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9606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docx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

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劣势浅析

  摘要: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是摆在当前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就业就业优势就业劣势

  

  《文汇报》2010年5月发表上海始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文章――《战略新起点:

十二五时期上海的历史方位》,文章指出:

建国后30年,上海成为一个典型的工商业城市;改革开放后30年,上海转向经济中心城市;未来30年,上海将走向全球城市。

2010年10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载文《沪十二五产业规划主线初定九大重点领域增投500亿》: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向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九大重点领域增投500亿。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在产业能级处于更新换代的长三角,包括上海地区,从事简单劳动的“普通技工荒”局面已经得到了相当缓解,但是高级技工人才短缺的现状成为令企业头疼的大事。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教授郑功成认为:

素质技工的缺乏,一方面挡住了许多国外高附加值生产企业落户中国的脚步,另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很难提高。

可见,从上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状况看,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其办学理念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国家对职业教育和就业工作日渐重视。

从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人大党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

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表明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劳动保障局等五部门关于本市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7〕9号】指出: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定向培养,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加快培养适应本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除了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等有利因素外,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本身分析,高职生的就业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就业观念、心态、心理和就业竞争力优势等方面。

  

  一、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势分析

  

(一)专业对口率较高的特色带来了就业的竞争优势

  专业是否需要对口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说,专业对口未过时,隔行如隔山,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就是人才浪费;有的反对,认为专业不等于专长,年轻人更有可能在他所喜欢的专业方面有所建树。

  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因生源入口起点低,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原本就不能与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加之本科院校无论在校园文化积淀,还是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上都比高职院校更有优势,所以如果没有特色突出的专业设置和紧跟市场的专业调整,如果一味标榜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逃避专业调整和改革,那么等于是以高职教育的劣势和本科教育的优势比拼,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立于失败之地也理所当然。

高等、专精的职业化定向培训正成为高职生与本科生竞争时的优势。

  

(二)加大产学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国家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之初,在师资和教材不足,办学经验不够的情况下,高职教育在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等按照本科模式,将高职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

但是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入,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受到了普遍重视。

  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两个工科系为例,学院通信与电子系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开展2+1办学模式的教学改革。

目前已经和霍尼威尔信耀汽车传感器(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保卫干部培训中心等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以这些单位为实习基地。

汽车工程系校内拥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台、数控铣床、车床及数控线切割机床14台,保证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并与上汽集团“上海保捷汽车零部件锻压公司”、“无锡嘉能电动车公司”、“嘉定汽车维修管理所”、“南京依维柯汽车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所以尽管高职生的理论素养和基础知识可能薄弱,但他们职业技能突出,在校实践和实训操作机会较多,技术转化能力强。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很多企业希望招聘过来的毕业生马上能上岗,减少培训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这种普遍存在的这种急功近利心态,虽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但为高职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却提供了更大的就业优势。

  (三)创业意识浓厚,以创业带动就业带来的就业比较优势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和成为创业者。

200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1号文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创业教育”正是改革潮流而诞生的崭新的就业教育理念。

  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的创业比例远高于本科生。

2009年麦可思公司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

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金融危机下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就业率与2007届持平,示范性高职院校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6%。

令人关注的是,2009年12月16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载文《高职生创业比例是本科生近两倍,院校建设四翻番》指出:

示范性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比例达1.5%,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0.8%的创业比例。

2009年6月新民晚报刊发文章《本科生偏向继续读书高职生热衷创业》。

  在对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问题的调查中也发现:

25.2%的学生选择“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自主创业”。

52.7%的学生想自主创业,但是有的“没条件”,有的“不知如何进行”。

即77.9%的学生“想创业”,并且有1/4的学生正在“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自主创业。

  (四)薪酬期望合理,接受从基层工作做起的就业观念

  高职毕业生毕业后的薪资集中在1500-2500元之间,虽然离他们理想的薪资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对上海科技学院2010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

73.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

在就业市场上,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自身存在“心态好,工资期望低”的优势。

同时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和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教育,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在慢慢更新。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毕业生就业观更为实际,他们不是为了单纯追求一份“光鲜”职业,而是设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打开职业的“上升”空间。

  

  二、上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劣势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高校扩招等四大就业主题对社会职位的争夺。

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本身分析,高职生的就业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就业观念、心态、心理和就业竞争力优势等方面。

  除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外,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本身分析,高职生的就业劣势主要表现在专业同质化、传统就业指导等方面。

  

(一)学校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市场需求差距明显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

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存在本科办学思维方式,而对高职学生的智力特点、思维方式以及市场需求研究不足。

对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认识模糊。

因而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较弱,高职特色与要求无从体现。

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人们更多的只是把其作为“大专生”来认识、看待,高职生适应具体岗位的特色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内容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则更要求反映职业性。

但对上海科技学院2010届毕业生调查中,在“你认为学校传授的理论知识与现实需求的差距有多大”的问题中,65.9%的毕业生选择“相当大”,29.6%的毕业生选择“有一定差距”,只有4.2%的毕业生选择“基本满足”或“配合的相当好”。

  

(二)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校企合作是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学校热切希望与企业合作,但是企业却不感兴趣。

在“你认为学校现有实践教学环节最应加强的是?

”的问题中,70.3%的毕业生选择“企业项目培训”,14.5%的毕业生选择“专业课程实训”,14.5%的毕业生选择“实习”,只有4.1%的毕业生选择“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可见,现有的沿用本科教学模式的“毕业综合实践报告”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满足高职生实际水平,和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三)创业教育缺少方法和条件,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培训不足

  教育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认为:

创业教育必须有三个层次:

第一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第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识别利用机会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创建和发展企业所需的技能。

目前重视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一般在第一层次即创业意识上进行创业教育,而由于条件所限,对创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够。

《文汇报》2010年11月25日载文“创业教育脱离实践难‘给力’”中新加坡国立大学黄宝金教授言到:

“创业教育一定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一些东西,而不是简单地教。

”但目前在高职院校对创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还远远缺少方法和条件。

调查中发现:

在“大学期间哪些活动对你的创业帮助最大”时,72.6%的学生选择“假期实习”或“课外兼职”。

“学校的创业咨询和培训”和“社团活动的创业模拟大赛”仅占27.4%。

在“你是否知道创业程序和所需的手续”问题中,只有8.6%的学生“清楚”,“不清楚”和“不知道”的学生占91.4%。

  (四)传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育无法适应市场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模式传统、短期促销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就业指导的机构以招生就业办公室设置为多。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是挂靠在学校的其他部门。

无法给毕业生充分及时的就业指导。

二是就业指导的内容过于狭窄。

现有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在择业指导方面,仅限于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没有从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择业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育和指导。

三是从就业指导途径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主要集中于行政事务的处理和就业流程的咨询,而有特色的职业规划服务比较少。

从调查数据看,现阶段职业指导讲座与课程教学成为就业指导普遍的两种途径。

但调查中发现:

在“您感兴趣的就业指导方式”的问题中,排在前三名的是“模拟面试”、“经验交流”和“个别咨询”。

  (五)“双师型”观念的培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从普通大学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继而到一所高职院校,他们是高考的成功者,接受的是本科式的教育,进入高职院校后用导师的教育方式来教育高职学生,结果屡屡受挫。

一些长期在本科院校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老师转到高职院校后,用惯性的本科式的教学理念和思维进行管理和教学,结果可能会事倍功半。

所以观念和队伍建设上的加快转型应该是当务之急。

  

  注:

本文是作者在2010年9月对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10届168名毕业生就业调查基础上完成的。

文中的调查数据如没有特殊注明,均指上述调查。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编著.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第1版.

  [2]陈林河.从企业需求的视角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上海电子信息学院毕业生主要求职、就业单位的实证调查.硕士学位论文,2007,(8).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4]2009年上海市教育工作年报.上海教育,2010-0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