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1845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单元课标解读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梳理

金波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中国古代史,在体例上,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编排的。

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统编七年级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部分,就是按照上述七个历史时期编排的。

  本单元夏商周时期是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为止(或以前256年东周灭亡为标志),涉及夏朝、商朝、西周及东周(春秋、战国)的历史。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早期融合与壮大、中原地区逐渐形成“华夏族”的民族交融的时期,同时也是早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勃兴和传播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文化奠基时期。

  2.单元主题

  统编七年级教材在夏商周时期内容上,梳理了历史的发展进程,突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本单元展现了两个重要的主题: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变革。

  3.课程结构

  

(1)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是:

第4、第5两课,涉及夏、商和西周的历史

  

(2)社会变革

  主要是:

第6、第7、第8三课,涉及春秋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奴隶制渐趋瓦解和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统编七年级教材展示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诸多变化。

  二、单元知识梳理

  1.知识梳理

  夏商周时期是按时间顺序讲述约公元前2070年到前221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夏、商、周王朝兴替的历史进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也开始了以王位世袭制为特征的“家天下”。

  夏商周时期在古代史上被称为“三代”。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夏、商、周三族的始祖与祖先崇拜各异,但其时已认同黄帝是共同的始祖,这显然是民族认同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西周的分封制,对王室稳固统治、扩大统治范围起了重要作用,说明我国古代疆域的不断扩大和对疆域控制管理的稳固,是我国古代早期重要的政治制度。

  青铜器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日趋衰落;

  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工程,既是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繁荣的表现。

  2.课标解析

  本单元所涉及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如下: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建立于大约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作为中国古代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要素:

都城、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机构。

  夏朝、商朝和西周地域更为扩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尤其是西周的分封制,对王室稳固统治、扩大统治范围起了重要作用。

  夏、商、周三代政权更替过程中,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揭示了政权更替的主要原因。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涉及的课程内容: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活动建议:

搜集青铜器的图片,说说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有很大发展,形成了以青铜铸造业为代表的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十分发展,青铜器种类丰富,制作工艺高超,教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介绍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发展;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汉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组织学生浏览国家博物馆等博物馆收集青铜器、甲骨文图片,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认识。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西周的各种制度开始动摇,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战国时期,大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而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变法改革,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揭示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

  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选取都江堰作为学习内容,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反映出它在世界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8课百家争鸣:

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组织学生搜集孔子的言论,还可以结合语文课的学习,通过讲述老子、孔子的故事,分析他们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提出了一些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重要思想,例如“和为贵”“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深刻地影响了后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理念,成为数千年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发展、生生不息的思想渊源。

  百家争鸣对当时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高峰,也是中国古代主流学术思想的源头,为后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三、单元教学建议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本单元的课程有一定的接触,如《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2课中,学生学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通过图片认识了青铜器,分辨了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以及青铜器上所刻的文字,还对“一言九鼎”等与青铜器有关的成语进行了探究。

  第二单元第4课中,学生知道了“屈原的故事”,学习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对中国文字的特点有所了解。

对二十四节气有所了解。

  第三单元第1课中,学生学习了“伟大的先人孔子”,了解了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第三单元第2课介绍了中国的国宝,提到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介绍了神医扁鹊高超的医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加以引导。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有:

对本单元一些艰深晦涩的专有名词难以理解,将古代神话传说典故与历史史实相混淆,无法从宏观上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

  统编七年教材的编者在教材资源的创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教材本身就可以看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各位教师应关注教材和配套的地图册,这两种教学资源是每个学生手中都有的读物,学生离开课堂后还是可以阅读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材资源的使用。

  教材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比如单元总结,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对本单元的总体把握。

  下面我就针对每1课的内容,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

  第4课主要有4个子目: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

本课的四个板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反映了夏、商、西周的兴衰历程。

  本课教学中各位教师可以参考示范课中的教学设计,梳理历史线索,利用教材、地图册,以时间线索为主线进行教学,结合《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P11-P13:

《夏朝形势》《商朝形势》《西周分封形势》等地图,有利于学生在初一阶段树立时空观念。

  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考古学的成就和教材中提供的考古成果素材:

与夏朝有关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教材P19《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与商朝有关的殷墟遗址(教材P22《知识拓展安阳殷墟》、地图册P12《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妇好墓出土的玉凤》)、以及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利簋(教材P24)和与分封制有关的宜侯夨簋等,有利于培养初一学生的证据意识。

  西周分封制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识读P21地图,了解主要诸侯国的分布,探究教材P22课后活动1,组织学生研读教材,认识和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本课还可以组织学生仿照书后大事年表,制作一张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整理。

  第5课主要有三个子目: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板块:

青铜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青铜器的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艺三个方面来探究,教材和地图册都有丰富的青铜器器皿的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P23《相关史事》、教材P26课后探究1、地图册P14《青铜器的种类》组织教学活动,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和功能,进而利用两个典型的青铜器代表: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来探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后用环保材料或者是适合的材料制作青铜器的模型。

  有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26《知识拓展——金文》,进而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甲骨文的学习。

  甲骨文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教材有关甲骨文的内容是用两个子目来叙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P25《相关史事》帮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历程,利用地图册P15《甲骨文的刻写》让学生动手试试甲骨文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进一步了解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地位和影响。

关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对初一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从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谈起,结合现代汉字结构和教材P25《甲骨文字形举例》与学生共同探究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当时中国高度文明的代表,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从传说时代走向文字记载的时代,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通过本课学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初一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6课主要有三个子目: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是生产力大飞跃、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本课全面地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春秋时期的图景:

经济发展、王室衰微,春秋霸主、争霸战争、民族交融,让学生能够更加多角度地去感受春秋时代。

本课的核心主线:

从社会经济和政治局面两个方面呈现了春秋时期的变化,建议教师参考示范课的设计,抓住“变”这个核心,帮助学生理解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本课可以利用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从本地区与春秋时期有关的历史入手,开展研究性学习,或者作为教师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是本课的难点,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了解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27《相关史事》、《春秋铁制农具图》,还可以组织学生浏览国家博物馆网站,查找收集相关的文物资料。

进一步认识到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着人类自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之后,进入了铁器时代。

进而探究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P28《材料研读》;P29《相关史事》、《春秋争霸形势图》、《春秋护头铜胄》、《山东临沂春秋殉马坑》;P30《知识拓展——步兵逐渐成为军队主体》、《勾践剑与夫差矛》等,通过对这些教学素材的研读,探究这一时期政治上的主要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进而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下共主”的局面不复存在;而强大的诸侯为了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

争霸过程中原“诸华”“诸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交往与冲突,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

  第7课主要有三个子目:

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三个子目之间是有因果联系的,各国的变法和兴修水利工程都是为了适应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的需要。

从另一个角度看,商鞅变法和都江堰都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七雄是本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延续春秋时期的剧烈动荡和社会转型。

军事上,战争更频繁,争霸战争发展为兼并战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出现战国七雄。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和本课有关的出自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P32《战国形势图》、《相关史事》和《战国铜壶》,结合教材从三个角度探究:

战国七雄的形成、兼并战争的特点和评价。

通过比对春秋、战国形势图来了解战国七雄的形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谋当一方霸主,而力图在各国中胜出,以统一天下,因而开展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规模之大,战争之惨烈前所未有,可以组织学生讲述这一时期相关故事或者完成P35《课后活动》1。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促进了社会进步,揭示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

当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实行变法改革,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它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充分利用P33《商鞅变法的内容》、《人物扫描》、《材料研读》、《商鞅铜方量》等教学资源,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革促进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战国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都江堰工程体现了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利用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都江堰工程修筑的过程,分析其原理,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

教材中P34《都江堰示意图》、《李冰石像》,P35《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地图册P20-21关于都江堰的介绍,材料鲜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第8课主要有三个子目: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说明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旧制度逐步瓦解,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对社会发展关注和担忧,思考解决方法,提出主张。

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旧制度分崩离析;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名言,分析老子、孔子的思想主张,初步认识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

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希腊文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研读教材,总结老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和儒家学说是本课的重点,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学生在小学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课也有《论语》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孔子的言论,结合教材P37《材料研读》通过讲述《苛政猛于虎》等故事,分析他的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和文化贡献,培养学生提升史料解释的能力。

  了解“百家争鸣”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应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等角度展开讨论;通过列表归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感悟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神内涵,理解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资源推荐

  

(1)卜宪群主编:

《中国通史》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中国国家博物馆编:

《文物夏商周史》、《文物春秋战国史》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

  (3)中央电视台:

《中国通史》100集

  (4)国家博物馆

  (5)故宫博物院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梳理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秦汉时期是指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共440年的历史。

它包括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朝代和王莽政权。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灭六国的战争开始,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包括了秦的统一与灭亡、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动荡,两汉时期的文化等内容。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诸多史事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单元主题

  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本单元标题所揭示的: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在秦汉以前的数百年间,各地诸侯和地方势力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相互争战,民不聊生。

秦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此后,秦实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亡之后建立起来的汉朝,特别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一统局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汉武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往也开始发展起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确立了世界领先地位。

  3.单元结构

  本单元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首先突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秦朝—西汉—东汉,线索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秦汉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其次是对于秦汉时期的一些重大史事,教材直接以课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4课丝绸之路等等。

这些编排既直观,又比较明确地体现了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二、单元知识梳理

  在2011版课标中,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如下:

  1.课标解析

  课题

  课程内容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道西汉的建立。

了解“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根据2011版课标要求,本单元的7课实为7个学习要点,具体包括了以下知识内容:

第9课:

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第10课:

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得以恢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治世——“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影响,即“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五十四年,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强化中央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西汉王朝也进入到了鼎盛时期。

第13课:

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第14课: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及作用、对西域的管理、南海诸岛。

张骞通西域以后,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理,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汉代就成为我国疆域的组成部分。

南海诸岛也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的。

第15课:

造纸术的发明及对传播文化的作用、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播及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呢?

2011版课标关于中国古代史内容的学习要求,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

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根据2011版课标要求,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1.紧扣单元主题,准确定位

2.分析课文结构,理清线索

3.整合课程资源,还原历史

第1点建议:

紧扣单元主题,准确定位

如何才能做到教学中的准确定位呢?

这涉及我们对历史、历史教学的认识。

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把史学说成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是过去的事情跟前进中出现的将来的目标之间的谈话。

”他其实是在告诉我们:

历史的价值永远是面向未来的。

虽然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昨天已成为历史,但它却是现实与未来的背影。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一场对话,我们研读史料、教材等文本时与历史的对话,我们引导学生与历史进行的超时空对话,当然更应该是我们与学生共同面对历史,去思考、追问、交流与分享的对话。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有上位的思考,面向未来、与时代相融的历史教学,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定位和着眼点。

本单元的主题非常明确: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教学时,老师们可以从每一课不同的时空和叙事中,找到诸多的历史认同。

“大中国”:

由疆域认同到中华民族族群认同。

各位老师想必都清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中国”,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现代“中国”作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名称,其实是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

本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以地图的形式明确了秦朝疆域的四至,并说明秦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教学中,中国概念首先应引导学生从空间上去认识,即疆域认同。

本单元中,还特别强调了秦汉时期边疆地区的主权归属。

如在《秦朝形势图》中特别标出南海区域;第14课“张骞通西域,两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强化了新疆和南海的主权归属,课后的“知识拓展”明确了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开发以及管理的,这种疆域认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需要的。

秦汉时期,随着中央政权统治地域的扩大,中华民族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得以不断形成、发展和稳固,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逐步确立和发展,所以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说明从那里起,“大中国”就已经从疆域认同逐渐发展到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了。

“大一统”的观念认同

大一统首先表现为“大统一”,即封建王朝建立起统一的、统治全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