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连续讲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8791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面连续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曲面连续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曲面连续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曲面连续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曲面连续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曲面连续讲座.docx

《曲面连续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面连续讲座.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曲面连续讲座.docx

曲面连续讲座

对曲面的一点了解

 

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频繁地使用曲面,并且它非常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经常用Pro/E去构建自己的一般曲面,用CDRS去构建复杂的曲面外观设计。

但给定一个面组,很多人不知如何去判断曲面质量好坏。

本文论述的是如何去检测一个已做成的曲面和提供一个构面的技巧。

首先搬出一点理论:

曲率的定义?

在曲线上任何一点其半径值的倒数(1/r)为曲率(Curvature)(曲线斜率对X轴的变化率),其中r为该点半径值。

用户可通过下拉式菜单Analysis>CurveAnalysis(以下除特殊说明,否则均为Pro/E菜单),在CurveAnalysis对话框中以Curvature功能选取基准曲线或曲面边界查询,系统会显示青色的曲率向量曲线。

对直线而言,其半径为无限大,所以曲率为0;对云形线而言,线上每点的曲率都不相同,作连续性变化,若曲率在某点从一侧切换到另一侧,则该点为弯曲点。

曲率变化将决定曲面的用途与可制造性。

两曲面相接,视边界连接将会有以下G0、G1、G2三种情况:

1.G0:

曲线(面)上存在尖点(折断点),在它的两边的斜率和曲率都有跳跃,这种曲线(曲面)只是共同相接于同一边界;

2.G1:

曲线(面)上存在切点,在它的两边的斜率是相同的,但曲率有跳跃。

这种曲线(曲面)光滑!

也就是一阶导数相同,这种曲面共同相切于同一边界,斜率为连续(曲率不一定连续);

3.G2:

曲线(面)上的各个点的曲率都是连续变化的,在共同相接的边界曲率相同,也就是二阶导数相同;

看看上面三张图,G0(相交)应该是最好辩认的,但G1(相切)和G2(曲率连续)如果只是这样看好像没什么差別,因此就要借助一些分析工具了!

曲面分析检测有很多方法,本人力图去全面一点。

首先介绍G0区别于G1、G2的情况:

选取下拉菜单Analysis>CurveAnalysis,在CurveAnalysis对话框中以DihedralAngle(二面角)选项选取查询的曲面相接边界(双边边界(Double-SidedEdge)),显示角度为0,则代表相邻的曲面以G1或G2作连续相接,否则为G0。

G0的另一种分析方法Analysis>SurfaceAnalysis>HighlightCurves(加亮曲线)选项选取查询的曲面相接边界(双边边界(Double-SideEdge))

红线处曲线不相连接,证明两曲面为G0连接。

G0的另一种分析方法Analysis>CurveAnalysis>Curvature(曲率)选项选取查询的曲面相接边界(双边边界(Double-SideEdge))系统会显示青色的曲率向量曲线。

当该曲线相连接时,代表这些曲面作G2连续;若向量曲线不连续(但相连接),则代表作G1连续,两曲面相切;若向量曲线不连续(又不相连接),则代表作G0连续,两曲面只相接但不相切。

现介绍G1情况的鉴别,方法之一用GaussCurvature(高斯分析),选取下拉菜单Analysis>SurfaceAnalysis>GaussCurvature

相交的地方有很明显的颜色边界产生,分析结果证明这种情况为G1。

方法之二用Analysis>CurveAnalysis>Curvature(曲率)

如上图所示向量曲线不连续(但相连接),代表作G1连续。

现在介绍G2的状况,用高斯分析,相交的地方是很顺畅的“渐层色”,下拉菜单Analysis>SurfaceAnalysis>GaussCurvature(高斯分析)

 

曲面分析有很多方法,也可用Analysis>SurfaceAnalysis>Porcupine(双向曲率)选项选取查询的曲面,系统会显示青色的曲率向量,若向量曲线连续,则代表作G2连续;若向量曲线不连续(但相连接),则代表作G1连续,两曲面相切;若向量曲线不连续(又不相连接),则代表作G0连续,两曲面只相接但不相切。

由于此种方法与Analysis>CurveAnalysis>Curvature(曲率)选项分析方法类似,故不作详尽介绍。

以下将介绍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斑马纹分析。

斑马纹分析(也叫直线纹分析)是一种属于犀牛(Rhino)、Solidwork、CATIA等软件所拥有的分析方法,据我所了解Pro/E没有这种方法,但Pro/E的HighlightCurve(加亮曲线)方法与此有些类似。

在Pro/E里转出IGS档(转出IGS档时选Surface项),然后输入Rhino,进行前处理:

Edit>Join所有曲面,开始分析曲面,选取Analyze>Surface>Zebra点选曲面,单击右键后开始执行分析(相关颜色,条纹间距可自行设置),贴图如下:

Pro/E分析Highlight显示也为G1,并且他们的情态很像,如下:

下面给出Rhino斑马纹基本判别方法,贴图如下:

下面说一个Pro/E2001和野火版新增的功能---Ribbon(带)。

它主要用在两个面不能直接相切的情况,当然我们可调节两个面的曲线来使他们相切,但如果调整两个面会对其它构成影响,或者难度很大,我们不妨去试试Ribbon(带曲面)。

Ribbon在这里做为一个中间带,两个不相切的面通过定义对这个中间带的相切来达到相切的目的,下面我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具体步骤!

(例子转自PTC培训练习)

步骤如下:

1.不相切的两个面,Highlight(加亮曲线)分析为G0

2.打开LAYERS中CURVES的显示,INSERT(插入)----MODELDATUM(模型基准)----RIBBON(带),首先选择中间的CURVE做为RIBBONBASECURVE(此CURVE为不相切两个面的公共边)

3.参照曲线,如下图的七根红色CURVE

4.生成绿色带

5.两边曲面边界构面,中间加控制线。

定义本不相切的两曲面与刚才做的带相切,最后MERGE(合并)一下两个面,把带和曲线用层关起来就OK!

现在来分析它的质量,Analysis>SurfaceAnalysis>HighlightCurves(加亮曲线)选项选取查询的曲面相接边界,显示加亮曲线条纹(为了看清楚,背景改成了白色)如下:

加亮曲线分析显示两曲面为G1连接,相比较前面未作带曲面时,质量提高了!

曲面的建立情况不同,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视具体情况决定。

在写这些的时候,我本着负责的精神,文中的每个贴图全大部分均来自自己实践抓图,感兴趣的我可提供文中分析的part,也可自己作面分析。

但因我本人的水平有限或疏漏,不当及错误之处或许在所难免,恳请领导及大家批评指正。

icdrs

2003.08.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