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02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docx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科目: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主办单位:

马场镇波那小学

组织人:

王恒生

培训教师:

王恒生

培训内容: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一年级

培训学时:

3学时

培训目的:

1、通过培训让语文任课教师从整体上认识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对其认识和了解语文学科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分布。

2、让语文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一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3、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

培训重难点:

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一年级语文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培训过程:

语文一年级

一、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语文

1、整体认识

小学语文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培训的学科法制教育渗透点中,是仅次于品德与生活(或社会)学科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渗透点达到37个。

2、小学语文各年级法制教育渗透点分布。

年级

渗透点个数

4

5

11

6

5

6

二、学习《一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1

(1)学科内容:

上册——识字

(二)第2课自选商场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知道;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a教师导入设疑:

你去过自选商场吗?

你在自选商场中购买过东西吗?

b师生共同讨论:

如果你到自选商场买东西,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商品时怎么办?

(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启蒙

2、渗透点2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三条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

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

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创设情景,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a结合课文中重点句子“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来创设清境,教师可提问:

每周升旗仪式时,你是怎么做的?

与学生交流。

b教师总结并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体会国旗的神圣及升国旗仪式的庄严。

3、渗透点3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20课小熊住山洞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知道;激发情感,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a教师创设情境设疑:

小熊为什么住山洞?

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给小熊家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b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提出重点理解句子“夏天他们走进森林……秋天他们走进森林……冬天他们走进森林……小熊舍不得砍”。

相机点拨学生并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从小知道要爱护环境、保护森林。

4、渗透点4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11课美丽的小路

(2)法制内容: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创设情景,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a创设情境,倾听教师范读课文。

b小组合作学习。

c讨论:

我们的校园美丽吗?

我为校园“美容”做了哪些事?

(教师从培养学生保持身边环境的习惯的角度,相机引人《妙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个别具体内容)

三、阅读与探讨

1、阅读。

参培教师自由阅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材P109页的范例教案——一年级/下册/课文/第11课美丽的小路。

2、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科目:

主办单位:

组织人:

培训教师:

培训内容: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二年级

培训学时:

3学时

培训目的:

1、让语文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二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2、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

培训重难点:

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二年级语文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培训过程:

语文二年级

1、二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分布

小学二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有5个,其中上册3个,其中下册2个,

2、学习《二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1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9课欢庆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结题点睛,师生交流。

(4)事例及说明:

观看国庆阅兵式录像,体会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师生互动:

a教师:

为了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人们会怎样做?

(启发学生知道:

瞻仰人民英雄纪念举行升国旗仪式等形式都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b观看录像时有意引导学生注意国旗、国徽定,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相关内容。

时间充裕时,还可以介习旗、国徽产生的故事,增强教学趣味性。

2、渗透点2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27课清澈的湖水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创设情景激发情感,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小洁紧紧模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水里?

船靠岸后,小洁手里为什么还是紧紧模着面包纸?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围绕“你见过、听说过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怎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等问题,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3、渗透点3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讨论交流,结题点睛。

(4)事例及说明: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该课的重点,教师在导人时可提出疑问:

小鱼在乎什么?

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熟读课文后讨论交流,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知道:

保护野生动物,有时不仅仅是出于对动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惜,更是一种法定责任。

4、渗透点4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5课泉水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山间泉水的声音,欣赏泉水的清澈,体会泉水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②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再一次体会泉水的美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

这么美的泉水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呢?

从而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时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并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④拓展延伸:

请你为保护泉水写一句宣传语。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明白:

保护环境从实际行动中开始)

5、渗透点5

(1)学科内容:

内容:

下册——选读课文第3课特别的作业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山间泉水的声音,欣赏泉水的清澈,体会泉水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②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再一次体会泉水的美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3、阅读与探讨

1、阅读。

参培教师自由阅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材P111页的范例教案——二年级/下册/课文/第5课泉水。

2、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

3、教师们自由探讨低年级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科目: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主办单位:

组织人:

培训教师:

培训内容: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三年级

培训学时:

4学时

培训目的:

1、让语文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三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2、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

培训重难点:

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三年级语文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培训过程:

语文三年级

一、三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分布

小学三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有11个,其中上册7个,其中下册4个。

二、学习《三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1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17课孔子拜师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理解;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了解: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

②让学生讨论交流:

今天人们是怎么纪念孔子的?

为什么有的国家和地区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③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尊师重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法制要求,同时,让学生了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建立互信、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责任。

2、渗透点2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19课赵州桥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创设情境,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①为了使学生有形象的感观,可以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图画、电子文本等形式,有效表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让学生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夸夸赵州桥,建立自豪情感。

②让学生结合身边的文物讨论:

家乡有哪些文物?

为什么要保护文物?

如何保护好文物?

教师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以此提升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保护文物的法制观念,达到教育学生保护文物的目的。

3、渗透点3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了解;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教学本课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②引导学生词论交流,让学生列举出中外历史上和现当代有名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豁技法》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保护文物、维护豁舫面的法制观念。

③相关资料: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巨幅《清明上河图》动画版,是参观中国馆的必看展出,也是世博会最引人人胜的场景之一,可见《清明上河图》的地位之尊,影响之大。

4、渗透点4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自海洋环境保护法》飞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创设情境,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①出示图片或播放影像.观赏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

②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物产情况。

③让学生讨论交流:

面对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结合国际上一些重大的海上石油泄漏、污染事件,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建立海洋环保法制意识。

5、渗透点5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激发情感,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①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上网等方式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物产情况。

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讨论、演讲、图片展等,相机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相关内容。

教师有意识归纳总结:

小兴安岭物产丰富,除森林、木材外,地下有矿藏,地上还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药材、野菜等。

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灵活引人有关法律或法规问题,不一定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渗透点6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感悟体会,结题点睛。

(4)事例及说明:

①课前播放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录像,体会当时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

②结合课文内容,切机介绍香港的历史、地理和近况,让学生通过介绍及观看了解香港迷人的风光。

③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实行“一国两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渗透点7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29课掌声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应用;分析体会,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①提问:

英子为什么不愿意在人前展示自己?

②分析体会:

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两次鼓掌,这两次掌声分别有什么含义?

掌声之后,英子有什么样的变化?

③拓展延伸:

为什么残疾人更需要关心与鼓励?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残疾人应该怎么办?

残疾人与其他公民是否具有平等的权利?

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相关内容。

三、复习小结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科目: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主办单位:

组织人:

培训教师:

培训内容: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三年级

培训学时:

2学时

培训目的:

1、让语文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三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2、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

培训重难点:

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三年级语文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培训过程:

语文三年级

1、谈话导入

上一次我们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学期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点,了解在教学该如何去相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这一次我们还将对三年级语文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进行学习。

2、学习《三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8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5课翠鸟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应用;质疑理解,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①课堂解析:

作者对翠鸟的关爱融入字里行间,表达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②讨论:

我们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动物?

③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④师生共同讨论:

翠鸟在我国是不是受到保护的野生动物?

如果不是,是不是就不应该保护?

2、渗透点9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3)教学要求及方法:

了解;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观看自然灾害视频。

②引导学生理解:

文中“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让你想到了什么?

③师生共同讨论:

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惨痛的教训,我们该怎么做?

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紧扣“我们该怎么做”这一话题,让学生知道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④教师可以利用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及现实生活中的泥石流灾害等材料,增强说服力。

3、渗透点10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18课她是我的好朋友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了解;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学习课文后,小组交流:

①文中的阮恒为什么要献血?

②他为什么这么痛苦呢?

③同学们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吗?

④教师可以利用近年来人们踊跃献血、医院采血的相关材料,让学生了解献血的基本常识。

4、渗透点11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3)教学要求及方法:

理解和应用;结合实例,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②了解国旗的图案及包含的意义。

③组织活动——“国旗,我向你敬礼”,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国旗的热爱。

④师生讨论:

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用国旗做窗帘、做被面的现象,这种做法妥不妥,违不违法。

3、阅读

1、阅读。

参培教师自由阅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材P114-116页的范例教案——三年级/上册/第19课赵州桥。

2、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科目: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主办单位:

组织人

培训教师:

培训内容: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语文四年级

培训学时:

3学时

培训目的:

1、让语文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四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2、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

培训重难点:

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四年级语文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培训过程:

一、四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分布

小学四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有6个,其中上册3个,其中下册3个。

二、学习《四年级语文法制教育渗透点》

1、渗透点1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11课去年的树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第三条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

第二十一条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渡修枝的毁林行为。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理解;设疑解惑,讨论交流。

(4)事例及说明:

①讲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引导学生回答;听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各抒己见。

③你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吗?

(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④小组合作交流。

2、渗透点2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17课长城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理解;利用多媒体激发情感,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观看长城的录像,激发学生情感。

②网上搜索,了解人们是怎样评价长城的。

③引导学生明白: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

④拓展内容:

说说家乡有哪些文物古迹?

保护怎样?

把你对“保护文物,从我做起”这句话,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结合讨论,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3、渗透点3

(1)学科内容:

上册——课文第19课秦兵马俑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文物保护单位。

(3)教学要求及方法:

了解;结题点睛,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理解秦兵马俑这一珍贵历史文物的特点。

②出示盗掘文物的资料,教师提问:

看到文物被盗,你有什么感受?

你认为怎样制止?

③结题点睛:

通过法律来保护文物,通过法律来制止、制裁破坏、盗掘文物的行为,是保护文物的有效手段。

④拓展交流:

游客在参观文物古建筑时,在建筑物上刻字,这样的做法对吗?

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4、渗透点4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9课自然之道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四条、第六条、第十条。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理解;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结合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

因为不懂得自然之道,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②谈感受:

如果你是作者,这时你会怎么想?

虽然作者的初衷是保护动物,但由于不懂自然之道,还是无意间伤害了幼龟。

③理性升华:

对学生进行浅显适当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并讨论什么是自然之道。

5、渗透点5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法制内容:

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概况。

(3)教学要求及方法:

初步了解;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4)事例及说明:

①教学中紧紧抓住母亲河“摇篮”、“凶猛暴烈”、“忧患”、“悬河”等极不协调的字眼,为渗透相关法律、政策做好铺垫。

②顺势简介我国防洪、防沙治沙、环保等方面的法制建设情况及黄河治理工程、黄河防护林建设等重大举措。

6、渗透点6

(1)学科内容:

下册——课文第30课文成公主进藏

(2)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教学要求及方法:

知道或初步了解;讨论交流,结题点睛。

(4)事例及说明:

①结合课文内容:

a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及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意义;b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教育。

②讨论交流:

a你喜欢文成公主吗?

为什么?

b你是否处于民族自治地区?

你是否属于少数民族?

你身边的人中是否有其他民族?

你和其他民族同学、朋友是怎样相处的?

三、阅读与探讨

1、阅读。

参培教师自由阅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材P117-119页的范例教案——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

2、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