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0307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doc.docx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1.细胞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细胞,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洋葱、镶子。

显微镜、滴管、碘酒、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在自然课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自然事物。

其中哪些是有生命的?

植物、动物、人都是有生命的。

由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统称“生物”。

植物、动物、人,从外表看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身体是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细胞

分组实验。

每个组都有一块洋葱(俗称葱头),用镶子在洋葱表面撕下一层薄薄的膜(教师演示一

下),这是洋葱的表皮,观察它是什么样的?

分组观察。

汇报观察结果。

讲述:

用肉眼看,我们只能看出洋葱表皮是一层薄薄的、软软的、近似透明的膜。

要看得更清楚,需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

2.(出示显微镜或图。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由镜座、镜柱、镜筒、镜头(目镜和物镜)、反光镜、载物台、准焦螺旋等部分构成。

3分组观察。

汇报:

你在显微镜中看见了什么?

你能在黑板上简单地画一画吗?

讲解:

4学生看洋葱表皮细胞构造图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洋葱的表皮并不是像用肉眼看到的那样,仅仅是一层近似透明的薄膜,而是由很多小格子构成的。

这些小格子是细长的,两头比较尖,一排排的,排列得很整齐、很紧密。

这些小格子叫做细胞。

(板书课题)每一个小格子是一个细胞。

细胞由四部分构成:

周围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中间有细胞核,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是细胞质。

细胞很小,用肉眼看不见,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大约放大了XX倍,一小片洋葱表皮由很多很多细胞构成。

4,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学生观察图中的植物细胞说说样子

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知道植物的根、茎、叶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各部分的细胞有大有小,形状不尽相同。

5.指导学生认识动物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观察图:

血细胞肌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说说样子

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可以知道人和动物的身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各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不同。

三总结关于细胞的知识

(1)讨论: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知道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根据以上事实,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什么结论?

(或问:

根据以上事实,你能用一句更简单的话来总结吗?

(2)总结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小单位。

每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有生、有死,能生长、能繁殖,需要不断吸收营养,也要不断向外排出废物。

有些低等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大部分生物由很多很多细胞构成。

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与细胞有关系。

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就是各部分的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如果人的某个部位的细胞大量坏死了,这个部位的机能就会丧失了。

四布置作业搜集关于细胞的资料。

板书设计:

1细胞

构成生物体

(生长繁殖变化)

课后反思:

本节课对于细胞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要会绘制细胞图,让学生弄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2、我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父母养育恩情,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o

2.鬲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母亲辛苦感悟亲情。

2、让学生在课后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以了解生命孕育的过程。

三、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父母结婚的照片,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和自己的婴儿照

2.教师准备

C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C2)多媒体课件

(3)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们都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老师作总结:

我们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经过十月怀胎孕育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我们从哪里来。

板书课题。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教师:

今天班上的同学们都带来了爸爸妈妈结婚时的照片和妈妈怀孕时的照片,谁来展示一下?

2,学生展示照片,教师播放胎儿的形成视频。

http:

3,教师配合出示各种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1各阶段胎儿的图片:

一个半月、三个月、七个月、九个月。

%1胎盘、脐带图。

4.通过刚才的资料展示,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交流

(三).小游戏,换位思考

1.同学们把自己的书包当成妈妈怀孕时的自己,放在肚子前面,一起做一些日常动作,体会妈妈的辛苦。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

吃饭、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等动作,做动作时要注意保护肚子里的“小宝宝”。

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教师总结:

我们仅仅做了几分钟的妈妈,可是却已经觉得十分辛苦了,我们的妈妈孕育了我们十个月,在这个过程中该有多么辛苦啊!

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

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5.学生说心声

播放音乐视频

http:

//my.tv.sohu.eom/u/vw/12957128

(四)升华情感

孩子们,我们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他们把我们抚养长大,也因此我们更要珍

爱我们的生命。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最真挚的话语写在卡片上,送给自己的父母。

(五)课外延伸

为学生播放关于双胞胎和试管婴儿的视频,以作拓展。

3•人的一生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自己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能选这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关注个人保健。

活动准备

准备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照片

课前观察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身体特征,并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人的一生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探究人的一生身体发展变化特征

1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人从小到大身体发展变化”的资料,有的同学

还准备了上学以来的体检表。

下面请你们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看看能从资料中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和思考。

人出生后,身体逐渐长大,直到长成健壮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体又会逐渐的衰老,直到死亡。

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道40岁)、渐衰期(40到60岁)和衰老期(60岁以后)等4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死亡是人一生必然经历的过程。

(展示以上4个时期的图片)人的身体特征发育比较缓慢,相邻的两个阶段身体特征没有明显的界限。

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比较长短因人而异。

二.探究青春期身体变化特征1同学们已经查阅了自己的体检表,从上面的数据你感觉到什么?

(生略)是的,很多方面都说明同学们上学已来身体发生了变化O如果利用这些数据制成表格或图形,研究起来就会更明显O想试试吗?

你想用怎样的方式研究呢?

2学生交流

统计表研究身高

条形码统计图研究身高

折线图研究体重

3学生绘制并展示图表说发现

4教师介绍青春期。

一些同学已经进入了青春期。

有些同学将要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都增长的很快,而且还有人会长出青春痘,男同学长喉结、长胡子等特征。

5.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关系到以后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了给江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我们在青春期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应该加强体育锻炼、要注意营养,保证足够的睡眠。

不能光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食物应该多样化,并且不挑食。

要应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心理健康。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3人的一生

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青春期

4.我像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人体特征,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认真求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现象。

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一张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出示一学生照片和几组父母照片寻亲活动。

说说依据是什么。

2,每个人的长相都有各自的特征,在茫茫人海中,你的特征总是区别于其他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1学生对镜观察自己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要仔细、全面。

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要求叙述语言要连贯、有条理,用词恰当。

2结合学生的汇报师总结:

象这样如果人体之间的某一特征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就可以把它作为研究人体遗传现象的素材。

3师发放事先收集的照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本班同学的父母(本组同学找其他组同学的父母照片)。

在活动中,师适当参与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

学生汇报活动结果,说出你们组是怎么找的,根据哪些特征找的。

4教师说明:

早在公元300-400年,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发现,凡是有亲缘关系的人一般都具有明显相似的特征,因此,人们把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的现象叫作遗传。

5讨论:

人体哪些特征可以遗传?

子女与父母长得一模一样吗?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照片,找一找班级内同学与其父母存在着哪些差异,

6教师总结什么叫变异。

%1.指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1学生观察各自带的全家福照片,分析自己的哪些特征是从父母那儿遗传来的?

哪些特征和父母发生了变异?

同时结合课前调查情况将结果填在课本27页的两个表格中。

2学生汇报结果。

谈想法

3教师适时小结:

遗传和变异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四认识动物植物的遗传和变异

1出示一组植物、动物图片:

比较相同和不同

2.交流观察发现。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4我像谁

形态特征遗传

生理特征变异

5、生物繁殖新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

2.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二、课前准备

对于生物繁殖新技术方面的资料准备有较大的难度,教师在课前要发动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相关的课外书刊、报纸,积极利用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进行图片、文字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课堂交流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克隆技术吗?

你能说一说克隆技术是怎么回事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生物繁殖新技术》。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

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环节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小组交流。

小组长协调组织组内每位同学都能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信息,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由刁、组记录的同学适当进行综合整理。

二是全班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上交流,此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形式,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多媒体传播手段,使学生手中的资料得以尽情展示,提高交流效果。

2、读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对于教科书涉及到我国也已掌握了的克隆技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搜集交流的情况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以最新确凿信息为佳,便于展示我国在克隆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及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比较,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活动二:

1、组织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紧密结合学生前面交流资料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手头已掌握的资料信息作用,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把握克隆技术的利弊,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这种技术,初步建立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正确态度。

2、对于学生讨论中举到的例证和持有的观点,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加以合理引导。

比如学生提到克隆人,教师可以让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但教师小结时一定要指出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无论克隆技术多么发达,克隆出的人也只是同一形体的简单复制,他永远不可能具备克隆本体的道德认识和思想智慧,克隆人并无科学研究价值。

活动三:

1、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安排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热烈交流。

2、教师充实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的资料后参与学生的交流展示,丰富学生的资料信息,尽量给学生提供植物繁殖新技术这个概念领域的全面阐释。

3、为了突显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极有必要交代杂交这种技术以及水稻杂交难度,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资料准备情况适时补充。

(三)、自由活动:

1、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掌握的信息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畅想,大胆猜测预言。

2、组织讨论,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肯定性的表扬,保护孩子们的新奇想法。

(四)、拓展活动:

根据前面交流——讨论——畅想活动,用自己搜集的信息资料办一份手抄报。

四、板书设计

5、生物繁殖新技术

克隆:

复制、无性繁殖好处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6、火山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的资料;能够模拟火山的形成。

2、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

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火山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地球的构造分为哪几部分?

地球内部有哪些特点?

2、谈话:

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壳在不断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3、观看“火山”的现场图片。

4、提问:

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5、谈话:

关于火山,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请各组讨论后,提出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

6、全班交流:

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7、谈话: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都研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个问题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新知

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谈话:

我们先来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试答)。

(2)谈话: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片,看完后,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C3)播放课件

(4)小组讨论:

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5)全班交流、小结

(6)谈话: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火山喷发的现象呢?

C7)谈话:

你见过打开啤酒瓶子时的情景吗?

啤酒里的泡沫是用一定的压力压到瓶子里去的。

我现在就来打开一瓶啤酒,请你们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C8)演示模拟实验:

老师打开一瓶啤酒,学生观察。

C9)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CIO)讨论:

联想火山喷发,说说模拟实验分别代表什么?

想一想泡沫喷出的原因是什么?

(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象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象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内部有压力。

C1D讲解:

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变成了粥状的岩浆。

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

从火山口喷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做火山。

2、火山发生时的现象是什么?

火山爆发时现象:

响声(很大)大地(剧烈震动)

浓烟(冲向高空)

灰、石块(落下来)

岩浆(火红)

3:

火山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

全班交流(然后出示课件)

五、拓展活动

了解世界著名的火山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期关于火山的《火山旅游》

7、地震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有关地震的文字、图片资料。

2.毛巾(每组两条)、长30厘米直径1厘米的(学生能折断)干木棍(每人一根)。

教师准备:

1.地震的视频资料(现象、对比照片)、课件资料(地震成因、前兆、保护、

实验要求)

二、教与学的目标

科学探究

1、搜集处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古代、现代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关注人类社会的情感。

2、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3、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5.12(带背景图片),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

(汶川大地震)。

(播放地震现象视频)

2008年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

课件展示:

四川地震前后的对比照片和视频。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

想说些什么?

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

学生交流感受。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提出问题: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前兆?

预测?

自救?

……

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根据地震现象,研究地震的成因

①观察地震现象

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

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

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②研究地震成因

学生猜测。

模拟实验:

把毛巾、木棍放好。

出示实验要求:

(课件展示)

【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

(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课件资料补充:

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大家想,一个木棍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由岩层断裂引起的。

另外,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三)科学与生活

1、地震有什么危害?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汇报。

2、地震有什么好处吗?

(1)地震能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

(2)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3)地震还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

3、预防地震与正确避震

①地震前兆

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来对地震进行预测,减少灾难的发生呢?

学生汇报。

(1)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

(课件展示)

(2)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

(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一一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是何等的短暂!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能够做有心人,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让预测地震就像天气预报那样平常、准确。

②正确避震

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汇报。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

(四)拓展活动

进行避震演习,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

板书设计:

7、地震

形成?

预测?

自救

8、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等)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有关矿物方面的资料、各种矿物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望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那我们用什么来烧水、煮饭呢?

(学生说出煤气、煤球炉、木炭等)

2所有的这些都属于能源矿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产》。

(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深入学习了解

1关于能源矿产,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

生:

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能源矿产怎样开发?

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

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依次来研究好吗?

你们打算怎样研究?

生:

查资料;上网。

……

3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研究吧!

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4哪个小组研究了能源矿产怎样开发?

生汇报。

5师播放课件:

煤井下的今天与昨天。

6看完课件,你有什么想说的?

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7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先看视频,然后讨论煤的形成过程。

由此推想,石油和天然气

是怎样形成的?

8煤和石油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做什么?

生查资料,小组讨论和交流。

生汇报。

9我国人口众多,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很大,我们该怎么办?

生汇报。

三收获与总结

1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对大家的表现满意吗?

2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其他方面的知识。

9、地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2、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表的活动。

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

3、能有根据地痊愈说明人类哪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4、能提出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

材料准备:

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人类活动改变地表

活动目标:

1、能有计划地调查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引起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2、能把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3、能根据本组和其他组的调查结果总结人类哪些活动能使地表发生变化。

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

1、三活动开始前要对本单元前三课的探究内容做一必要的梳理。

让学生明确引起地表缓慢变化的自然力量除流水、风、海浪和冰川外,还有温度、生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