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1673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docx

XX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

中医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治未病的各项工作。

2.根据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制定医院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措施;制定治未病科建设计划划和年度计划,并定期做好总结工作,及时向医院汇报。

3.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平台。

4.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流程。

5.建立服务人群健康管理数据库。

6.开展中医体检(体质辨识)和评估。

7.提供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服务(包括中医健康教育和指导,中医技术方法的干预等)

8.应用常用的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如膏方、针刺、灸法、火罐、推拿、贴敷、足疗、药浴、胸针、药膳、刮痧等。

9.负责服务人群的效果评价、资料收集、健康情况的回访、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的工作。

10.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特色,使更多的群众受益。

通过适宜的预防保健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使大众不生病、少生病、延年益寿,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中医体质辨识室工作制度

1.认真仔细填写服务对象的信息表。

2.填写服务对象的体质量化表。

3.为服务对象的测血压、体重、身高。

4.做到四诊(望、闻、问、切)合参。

5.全方面综合信息。

6.得出结论,个性化指导用药治疗。

艾灸室工作制度

1.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应做出合理的施灸方案。

2.根据施灸的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

3.应根据施灸顺序进行灸疗。

4.每次施灸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

5.需实行瘢痕灸,需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6.施术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5-10分钟,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

7.若发生晕厥现象,立即停止艾灸,并采取相应措施。

8.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现象,施灸时不宜热力过强,施灸过重。

 

穴位贴敷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范,掌握贴敷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等。

2.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贴敷药物须专人专病专用,禁止提前调配。

4.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贴敷部位,注意保暖。

6.掌握不同疾病贴敷时间,及时告诉病人,避免因贴敷时间过长而带来不良反应。

7.做好记录。

 

熏蒸室工作制度

1.凡需要熏蒸治疗的患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医师诊断后,确定治疗种类及疗程。

2.工作人员应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介绍熏蒸方法,以便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

3.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治疗后认真总结,做好记录。

4.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参考。

5.注意熏蒸设备的使用,使用前做好检查,使用后进行擦拭,定期检查维修,避免蒸锅电线老化,以延长使用寿命。

6.熏蒸床的床单及被套定期消毒,保持卫生。

 

针灸推拿室工作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断,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严格无菌操作,1人1穴1针,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揉,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漏针。

4.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

5.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6.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7.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强度。

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

8.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9.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10.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

11.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针灸术时,必须在针灸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

12.针灸室应当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必要时男女患者的针灸床用屏风隔开。

针灸理疗室工作制度

1.定期讨论在理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

2.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

3.凡需理疗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科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和疗程。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5.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科参考。

需继续治疗时,应与理疗科研究确定,因故中断理疗,需及时通知理疗科。

6.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一切金属物,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

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的地板接触。

高频之所有机器应避免与地面接触。

超高频率治疗器材,电疗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完善,板极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

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

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

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

7.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检查维修。

要避免震动损坏。

8.体疗病员,由体疗医师及技术人员根据病情确定体疗种类。

9.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诊疗工作。

10.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疗程结束后做出小结,并与临床科室保持联系。

11.注意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

12.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和新疗法。

13.负责对病员进行理疗常识的宣传工作,介绍理疗注意事项。

14.切实遵守理疗过程中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15.注意各种治疗量,保证治疗效果,严防差错事故。

16.负责理疗登记、统计工作。

17.负责药剂、器材的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

18.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19.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改进技术操作。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保存的治未病档案,主要供本单位、服务对象和上级主管部门利用。

建立、健全档案的借阅制度和档案室保密制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鉴定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专兼职档案员职责等制度。

2.经常检查治未病档案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3.对慢性病档案的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

4.对治未病档案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

5.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档案。

6.治未病档案库房应该坚固,并做到有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高温等设施。

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及时修补、复制或作其他技术处理。

7.档案保管不善,造成毁坏或丢失,要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并予以处罚。

8.档案保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档案法》和《保密法》,在公共场所不得随意谈论档案中的有关秘密事项,档案保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好交接手续。

 

中医治未病科工作职责

1.“治未病”科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开展日常医疗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群的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群的健康风险状态。

3.开展体质辨识,针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及其风险,应用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

调理体质、调理脏腑、调理气血、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

4.应用健康管理方法和现代医学针对疾病的治疗手段,系统改善和提升服务对象的整体功能状态,防范健康风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5.全面防范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祛病健人、健康长寿的目的。

6.“治未病”科门诊及各治疗室保持整洁、安静、安全,工作时不谈论私人事宜,注意患者隐私,使病人有安全感。

7.在“治未病”基本诊疗技术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治未病”诊疗、护理工作,注重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8.开展艾条灸法、拔火罐、耳穴埋豆、推拿按摩、刮痧等中医护理。

9.积极开展优势中医病种、药膳的总结及评估,及时修订和落实。

不断提高中医治疗率、非药物治疗率、草药饮片使用率。

10.组织全科人员不断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结合本科室特点,开展科室新技术、新业务,进行科研工作并及时总结

 

治未病科医生职责

1.在治未病中心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掌握治未病中心开展的各项医疗技术。

3.学习治未病工作的各项方案、政策。

4.为服务人群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平台。

5.提供健康咨询、指导,进行必要的健康干预。

6.建立管理数据库,做好健康状态信息管理。

7.对服务人群做好健康状态体质辨识、风险评估。

8.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和指导,中医技术方法的干预(如膏磨、针刺、灸法、火罐、推法、贴服、足疗、药罐、熏蒸、药膳、刮痧等)适宜技术。

9.完成好治未病的各项指令性工作。

10.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做好患者的接诊、登记、治疗、转诊等各项工作。

11.加强服务人群的康复管理,康复训练、康复治疗。

 

治未病科护士职责

1.在科主任、和医生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对患者态度热情、语言规范、工作认真负责。

3.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查七对。

4.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常用的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技能(如膏磨、针刺、灸法、火罐、推法、贴服、足疗、药罐、熏蒸、药膳、刮痧等)适宜操作。

5.协助医生完成好治未病中心的各项工作。

6.收集整理服务人群的各项资料,做好信息的录入、统计、整理、评估、反馈等工作。

7.加强服务人群的康复管理,康复训练、康复治疗。

8.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由治未病科保管,应保证服务对象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

4.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

5.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配合医院信息科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

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