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9473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docx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本章主要考核知识点包括:

  1.信息的定义及特性。

  2.管理信息的层次及特性,尤其要注意三种不同层次管理信息的不同特点。

  3.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4.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5.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的定义及特性(识记)

  

(一)定义:

信息是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二)特性:

  1.真伪性。

即信息的准确性,是指信息能否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

真实性是信息最基本的性质。

  2.层次性。

是指信息是分等级的。

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

  3.可传输性。

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快速传输和扩展。

  4.可变换性。

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5.共享性。

指信息不具有独占性。

  二、管理信息及三种管理信息的不同特点(识记、举例、判断)

  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管理信息的层次包括: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1.战略信息:

又称决策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

  2.战术信息:

又称管理控制信息,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所需要的信息。

  3.作业信息:

是反映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

  三个层次的管理信息之间的区别是:

信息层次

说明

举例

来源

使用时间(寿命)

使用频率

信息精度

保密性要求

战略信息

环境信息、宏观信息

厂址、新产品选择

大部分外源

战术信息

一般是与各部门及部门联系有关的信息

完成情况与计划情况比较、库存控制

 

较长

较高

较高

 

作业信息

一般是组织内部的作业信息

每日销售量

大部分内源

 三、自底向上的分析方法和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识记)

  自底向上的分析方法是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优点:

  ●符合现实应用的逻辑过程,开发的系统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的真正需要。

  ●有助于发现和理解每个系统的附加需要,并易于判断其费用。

  ●相对来说,每个阶段的规模较小,易于控制和管理。

  缺点:

  ●由于方法的汇总性质,汇总的系统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

为了达到系统的性能要求,往往不得不重新调整系统,甚至要求重新设计系统。

  ●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主要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事物。

  优点:

  ●支持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并对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

  ●方法的实践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员的总体观察问题的能力。

  缺点:

  ●对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对于大系统而言,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结构与功能(识记、理解)

  

(一)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1.业务处理子系统。

主要进行基础业务的处理。

  2.执行控制子系统。

包括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等子系统。

特点:

数据量大、数据规范、处理过程程序化(结构化)。

  3.管理控制子系统。

为企业中层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制定资源分配方案、评价企业效益等战术级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包括:

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等子系统。

任务:

汇集下层传来的信息并结合环境信息,监督、控制底层的运行;处理信息上传给高层,理解并执行高层下达的指令。

  4.战略计划子系统。

任务:

汇集管理控制层和企业外部信息,辅助企业最高层领导做战略决策和计划;下达执行命令并监督执行情况,分析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管理、协调全系统的运行;提供查询功能。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计划功能。

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然后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2.控制功能。

根据各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加以控制。

  3.预测功能。

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现有数据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4.辅助决策功能。

采用相应的数据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五、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1.信息化竞争环境的威胁与实施MIS的必要性——实施企业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实施MIS的商业目标与作用

  商业目标:

提高速度+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效益

  ●缩短新产品的生命周期;

  ●降低库存;

  ●及时订货与在线销售,降低内部成本;

  ●提高用户满意度;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导致MIS实施失败的原因有:

  ●设计的MIS不符合企业的目标。

MIS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必须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

  ●MIS仅仅是原有手工系统的自动化翻版。

MIS的实施一定要和企业的管理流程融合,并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PR)。

  ●需求不明确,变化因素多。

  ●MIS的实施是项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的复杂系统工程。

包括领导、用户、技术开发人员、工程监理人员等。

三个层面上的人员都要参与:

管理层、业务层、技术层。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变革

  本章主要考核知识点包括:

  1.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结构变革——虚拟组织和扁平化组织。

  2.信息系统与组织的相互关系。

  3.业务流程再造(BPR)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概念。

  本章的两个重要结论:

  ●信息系统既是一个技术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和管理系统;信息系统既是技术的应用问题,又是管理实践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一致;但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会促使组织与管理的不断变革;另一方面,组织的变化又会促使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结构变革

  虚拟组织、扁平化组织等。

其共同特点是:

  简化内部组织结构,尤其是弱化了等级制度,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分享和每位成员参与决策的过程,使得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敏感、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实力。

  1.虚拟组织

  定义:

虚拟组织是由若干独立实在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动态的“虚拟”的企业。

其成员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等。

  特点:

  ●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中间商、承包商、合作伙伴保持联络。

  ●可以把每个伙伴的优势集中起来,设计、制造和销售最好的产品。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反应的灵敏性。

  ●各公司之间很难确定边界。

  ●在虚拟组织的环境下,组织和管理上非常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虚拟组织的核心管理工具。

  2.组织扁平化

  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削减中间管理层数量的工作过程。

  特点:

  ●废除等级制度;

  ●管理机构精练;

  ●一线人员具有更多参与决策的权利;

  ●关系●元组(记录)●属性(字段) ●主码 ●外码 ●关系模式

  4.E-R图(实体联系模型)中的基本概念

  

(1)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可以是具体的对象,例如,一个学生、一门课程。

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例如一次购物等。

(2)实体集(entityset):

同一类型的实体集合称为实体集。

例如,所有的学生、所有的课程等。

  (3)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性质称为属性。

在信息世界中不同的实体是由其属性的不同而被区分的,即实体靠属性来描述。

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域,其类型可以是整型、实数型或字符型。

例如,学生有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属性,相应值域为字符、字符、整数和字符型。

  (4)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例如,性别的域是集合{“男”,“女”}。

注意在一个实体中,属性的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属性的域中的元素必须是同类型的。

  (5)联系。

  (6)联系集。

  5.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

  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基本原则:

  

(1)E-R图中的每个实体,都应转换为一个关系;

  

(2)两实体间1:

1联系。

可在两实体对应的任一关系中多设一个字段作为外部键(必须是与之相联系对方关系的主键)。

  (3)两实体间l:

n联系。

  ●两个实体分别应转换为一个关系,把实体中的所有属性都对应设置为关系的字段。

  ●把两个实体联系的“1”方的实体的”主键”纳入“n”实体对应的关系中作为“外部键”。

  (4)两实体间m:

n联系。

  ●两实体均应分别转换为一个关系。

  ●需为“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该关系中必须包含被它联系的两实体的主键。

  四、Access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Access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数据库由对象和组两部分构成。

其中对象又包括七种,包括:

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

  1.Access数据库中的对象

  Access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其扩展名为.MDB。

需要注意的是:

用户创建的数据库是由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等数据库对象构成的,这些数据库对象都存储在同一个以.MDB为扩展名的数据库文件中。

即数据库对象不是独立的文件。

  ●表。

在Access数据库中,表是最基本的对象,所有收集来的数据都存储在表中。

在Access数据库中至少要有一个表存在,否则数据库为空数据库。

表对象由包含表结构的字段及其属性和反映具体数据的记录组成。

  ●查询。

查询是对数据库提出的关于在数据库表中查找相关数据的要求,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表中按照不同的方式来查找某些特定的数据,并将其集合在一起供用户查看。

查询的同时还可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更改和分析。

  ●窗体。

在Access中窗体是一种数据库对象,是用户实现各种操作的界面,主要用来输入或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及应用程序的执行控制。

  ●报表。

报表的作用就是将用户选定的数据信息进行格式化的显示和打印。

  ●页。

页是应用在互联网上的Web网页。

在Access中,使用页对象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各种Web页。

页的使用与窗体的使用类似,用户可以通过它查看、输入、编辑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即使是在Internet或Intranet上也能更新和查看数据,同时Web页中的相关数据也会随着数据库中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宏。

宏是用来自动执行的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的集合。

其中,每一个操作实现特定的功能。

  ●模块。

模块是Access中最重要的实现数据库复杂管理功能的有效工具。

模块基本上是由声明、语句和过程组成的集合,它们是由VisualBasic编制的过程和函数组成。

使用VisualBasic可以编制各种对象的属性、方法,以实现细致的操作和复杂的控制功能。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

  本章主要考核知识点包括:

  1.BSP法的主要步骤;

  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阶段划分、各阶段产生的文档以及该方法的优缺点;

  3.原型法的开发步骤和主要特点。

  4.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路、基本概念、开发步骤、优缺点。

  5.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特点和主要工具。

  6.管理信息系统的4种典型的开发方式。

  一、BSP法的主要步骤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的主要步骤是:

  ●描述企业的战略目标。

  ●定义企业过程(功能)。

企业过程是指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

如库存控制。

  ●定义数据类。

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即数据按逻辑相关性归成类。

  ●定义信息总体结构。

  ●形成系统的功能模块(子系统)。

  二、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生命周期法各阶段的任务、使用的工具、应该完成的文档以及该方法的优缺点。

  1.生命周期法的开发步骤

  生命周期法是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严格地按照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和步骤开发系统。

如图所示。

  

  

(1)系统规划

  任务:

  ①初步调查。

内容包括现行系统的目标、组织结构情况、业务流程运作情况、数据处理情况、出现的问题、新系统的功能和目标等。

  ②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文档:

《可行性分析报告》

  

(2)系统分析

  任务: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掌握现行系统全面和真实的情况,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并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文档:

《系统分析报告》

  (3)系统设计

  任务:

赋予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新系统的功能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技术。

因此,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全面地确定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文档:

《系统设计报告》

  (4)系统实施

  任务:

根据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结构图、数据库设计、系统配置方案及详细设计资料,编制和调试程序、调试系统、进行系统切换等工作,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物理实际系统。

  文档:

《程序》、《测试报告》、《用户使用说明书》

  (5)系统运行与维护

  任务:

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评价系统的运行效率。

  2.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SDLC)又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ADT)是以系统工程思想为基础,运用工程化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先将整个系统自顶向下按模块化结构进行模块分解,然后逐步编程实现,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发。

其特点是: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非常明确,每个阶段结束时均设置检查点来评价开发系统的可行性。

  ●工作文档的规范化。

文档的作用是:

①文档是现代软件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文档是通讯和交流的手段。

③文档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④文档是进行系统维护的依据。

  ●自顶向下的系统观点。

原则:

“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自顶向下的方法是指首先确定系统的目标,然后自上而下进行目标分析分解,从而确定每一个子目标的功能和任务。

  ●面向用户的观点。

用户(User)能否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全过程,是信息系统开发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3.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明确目标,开发过程易于控制;

  ●质量保障措施完备;前一阶段的完成是后一阶段工作的前提和依据;

  ●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得到保障。

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进行,即先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再进行系统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文档齐全。

文档的标准化保证了开发人员的沟通、交流。

  缺点:

  ●开发周期过长。

有时系统尚在开发过程之中,而内外环境已有改变化,对系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开发的系统适应性差。

  ●逻辑设计(系统分析)到物理设计(系统设计)的过渡难度大。

  ●文档编写的工作量大。

  4.适用范围

  ●开发早期能够冻结用户需求;

  ●组织结构稳定,业务处理过程相对比较规范、成熟、定型的企业信息系统,需求比较明确、稳定;

  ●系统规模大、功能与数据关系复杂的大型系统。

  三、原型法

  1.基本思想

  开发者和用户在系统的主要需求上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开发者很快开发出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然后通过用户使用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反复修改、扩展和完善,直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原型法能充分发挥用户的积极性,能及早发现系统开发中发生的问题,系统适用性较高。

但缺乏对整个系统的全面认识,系统分析比较粗略,不易在复杂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中全面应用。

  2.步骤

  

(1)确定用户基本需求,快速开发初始原型系统。

  

(2)使用原型系统确认用户需求。

这是原型法中最核心的步骤。

  (3)修改和改进原型。

  原型法是上述步骤的一个不断循环、迭代的过程。

  

  3.优点和缺点

  优点:

  ●便于满足用户需求。

提高了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

  ●开发时间短、效率高。

  缺点:

  ●开发进程难以控制和管理;

  ●可能会使系统偏离开发方向。

  4.适用范围:

  ●用户事先难以说明需求或需求经常变化的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

  ●规模较小的应用系统。

  ●要求有快速建立原型系统的开发工具。

如PowerBuilder、VisualBasic、Delphi、VisualFoxPro等。

  原型法可以与生命周期法结合使用,即整体上仍使用生命周期法,而仅对其中功能独立的模块采用原型法。

  四、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将客观世界看成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对象构成的。

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的系统中,对象是其基本组成单位。

对象的本质就是数据与操作的封装。

  1.几个基本概念

  ●对象:

它是一组属性和有权对这些属性进行操作的一组服务的封装体。

封装性:

把对象的属性和服务结合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单位,并尽可能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

通过封装,对象就有了控制自身状态的独立性。

惟一能改变对象状态的方式是其他对象发来的消息。

面向对象的这一特征使得外界的变动对整个系统结构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类:

类是对一组相似对象的描述,这些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和行为、相同的变量(数据结构)和方法实现。

类是对象的模板,是所有相似对象的状态和操作构成的模板。

对象是类的实例。

  ●继承。

类是有层次的,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superclass),下层可以有子类(subclass),形成一种层次结构。

这种层次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继承性,子类对象无条件地拥有父类对象的所有的特性(属性和操作),这一机制称为继承性。

继承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消息:

消息(message)就是一个对象向其他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

  2.OO法的开发步骤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OOA)。

建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任务是:

先通过对用户需求陈述的分析,识别出所涉及的对象、对象之间的关系和服务等,建立对象模型;然后以对象模型为基础,将对象的交互作用和时序关系建立成动态模型;然后再进一步设计有关对象的功能,建立功能模型。

  ●面向对象设计(OOD)。

从OOA到OOD的过渡是一个增量关系(逐步扩充模型),其任务是主体部件设计和数据管理部件设计。

  ●面向对象编程(OOP)。

可视化设计和代码设计,可视化设计主要进行用户界面设计;代码设计是编写所需要响应的事件代码。

  3.优点和缺点:

  优点:

  ●面向对象方法描述的现实世界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因而用它开发的软件更易于理解,易于维护。

  ●稳定性好。

对象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要素。

  ●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面向对象的继承性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缺点:

  ●需要有一定软件环境的支持;

  ●对系统开发的人力、财力、物力要求较高;

  ●缺乏全局性的控制,可能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

  4.适用范围:

特别适合图形、多媒体和复杂系统的开发。

  五、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CASE是计算机技术在系统开发活动、技术和方法中的应用,是软件工具与开发方法的结合体。

是一种自动化的或半自动化的软件开发方法。

  1.特点

  ●既支持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开发方法,也支持自底向上的原型化方法。

  ●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简化了软件管理维护工作,使开发者从繁杂的分析设计图表和编程工作中解放出来。

  ●自动生成文档和程序代码,产生标准化的文档。

  ●设计具有可重用性,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

  2.基于CASE的开发工具

  ●分析、设计工具。

  ●代码生成工具。

  ●测试工具。

  ●项目管理工具。

  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1.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条件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影响MIS建设成功的因素不仅包括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多、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条件包括:

  

(1)合理地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

目标的确定应坚持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信息系统目标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

  

(2)企业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数据统一、流程合理、制度完善。

  (3)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保证。

资金、设备等。

  (4)领导重视,业务人员配合。

一把手原则:

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参与是成功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条件。

因为:

只有高层领导才最了解企业的目标和需求;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涉及到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这些问题只有最高层领导才能解决。

  (5)配备结构合理的开发队伍。

  2.信息系统开发队伍的组成及各种人员的职责

人员

工作职责

项目管理人员

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组织与领导工作

系统分析员

系统分析:

与用户沟通,确定用户的需求,建立系统逻辑模型

系统设计员

系统设计:

提出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

程序员

按照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

系统维护人员

系统硬件和软件维护

操作员

硬件操作和信息处理等

文档管理员

文档管理、配置管理

质量管理员、审计

质量管理、风险管理

其他专业人员

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特殊设计工作

  3.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1)独立开发方式

  适用于:

有较强的系统分析与设计队伍的组织和单位;

  优点:

  ●开发费用低;

  ●开发的系统能够适应本企业的实际需求,用户满意度高;

  ●系统维护工作方便。

  缺点:

  ●由于专业化程度不够,开发的系统不够优化;

  ●开发周期长;

  ●人员调动会影响到系统的维护工作。

  

(2)委托开发方式

  适用于:

企业无系统开发人员或开发队伍力量薄弱,但资金较为充足。

  优点:

  ●省时;

  ●省事;

  ●开发的系统技术水平较高。

  缺点:

  ●费用高;

  ●维护困难:

系统维护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

  (3)合作开发方式

  适用于:

单位有一定的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但开发力量较弱,希望通过合作开发提高自己开发队伍的水平,便于系统维护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