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1744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docx

六年上册品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程晓煜

教学内容

2、现代信使

总第3节

教学目标

1、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

2、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训练重点

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

难点

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现代社会中,人们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通信方式保持着密切联系。

那么古代人是怎样联系呢

1、了解古代人的联系方式

用烽火,飞鸽,驿站的形式传递信息

2、现代人通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途径邮递信件。

3、信件的特点有哪些

4、平信、挂号信、航空信、邮政特快专递

5、写信和寄信的要求是什么

一般书信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开头,正文,结尾,落款,注明日期。

6、信件属于个人生活隐私,受到法律保护

7、未经许可不许撕拆别人的信件

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观看图片

倾听

选择图片

参加活动

 

展示,解说

学生点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教学内容

总第节

教学目标

训练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观看图片

倾听

选择图片

参加活动

展示,解说

学生点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程晓煜

教学内容

2、现代信使

总第4节

教学目标

1、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

训练重点

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难点

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你知道信件都有什么用途吗

录取通知书、各种商业合同与凭证、介绍信,推荐信,

1、电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方便,最实用的通信工具。

2、通信工具的种类

移动电话,传真机、可视电话

3、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是美国人,他的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育工作,他经过不断试验,终于在1876年发明了电话

4、人们在使用电话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亲切打招呼,声音悦耳,吐字清晰,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能吸烟,不能喝茶,吃零食,交谈要简明扼要,讲完在挂断

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观看图片

倾听

选择图片

参加活动

展示,解说

学生点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闫晓梅

教学内容

3、信息社会面面观

总第5节

教学目标

知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及辨别能力。

训练重点

知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及辨别能力。

难点

知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及辨别能力。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这是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乐曲,请你们说出这是什么栏目的开场音乐?

你们常看这个栏目吗?

既然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栏目,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栏目呢?

1、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获取信息的渠道。

2、你们来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媒体或栏目吧。

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获取信息的渠道。

多像刚才大家说到的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等,我们把它们称作大众传媒,也叫大众媒体。

3、你们来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媒体或栏目吧。

老师相信通过今天对大众媒体的了解,你们一定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下次上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有信心吗?

倾听

选择图片

参加活动

展示,解说

学生点评

板书设计:

3、信息社会面面观

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等,称作大众传媒,也叫大众媒体。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闫晓梅

教学内容

3、信息社会面面观

总第6节

教学目标

知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及辨别能力。

训练重点

知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及辨别能力。

难点

知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及辨别能力。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的图片)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好朋友,你认识它们吗?

2、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它们各自都代表什么含义?

3、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4、我们熟悉的现代传播媒介还有哪些?

1、相信你们通过这些媒体也了解了不少新闻,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搜集近期同学们感兴趣的新闻,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2、今天我们开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请同学上台发布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通过新闻发布,我们感受到大众媒体的神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无论距离多远,发生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传媒了解到。

观看图片

电视、互联网、报纸都是我们常说的现代传播媒介,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代传播媒介还有哪些?

(手机、电话)

倾听

参加活动

展示,解说

学生点评

板书设计:

3、信息社会面面观

我们感受到大众媒体的神奇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石伟

教学内容

4.科技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总第7节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认识到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2.了解、体验现代先进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进而悟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真正动力的道理。

训练重点

认识到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难点

认识到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首先我们来了解以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思考如今的生活跟过去比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科技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1:

教材中介绍了肥皂来历的故事,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科技发明与发现的故事?

2、.科技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舒适、丰富多彩。

4、小组交流后填写表格。

观看图片

倾听

参加活动

如今在拥有了一些科技产品后家里生活的变化。

展示,解说

学生点评

板书设计:

4.科技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科技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李桂婷

教学内容

4.科技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总第8节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认识到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2.了解、体验现代先进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进而悟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真正动力的道理。

训练重点

认识到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难点

认识到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1、播放课前搜集的录像资料。

2、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3、了解一下爷爷和爸爸两代人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有什么不同。

1、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劳动的方式:

从原来的手工作坊,演变到机械化生产,再发展成自动化生产线。

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的先导。

2、你们还搜集到了哪些尖端的科学技术资料?

3、看到这些科技硕果,你的感受如何?

4、老师让大家课前作个小调查,看看身边都有哪些变化,现在就请同学们汇报交流。

科技已经成为生产的先导,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观看图片

倾听

选择图片

参加活动

说出感受

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4、科技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科技已经成为生产的先导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李桂婷

教学内容

5.走进科技殿堂

总第9节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与发明,懂得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通过开展活动来激发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3.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训练重点

懂得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难点

懂得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我们从学习生活中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好处。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科学家在发明过程中经历的艰难历程呢?

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科技殿堂,探究其中的奥秘。

1、出示短片:

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发明背后的故事,如: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过程等,组织生看后谈感受。

2、有谁知道科学家都有哪些重大科技发明吗?

请同学们组内交流。

3、看书第52页的“背景资料”,然后请生回答人类经历了哪三次技术革命。

本节课通过同学们的互动交流,对一些科技领域的重大发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科学家科技发明方面的故事。

观看图片

倾听

选择图片

参加活动

谈感受。

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

5.走进科技殿堂

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真正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李风云

教学内容

5.走进科技殿堂

总第10节

教学目标

训练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1、我们大家都知道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那谁知道他是受什么启发的呢?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又是受什么启发?

2、你们有没有发现科技发明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善于思考,

1、本节课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科学家发明的经历。

有谁愿意把你搜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组织学生讲故事,鼓励生积极参与,评选出3~5名故事大王。

3、同学们的故事讲得即生动又感人,你们真了不起。

4、下面剩下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小组准备搞哪些方面的研究,然后分组汇报。

1、谈一谈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本次活动是因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真正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

学生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学生讲故事

学生点评

分组汇报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5.走进科技殿堂

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真正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王素艳

教学内容

6.我们爱科学

总第11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的感受,充分认识科技为人类造福。

2.通过对中外杰出科学家的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态度。

3.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探究,树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

训练重点

充分认识科技为人类造福。

难点

树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实现“科技造福人类”的理想和信念,有一些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谁能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1、科学发展史中都有哪些重要的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

2、现在让我们共享科学家的故事,交流汇报大家课前搜集到的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影像、图片等资料。

3、听了同学们讲述的故事后,希望大家能以科学家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高贵品质为学习动力,努力学习,用科学改变世界!

请搜集与“我心目中的科学家”有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为下节活动课:

《我心中的科学家——主题手抄报展》作好准备。

学生介绍事迹

学生讲故事

板书设计:

6.我们爱科学

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可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闻海英

教学内容

6.我们爱科学

总第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的感受,充分认识科技为人类造福。

2.通过对中外杰出科学家的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态度。

3.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探究,树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

训练重点

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态度。

难点

树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科学家们功不可没,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我们不能忘记。

古今中外,追求真理、一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科学家有很多,下面各小组相互交流自己搜集了解到的各领域中的杰出科学家的故事。

1、我们应该怎样崇尚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质?

2、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只有从小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如果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简直是寸步难行。

通过讲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小组相互交流自己搜集了解到的各领域中的杰出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谈感受

板书设计:

6.我们爱科学

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张瑞华

教学内容

7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总第14节

教学目标

1、在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农业生产与各行各业的关系,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2、在了解农村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训练重点

进一步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难点

进一步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农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业与国家经济联系很密切,你们想知道原因吗?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本课的内容。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产品,请说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农业产品的名字,其中哪些农产品远销海外?

2农业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们结合实际进行论证、考察,填好调查表。

被调查人姓名工作单位生产的产品需要的原材料

3师生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播放纪录片《艰苦岁月》,让生了解以前人们所经历过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说出几种能产品

填好调查表

板书设计:

7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程晓煜

教学内容

7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总第13节

教学目标

1、在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农业生产与各行各业的关系,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2、在了解农村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训练重点

进一步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难点

进一步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播放儿歌《金豆豆,银豆豆》)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歌曲唱出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同学们,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

你们一日三餐吃的饭菜,还有平时吃的其他食品,都是用什么农产品做成的?

它们又和农业生产有什么联系呢?

让我们共同来讨论一下吧。

1师向生下发表格进行调查,生分小组积极地讨论。

2每年过春节时家里的餐桌上有哪些食品?

它们的原材料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如果离开了农业发展,我们将无法生存,无法向前发展。

学生听歌曲

米饭是由稻米做成的,糖果是以甜菜或甘蔗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有些食品本身就是农产品。

各小组将本组的调查情况向全班进行汇报。

板书设计:

7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闫晓梅

教学内容

8工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总第15节

教学目标

知道一些工业和工业生产的简单常识,懂得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知道日常生活与工业的关系,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人的劳动情况。

训练重点

懂得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

懂得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1多媒体逐幅显示画面:

采煤、造船、制造汽车、炼钢、生产布匹。

2这一幅幅雄伟壮丽的画面构成了一组画,反映了社会生产中的哪个行业?

3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工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1、什么是工业生产?

生读文归纳理解:

2再次显示开头的五幅图,说出每幅图表示的主题,区分哪几个是采掘自然资源,哪几个是对原料进行加工。

生小组讨论。

3、产品主要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为轻工业;产品要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为重工业。

4、社会生产中有哪五大基本行业?

工业为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提供了丰富的日用品。

观看图片

学生回答

1采掘自然资源

②对原料进行加工。

交流讨论结果,集体评议,说出理由

回忆社会生产中的五大基本行业:

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建筑业

板书设计:

8工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衣、食、住、行、用离不开工业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张国华

教学内容

8工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汇报课

总第16节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工业和工业生产的简单常识,懂得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知道日常生活与工业的关系,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人的劳动情况。

训练重点

懂得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

懂得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专题汇报

三、活动延伸

从姥姥的火盆的故事说起,说明工业的发展不仅给取暖方式带来了变化,各行各业也都发生了变化。

大家通过调查感受应该很深,现在,我宣布各小组汇报赛开始!

各组代表对所研究专题进行汇报(衣、食、住、行、用)。

衣:

1探究纺织厂、服装厂的加工顺序及生产过程;

2衣服的式样、功能、质量方面发生的变化;

用:

1如手机、电视机、电话的生产过程;

2式样、功能、质量方面发生的变化;

最佳小组评选

师生总结,生谈收获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8工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衣、食、住、行、用离不开工业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石伟

教学内容

9劳动光荣

总第17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用品给我们带来方便,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情况。

2通过衣、食、住、行和普通工作岗位的关系,初步了解社会职业分工。

3、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训练重点

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难点

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

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

1、请读书中第98页“实情回放”内容,边读边想:

如果没有人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2、大家说得都很好,是啊,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劳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将无法保证。

3、那你们了解爸爸妈妈吗?

他们也是劳动者,除了给你们做饭、照顾你们外,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你已经对自己经常使用的日用品的来历感兴趣了吧?

选择一种商品,和家人一起探究它的生产过程,并想一想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工人们都需要哪些技能,他们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过程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听歌曲

汇报

生讨论并汇报。

生根据实际情况汇报。

每一个学生都说一说

板书设计:

9劳动光荣

衣、食、住、行、用离不开劳动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李景华

教学内容

9劳动光荣

总第18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用品给我们带来方便,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情况。

2通过衣、食、住、行和普通工作岗位的关系,初步了解社会职业分工。

3、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训练重点

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难点

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播放反映各行各业劳动者辛勤劳动场景的录像)建国五十多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是谁把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建设得如此美好?

对,大家回答得都很好,劳动创造生活,创造财富,劳动者最光荣。

1、说一说。

师:

你了解哪些职业或哪些日用品的生产过程?

2、谁愿意把自己了解的知识说给大家听?

3、大家知道的真不少,看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4、读一读。

师:

打开书,看第100页的“背景资料”,谁想给大家读一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工作来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的

生自由发言

边交流,边讨论,资源共享

生组内讨论、交流。

生自由汇报。

生读资料。

板书设计:

9劳动光荣

劳动创造生活,创造财富,劳动者最光荣。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教学内容

总第节

教学目标

训练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尝试

三、活动延伸

 

观看图片

倾听

选择图片

参加活动

展示,解说

学生点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时间

年月日

设计者

教学内容

总第节

教学目标

训练重点

难点

教、学具

图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备

一,激情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