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0604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docx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试题与标准答案)

  1.演示颈部淋巴结查体及胸部间接叩诊法。

  答:

检查颈部淋巴结时可站在被检查者背后,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或肌肉松弛,有利于触诊。

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检查者一手的中指第1和第2指节作为叩诊板,置于欲叩诊的部位上,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为叩诊锤,以垂直的方向叩击于板指上,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

  2.请演示肺部听诊。

  答:

肺部听诊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

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的部位进行对比。

被检查者微张口作均匀的呼吸,必要时可作较深的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立即听诊,这样有利于察觉呼吸音及附加音码改变。

  3.请指出标志胆囊炎的压痛点并进行操作。

  答:

医师以人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

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

  4.病人诊为肝硬化腹水,怎样进行移动性浊音的检查?

  答:

患者向左侧卧时,左侧腹部呈更大范围的浊音,而在上面的右侧腹部转为鼓音。

再向右侧卧时,左侧腹转为鼓音,而浊音移至在下面的右侧腹部。

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如果腹水量少,用以上方法不能查出时,可让患者取肘膝位,使脐部处于最低部位,由侧腹部向脐部叩诊,如由鼓音转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

也可让患者站立,如下腹部积有液体而呈浊音,液体的上界呈一水平线,在此水平线上为浮动的肠曲,叩诊呈鼓音。

  5.请演示角膜反射和腹壁反射的操作方法。

  答:

角膜反射:

嘱被检者向内上注视,以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被检者角膜,正常时双侧眼睑迅速闭合。

腹壁反射:

被检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胸7~8)、脐平(9~10)及腹股沟上(胸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

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

  6.请按听诊顺序示范操作并叙述心脏的五个听诊区以及听诊内容。

  答:

①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②肺动脉瓣区:

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③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④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⑤三尖瓣区:

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肋间。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和额外心音、杂音以及心包摩擦音。

  7.请演示肝脏单手触诊法。

  答:

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

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

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

需在右锁骨中线上及前正中线上,分别触诊肝缘并测量其肋缘或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8.请演示语音震颤的检查方法。

  答:

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的强度重复发“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常,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9请演示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

  答:

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等。

  10.请演示液波震颤的检查方法。

  答:

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如用手触击腹部,可感到液波震颤,或称波动。

检查时患者平卧,医师以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以指端冲击式触诊),如有大量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常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

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之。

此法检查腹水,需有3000~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

11.血压

  

(1)检查方法

  1)测量前嘱受检者安静休息15分钟。

测量时取坐位或仰卧位。

  2)受检者手臂(一般以右上肢以准)裸露伸直并外展45°,掌心向上,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与腋中线同一水平)。

  3)驱尽血压计袖带内的气体,将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肘窝线2~3cm,不可过紧或过松,以恰能放进一手指为宜,开启水银槽开关。

  4)检查者左手指于肘窝上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件置于搏动处(不要接触气袖,更不能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右手握气球关闭气阀以适当速度向气袖内打气(打气前,要明确压力计读数为0,即气袖内空气全部排出),边打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使汞柱徐徐下降(以每秒2mm为宜)。

  5)注意音响的变化及注视汞柱上的刻度,从无声至听到第一声响,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读数,继续放气,汞柱降至声音消失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

  6)测量后,排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气门,整理袖带,放回盒内。

将血压计向水银槽倾斜45°同时关闭水银槽开关。

 12. 淋巴结检查方法:

7)颈前、颈后淋巴结:

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检查者双手同时或先以右手检查左侧,然后左手检查右侧,触诊两侧颈前淋巴结(位于乳突下,胸锁乳突肌前缘浅表处)、颈后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浅表处)。

  8)锁骨上淋巴结:

嘱受检者头稍向前屈,稍耸肩,再放松,检查者以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左侧,同时检查两侧锁骨上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之间的交角处)。

  9)腋窝淋巴结:

①检查者以左手抬高受检者左上肢,右手置于其腋窝顶部,再将受检者手放下,触诊尖群。

②然后手指掌面转向腋前壁触诊前群。

③转向内侧,轻轻向下滑动触诊内侧群。

④再次将受检者上肢抬高,将手重新置于腋窝顶部,然后手指掌面转向后方触诊后群。

⑤转向肱骨,沿肱骨内侧面向下滑动触诊外侧群。

⑥以右手抬高受检者右上肢,左手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腋窝淋巴结。

  13.心脏听诊内容:

4)听诊:

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必要时可变换体位以利听诊。

  ①心脏瓣膜听诊区:

A.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部。

B.肺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

C.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D.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

E.三尖瓣区:

位于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②听诊顺序:

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各瓣膜听诊区约听15秒~1分钟,先用膜型体件,再用钟型体件听诊。

  ③听诊内容

  A.心率:

一般听数1分钟内心跳次数即可,但在心率较慢或节律不规整时,应听数2~3分钟的心跳次数。

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

  B.心律:

正常人心律规整。

但在健康儿童、青年中可有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一般无临床意义。

听诊心律时注意有无早搏、房颤等。

  C.心音:

正常心音有4个,通常听到的是第1和第2心音。

第3心音有时也可听到,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易听到,第4心音一般听不到。

注意有无心音强度、性质改变及心音分裂。

  D.额外心音:

指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音,与心脏杂音不同。

附加心音出现在S2之后为舒张期额外心音,如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

附加心音出现在S1之后,为收缩期额外心音,如收缩早期喷射音及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正常人无额外心音。

②心尖搏动:

观察受检者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

以呼吸末取切线方向为最好。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强度适中,搏动范围直径为2~2.5cm。

  14.肺部听诊内容:

4)听诊

  ①听诊方法:

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

  ②听诊顺序:

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部位同叩诊,前胸、侧胸在每个肋间,至少应听诊3个部位,后胸每个肋间至少2个部位),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

  ③呼吸音:

A.支气管呼吸音:

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和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音。

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

B.肺泡呼吸音:

正常人除了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音分布部位外,其余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呼吸音增粗均为异常。

C.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此种呼吸音为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

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

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

  ④啰音:

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

正常人听不到啰音。

  ⑤语音共振:

嘱受检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

正常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

检查时要在两侧胸部对称部位比较听诊,如发现增强、减弱则为异常。

  ⑥胸膜摩擦音:

听诊胸膜摩擦音通常部位是腋中线胸部的下部,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

15.瞳孔的检查:

  ①观察受检者瞳孔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圆、等大。

  ②对光反射:

A.直接对光反射。

右手持手电筒,光源自外侧迅速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有无迅速复原。

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

B.间接对光反射:

右手持手电筒,左手隔开两眼,光源自外侧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对侧瞳孔受检者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瞳孔有无迅速复原。

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

  ③集合反射:

嘱受检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是检查者以右手示指竖立,指尖向上与双眼同一高度),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10cm处),观察双侧眼球有无内聚,瞳孔有无缩小。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注: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16.请演示呼吸复苏时,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

  答:

使病人仰卧位,头后仰,提下颌,清除口腔异物、分泌物。

  17.清演示穿手术衣的全过程。

  答:

提起衣领将衣服抖开,把衣服向空中轻抛,就势将双手伸入衣袖内,由他人从背后协助牵拉,系上带子,再用双手交叉将悬于前身腰部衣服的带子,向身体两边送给他人,由其在背后系好。

18.演示戴无菌手套的全过程

  答:

进行无菌操作,需戴无菌手套。

如各种穿剌、导尿、外科手术等。

(1)手套包布外应注明手套号码及灭菌日期。

(2)戴手套前,整理衣袖、修剪指甲、洗手擦干;核对手套号码、灭菌日期;打开手套包布,取出滑石粉搓于手掌、指背、指间。

(3)以一手掀起袋的开口处,另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将另一手伸入手套内对准戴上,再用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翻边内面(手套外面),按上法戴好。

(4)戴好后,用无菌纱布或两手相互推挽手套使其与手粘合,不可强拉。

  19.请演示并简述人工呼吸中仰卧压胸法的抢救操作方法

  答:

(1)病人仰卧,背部垫高,使肩及枕部略低头偏向一侧;

(2)术者骑跪于病人两股外侧,屈击两肘关节,两手分放于病人两侧肋弓部,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余四肢向外向上伸展;(3)术者身体前倾,将体重支于两手,逐渐加压于胸部,胸腔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气,停2秒后,身体后仰,撤除压力,病人胸廓借弹力自然扩张,空气进入肺内→吸气。

经两秒钟后反复施行,频率成人为12~16次∕min,小儿18~20次∕min。

  20.请演示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操作方法

  答:

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操作方法: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若系软床应于病人背部垫以硬板;救护者站在病人的一侧,双手根部重叠,平行置于病人胸骨下半部,两肘伸直,借助于体重垂直向下施加约40kg的力,使胸骨下陷3~5cm,随后抬手,使胸骨复位;按压应规律、平稳、持续,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成人60~80次∕min,小儿80~100次∕min。

 2 1.如何操作艾条温和灸法?

  答: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一般每处约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医者可就食、中指,置于施灸部两侧,以便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和防止烫伤。

  22.请演示拍法和理指法的操作方法。

  答:

拍法:

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处3~5遍。

理指法:

一手食、中指屈击呈钩状,挟住患者手指的两侧,自根部往指尖部进行滑利捋扯动作。

23.请演示针灸时进针的一般操作方法。

  答:

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剌手”;左手辅助,称为“押手”。

剌手的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提毛笔,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剌入皮肤,再捻转剌向深层。

押手主要是固定穴位,减少进针时疼痛,以及使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

  24.请演示推拿擦法和推法。

  答:

擦法:

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后小鱼际附着于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磨擦。

    推法:

用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的连环运动。

  25.请演示针灸中不慎针身断裂残留在患者体内如何处理?

  答:

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

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手指或摄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便断端暴露体外,用摄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在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

  26.请演示并简述针灸时出现弯针现象如何处理。

  答:

如系轻微弯曲,不得再行提插捻转,应慢慢地将针退出;弯曲角度过大时,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因患者改变体位所致,应嘱患者恢复原来的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拨针。

  27.请演示毫针剌法的操作方法

  答:

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剌手”;左手辅助,称为“押手”。

剌手的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剌入皮肤,再捻转剌向深层。

押手主要是固定穴位,减少进针时疼痛,以及使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

  28.请演示成人推拿滚法的操作方法。

  答: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部分,附着于一定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

  29.请演示斜飞脉和反关脉的切诊位置,二者是否属病脉?

  答:

斜飞脉:

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

反关脉:

脉象出现在寸口的背侧。

二者是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30.请演示小儿推拿捏脊法的操作方法

  答:

捏脊法:

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指和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31.请演示针剌刮柄法的操作方法。

  针剌刮柄法:

针剌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上而下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以增强针感。

32.按手足的意义

答:

1.推测疾病的寒热属性患者手足具冷多为阳虚阴盛,手足俱热多为阳盛或阴虚。

2.辨别外感或内伤证患者手足背热盛,多为外感发热,手足心热盛,多为内伤发热,若手心热于前额,为里热,额上热于手心为表热。

3.测知阳气的存亡重症患者若手足温知阳气尚存,积极治疗病可愈。

若手足厥冷,预后不佳。

33.请演示踝阵挛、角膜反射的检查。

答案:

1.踝阵挛

⑴被检者仰卧,髋与膝关节稍曲;

⑵医生一手持被检者腘窝部,一手持被检者足底前端,用力使踝关节过伸。

阳性表现为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发生连续性节律性收缩。

2、角膜反射

嘱被检者向内上注视,以细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被检者角膜,正常时该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34、请进行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和霍夫曼征(Hoffmann征)检查。

答案:

1、巴彬斯基征检查:

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竹签沿被检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轻划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

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行展开;

2、霍夫曼征检查:

检查者左手持被检者腕部,然后以右手中指与食指夹住被检者中指并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

以拇指迅弹刮中指指甲,引起其余四指掌曲反应者为阳性。

35、请演示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奥本汉姆征(Oppenheim征)的检查。

答案:

1、巴彬斯基征检查:

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竹签沿被检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轻划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

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行展开;

2、奥本汉姆征检查:

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

36、请演示脾脏的触诊。

答案:

1、被检查者仰卧位,两腿稍屈曲,嘱病人配合以腹式呼吸;

2、 医生左手绕过患者腹前方,手掌置于其腰部第7~10肋处,尽可能使胸廓固定,右手掌平放于腹部,与肋弓成垂直方向,以稍微弯曲的手指末端轻压向腹深部,并随病人的腹式呼吸运动,逐渐由下往上接近肋弓;

3、在脾轻度肿大而仰卧位不易触到时,可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此时用双手触诊容易触到。

37、如何进行颈抵抗、布氏征检查。

答案:

1、颈抵抗检查操作:

病人仰卧,颈部放松,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手上拖被检者枕部,被动做屈颈动作。

如抵抗增强,即为颈强直;

2、布氏征检查操作:

被检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拖起被检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当头部被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38、请演示肾脏的触诊方法。

答案:

1、检查肾一般用双手触诊法;

2、取仰卧位或立位,卧位触诊右肾时,嘱患者腿屈曲并做较深呼吸;

3、医师立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掌拖住其右腰部向上推起,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于患者呼吸时双手指触肾。

如触到光滑钝圆的脏器,可能为肾下极。

如能在双手间握住更大部分,则略能感知其蚕豆状外形,握住时患者常有酸痛或类似恶心的不适感。

触诊左肾时,左手越过患者前方拖住左腰部,右手掌横置于患者左上腹部,依前法双手触诊左肾。

如患者腹壁较厚或配合动作不协调,以致右手难以压向后腹壁时,可采用下法触诊:

患者吸气时,用左手向前冲击后腰部,如肾下移至两手之间,则右手有被顶推的感觉;与此相反,也可用右手指向左手方向做冲击动作,左手也可有同样的感觉而触及肾;

4、如卧位未触及肾,还可让患者站立床旁,医生于患者侧面用两手前后联合触诊肾。

当肾下垂或游走肾时,立位较易触到。

39、请演示指切进针法操作。

答案:

1、 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左输穴的旁边;

2、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快速刺入腧穴;

3、此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40、请演示常用的闪火拔罐方法。

答案:

1、暴露应拔罐的部位;

2、准备好相应物品;镊子、酒精棉球、火柴、玻璃罐等;

3、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一个,将火点燃,使火球在罐内绕1~3圈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相应拔罐的部位;

4、根据不同要求确定具体拔罐时间。

41、舌苔的望诊包括什么内容?

白腻苔主何证?

答案:

1舌苔的望诊包括苔色和苔质;

2、白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等证。

42、如何按虚里?

答案: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居病人之恻或对面;

2、暴露胸部;

3、按部位:

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心尖横动处;

4、感觉动气的强弱;

5、感觉动气的至数和聚散。

43、请演示艾条雀啄灸的操作。

答案:

1根据病症选择施灸部位;

2将艾条点燃,对准施灸部位;

3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

4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44、请演示夹持进针法操作。

答案:

1、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

2、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快速刺入腧穴;

3、此法适用于长针进针。

45、请演示寸口脉诊的操作。

答案: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面垫上脉枕;

2、用左手按病人右手,用右手按病人左手;

3、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定关脉,接着以食指取寸脉,无名指取尺脉;

4、三指应取弓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按触脉体;

5、分轻、中、重三种力量切脉。

46、舌体的望诊包括什么内容?

舌瘀斑主何证?

答案:

1舌体的望诊包括舌色、舌的形质、动态及舌下络脉;

2舌瘀班主血瘀证等。

47、请演示艾条温和灸的操作。

答案:

1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皮肤2cm~3cm左右进行熏烤;

2、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一般每处约灸5分钟~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3、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医者可将食、中指,置于施灸部两侧,以感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

48、舌苔的望诊包括什么内容?

黄腻苔主何证?

答案:

1、舌苔的望诊包括苔质与苔色两个方面;

2、黄腻苔主湿热蕴结、痰饮化热、食积热腐等证。

49、如何望舌下脉络?

答案:

1病人应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2、光线充足,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

3伸舌姿势:

病人先张口,舌体向上颚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颚,舌体自然松弛,舌下脉络暴露;

4、望形状:

粗大、细小、弯曲、怒张、珠节等;

5望颜色:

淡红、紫红、青紫、暗红等。

50、如何望舌体?

答案:

1、病人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2光线充足,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

3、伸舌姿势:

自然地伸舌于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

4、望舌质部位顺序:

先舌尖、舌侧、舌根;

5、望舌形、老嫩、胖大、瘦小、裂纹、齿痕、芒刺。

51、舌体的形质望诊包括什么内容?

舌胖大有齿痕主何证?

答案:

1舌体形质望诊主要包括荣枯、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方面特征;

2舌胖大有齿痕主气虚、阳虚湿盛等证。

52、请演示揉法的操作。

答案:

1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附着于一定部位;

2、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3动作连贯并能持续一定时间。

53、如何按手足?

其内容有那些?

答案: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居病人之对面或右侧;

2充分暴露病人的手足;

3触摸冷热,查寒热虚实及表里顺逆;

4比较诊法:

手足心与手足背,手心与上额等;

5有无水肿与气肿或按小儿手指:

指尖、中指。

54、按肌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

1寒热:

了解人体阴阳的胜衰,表里虚实和邪气轻重;

2、润燥滑涩:

了解人体汗出,气血津液盈亏情况;

3、疼痛:

虚实;

4、肿胀:

水肿及气肿;

5、疮疡:

判断证之阴阳。

中医诊断学问答知识:

一、舌诊

(1)舌诊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