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1608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docx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

ABA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新方向

摘要:

应用行为分析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既包括传统的分段回合教法,也包括具有新特色的关键性技能训练法。

目前,中国国内鲜有对自闭症儿童关键性技能训练法方面的研究

与实践。

本文系统地介绍和分析关键性技能训练法的理论特色和主要操作技巧,并讨论分

段回合教法和关键性技能训练法的共性与特色,以期为相关机构和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自闭症􀀁应用行为分析􀀁关键性技能训练法

1􀀁前言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BehaviorAnalysis,简称ABA)是一门关于行为规律的社会科学,其主旨在于分析并改善具有社会意义的、可观察可测量的、有客观规律的人类行为。

在操作的层面,ABA有不同的干预方法,其中包括但又不限于单元教法或分段回合教法(DiscreteTrialTeaching,简称DTT)和关键性技能训练法(PivotalResponseTreatment,简称PRT)。

简单说来,DTT是一种在结构化环境中对有特殊需要孩子进行一对一强化训练的教育方法,而PRT是一种以DTT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情景化教育系统。

ABA的干预方法广泛应用于对发展性障碍(如自闭症和智能障碍)、情绪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和行为障碍(如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等有关问题的教育干预,其良好效果得到了科学的检验和证实。

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其基本症状在儿童出生后至三岁以前出现。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2009年底发布的数据,自闭症在美国儿童中的发病率已近百分之一。

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自闭症出现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迄今为止,任何一种干预方法,最多也只是对50%左右的儿童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例如,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中最常用的以ABA为理论基础的DTT,在其创始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洛瓦思(IvarLovaas)教授的亲自督导下,也只是使得47%的接受干预的自闭症儿童的智商上升到正常水平,并在其他方面接近于普通儿童。

PRT是一种源自DTT但又不同于DTT的对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的新方法。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凯戈尔(RobertKoegel)等人为代表大力推动PRT,使得PRT在自闭症教育干预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PRT发展的早期阶段,凯戈尔的体系往往被称为自然语言教法!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到了二十一世纪,凯戈尔越来越多地用PRT来概括他的教学体系,从而反映了其所干预的目标从语言领域扩展到沟通、社交和行为兴趣等关键领域。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PRT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论证,被美国科学界与政府有关部门评为自闭症干预中最具有科学实证的一种方法,同时也逐渐地得到各国的接受。

我国国内鲜有对自闭症PRT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关键反应训练!

(PivotalResponseTreatment)术语曾经出现在个别有关ABA的文献中。

ABA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方面的系统研究也不多见,只限于一些应用和个案研究,由此也导致一些实际问题如对应用行为分析的狭意理解和运用,如将行为干预法与回合试验教学法等同起来,机械地理解为行为干预的原理!

有鉴于此,本文将比较系统地介绍分析PRT的理论特色和操作技巧。

2􀀁PRT的理论特色

PRT的理论基础是ABA,在二十几年的实践中,PRT又汲取了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情景教育方法的有关内容,在理论上表现出如下特色。

2.1􀀁在自然环境中执行ABA的原则

ABA的一个主要原则,是所谓的前因行为结果之间的依存关系。

洛瓦思把这一原则运用到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训练人员的特定指令(前因),儿童对特定指令采取的相应动作或语言(行为),以及训练人员根据儿童的相应动作或语言而给予的辅助、奖励或反馈(结果)。

这种干预方法(即DTT)结构性极强,通常是在小教室中的桌子边上进行。

相对DTT而言,PRT更强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训练自闭症儿童,强调尽量安排非残疾儿童加入到训练过程中发挥示范与强化作用。

现以环境诱导法为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见表1)。

表1PRT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的操作举例

目的

操作要求

实际操作举例

实施地点

通过设计创

造一种特定

的环境来鼓

励自闭症儿

童说话与交

流。

训练人员对

儿童的周围

环境、生活

规律和喜欢

物品有较好

了解。

(1)利用日常生活环境。

训练人员可以把儿童喜欢的东西放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儿

童必须开口要求才能得到训练人员的帮助。

(2)创造激励性条件。

训练人员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但故意遗漏某些用品,如把玩具

放在小房间里但不提供进门的钥匙等等。

训练人员实质上是有意遗忘!

一些东西,以激励儿童主动要求大人的帮助。

(3)给儿童选择的机会。

当训练人员给儿童以选择的机会时(例如,你要玩飞机还是火车?

!

),儿童往往更有可能说话。

这时,训练人员可以加以肯定,给予奖励并适当扩展语言。

自然的环境

不难看出,贯串于所有这些方法中的一条主线,是前因!

(如教者的问题)行为!

(孩子的反应)结果!

(教者的奖励)互相依存的基本原则。

所不同的只是,在关键性技能训练中,这些方法的实施地点是自然的环境。

2.2􀀁肯定对关键性技能的掌握有举一反三的效应

洛瓦思认为,自闭症是一组症候群。

自闭症儿童都有一系列的技能缺陷和行为障碍。

至今为止,既没有发现特效药物,也没有干预捷径。

因而,在传统的ABA那里,一个自闭症儿童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而干预也就需要有制订相应的程序。

凯戈尔根据行为心理学关于行为群(ResponseClasses)和行为泛化(ResponseGeneralization)的理论,提出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要着重于关键性行为(PivotalResponse)的训练,因为对关键性行为的掌握有可能扩展到该行为群中的其他技能上去。

在这里,凯戈尔实质上是提出了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纲和目的问题。

根据凯戈尔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关键性技能主要包括四个领域。

本文用表概括说明凯戈尔所说的这四个领域及其含义(见表2)。

表2􀀁关键性技能的主要领域及其定义

主要领域

强调重点和举例说明

(1)学习动力

自闭症儿童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的动力。

例如,自闭症儿童往往不了解自己的交往行为可以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周围环境,具有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Helplessness)的倾向。

与此相关,许多自闭症儿童都缺乏学习语言和技能的动力。

如能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其他技能也可以随着教育而提高。

(2)注意力

自闭症儿童对外界事物与人的多方面注意力。

例如,一个自闭症儿童如果能够既注意到自己的玩具是火车,又注意到玩具火车的颜色是蓝的或者绿的,那对改善他的问题例如刻板行为无疑有很大的意义。

另外,一个自闭症儿童如果能够既注意自己的玩具,又注意自己身边的家长,他也就具有了所谓的共同注意力(JointAttention)。

而这种能力对于自闭症儿童的预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的能力开始于自我观察的能力。

通过教育训练,自闭症儿童可以学会观察并且记录自己的行为。

研究证明,一个自闭症儿童如果掌握了这种形式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很有可能应用这种能力,并提高其社会会话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的灵活性等。

(4)语言与行为的主动性

例如,许多自闭症儿童都不会主动提问题。

有些儿童即便是提问题,也是出于自己狭隘兴趣的重复问题。

如果自闭症儿童学会根据他人兴趣而主动地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就为其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前提。

􀀁􀀁实证研究表明,以上领域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问题所在,而自闭症儿童通过干预后在这些领域中所取得的进步,完全有可能泛化或影响其它领域的技能和行为[12]。

2.3􀀁强调家长培训与家长参与的必要性

从起源上说,PRT是为了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ABA培训而设计发展出来的。

凯戈尔在其临床实践中注意到,传统的ABA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一般都是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来执行完成的。

但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有关知识能力和家长对其儿童教育的参与,是自闭症儿童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凯戈尔强调,PRT不仅要注重专业人员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而且也要注重专业人员对儿童家长进行有关教育方法的训练。

与此相应,在评估与测试方面,既有对自闭症儿童的测试,又有对他们家长的评估。

在家长评估的过程中,系统观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对家长的观察,主要围绕着PRT的七个方面的操作特点展开。

例如,在进行具体评估的过程中,评估者可以对家长进行为时10分钟的实地观察,或观看为时10分钟的家长孩子互动的录像。

这个十分钟观察期又进而被分为五个为时两分钟的时距(Interval),并以此为据制成记录表格。

在十分钟的观察结束后,评估者根据所观察的家长表现,对每个时距中家长是否分别做到PRT的七个方面要求进行打分。

而文献表明,未经训练的家长,对于这些与自闭症儿童教育密切相关的操作特点,往往是毫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根据PRT的原理,教育自闭症儿童,不仅可以由专业人员来进行,也可以或者说最好是由受过训练的家长来配合进行。

所以,专业人员在拟定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计划时,不仅要制订关于儿童的具体发展目标,同时也要制订有关家长的具体培训目标。

例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家长首先要学习掌握PRT的主要操作特点。

如果家长能在PRT七个主要操作领域中(详见下文),每个领域都达到百分之八十的准确性,就说明家长已经基本掌握了PRT的基本要求。

然后,家长要运用这些操作方法去帮助儿童逐渐提高沟通技能、社交技能,克服自闭症儿童常有的行为问题等等。

3􀀁PRT的操作技巧

凯戈尔与洛瓦思一样,强调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既要有理论基础,更要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事实。

凯戈尔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操作发现,训练人员(专业人员和家长)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首先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操作技巧。

3.1􀀁用简短清晰的指令或问题为儿童的语言等技能的发生发展提供条件

一般来说,残障儿童对于来自大人冗长模糊的要求往往不容易理解。

所以,训练人员的指令应该简短清晰,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在发出指令时,训练人员还应该根据情况适当地调节自己的声音。

当训练人员在与儿童交往如提问题发指令等,他们首先要确定儿童是在注意着自己,例如儿童的眼睛是向着训练人员看而不是看自己的手指。

然后,训练人员可以使用简短清晰的指令,帮助儿童产生正确的反应。

可以用一个科研实例来说明问题。

在McGee等人的实验中,研究者们成功地使用根据PRT教会3名6到11岁的自闭症儿童理解和使用许多英语介词。

研究者们首先通过观察找出儿童们所喜欢的东西,如玩具汽车和口香糖等。

然后把它们与一定的介词结合起来,如把玩具汽车放在盒子旁边,把口香糖放在盒子的下面等。

在训练开始时,训练人员把儿童们所喜欢的东西及有关的参考物如盒子等放在教室角落。

当儿童表现出要这些东西如玩具汽车时,研究者便提出简单的问题:

汽车在哪(Whereisthecar)?

!

如果儿童不能回答,研究者便提示:

说“汽车在盒子旁边”(Thecarisnexttothebox)。

!

直到儿童开口后才能给其玩具,并伴之以口头肯定。

在初步训练获得一定成功后,研究者又检验训练效果的迁移性,让与实验没有直接关系的大人充当训练人员。

其任务是展示儿童所想之物并用简短的问题为儿童的语言发生提供条件,让儿童说了必要的介词之后,如“我要盒子下面的口香糖”(Iwantthegumunderthebox)!

才给他想要的。

如儿童不能说的话,大人也可给予必要的提示与辅助。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训练前使用英语介词的频率为0%,而在训练后使用这些英语介词的准确率达89%到100%。

而且他们在其他未经训练的场合使用英语介词的频率也大有增加。

3.2􀀁穿插训练新旧技能

训练人员要在干预中为了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穿插训练新旧技能,使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得以保持和提高。

换言之,教者要让孩子先有机会使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此之后慢慢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能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从而避免因为贪多求胜所导致孩子学习动力的消减。

3.3􀀁培养对外界事物与人的多方面注意力

自闭症儿童通常过度地注意外界事物或人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而这种选择性注意,使他们常常对外界事物和人的多样性不能给予关注与适应。

例如,一个自闭症儿童可能会按照大人指令去拿一个杯子。

但当大人把大杯和小杯以及白杯和白碗放在一起,要儿童去拿白的小杯子!

时,儿童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因为被搞糊涂而大发脾气。

这就要求训练者在训练儿童时要注意给予有关事物多种形式的指令。

例如,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尽可能多的形容词来要求儿童注意事物的多种形式,并对此有所反应。

这种教育的机会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如果训练者能注意训练儿童去注意事物的多种形式,儿童就能够对事物的多样性有恰当的反应。

与此相应,他们对社会环境和周围人们也会有更多的注意和关心。

在美国自闭症学者Whalen和Schreibman的研究中,有5个自闭症儿童参与了实验。

实验者的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共同注意力。

共同注意力一般发生在两个人之间,要求双方能够观察确定对方的注意力是否在有关物体或者对象之上。

例如,当大人在儿童面前指着一个玩具的时候,儿童往往会顺着大人的手势与眼神去看那个玩具;不仅如此,儿童还会再扭过脸来回看大人,从而发生眼神的交流。

在上述实验中,研究者用提示的方法引起儿童对特定玩具的注视。

具体做法是用手指着这一玩具或者用眼睛盯着这一玩具,以引起自闭症儿童的注意。

实验者又用奖励的方法要求儿童在看了玩具后也要与大人有眼光接触。

具体做法是,只有在儿童与大人有眼光接触后,大人才把玩具给儿童玩,不然,大人就将玩具收起一会儿。

实验结束后的数据表明,5个参与实验的自闭症儿童中有4个通过训练而大大地提高了共同注意力。

研究者在讨论实验结果时指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应掌握上述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这样,就有可能帮助儿童发展共同注意力这一关键性技能。

3.4􀀁分享控制权

PRT既强调儿童有选择活动内容和奖励项目的机会,也强调训练者必须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引导。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可以看到两种不尽如意的情况。

一是有些训练人员为儿童安排好一切,儿童只能听从指令。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训练人员什么都由着儿童。

分享控制权就是要防止这两种极端。

训练人员一方面要知道,自闭症儿童与人们一样,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特别有动力。

例如儿童说:

玩积木。

!

训练人员应该把积木给儿童玩,甚至与儿童一起玩积木和谈论与此有关的事。

这样,儿童不仅在玩耍中学习,而且还渐渐明白他们使用语言的重要性,从而在今后增加了使用语言的动力。

但另外一方面,自闭症儿童往往会做带有自我刺激性的重复动作和刻板行为。

在这些情况下,训练人员就不能由着儿童,而应实行必要的控制,如把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有意义的活动上。

美国加州大学洛衫矶校区的Siller和Sigman的实验,测试了自闭症儿童家长能否让儿童有机会选择活动以及是否与其分享控制权对儿童的沟通与语言技能发展的影响。

参与实验的有些家长让儿童有机会选择活动并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支持儿童的活动;有些家长则不让儿童有机会选择活动且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儿童的活动。

实验人员对这两组家长的自闭症儿童的沟通与语言发展在一年、十年和十六年时间点上的水平作了测量。

他们实验的结果表明,前一组儿童的沟通与语言技能显著地高于后一组儿童的沟通与语言技能。

3.5􀀁运用有条件奖励的方法

有条件奖励方法(ContingentReinforcement)施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明白,他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努力及进步来换取大人的奖励和表扬。

PRT要求训练人员在运用该方法时要注意及时奖励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和为此所做的努力,同时不能有意无意地奖励不适当的行为。

如果训练人员能够系统地、一致地运用有条件奖励的方法,久而久之儿童就有可能形成良好行为的习惯。

根据ABA的原则,训练人员应适时逐渐、系统地递减奖励的频率和数量,使儿童不必在每一行为后都期待大人的奖励。

3.6􀀁充分运用自然的奖励物

运用自然的奖励物就是使儿童的行为在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得到奖励。

以一个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学说常用语言为例,在想打开门而自己又开不了门的情况下,他如能说开门!

就有人帮助他把门打开。

这便是自然奖励实际应用的例子,因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存在着逻辑的联系。

他如果说了开门!

后只得到大人的口头表扬,这样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并不存在着逻辑的联系。

这是人为的奖励。

如果儿童的行为技能经常得到自然的奖励物,儿童就比较容易适应将来的自然环境。

当然,在有些训练项目中,特别是在训练的初级阶段,训练人员用人为的奖励物品如食物等来提高儿童参与训练的兴趣是有其必要性的。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训练人员不能经常用自然奖励的方法而只会用语言或食物等等去奖励目标行为,长此以往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的持续发展。

凯戈尔及其同事在1992年从事的实验中,3个3-4岁的自闭症儿童在实验前都有严重的语言障碍和行为问题。

在为期三个月的干预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个转换法的设计,即交替使用DDT和PRT。

在DDT的条件下,训练人员首先发出指令让儿童模仿说话,儿童如果不能说就给予辅助,儿童如果能够模仿就给予物质奖励和口头表扬,并逐渐引导儿童往复杂语言进一步发展。

而在PRT的条件下,训练人员让儿童选择活动,并且允许儿童由一个活动转换到另外一个活动。

训练人员并不发出指令而是在与儿童一起活动的过程中示范正确的语言。

如果儿童试图模仿并有所努力,训练人员就给其奖励。

但是奖励物不是食品或表扬,而是与儿童语言或行为直接相联系的自然结果。

实验的结果标明,这三个儿童在PRT的条件下比在DDT的条件下行为表现更好,而且具有更多说话的意愿,学到的语言也更多。

3.7􀀁奖励儿童的合理努力

合理的努力是指儿童必须注意家长的要求,儿童的努力必须与所要求的技能相联系,以及这种努力必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的。

根据PRT的要求,既要奖励儿童达标的技能和行为,又要奖励儿童的努力,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语言教育中,只要儿童开口,即便发音错了也应予以奖励,然后逐步引导发正音。

在训练的初期,儿童的表现往往不能达到教师或家长所期望的指标。

即使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他们的技能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为了帮助儿童保持学习的兴趣,训练人员要注意不断地奖励儿童的合理努力,并通过渐进的方式达到目标。

如果训练人员要等到儿童做出比较完美的技能才给予奖励,就会无意中打击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实证文献表明,奖励儿童的合理努力对提高教育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在凯戈尔等于2006年出版的关于PRT的专著中,记载了一个名为亚历克斯的自闭症男童的个案及其发展历程。

亚历克斯的母亲从凯戈尔及同事那里学习了PRT,长期运用这些方法对他进行教育训练。

例如,当亚历克斯进入学校后,母亲与学校老师商定执行一个基本教育方案和学校部分教育课程,包括:

(1)明确参与课程的具体内容;

(2)奖励亚历克斯的努力;(3)减少对亚历克斯教学的数量;(4)为他的学习提供提示;(5)用具体化的作业取代一些过于抽象的作业;(6)根据亚历克斯的兴趣经验布置学习任务;(7)根据他的水平调整作业难度,等等。

最终亚历克斯在19岁那年从高中毕业并得到了文凭,从而成为PRT成功运用的一个见证。

本文在讨论了PRT的理论特色和操作技巧的同时,也初步地介绍其应用于自闭症干预中的良好效果。

当然,PRT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例如,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的一项实验表明,如果一个自闭症儿童具有一定的行为特征,如对普通玩具较感兴趣、能够与大人有所接触、不回避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并且刻板行为较少,则其在PRT的干预教育后往往有较好效果。

如果一个自闭症儿童有着与此相反的行为特征,则对PRT的干预教育较少有反应。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儿童如果转而接受传统ABA的干预教育即分段回合教法,他们反而表现出了显著的进步。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对应用行为分析必须有全面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自闭症儿童,有必要选择应用行为分析的不同干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不良行为矫正策略及原则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特别孤独,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对父母的依恋,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

这些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语言,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有的代词颠倒、言语奇特、可懂性差,对固定行为的改变常会产生焦虑反应。

自闭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等。

但大部分自闭症是很难通过药物治疗取得最佳效果的,而通过行为训练却能逐步改善其孤独状态,因此行为治疗是自闭症治疗的重要手段。

自闭症孩子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如发脾气,咬手,自伤,晃动身体,尖叫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孩子学习,训练,有时会伤害他自己或对周围带来干扰。

并影响他在公众中的形象,明显影响它的社会适应,为此需要进行矫正,并让他们学习并维持一些良好行为。

对于孤独症的不良行为分析应当结合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如有的孩子哭闹时有一定原因的,可能是有所需求,这是就要从心理方面了解孩子究竟为了什么。

而有的不良行为及有可能与她么感觉失调有关,象晃动身体可能与他的本体平衡杆不足有关等,在训练时应选择合理的方法和策略,

至于自闭儿行为矫治的策略和方法,以下提供几种:

一、增强物的应用:

凡孩子喜欢的事物或行为,都可作增强物。

增强物最好不只一种,且是孩子真正喜欢的。

孩子的行为结果是愉快的,行为就会增加。

故家长应时常考虑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勿在不经意中增强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二、介入法:

较难处理的行为可用此方法。

简言之,就是与孩子做同样的动作。

但此行为要有所选择,并注意思考如何介入行为、介入后能产生多少效果、如何处理发展新的学习(包括语言、行为等)三要点。

如旋转的行为、介入后可发展成拉他转、转快或转慢而至听指示转。

如介入后,旋转次数反而增加,则表示不能介入,应改用其它方法解决。

介入法有时要和环境控制相配合,如孩子爱撕纸,可以此做增强,但绝不可让孩子随地随时都能拿到纸撕。

三、区辨增强法:

即让孩子辨别那些行为是可以做或不被允釭满A故家长说话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宜明确。

最好在距离近时表达,以讲求最好的效果,好让孩子区辨行为的对错。

如果能多称赞增强好的行为,更具作用。

四、隔离:

方式有二种,一是把正在做的喜欢的事情撤走,另一是把孩子撤走。

该注意的,是孩子喜欢的事物或环境才能隔离,否则易达反效果。

隔离时间不宜太长,隔离地点则重安全,且不能比原来之场所有趣。

五、过度矫正及积极演练法:

用来处理较常犯的行为。

所谓过度矫正,是指在孩子不当行为发生时,除了要其改正外,还要多做一些。

如摔破杯子,除了要收拾外,还要孩子多抹其它地板。

实施此策略时,大人要陪在身边,并告之正确的行为。

积极演练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