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9708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docx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身心发展doc

幼兒身心發展

講師:

林貴福

 

一、前言

幼兒時期的小朋友,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egocentric),他們喜歡自己玩耍或跟一、二位小朋友一起活動,而且擁有無窮無盡的好奇心,態度相當熱忱,但是較容易感覺疲憊,因此幼兒時期需要很多沒有壓力的身體活動方式與挑戰,而對於他們的成就也需要不斷地給與讚賞。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朋友會變得更為合作,同時也展現出對所有身體活動型態的興趣。

基於幼兒階段小朋友個人及社會性發展的特性,幼兒體育教師有必要深切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性。

依照張氏心理學辭典:

「廣義的發展是指自出生到死亡的一生期間,其身心狀況因年齡與學得經驗增加所產生的順序性改變歷程」,按此解釋,「發展」一詞的內涵有四個要點:

(1)發展包括個體身體的與心理的兩方面的變化;

(2)發展的歷程包括個體的一生;(3)影響個體身心發展者有遺傳、年齡、學習經驗等因素;(4)個體身心發展是順序性的,順序只是由幼稚到成熟的單向性,而無可逆性。

狹義言之,發展指出生到青年期(或到成年期)的一段時間,個體在遺傳的限度內,其身心狀況因年齡與學得經驗的增加所產生的順序性改變的歷程。

」(張春興編著,1991)

由此定義,「發展」係指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受到遺傳及環境的影響,在身體及心理產生不斷變化的歷程;在此連續變化的過程中,不僅是量的變化,更重要是質的變化。

量的變化是相當直接而且容易測量的,包括身高、體重、身體各部分比例或詞彙數量的變化;而質的變化較複雜,例如智能本質的改變、心理特質的變化,如認知、情緒、人格及社會行為各方面的變化(王珮玲,2001)。

在發展的歷程中,不但舊的行為特徵逐漸消失,新的行為特徵陸續出現,使人類具有更複雜的行為模式,能夠產生更有效的學習活動,適應更複雜的環境,亦使個人更能夠充分的表現自我的潛能,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蘇建文等,1991)。

根據徐貴蓮(1994)針對幼兒父母親職教育需求內容的研究,顯示家長對幼兒教育方法最為重視之外,其次重視的是幼兒的身心發展。

幼兒身心發展與教養之需求程度不因父母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狀況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黃麗娥,1999)。

幼兒時期的教育、教養並不是指教導文字、數字,而是藉著透過遊戲的方式來達到學習的目的。

幼兒時期的生活,原本即是以遊戲為中心,而遊戲做為幼兒活動的主要核心部份也必須受到重視。

本文中論述的幼兒身心發展,主要是探討三歲至六歲幼兒認知、動作及其相關能力因素的發展(徐婉萍,2001)。

二、成長與發展

兩個很重要的成長型態因素是身高與體重。

身高方面,男女兩性第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為幼兒時期,此期以平均每年五至七公分的速度成長。

第二個快速成長的階段為青春前期,女性身高發展的顛峰時期為十二至十三歲,男性身高發展的顛峰時期為十四至十五歲,而且男性的發展幅度大於女性。

體重方面,男女兩性的發展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呈現相當穩定增加的趨勢。

在女性的體重發展趨勢中,以十二歲時期的發展幅度最大,男性則以十四歲時期的發展幅度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男女兩性最大的體重發展比身高的發展延遲六至八個月。

幼兒時期正處於相當穩定且快速發展的階段,此期正是建構未來技能發展基礎的階段,如能適時刺激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將有助於身體活動效率的提昇,況且青春期之前的男女性別差異不大,可以結合男女兩性實施體育的教學,因此在這個階段沒有理由期望男孩子應有高超的運動技能表現,縱使男孩子擁有高超的運動技能表現,也僅能大部分歸於身體活動的練習效果,而不是完全源自性別間任何的遺傳生理差異所致。

(一)身體組成

身體組成是指淨體重或脂肪重在總體重中的比例值。

近年來,由於生活型態的急速變遷,生活空間日益縮減,再加上傳統觀念的誤導,使得肥胖幼兒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根據研究證實,肥胖與健康之間的關係相當顯著,肥胖者罹患糖尿病、血膽脂醇過多、高血壓、心臟疾病、呼吸、矯型學(orthopedic)及其他失調性疾病的機會明顯高於正常體重者,而且每一種癌症的發展似乎也都與肥胖有關。

因此必須深切體認到「肥胖的成人來自於肥胖幼兒」的事實。

任何人的總體脂肪量無法直接測量,但是卻可以利用皮脂厚測量器正確評估體脂肪百分比,主要是因為人體約有50%的體脂肪儲存於皮膚下層。

利用皮脂厚測量器評估幼兒的體脂肪百分比時,經常發生看起來似乎肥胖的幼兒,但體脂肪百分比評估結果並不高;身材較為瘦小的幼兒,評估的體脂肪百分比反而比預期的高,這種現象雖然不是很重要,然而評估前必須有所準備。

其主要原因是青春期以前的肌肉質量並未獲得充分的發展,導致體脂肪百分比評估結果比期望值來得高。

解決幼兒肥胖的問題,不可避免的是需要透過體育活動的實施,因為飲食過量的現象,很少會發生在幼兒時期(Mayer,1968),反而運動不足是肥胖幼兒共同的特徵。

減少熱量攝取且不運動,可能導致淨組織與脂肪的流失,每天減少1000kcal能量的攝取,將使成長緩慢甚至阻礙成長。

遏止幼兒體脂肪過多的最佳方式是飲食與運動的運用,而且需要家庭與學校的密切配合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反映在學校方面,是體育活動課程的親自領導、正確運動觀念的教育與飲食控制;反映在家庭方面,是運動觀念的溝通、動態生活模式的塑造與均衡飲食習慣的養成。

對幼兒來說,教師的最大挑戰是針對肥胖幼兒發展各種身體活動課程的設計。

(二)體型

體型是指身體的外觀,意指身體的比例及其特徵。

體型的分類,通常沿用Sheldon,Dupertuis,andMcDermott(1954)的三種體型分類法定義之。

身材瘦高者,歸屬外胚葉體型(ectomorph);身材比例適當且看似肌肉較多的人,歸屬中胚葉體型(mesomorph);擁有脂肪過多輪廓及肥胖傾向身材者,歸屬內胚葉體型(endomorph)。

體型分類曾被敘述與各種疾病的關係,屬中胚葉與內胚葉體型者,均比外胚葉體型的肥胖者容易罹患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arterydisease)。

然而在青春期以前,由於力量與身體型態的相關不高,因此局部動作或多樣技能的綜合表現,並沒有受到不同體型間差異的影響,除非是不正常身高或極度肥胖的幼兒(Mayer,1968)。

(三)身體比例

從新生兒到成人期的幼兒階段,身體的形狀與比例經常發生變化。

所謂幼兒的成長,意指身體不同部位比例的戲劇性變化(Haywood,1986):

(一)頭部佔身高的比例,初生兒時期為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一,六歲時為身高的六分之一,成熟期為八分之一。

(二)從新生兒到成熟期,腿長增加五倍,軀幹部位增加三倍。

(三)幼兒時期男女兩性的身體重心接近臍部(umbilicus),導致身體在維持動作平衡方面較為困難,當幼兒逐漸成熟時,身體重心會逐漸下降且低於骨盆位置,使得所有的身體動作能擁有較為穩定的重心。

(四)骨骼

骨骼的功能很多,有些功能並不像運動那樣明顯。

一般對骨骼的普通概念是提供身體的外觀與形式,支持與保護內臟器官,完成肢體動作與運動,提供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因素,如製造血液,提供身體免疫系統的基本成份;提供鈣與磷等礦物質的動態儲存。

骨骼是鈣與磷的動態儲存所,且以固定的程序進行儲存與釋放。

當身體利用儲存的鈣與磷,提供神經、心臟、肌肉及代謝路徑的需求時,骨礦物質會逐漸降低,此時應適時獲得補充,否則將導致骨質流失而形成骨質疏鬆的結果。

因此為增強及維持骨骼的健康強壯,必須補充足夠的礦物質,維持良好的骨礦物質平衡,而最有效率的方式則是透過規律的身體活動來維持骨礦物質的儲存量,進而強化骨骼,促進骨骼健康,尤其是負載重量的運動方式。

愈是早期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愈能有效提昇骨質的最大量,延遲骨質流失的歲月及降低流失率(Martin&Houston,1987)。

幼兒時期的骨骼成長,無論在長度、寬度或組成等方面,都處於持續變化的階段。

就骨骼的構造而言,單一的骨中央成長中心稱為骨幹(diaphysis);骨端的多數成長中心部位稱為骨詬(epiphysis),骨骼的成長是由骨中央趨向骨端,再由骨端趨向骨中央發展,當成長中心合併形成為堅硬骨骼的一部份時,便是骨骼成熟之時。

雖然幼兒時期的骨骼相當軟且容易彎曲,理論上可以吸收很多的震盪力量與衝擊而不至於產生斷裂,然而此時期的骨骼末端及環繞關節周圍的結締組織仍相當柔軟,必須避免撞擊力大或使關節承載過重負荷的運動方式。

因此建議幼兒教師應先具備健康骨骼來自飲食與運動的正確觀念;飲食以乳製品為主,運動條件則應從活動環境與設施方面著手,加強學生負載體重活動時的效能,期待能獲得健康的骨骼發展。

(五)肌肉

胎兒時期的肌肉發展是增加肌細胞的數量(hyperplasia)及每一細胞的大小(hypertrophy);出生後,肌細胞數量增加仍持續扮演著主要的角色,而肌肉的成長則由肌纖維的大小來主導。

根據學齡前幼兒的肌肉組織發展型態,顯示肌肉質量隨年齡增加而持續漸進的成長。

肌肉組織如同身體其他系統一樣,必須借助運動刺激才能有效達到完整潛能的發揮。

根據幼兒體能因子分析研究結果,證實幼兒體能發展的因子中首重肌耐力的發展,其次依序是與肌肉發展有關的敏捷、爆發力、速度與協調(劉雅文、林貴福,2002)。

(六)心臟與肺臟

心臟是一種特殊的肌肉組織,它的生長與發展方式如同骨骼肌。

學齡階段的心肌與肺臟生長,幾乎與骨骼及肌肉成比例。

幼兒時期女性的心跳率,約為每分鐘九十次至一百次,平均多於男性二至三次;男女性的呼吸頻率約為每分鐘二十次。

因此「容易疲勞但恢復迅速」為此一時期的特徵。

從事激烈運動時的最大心跳率,大致上是符合最大心跳率預測公式(220-實際年齡)的計算結果,三至五歲幼兒的最大心跳率平均為217~215beats/min。

(七)影響生長與發展的因素

每一幼兒的生長與發展過程,均由「遺傳」與「環境」等兩個獨立因素所決定。

遺傳決定了生長、體型及能力表現的限制;環境因素則在生長與發展過程中,扮演潛能開發的重要角色。

1.營養

影響生長最重要的環境因素是營養,處於迅速生長的階段,身體必須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維生素與水。

如在生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基本營養素,身高的發育將不完全,也可能因此造成慢性營養不良,延遲青春期及產生嚴重疾病,如軟骨病(rickets)及壞血病(scurvy)。

2.運動

誠如前述中的研究結果,運動在正常骨骼生長歲月中是必要的條件。

因此塑造一個動態的生活型態,有助於強壯骨骼與肌肉的發展;長期不運動,將容易引發骨骼的脫鈣現象(Albinson&Andrews,1976)。

骨礦物質流失的結果,造成骨骼脆弱、斷裂及其他併發症。

反之,從事規律的運動,將可以增加骨礦物質量及密度,促使骨骼抵抗壓力及傷害的能力提昇(Bailey,Martin,Houston,&Howie,1986);同時也因規律運動的實施,強化肌肉組織,增加肌肉質量,降低體脂肪儲存量。

3.地理與氣候

某些身體的環境因素,如氣候、地理位置與高度,似乎也能影響正常的生長型態。

寒冷地區的體格較為短小粗壯,熱帶區域的體型較為瘦高;不同區域的飲食習慣、運動方式及基因遺傳性質也是因素之一;居住於高地的幼兒,身材較為嬌小,生長速率較居住於低地幼兒慢,其原因可能是高地的氧氣比例與氣溫較低,難以提供正常生長所需的條件所致。

三、身體機能發展

徐錦興(1990)男幼兒其體能發展狀況顯著優於女幼兒,參與運動游戲課程的幼兒,體能發展狀況顯著優於未參與的幼兒基於幼兒身體的發展特性,幼兒教師如能掌握發展契機,適時切入不同時期幼兒身體發展所需要的動作刺激,將有助於奠定其身體活動效率的基石。

(一)發展順序

從頭到腳(cephalocaudal)或由近端到遠端(proximodistal)的發展順序是人體成長的特徵,其中包含了組織成長與動作發展二方向。

人體神經系統是由大腦開始往下發展,對頭部動作的控制優先於軀幹部位,軀幹發展之後才是下肢動作的控制。

其次,由於人體的動作發展模式是由近端趨向遠端,對肢體動作的控制必須先以軀幹動作的控制為基礎;同樣的順序模式,對下肢動作的控制,需先由髖關節的控制開始,才能進階到膝關節、踝關節與趾關節;相對的,要展現精細動作之前,必需先培養對整體肌肉群動作的控制能力(Haywood,1986)。

(二)運動能力

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基本動作能力並不因性別或年齡所影響,也與遊戲時間長短無關,但是父母參與活動量越高的遊戲,則學齡前兒童的基本動作能力越佳(陳俊樑,2002),顯示父母親在幼兒身心發展上居於最重要的角色。

根據學習理論,運動技能的進步必需透過練習的過程,然而當幼兒面臨未曾學習過的新動作時,往往能表現出令人滿意的能力表現。

為何幼兒能在沒有特別學習的情況下完成新的動作呢?

概念的解釋是「學習遷移」的效果來自於運動能力,尤其是精細的手操作能力(finemanipulativeabilities)。

精細的手操作能力包括四種基本的運動能力,分別是手臂與手的穩定、手腕與手指的速度、手指的靈巧及手的靈巧等。

如果這四種基本運動能力沒有得到高程度的發展,將對日後學習新動作時,產生不良技能表現的結果。

相對的,如能發展良好的四種基本運動能力,將能有效移轉到嶄新動作的學習上,並以更有效率與更完整的展現出學習的結果,特別是運動技能的學習。

(三)運動技能

從嬰兒期到青春期的運動技能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出生滿月到二歲,稱為嬰兒期,發展的運動技能是屬於本能的動作,如坐、爬、滾翻、站及走等動作。

第二階段,年齡介於三到七歲,發展的運動技能是屬於基本的移動與非移動技能,如跑、滑、停、彎、轉、單腳跳、雙腳跳、跳越、閃躲、搖擺、擺振與伸展等。

第三階段,年齡介於八到九歲。

當幼兒邁入此時期之後,對基本運動技能的表現更顯得容易且有效率,因而開始發展包括移動、非移動與用手操作的複雜型態技能。

同時,也因此時期幼兒身體與力量的增加,配合著知覺與認知水準的提昇,賦予幼兒以更快及更準確完成協調動作的能力。

第四階段,年齡介於十至十二歲,發展的運動技能是接續第三階段的發展,強調如競賽、舞蹈或體操等運動所需更為特殊的動作技能。

四、課程設計概念

幼稚園是幼兒藉由與同伴體驗而逐漸邁向自立,同時學習和他人相處的環境,使幼兒體會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生活能力。

為此,因應幼兒身心發展歷程設計適當課程至為重要。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性,思考身體活動課程的設計概念有:

(一)身體發展

每日提供運動量較大的活動,特別是採用間歇休息方式實施跑、跳、攀爬或游泳等運動,促進身高與體重緩和且穩定的成長。

由於幼兒心跳與呼吸頻率相當高,因此可藉由適合幼兒身材的設備,設計發展正確姿勢的課程,而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結構現象,進行矯正。

由幼兒柔軟度、肌力與肌耐力穩定成長的特徵,促使活動課程的設計應朝向兩性均衡發展的目標邁進,切勿男女有別。

(二)運動發展

因幼兒時期手眼協調能力的持續進展,可提供用手操作的運動技能學習,如拋球、接球及踢球等。

動作技能的漸進性是由慢速度發展到快速度;由短距離發展到長距離;由大範圍發展到準確目標。

為促進幼兒對身體動作的反應時間、移動與用手操作能力,可設計結合速度、方向與動作難易度等條件的活動型態,長期實施。

因幼兒身體生長順序的特徵,有必要在持續發展的動靜態平衡能力方面介入活動,而反映於課程的設計是利用不同體積的設備,提供平衡與敏捷動作的學習機會。

為建立幼兒節奏與韻律的基礎,並矯正異常姿勢所產生的生長遲緩現象,可實施多樣化律動與啟發創意的活動課程。

(三)建築設備

在幼稚園園舍建築與設備的規劃方面也應重視幼兒身心發展,以彌補經濟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家庭婦女出外謀職愈為普遍,學齡前兒童提早離開家庭,進入托兒所或幼稚園接受學前教育的迫切需要(柳麗珍,1977)。

政策的導向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需求為根本考量,整合幼托園所的立案標準應以幼兒的身心發展為依據,重新設計適合幼兒的設備標準,且幼托師資的培育管道也應強調合流化(郭勝峰,2001)。

(四)教師行為

幼兒對於教師的行為、學習的方法、教學的內容及自我能力仍有其獨特的想法,並足以影響教學的結果。

黃永寬(2001)以動作教育模式分析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教師行為,發現教師行為以教導、指導學生行為為主。

指導行為包含間接指導、直接指導、示範指導及參與活動四種方式,且有較高的時間比率在間接指導上,主要以問問題的方式和幼兒互動,並應用幼兒的想像力,引導教學的情境及角色扮演。

教學中以音樂來增加活動的氣氛,並經常直接參與幼兒的活動及使用「急促性」遊戲來增加活動的趣味。

黃淑芬(2002)研究發現幼兒對教師的口語行為與非口語行為具有知覺,幼兒除了知覺到教師的行為之外,也能知覺自我與同儕的行為表現,並將自己的經驗與教師所設計的活動加以結合或是進行想像的遊戲。

顯示幼兒所知覺到的學習內容是超越教師所教的範圍,內容更包含認知、情意、技能等三個層面,這些研究足可作為身體活動教學課程設計的參考。

五、結語

成長與發展的本質在於遺傳與教育層面的綜合運用,表現於幼兒本身的遺傳特徵是體型與身體比例;表現於幼兒身體發展的教育特徵是身體組成、骨骼、肌肉、心臟與肺臟的生長與發展,而影響生長與發展的因素,包括營養、運動、地理與氣候。

對幼兒身心發展特徵的認識,有助於幼兒教師建立發展學齡前動態教育的共識,務求真正落實幼兒未來發展的紮根工作。

幼兒身心發展應建立在「遊戲」的本質,幼兒動態教育的目標,訴求於運動能力與運動技能的階段性發展,因此在三歲至六歲幼兒身心發展的教學策略上,應從快快樂樂的遊戲出發,再根據幼兒各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需要來設計課程,藉以充實幼兒的生活經驗與開發潛能,促進身體機能和精神機能的平衡發展。

參考資料

1.王珮玲(2001):

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

心理出版社。

2.柳麗珍(1977):

台北市幼稚園園舍建築與設備之調查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出版。

3.徐婉萍(2001):

日本之幼稚園教育-以遊戲與教養為中心。

碩士論文。

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出版。

4.徐貴蓮(1994):

台北市幼兒父母對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出版。

5.徐錦興(1990):

不同指導者參與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體能發展的影響。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出版。

6.張春興編著(1991):

張氏心理學辭典。

東華書局。

7.郭勝峰(2001):

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可行性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出版。

8.陳俊樑(2002):

父母參與學齡前幼兒遊戲對其基本動作能力之影響。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9.黃永寬(2001):

動作教育模式在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觀察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出版。

10.黃淑芬(2002):

幼兒對身體活動教學知覺之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出版。

11.黃麗娥(1999):

台北市發展遲緩幼兒家長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

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幼兒福利研究所出版。

12.劉雅文、林貴福(2002):

幼兒體能因子分析。

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出版。

13.蘇建文、程小危、柯華葳、林美珍、吳敏而、幸曼玲、陳李綢、林惠雅、陳淑美(1991):

發展心理學。

心理出版社。

14.Albinson,J.,andAndrews,G.(1976):

ChildinSportandPhysicalActivity.Baltimore:

UniversityParkPress.

15.Bailey,D.A.,Martin,A.D.,Houston,C.S.,andHowie,J.L.(1986):

Physicalactivity,nutrition,bonedensity,andosteoporosis.AustralianJournalofScienceandMedicineinSport,18(3):

3-8.

16.Haywood,K.(1986):

Lifespanmotordevelopment.Champaign,IL:

HumanKineticsPublishing,Inc.

17.Martin,A.D.,andHouston,C.S.(1987):

Osteoporosis,calciumandphysicalactivity.CanadianMedicalAssociationJournal,136:

587-593.

18.Mayer,J.(1968):

Overweight:

causes,cost,andcontrol.EnglewoodCliffs,NJ.:

PrenticeHall.

19.Sheldon,W.H.,Dupertuis,C.W.,andMcDermott,F.(1954):

Atlasofman:

Aguideforsomatotypingtheadultmaleatallages.NewYork:

Harper&Ro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