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1415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docx

东北大学专业概况

东北大学概况

东北大学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校园南滨浑河,北畔南湖;学校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之一,也是首批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行列的高校之一。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体育部以及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有51个本科生专业、113个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科、67个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科。

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3种专业学位授予权,是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5个。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东北地区中心设在东北大学。

学校现有教师161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名,博士导师181名,教授320人,副教授626人。

东北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在保持和发扬面向基础产业的冶金、材料、矿业、机械等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支持和发展计算机、自动化等高科技新兴学科,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首次开展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评估中,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荣登该学科榜首。

东北大学不断强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现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以及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

以东北大学软件中心、东北大学自动化中心、东北大学科学园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

学校先后同美、日、英、德、法、意、俄、韩以及台湾、香港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2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东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视,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李长春以及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校视察。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在21世纪初把东北大学建成“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而奋斗。

 

文法学院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成立于1923年。

东北大学是全国理工科大学中最早获得文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全国首批24所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授予权的大学之一。

文法学院现设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科学技术哲学、行政管理学);九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一个专业学位授权点(MPA);现有六个本科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新闻学)。

学院现设有九个研究所(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经济与行政研究所、东北亚区域问题研究所、社会主义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所、伦理学研究所);五个研究中心(“两课”教学研究中心、东北大学MPA教育中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沈阳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六个系(政治学系、法学系、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经济学系、新闻学系)。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人。

其中: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MPA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青年学者陆续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2005年学院各类学生共计1820人,其中本科生共958人(含留学生7人),硕士研究生(含MPA)和博士研究生共958人。

近十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4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0项,其他省部级项目53项。

这些科研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还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关西大学、日本帝京大学、日本中央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等国际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院图书库藏书4万余册,期刊阅览室有337余种研究期刊,报纸27种,内部阅览室有港台资料报刊22种,东北大学图书馆也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藏书,可以满足教学研究的需要。

行政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既懂管理,又懂经济和法律,能在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理论教学研究人才。

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具有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精通法律,掌握经济管理及其发展动态,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熟悉办公自动化,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

本专业设有行政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概论、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市政学、行政组织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招聘与选拔、员工绩效管理、行政领导与决策、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市场营销、社会调查方法、公文写作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

各级政府部门、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工作或大中专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各个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有行政管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MPA专业学位授权点。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原理、法学、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招聘与选拔、员工绩效管理、社会学、保险学、谈判学、卫生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文秘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

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等公共事业单位的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工作或大中专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经济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较强,并具有向经济学相关专业扩展和渗透能力的实用型经济学人才。

主要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宏观、微观经济管理、政策研究、金融投资和企事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企业策划的高级专门经济学人才的要求。

本专业设有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新制度经济学、技术创新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问题专题、微机基础、C语言、数据库基础、数据结构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经济学理论教学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经贸部门、各类企业单位从事实际经济管理工作或者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法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具有较强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能力和素质,以及法律实务的法学人才。

本专业通过课程的科学设置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接受法律思维和法律实务的训练。

学生毕业时能够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好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运用法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外国法学资料的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设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主要课程:

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14门法学核心课程;合同法、海商法、环境法、税法学、司法文书、律师实务等法学专业课,此外,还设有双语教学课、专业外语课和多门专题选修课。

毕业生适应范围:

法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宽的就业渠道,既适合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仲裁、公证等法律实务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还可以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法律顾问等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事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事管理}主要培养既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又熟悉国内外思想政治现状和最新研究方法,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胜任我国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领导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人事管理基本理论,自觉运用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具有优秀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悉现代办公手段,具有较强的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本专业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两个硕士学位点,可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人事行政学、行政组织学、人事测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政治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法学基础、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心理学、社会工作、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市场学、国际政治学概论、公共关系等课程。

毕业生适应范围:

党政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公共关系、新闻传播工作等。

新闻学(网络传媒)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熟悉现代传播学理论和新闻学理论,全面掌握网络传播技能,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集现代网络传媒管理、经营、技术于一身的网络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新闻学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

掌握现代新闻学、传播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传播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熟练运用数据库、数据通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能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理论,对网络传媒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

主要课程:

新闻传播学、新闻学导论、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评论、新闻写作、新闻伦理学、中外文学史、美学原理、社会学、新闻摄影与图片编辑、网络传播概论、计算机引论、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开设绘画技术与平面设计、中外音乐作品赏析等专业素质教育课程。

毕业生适应范围:

从事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等公共媒体单位的网络信息编采工作;在各类、各级新闻传播单位从事网站管理及网络传媒开发与经营工作;负责各级政府政务网站及企业、事业单位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各类电子商务领域的管理工作等。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15日。

下设4个教研部:

大学英语教研一部、大学英语教研二部、德法语教研部、研究生教研部;3个中心:

即美国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语言与网络多媒体中心。

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教师12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66人,占教师总数的51、6%,教授6名,副教授37名。

学院每年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外籍教师和专家12人。

我校自80年代以来,相继与北美中国教育交流协会(ChinaEducationalExchange)、美国阿巴拉契州立大学(ApplachianStateUniversity)、美国亚洲自愿团(VolunteerinAsia)和美国伊利诺斯山谷学院(IillnoisValleyCommunityCollege)等建立了校际联系,互派教师。

这些交流计划一直在继续中,对提高我院外国语言教学质量起到良好的作用。

外语学院有先进的数字化语言实验室14间,其中多媒体语言实验室28间。

校内设有卫星电视转播地面接收器,可接收国际英、日、俄新闻和教育电视节目。

外国语学院以一流的大学外语教学服务于全校各个学科;依托东北大学的“多科性”优势,打造外国语学院的专业品牌;建设“多专业,教学—研究型,国际化”,同类院校一流,国内知名的外国语学院。

三年内建设四个本科专业—英语专业、日语专业、俄语专业和德语专业;五个硕士点,即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点;力争在2008年创建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点。

外国语学院始终以东北大学多学科优势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外国语言文学基本功、一专多能、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为目标,不断开拓,进取,再创外国语学院新的辉煌

英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和涉外经贸方面基本功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高等学校英语师资和理论研究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掌握所需的语音、语法、词汇等一般语言理论,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掌握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普通话表达能力,涉外经贸部门所需的实用英语技能和英文文字处理、计算机应用操作等技能。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美文学、论文写作与指导、基础写作、听力、英语口语、商业英语、外报外刊选读、国际贸易、市场学、计算机基础、会计学原理、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和统计学等课程。

毕业生适应范围:

国家机关、中外资企业、涉外经贸部门承担外事、外经外贸国际会议的翻译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承担外语教学和理论研究任务。

日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和涉外经贸方面基本功的复合型高级日语人才,高等院校日语师资和理论研究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掌握日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理论,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日本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涉外经贸部门所需的实用日语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

同时,具备良好的古代、现代汉语及英语的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日语精读、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英语、日语泛读、日本概况、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日语写作、日语语言学概论、进出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

毕业生适应范围:

在涉外经贸等部门从事笔译、口译工作,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或理论研究工作。

俄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掌握系统的语言理论和经贸、外事、教育等相关专业基础技能,具有俄汉语写作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俄语专门人才以及高等院校俄语师资和理论研究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掌握专业所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理论,具有准确的听、说、读、写思想技能的同时,有很高的翻译水平。

了解俄罗斯社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助于对俄语这门语言的更深层次理解与掌握。

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过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第二外国语(英语)要达到相当于专业水准的程度,基本的涉外常识及经贸部门使用的俄语技能与俄语文字处理、计算机应用与操作技能,使其能在涉外经贸部门承担翻译工作。

主要课程:

俄语实践课、电视新闻、俄苏概况、旅游俄语、经贸俄语、科技俄语、俄语、俄罗斯语言国情学、大学语文、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俄语语法,俄罗斯文学史,俄文报刊选读,俄语语言学,俄语修辞学,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微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英语、现代汉语等课程。

毕业生适应范围:

在财经、贸易、外事、企业、旅游、科技、教学和研究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艺术学院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9月,艺术学院的成立是东北大学面向新世纪调整学科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改善育人环境,向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现代一流大学迈进的重要一步。

艺术学院以东北大学多学科优势作为依托,坚持科学与艺术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德与艺结合的办学思想,通过开展系统的艺术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东大校园的文化品位,改善东大师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

艺术学院下设音乐表演和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余人,在校本科生482人。

音乐表演专业

学位学制:

文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艺术概论、趋势与作品分析、音乐名著欣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复调音乐、配器法、作曲法、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即兴伴奏、合奏(唱)、重奏(唱)、钢琴艺术及名著欣赏、形体课、表演课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单位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

适合在交响乐团、歌剧院、歌舞团、合唱团、戏曲团体、综合性文工团等单位从事音乐表演工作,能完成演出、伴奏、录音录像等任务。

适合到艺术类及普通大专院校、艺术类中专及普通中小学及各种各类教学单位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适合到社会科学类文化部门、艺术馆站、文化馆站从事音乐研究工作;适合到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音像出版行业从事音乐编辑工作;适合到部队、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社区从事音乐文化普及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

学位学制:

艺术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设计软件、三维设计软件、工程制图建筑技术、表现技法、家具设计、快提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装饰材料、工程概算、字体绘写、字体创意、图形创意商业插图、标志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

适合在环境艺术设计单位、室内设计事务所、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视觉形象设计与研究等单位从事创作、开发和设计工作;适合在装饰装修企业、建筑工程企业、商务印刷企业、出版机构、实用美术单位等从事工程设计、专业策划、业务管理、专业制作工作;同时也能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工商管理学院

东北大学早在1939年就设立了工商管理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较早开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校之一,经发展,东北大学于1994年5月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目前设有3个系:

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学系。

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专业、工业工程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七个本科专业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MBA)、技术经济与管理、数量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工业工程10个硕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1年学院顺利通过了全国MBA教学评估委员会的质量评估。

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和科研骨干,工商管理学院通过国家统一考试从高考录取新生中选拔尖子生,为他们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并且在两年之后为他们配备导师,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目前,工商管理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231人,在校研究生(包含MBA研究生)1100人。

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教师80人,包括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讲师26人,硕士生导师41人,博士生导师7人。

学院教师除承担教学任务外,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多项研究课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及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4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百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4项,年发表论文百余篇,每年科研经费达300余万元。

形成了一批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学科研队伍。

近几年来,学院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师的学历层次及知识结构,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和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的人才培养策略,使得出国深造或在职进修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中青年教师的80%以上。

学院还聘请了1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企业家为学院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院始终以培养政治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心理体魄健康的“高素质、创新型”的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富创意、善通变、耐持久、承责任”为培养理念,在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基础上,通过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专业特长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其中本科毕业生4300余人,研究生1080人,培养厂(矿)长、经理1121人。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教学条件。

管理学馆面积达7700平方米。

除学校图书馆外,学院设有图书资料中心,收藏图书万余册及期刊百余种。

学院还设有实验中心、国际远程教育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多套MBA案例讨论室。

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条件。

学院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硬件设施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培养国际型管理人才的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日本青山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美国爱克华州立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韩国庆星大学以及德国、比利时、加拿大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双方及基地进行学术交流和频繁的学者互访活动(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多次来学院讲学),并在MBA培养和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学习,并设立学院教研基金和科研基金,鼓励学术活动的深入开展。

MBA教育中,学院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日本青山大学合作开设的ManagementGame远程教育课程,在国内首开先河,并于2002年参加了由国家及经委和教育部在深圳举办的教学成果展,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MBA教育正在成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品牌。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高级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既有扎实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现代管理技术,具有良好的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掌握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与控制的方法,具有运用各种先进手段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授予权。

主要课程:

计算机语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应用统计、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组织行为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