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007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演练习题41

一、选择题

1.如图实验装置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解析:

本题通过几种实验装置的示意图,直观地考查了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

A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转移装置,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B为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C为蒸馏装置,用于分离液态混合物;D为渗析装置,用于提纯胶体。

答案:

A

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中,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NaNO3和NaCl   B.MnO2和KCl

C.CuO和木炭粉D.BaSO4和AgCl

解析:

由不溶性物质与可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可采取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进行分离。

NaNO3和NaCl都溶于水,CuO和木炭粉都不溶于水,BaSO4和AgCl都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选B。

答案:

B

3.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发结晶:

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B

分液:

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C

萃取:

液体静置不分层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D

蒸馏:

冷凝管破裂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解析:

液体静置不分层一定是萃取剂选的不对,不是萃取剂量多量少的问题。

答案:

C

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碳酸氢钠粉末(Na2CO3)

H2O、CO2

加热结晶

B

氯化钾溶液(FeCl3)

氢氧化钾溶液

过滤

C

乙烷气体(乙烯)

溴水

洗气

D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

解析:

A项中碳酸氢钠粉末含Na2CO3,先把其用水溶解后再通入过量的CO2,使Na2CO3转化成NaHCO3,然后在降温的情况下自然结晶,不能加热结晶,要防止NaHCO3受热分解再生成Na2CO3,所以A错;B项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把FeCl3转化为Fe(OH)3沉淀,再过滤;C气体中乙烯能与溴水中的溴反应,而乙烷不能,所以可通过洗气除去杂质;D项中SO2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所以通过洗气就可除掉。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甲基橙和酚酞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当溶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样点时,甲基橙和酚酞会以不同的速率在滤纸上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通过该原理将甲基橙和酚酞从混合溶液A中分离开来:

步骤Ⅰ 把0.1g甲基橙和0.1g酚酞溶解在10mL60%的乙醇溶液里,配制混合溶液A;另将10mL乙醇和4mL浓氨水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溶液B。

步骤Ⅱ 在一张圆形滤纸中心扎一小孔,将细纸芯插入滤纸中央(如图所示)。

在距滤纸中心约1cm的圆周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A溶液在该三点处点样。

步骤Ⅲ 将滤纸覆盖在盛有B溶液的培养皿上,使滤纸芯与溶液接触,放置一段时间,点样逐渐向外扩散,形成黄环。

步骤Ⅳ 待黄环半径扩散到滤纸半径的1/2时,取下滤纸,等滤纸稍干后,喷上饱和Na2CO3溶液,通过现象判断分离的效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叫________,若分离淀粉胶体与氯化钠的混合液则可选用________法。

(2)步骤Ⅱ中若在滤纸上事先做点样位置标记,宜选用________笔(填“钢”或“铅”)。

(3)步骤Ⅳ中喷洒Na2CO3溶液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说明实验中________在滤纸上移动速率更快(填“甲基橙”或“酚酞”)。

(4)他们可以通过________来判断分离的效果。

解析:

(1)由题给信息可知该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是纸层析法,而分离淀粉胶体和NaCl的混合溶液常选用渗析法。

(2)钢笔中的墨水会对该实验造成干扰,因此作点样位置标记时,应选用铅笔。

(3)Na2CO3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液变红,甲基橙遇碱液变黄色。

(4)通过色斑间的距离大小,可判断出分离的效果。

答案:

(1)纸层析法(或色层法或色谱法) 渗析

(2)铅

(3)内部为黄环,外部为红环 酚酞

(4)色斑间的距离大小

6.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它有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资源。

液体矿床以钾矿为主,伴生着镁、溴等多种矿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

、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②名称是________。

(2)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固体A是________(写化学式);固体B是________(写化学式);欲得到较纯的固体B需用少量的________(填“热水”或“冷水”)洗涤固体。

(3)操作⑤是实验室常用的过滤方法——减压过滤(俗称抽滤或吸滤)。

请写出右图中减压过滤常用的两种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请问这种过滤方法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用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

、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水钾晶体及液溴(Br2),应首先用氯气置换出单质溴:

2Br-+Cl2===Br2+2Cl-。

然后进行萃取(操作①)和分液(操作②)操作,得到橙红色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通过操作③(蒸馏)得到深红棕色液体溴。

无色溶液经过蒸发结晶、过滤后得到的固体A为MgSO4,高温滤液经冷却结晶、减压过滤得到固体B为KCl。

减压过滤(俗称抽滤)常用的两种仪器名称是吸滤瓶、布氏漏斗。

减压过滤优点是加快过滤速度,使得到的晶体更干燥。

答案:

(1)萃取 分液

(2)MgSO4 KCl 冷水

(3)吸滤瓶 布氏漏斗 加快过滤速度,使得到的晶体更干燥

7.(2013年高考江苏卷)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

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熔点/℃

密度(20℃)/

g·cm-3

溶解性

甲醇

64.7

0.7915

易溶于水

乙醚

34.5

0.7138

微溶于水

3,5二甲

氧基苯酚

33~36

易溶于

甲醇、乙醚,

微溶于水

(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

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________。

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________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或“下”)层。

(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

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除去乙醚B.重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D.加入无水CaCl2干燥

(4)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

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因甲醇和3,5二甲氧基苯酚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分离时应采用蒸馏的方法。

②因有机物3,5二甲氧基苯酚易溶于乙醚,且乙醚密度比水小,有机层应在上层。

(3)洗涤完成后,产物中除3,5二甲氧基苯酚外,还混有乙醚、水等杂质,从节约能源角度考虑,应先除水,再除乙醚。

(4)减压过滤时,容器内气压较小,为避免倒吸,应先拆去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让装置和外界相通,然后再关闭抽气泵。

答案:

(1)①蒸馏 ②检查是否漏水 上 

(2)除去HCl 除去少量NaHCO3且减少产物损失 (3)dcab

(4)拆去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 关闭抽气泵

8.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相关信息如下:

①[Cu(NH3)4]SO4·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

[Cu(NH3)4]SO4·H2O===[Cu(NH3)4]2++SO

+H2O

[Cu(NH3)4]2+Cu2++4NH3

②(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

a.加热蒸发,b.冷却晶体,c.抽滤,d.洗涤,e.干燥

①步骤c的抽滤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抽滤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________杂质,产生该杂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的实验步骤为:

a.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________,b.________,

c.洗涤,d.干燥。

①请在上述空格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

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的洗涤液是________。

A.乙醇B.蒸馏水

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D.饱和硫酸钠溶液

③步骤d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1)①布氏漏斗的斜面要对准吸滤瓶的支管口;抽滤完毕后,应先断开连接安全瓶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抽气装置中的水龙头;②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存在平衡:

[Cu(NH3)4]2+Cu2++4NH3,加热蒸发过程中氨气挥发,平衡右移,Cu2+水解产生Cu(OH)2。

(2)①利用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以乙醇为溶剂,乙醇的体积分数越大,[Cu(NH3)4]SO4·H2O的溶解度越小,越容易析出,所以加入适量的乙醇,然后进行抽滤;②将晶体表面的乙醇洗净,可以选用乙醇的水溶液,因为乙醇和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可以洗去晶体表面的乙醇。

③加热时[Cu(NH3)4]SO4·H2O易分解。

答案:

(1)①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未朝向抽滤瓶的支管口

断开连接安全瓶与抽气装置间的橡皮管 关闭抽气装置中的水龙头 ②Cu(OH)2或[Cu2(OH)2SO4] 加热蒸发过程中NH3挥发,使反应[Cu(NH3)4]2+Cu2++4NH3平衡往右移动,促进Cu2+发生水解

(2)①乙醇 抽滤(或减压过滤、吸滤) ②C

③加热易使[Cu(NH3)4]SO4·H2O分解(失H2O、失N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