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085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 第四单元 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docx

三年模拟精选届高考生物第四单元专题九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

【大高考】(三年模拟精选)2016届高考生物第四单元专题九遗传的分子基础(全国通用)

A组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2015·吉林实验中学第二次模拟)下列关于对“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该有不含32P的大肠杆菌

B.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解析 获得含32P的噬菌体,需要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通常需要用含32P的噬菌体侵染含31P的大肠杆菌以确定噬菌体的DNA是否进入到大肠杆菌,A正确;实验中噬菌体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进入上清液中,温度可影响噬菌体的增殖,即培养时间和温度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但不是实验探究的因素,都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B错误;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留在沉淀物中,所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沉淀物放射性强,而上清液的放射性弱,C错误;通过该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还需用35S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一步实验,D错误。

答案 A

2.(2015·河北邢台模拟)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解析 用3H﹑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其中3H﹑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又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3H﹑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答案 D

3.(2015·福建安溪一中等三校期中联考)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B.在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D.A对a起显性的作用

解析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在于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的不同。

答案 C

4.(2015·宁夏银川联考)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中与32P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B.若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实验,两组均为实验组

解析 ①过程中与32P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A正确;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以是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或过短,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就会细菌中释放出来;而侵染时间过短,有的噬菌体DNA没有进入细菌,都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C正确;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实验,两组均为实验组,互为对照,D正确。

答案 B

5.(2015·山东东营调研)右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由m+n-1个氨基酸构成

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D.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乙均为信使RNA,含有A、G、C、U四种碱基,A正确;在不把终止密码子计算在内的情况下,合成的该蛋白质应该由(m+n)个氨基酸构成,B错误;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如碱基对的替换,可能引起性状改变,也可能不引起性状改变,因此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到,该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可推测丙的合成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D正确。

答案 B

6.(2015·云南红河州统一检测)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

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是U—A、A—T、G—C、C—G。

推测“P”可能是(  )

A.鸟嘌呤B.腺嘌呤

C.胸腺嘧啶D.胸腺嘧啶或胞嘧啶

解析 由题意知,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是U-A、A-T、G-C、C-G,由于正常DNA分子中不含有碱基U,因此U-A、A-T是以发生突变的DNA单链为模板复制而来,G-C、C-G是以正常DNA单链为模板复制产生,所以P碱基应该是G或者C。

答案 A

7.(2014·洛阳模拟)有关图中信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中,可经b、c过程直接合成生长素

B.某种病毒的信息流可以是e、c过程

C.图乙所示仅发生在图甲的e、c过程中

D.图乙中①②③表示一个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解析 生长素的合成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不能由基因直接控制合成。

图乙所示也可以发生在图甲的b、d过程中。

图乙中的②③与最上面的那个磷酸才可以构成一个核苷酸。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8.(2015·河南濮阳模拟)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式。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

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链带有放射性。

Ⅱ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_______次,该细胞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时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分开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形成两个子细胞,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2)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以没有标记的DNA母链为模板,利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作为原料,因此复制形成的每个DNA分子中有1条链带有放射性,并且每条染色体上两条染色单体都带有放射性。

Ⅱ中,开始亲代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而后来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有放射性,说明已完成一次有丝分裂且染色体数目加倍,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因此细胞染色体已复制2次,并且含有4个染色体组。

(3)该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 

(1)有丝分裂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2 1 2 4 (3)半保留复制

B组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2015·黑龙江绥化三校联考)图1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⑦

B.DNA分子解旋时①②之间的化学键断开

C.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⑤

D.DNA分子中⑥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解析 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④脱氧核苷酸,A错误;DNA分子解旋时,化学键⑤断开,B错误;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的是磷酸二酯键,⑤是氢键,C错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⑥代表遗传信息,D正确。

答案 D

2.(2015·陕西西安模拟)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B.(A+G)/(T+C)的比值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C.DNA的多样性取决于构成它的碱基种类的多样性

D.蓝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水解可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

解析 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不是以氢键连接,A错误;DNA中A=T、C=G,故

的比值为1,不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B错误;DNA的多样性取决于构成它的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C错误;蓝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水解可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D正确。

答案 D

3.(2015·湖南娄底联考)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糖—磷酸主链(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磷酸主链的组成元素有C、H、O、N、P

B.合成该图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

C.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可与一个或两个五碳糖相连

D.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解旋酶作用的位点

解析 糖-磷酸主链的组成元素有C、H、O、P,不含N元素,A错误;合成该图化合物时,需脱去4分子水,B错误;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一般与两个五碳糖相连,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五碳糖相连,C正确;解旋酶作用的位点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错误。

答案 C

4.(2015·中原名校摸底)右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④可发生在病毒体内

B.③过程直接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酶、ATP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解析 ①是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②是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④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该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而不是病毒体内,A错误;③为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酶、ATP,B正确;将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DNA的复制过程,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均含有15N,C正确;①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T、T-A、C-G、G-C,②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T-A、C-G、G-C,③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U-A、C-G、G-C,由此可见,①②③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D正确。

答案 A

5.(2014·福建普高毕业班质检,4)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其侵染肝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过程②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C.过程③所需的tRNA和氨基酸来自肝细胞

D.过程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过程①前后相比,病毒外多了一层膜结构,这层膜结构应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