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事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0554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名人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名人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名人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名人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名人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名人事迹.docx

《中国名人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名人事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名人事迹.docx

中国名人事迹

中国名人事迹

  篇一:

20位名人事迹

  1、魏源(1794~1857)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史学家。

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

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

曾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聘请编成。

他与林则徐、龚自珍、黄爵滋等一起议论时政,主张严禁鸦片,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他在两江总督裕谦幕中,亲自参加浙东反抗英国侵略军的战役。

战役失败,发愤著书,道光二十二年(1842)编成,用清朝武功激励人们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

同年编成50卷,主要介绍世界地理和历史知识。

道光二十四年中进士,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高邮知州等。

在高邮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

后因延误驿报,被革职。

晚年皈依佛教,殁于杭州。

主要著作还有、、等。

  魏源具有民本思想,重视下层群众,认为皇帝是首脑,宰相是股肱,诤君是喉舌,而民众是鼻息,人不呼吸便要死亡,君主不了解下情便无法治理国家。

他认为只有允许瞽吏、百工、庶人进言,君主才能集思广益,众贤才能聚于本朝。

针对清朝皇权高度集中,大臣安于晏乐,明哲保身,养痈致患,官吏不问民瘼,只知层层盘剥,中饱私囊的现实,他要求改不拘成法,革弊政,“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他的反侵略立场十分坚定,提出许多抵御外国侵略的建议,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仿制西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机器等。

他看到了民众的力量,热情赞扬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2、谭嗣同(1865~1898)中国近代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激进的政治家。

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等。

湖南浏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

早年攻读今文经学,崇尚王夫之、龚自珍、魏源等的为人和思想。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后,他愤于中国的积弱不振,“翻然改图”,放弃科举仕途,向西方寻求救国的方策。

1895年,他在家乡组织算学社,决心维新救国。

1897年著成,并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办时务学堂。

1898年创办南学会和,大力传播变法维新思想。

百日维新时,他被荐任四品军机章京,积极参与新政。

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捕入狱,1898年9月28日英勇就义,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主要著作有、、,被收进。

  3、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是诗人。

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早期他在剧院打过杂,当过演员,随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扮演过剧中的配角,后来做了编剧。

开始他是与人合作改变旧剧本,不久便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创作,最后成为伦敦“寰球剧院”的股东。

1616年4月23日在家乡去世。

莎士比亚死后7年,才由戏剧界的朋友搜集他的遗作,出版了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集。

莎士比亚一生著作丰富,流存至今的共有37部戏剧、2部长篇叙事诗和154首十四行诗,还有些杂诗。

莎士比亚的创作可分为3个

  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如等。

作品处处洋溢着朝气勃勃的乐观情绪,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既使是悲剧也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带有喜剧特征。

  第二阶段作家开始意识到社会矛盾与尖锐,思想转为沉郁深邃,写下了著名的和四大悲剧以及一系列大的悲剧,富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三阶段是创作神话剧阶段,这一阶段的创作充满传奇和极具烂漫色彩的幻想。

代表作是。

  4、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于1861年5月7日出生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

他的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是最早去英国访问的印度人之一,曾支持19世纪初孟加拉启蒙运动者拉姆·莫汉·拉伊通过梵社进行的反对偶像崇拜、种姓制度、寡妇自焚殉节等社会改革活动。

他的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对吠陀和奥义书很有研究,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有子、女14人,泰戈尔最幼。

他的大哥是诗人,又是介绍西方哲学的哲学家;他的五哥是音乐家、剧作家;他的姐姐是第一个用孟加拉语写长篇小说的女作家。

和他年龄不相上下的侄辈中也有不少人在孟加拉文学和艺术复兴中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

在这个扎根于印度教哲学思想土壤、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富有文学教养的家庭里,泰戈尔度过了他的童年。

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在学校里完成正规学习。

他的科学、历史和文学的丰富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从小便醉心于诗歌创作。

他的爱国诗篇于1875年2月25日在发表时,年仅14岁。

他的长诗、和拟中世纪虔诚派颂歌体的诗集都是他13至18岁时的作品,虽然不很成熟,却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歌德,德国诗人。

1749年8月28日生于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法学博士,得到皇家参议的头衔,母亲是市议会会长的女儿。

1765年他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

1770年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发表了,更使他声名大噪。

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次年被任命为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

在随后直到1786年这段时期里,他成了魏玛公国的重臣,曾在一段时间里主持公国大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

然而随着各方面阻力的增强,加上他对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爱好,他陷入一种矛盾的痛苦之中,这导致他在1786年秋不辞而别,化名潜往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玛。

回到魏玛之后,他辞去重要的政治职务,只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

此后直到1794年这段时间,他先后完成了戏剧、,并着手写第一部;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1790年发现了人的胯间骨。

1794年歌德开始与席勒合作,他俩以各自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歌德先后创作了小说、叙事诗(1797),重新写第一部。

席勒在1805年的逝世标志着从1786年开始的德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结束。

在此后的近30年中,是歌德创作上的鼎盛时期。

他完成了小说(1809),诗集(1819),(1829),自传性著作(1831),以及耗尽他毕生心血的巨著第二部(1831)。

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玛逝世。

  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三十卷行世。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

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

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

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

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

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

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

他的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

言多讽兴,气骨高举。

李白固然迫切

  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

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

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

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

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

他的、、“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

另外一些诗篇,像、、,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

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

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

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

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

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

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

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

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

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

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

、“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

  7、亚历山大,S.SamuelAlexander(1859~1938)英国哲学家、新实在论者。

1859年1月6日生于澳大利亚的悉尼,犹太血统。

受教于墨尔本的威斯莱学院,1877年以公费生资格考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攻读数学、古典文献和哲学。

1882年被选为牛津林肯学院的评议员,后放弃该职去德国弗赖堡从事心理学研究。

1893年应聘为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的哲学教授,直至1924年退休。

1938年9月13日去世。

主要著作有:

(1889)、(1908)、(2卷,1920)、(1933)等。

亚历山大把抽象的“空间-时间”看作宇宙的基础和经验的源泉,并据此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唯心主义的体论体系。

他认为,空间-时间是不可分的连续统一体,是相互关联的纯粹运动的复合体,两者好比肉体与心灵,时间是空间的心灵,空间是时间的肉体,它们连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实在,万物由此而生,新质由此而出现。

亚历山大认为,空间-时间产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它按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展开,其中不仅有连续的变化、增加和减少,而且有新质突然或偶然出现。

亚历山大把这个发展过程称为“倏忽的进化”。

在他看来,新质的突现是由于时间的活动,所以时间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本原,是实在的本质属性。

在时间的每一阶段上都有一种新的突现的质,而且各种新质互不相同。

实在世界正是由于“倏忽的进化”而形成一个质的等级体系。

  8、阿拉法特Arafat,Yasir(1929~)巴勒斯坦国总统(1989~)。

又名阿布·阿马尔。

逊尼派穆斯林。

l92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

1948年参加第一次阿以战争。

后赴开罗大学工学院留学。

l952年当选为埃及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

后进埃及军事学院学习。

1959年在科威特秘密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及其军事机构“暴风”部队。

1969年2月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

1980年当选为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兼“暴风”部队总司令。

1989年当选为巴勒斯坦国总统。

为恢复巴勒斯坦的合法民族权利,他领导巴解组织除坚持武装斗争外,还积极开展政治和外交活动。

1993年9月,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相互致函,宣布相互承认。

双方签署了巴以协议,即巴以。

巴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冲突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为此,阿拉法特和拉宾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1996年1月20日,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首次选举中,当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9、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

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

  篇二:

名人事迹

  不被我们认可的成功,也许是最大的成功

  英国某小镇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儿打工。

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于是他们屡屡相遇。

时间长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

  有一日,我们的女同胞,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

“不要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

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在那儿,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伙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

“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

我喜欢这个职业,它给我,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

有什么不好?

我何必要远渡重洋,抛弃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

  邻桌的英国人,无论老人孩子,也都为之愕然。

他们不明白,仅仅为了多挣几张钞票,抛弃家人,远离幸福,有什么可以值得羡慕的。

中国人,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中国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中国人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中国人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是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

  人的一生,究竟该追求什么?

追逐名利也许会很快乐,灯红酒绿也许会很幸福,但更多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虽平淡如水,却也独一无二,虽没有轰轰烈烈,却能平安健康踏踏实实,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

  乔布斯一生:

不安分的创造力

  2012年5月15日17:

17中国新闻周刊我要参与(14)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前CEO乔布斯

  乔布斯的一生似乎永远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几乎从未找到一个稳定如一的现实与精神的家园。

或许正是这样的一种“不安”造就了他的与众不同,让他能够游走于体制和世俗的内外,保持天才的创造力和忠于内心感召的专注力,为冰冷的科技赋予人性、艺术甚至宗教的神圣气质

  2011年10月5日这一天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一如既往地使用着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或者iPad,城市大街小巷的熙攘人群依然各自奔忙,直到一条“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因病辞世”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人们才知道,世上已无乔布斯。

  所有消息的最初来源都指向苹果公司官方网站。

该网站当天已换上乔布斯的大幅照片,并证实乔布斯已经辞世,享年56岁。

苹果公司发布的声明中说:

“苹果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和创造力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个不可思议之人。

  除了简短的声明,再无更多细节披露。

这个被封为“苹果教教主”的人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甚至于10月7日举行的葬礼,除了其家人朋友,当天也无人知道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自从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出患胰腺癌以来,关于其健康恶化的猜测不断。

今年8月他宣布辞去苹果公司CEO一职,也让人们对其健康状况感到担忧。

  弃儿,辍学,辞职,死亡,乔布斯的一生似乎永远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他几乎从未找到一个稳定如一的现实与精神的家园。

然而,或许正是这样的一种“不安”造就了他的与众不同,让他能够游走于体制和世俗的内外,保持天才的创造力和忠于内心感召的专注力,为冰冷的科技赋予人性、艺术甚至宗教的神圣气质。

  相信很多人现在依然记得那个身着旧牛仔裤、宽松T恤衫,站在简约的白色苹果标识前演示新产品的清瘦身影。

作为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不需要身着华服就能压得住场的人物,他的演示慷慨激昂、充满情感。

他对产品的说明图文并茂,没有要点提示,辞句既像散文,又像诗篇,让人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个被冰冷的逻辑和科技理性包围的产品,而是一个带有感

  同时,现实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流离失所”带来的不安,也让他比普通人更渴望找到自己的价值,为自己内心的困惑找到答案,这让他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坚定、执著与激情。

  他在接近人生终点的阶段,创造出了iPod、iPhone、iPad和iTunes等等天才产品和概念,将苹果公司从低谷带回顶峰,并让“苹果”超越了普通的商业品牌,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甚至精神感召的代言词。

  深受乔布斯魔力感染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离开的流浪者。

对他们而言,乔布斯只是不时需要到别处去流浪一段时间,而归来时将会脱胎换骨、焕发新生。

他们愿意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弃儿:

最初的身份

  1955年2月24日,一个男婴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出生。

这个男婴,在获得自己的名字之前,就失去了他最初的家园。

这个男婴是其生母未婚生下的孩子,他的出生,成了生母的烦恼。

因为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美国,女性未婚生子仍然是一件被社会不容的事,而堕胎也是违法行为。

  不久后,他就被交给他人收养。

收养这个男婴的是当时住在旧金山的一个“蓝领阶层”家庭。

乔布斯夫妇给这个男婴取名为史蒂夫,于是,就有了未来大名鼎鼎的“史蒂夫·乔布斯”。

小乔布斯被收养后,家里曾历经多次搬迁。

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少年乔布斯来说,环境的频繁变迁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无人得知。

但无论在何种环境中,他都是显得格格不入。

  在同学眼里,他孤独、爱哭,难相处。

而在老师眼里,他不服从管理,甚至不完成作业,好几次遭学校勒令退学。

不过离经叛道的小乔布斯,却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得到了一个名叫伊莫金·特迪·希尔的老师的包容和引导。

她鼓励小乔布斯学习,让他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

而当他把聪明才智用在学习上时,他很快展现出天分,甚至有老师建议他跳级。

  小乔布斯后来进入了一所名叫克里滕登的中学读书,但这所学校校风恶劣,学生斗殴时常发生。

他的聪明才智难以发挥,这让他备感压抑和挫败。

在他的坚持之下,他们全家人再次搬迁,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

  在1967年,洛斯阿尔托斯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科技人员,附近的城镇成立的大批电子公司,为美国实现宇宙飞船登月计划提供技术支持,生产小型的电子元器件。

乔布斯家周围到处是科技人员,不时能在路边见到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这让热爱摆弄电子产品的小乔布斯如鱼得水。

  当别人都在教育体制内按部就班地考试学习时,乔布斯却时常呆在体制的边缘,做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

1968年,他进入霍姆斯特德高中学习。

在这里,他第一次听说了当时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计算机高手”沃兹(即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这位沃兹的特立独行,比乔布斯更为著名。

他只对电子学相关的东西感兴趣,其他的东西一概不理,包括女生。

他可以不眠不休地设计电路板,却对学校布置的作业看都懒得看一眼。

这个“科技怪才”,很对乔布斯的胃口。

  1969年夏天,14岁的乔布斯第一次通过好友费尔南德斯的介绍,见到了大他5岁的沃兹。

当时,沃兹已成为能设计高级计算机电路板的高手,而乔布斯还仅仅是一个喜爱捣鼓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小孩儿。

乔布斯对沃兹佩服无比。

  两个叛逆的、热爱电子学的“怪人”相遇了,开始了从传统的教育体制向超前的科技领域的第一次流浪之旅。

但乔布斯和沃兹又并非完全相同,沃兹更热衷于在科技世界内探索,而乔布斯则更愿意在自我的世界内思索。

相比于前者对于具体技术的执著,乔布斯具有更多的激情、狂热与勇气,这或许也成为未来的乔布斯无法纯粹地专注于科技,而愿意为科技注入更多人性元素的开端。

  辍学:

大学的局外人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开始发生变革,倡导个性、自由和反传统的个人主义思潮开始兴起。

追求个性、自由、始终游离于体制之外的乔布斯很快从这种思潮中找到了自己认同的价值观。

  高中快结束的时候,受到个人主义思潮影响的乔布斯,决定进入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读大学,因为该学院崇尚个性解放。

这是一所收费极高的私立学院,离家路途遥远,但乔布斯执意前往,并宣称如果不去这所大学读书,就哪所学校也不去。

乔布斯的养父母决定支持他的决定,倾其所有,送他进了里德学院。

  在大学里,乔布斯依然属于边缘人,第一学期的成绩就一塌糊涂。

此时,他对神秘的东方哲学和宗教的兴趣胜过了学业,于是,他再一次决定离开体制。

在第一学期结束后,他提出了退学,并要回了所交的学费。

  由于里德学院崇尚自由,所以乔布斯退学之后,并没有被学校赶出去,他可以继续去旁听课程,又不用为考试和学分烦恼。

在70年代初期的里德学院里,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乔布斯在校园里无所事事地游走,既像一个局外人,也像一个旁观者。

  70年代的乔布斯已经留起了长发,和当时流行的嬉皮士看上去没有差别。

他谈恋爱、喝酒、抽大麻,还和沃兹一起设计了一个盗打长途电话的“蓝匣子”,最初以40美元的价格出售,后来提价到了150美元。

该装置很快走俏,具有商业头脑的乔布斯和沃兹很快将价格提升到300美元,并因此挣到了不小的一笔钱。

相比于经商,沃兹更喜欢研究知识技术,而乔布斯则更钟情于在赚钱的同时,证明自己各种稀奇古怪想法的可行性。

  辞职:

放逐与回归

  辞职,在乔布斯的人生中多次发生,有时是被放逐,有时是自我放逐。

  1974年,已经退学的乔布斯到硅谷的阿塔里(Atari)公司应聘,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游戏的开发。

虽然他18岁就辍学,没有大学学历,而且狂放不羁,但他内在的坚持、活力和想象力,还是让他得到了这份工作。

  但乔布斯并没有在这家公司工作很长时间,他无时无刻不想着离开。

这种离开不仅是身体上的远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放逐。

他不时到公司附近的禅宗中心去静坐冥想。

禅宗强调自我实现的内在意识,与乔布斯一向看重自我内心追求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禅宗世界的精神旅行中,他希望找到满足内心需求、平息内心不安的答案。

  这种“离开”的念头,不久后就被乔布斯付诸实践。

他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决定去印度拜访宗教圣人,学习佛学。

这一次他赤着脚、衣衫褴褛,前往印度寻求东方智慧的真谛。

在这一次的旅途中,他对东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见识了繁华的美国城市之外的真正的贫困。

不过,这一次的旅行,却让乔布斯发现自己依然困惑,因为他不想仅仅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从出售“蓝匣子”时期就开始的商业尝试,也让他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于是,在短暂的流浪之后,他再次回到了阿塔里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