揉眼睛,不吃不干净的食品,饭前便后洗手,睡前洗脚等。

【应急措施】孩子一旦接触传染病人,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应急措施。

比如,接触了病毒性肝炎的孩子,可以注射丙种球蛋白;接触了流行性脑膜炎或猩红热的孩子,可以服用些磺胺药;接触了麻疹的孩子,必要时可以接种麻疹疫苗等等。

相关链接:

小儿接触传染病后如何处理小儿传染病预防和护理 美国主妇教你远离传染病

 婴幼儿时期10种常见的传染病 幼儿需预防哪些传染病 春季防传染病 盛夏防传染病 秋冬防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6个月至3岁婴幼儿不仅是流感的易感人群,而且是高危人群。

【传播途径】飞沫直接传染,飞沫污染的手、用具等也可致间接传播。

【好发季节】冬末春初,在长江下游地区,大流行也可能在夏季发生。

【主要表现】体温大多波动于38~41℃,小儿常伴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无其它并发症,3~4天后退烧,症状减轻。

【防治护理】常洗手,勿摸脸。

发现流感流行时,应减少集会。

加强房屋通风,保持空气清洁。

预防接种流感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

让宝宝远离流感 儿童流感预防更重要 感冒和流感的区别

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大脑炎。

2~6岁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蚊体常携带病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好发季节】夏秋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是7月底~9月初。

【主要表现】宝宝短期内体温高达39℃~40℃,有剧烈的头痛,出现喷射性呕吐、嗜睡不醒,如不及时抢救,病情会急剧恶化,危及生命。

【防治护理】按时注射乙脑疫苗,保护率可达60~90%。

夏秋季节,宝宝一旦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时,立即去看医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 夏季谨防儿童乙脑 接种乙脑疫苗的年龄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

【传播途径】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传播;患儿病后5天内可飞沫传播。

【好发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主要表现】多数人感染后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少数出现发热、咽痛、流涕等症,1~2天好转。

极少数出现第二次发热,伴有肢体的疼痛,在明显的出汗后而退热,同时出现肢体的瘫痪。

【防治护理】按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的最好方法,100%有效。

你了解脊髓灰质炎疫苗吗小儿麻痹症与残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此病为小儿常见的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病原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定位在脑脊髓膜。

【好发季节】冬春季,长江下游地区3~6月份是高峰期。

【主要表现】2~3天流涕咳嗽后突发高热、剧烈喷射状呕吐,烦躁不安或嗜睡,常发生惊厥、昏迷。

皮肤出血性瘀点、瘀斑。

部分患儿出现面色苍白、青紫、皮肤花纹、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少尿等,常危及生命。

【防治护理】按时给宝宝注射流脑菌苗预防针。

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宝宝出现上述症状,要去看医生,予以隔离。

流行性脑脊骸膜炎的症状与预防 防小儿流脑的4大措施

结核病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母亲患病可能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好发季节】四季散发,以春季发病率最高。

【主要表现】起病缓慢,不规则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和疲乏等,婴幼儿得“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时可以出现高热。

呼吸道症状多不明显。

【防治护理】宝宝出生后要接种卡介苗,接种后6~8周要做结核菌素试验,如是阴性,要给宝宝再补接种一次卡介苗。

接种预防结核病效果好孩子睡觉盗汗当心肺结核

伤寒

  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带菌苍蝇和手是散发病例传播媒介。

【好发季节】常年散发,以夏秋两季(长江下游7~10月份)最多见。

【主要表现】婴幼儿症状往往不太典型,体温上升较快,可有持续高热与高热惊厥。

肝脾肿大明显,多有腹泻。

常见并发症是在发病第2~3周出现肠出血及肠穿孔。

伤寒还可以并发肝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

【防治护理】宝宝必须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

要注意胃肠道隔离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如有腹痛、便血等,应立即去看医生。

伤寒及副伤寒联合免疫疫苗 初秋谨防小儿患上伤寒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发。

【好发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冬春季多发。

【主要表现】病毒入侵后2周左右出现腮腺肿大,宝宝面部疼痛,感觉过敏,腮腺高度肿大持续4-5天,渐渐消退,在1-2周内完全恢复正常。

【防治护理】卧床休息、及时隔离。

给宝宝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用冷毛巾挤干水,轻轻地贴在宝宝肿胀的部位或放置冰袋,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对腮腺炎患儿应隔离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警惕宝宝们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与预防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苍蝇和带菌的手也可传播。

【好发季节】夏秋季为多见。

【主要表现】急骤起病、高热腹痛、呕吐腹泻,大便呈脓血粘液状,次数多量少。

婴幼儿可在胃肠道症状出现前就表现高热惊厥或微热或超高热,并出现休克、烦躁或嗜睡、昏迷等,可以危及生命。

【防治护理】从小养成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

一旦宝宝有上述症状,要隔离、及时去看医生。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预防治疗夏秋季谨防细菌性痢疾

蛔虫病

  蛔虫病流行很广,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以乡村儿童发病最多。

【传播途径】通过被蛔虫卵污染的蔬菜、水等媒介传染。

【主要表现】孩子得蛔虫病可无任何症状,或食欲不佳和腹痛等,重者并发蛔虫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症。

大量蛔虫寄生肠道消耗营养,妨碍正常消化与吸收,常造成营养不良、贫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较差。

【防治护理】预防肠道蛔虫病应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吃未洗净的蔬菜瓜果。

防小儿蛔虫病需做到的几点 小儿蛔虫病的全面解析

百日咳

  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起病1~3周内传染性最强。

【好发季节】四季散发,以冬春季发生率最高。

【主要表现】有阵发痉挛性咳嗽现象,可持续1~2个月以上。

剧咳可导致面部皮肤出血点、眼结膜、鼻甚至颅内出血。

新生儿婴儿常无痉挛性咳嗽,咳2-3声后憋气、呼吸停止、头面部及全身发红,甚至窒息、惊厥。

【防治护理】专人护理。

阵咳后,如果脸色发青,要立即请求抢救。

居室通风、清静、无烟尘刺激为好,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百日咳预防与治疗 春天防幼儿百日咳 判断孩子是否百日咳

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易感性最高。

【传播途径】飞沫、污染的物品传播,含白喉杆菌的牛奶也可能传染。

【好发季节】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较多。

【主要表现】初发有声嘶、咳嗽、发烧、头痛、身软、不想进食、吞咽困难等。

同时在喉咙长一层灰白色膜,如不及时治疗,白膜进一步蔓延,喉头肿痛更甚,进而阻塞气管,可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防治护理】按时接种白百破三联疫苗。

流行期间勿去公共场所。

白喉疫苗什么年龄适用

新生儿破伤风

  又称“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

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

【传播途径】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

【主要表现】开始仅哺乳困难,烦燥不安,随后牙关紧闭,脸部肌肉紧张。

重者喉肌、呼吸肌痉挛可以引起窒息,全身呈角弓反张状。

【防治护理】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新法接生。

给孕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新生儿破伤风防治保健 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到正规医院生产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主要表现】发烧(可达39~40℃),眼结膜发炎、眼皮肿胀、流泪、畏光、打喷嚏。

流鼻涕、咳嗽、2~3天后口颊粘膜可见绕有红晕的白色斑点。

发烧第4天可见皮疹自耳后及颈部开始,渐及前额及颊部致全身。

【防治护理】应按计划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让孩子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患麻疹婴幼儿的护理 麻疹的传染方式和预防办法

春天警惕麻疹侵扰  出麻疹别急于退烧 多大接种麻疹疫苗

幼儿急疹

  是人类疱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好发季节】春、秋季节发病较多。

【主要表现】以高热起病,可达39-40℃,持续3-5天后骤降,热退后疹出。

患儿一般情况尚好,精神、食欲多正常,可有咽部充血、前囟饱满。

【防治护理】幼儿急疹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发生,无并发症时不必用抗生素。

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高热时可适当用退热剂。

幼儿急疹的表现及愈后观察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护理常识

猩红热(烂喉痧)

  是由一种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见于2~8岁儿童。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偶可见细菌污染玩具、食物、生活用具等经口传播。

【好发季节】冬春季气候寒冷,室内活动多,若不经常通风,发病较多。

【主要表现】起病急骤,发烧38~40℃左右,咽部疼痛,头疼、呕吐,经3~7天可见弥漫性猩红色点疹。

【防治护理】居室应通风,有条件时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防止其他感染。

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以免发生并发症。

猩红热的预防与治疗 冬春当防猩红热 猩红热的家庭护理

红眼病

  传染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

分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好发季节】春夏季极易流行。

【主要表现】眼部明显红赤、眼睑肿胀发痒、怕光流泪、眼屎多,一般不影响视力。

由病毒感染的红眼病,症状更明显:

结膜大出血、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还会侵犯角膜而发生眼痛,视力稍有模糊,病情恢复较慢。

【防治护理】应进行适当隔离,以免疾病蔓延;患儿用过的物品要煮沸消毒,晒干后再用,并为患儿准备专用的洗脸用;孩子一旦患上红眼病,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若治疗不彻底可变成慢性结膜炎。

春季防小儿红眼病 红眼病用药护理 当心小儿患上红眼病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传染或飞沫传染,传染性极强。

【好发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多发。

【主要表现】骤然起病,体温达38℃~39℃,宝宝表现为烦躁、食欲不振,发热同时或后一天左右出现皮疹。

第5-9天,疱疹破裂后留下小缺口,疱壁干燥结痂,数日后痂皮脱落,然后宝宝渐渐恢复正常。

【防治护理】给宝宝洗温水浴,穿宽松的棉质衣服、勤换内衣。

如发生极严重的瘙痒或疱疹周围皮肤色红或肿胀,有脓液渗出,要立即看医生。

水痘的症状与预防 冬春预防水痘 认识水痘与水痘作战

肝炎

甲型传染性肝炎 由甲肝病毒所致的传染性肝炎,春季好发。

【主要表现】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

常伴有发热畏寒、全身乏力、恶心呕吐、上腹胀满、腹泻等,一半以上的孩子会表现为腹痛。

【防治护理】甲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

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病人的易感儿童。

肝炎患儿的家庭护理办法 及早发现肝炎征兆的5法

乙型肝炎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如何避免宝宝被乙肝传染乙肝妈能否孕育健康宝 接种乙肝疫苗需打三针

预防传染病除了接种疫苗之外,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注意营养和锻炼也是关键。

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四要三不要”仍是有效的方法。

即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要消灭苍蝇;有病要早报早治;不要随地大、小便;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随地吐痰。

健康的身体状况也会帮助孩子抵御传染病的侵害,适当的运动、平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愉快的心情,这些都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帮助孩子的免疫系统有效地工作,从而对预防传染病有积极作用。

201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