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主备:
辅备: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特征。
突破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
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建立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
小组相互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
方法
教师
情境演示,引导观察。
学生
操作实践,思考交流。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实物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例1、例2
教学流程
导案
学案
一、独学尝试、初练质疑
【目标定位】同学们能在长方体学具中指出它的所有的面、棱、顶点。
【准备练习】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自己尝试】
1、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用手摸一摸数学书)。
2、
(1)长方体有()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长方体有()条棱。
(3)长方体有()个顶点。
【我的疑问】
观察学具,先独立完成左面的问题,再相对的两个同学相互交流,把不能完成的内容在组内交流
二、合作交流、互练解疑
【小组交流,深入探究】
1、量一量,长方体每条棱的长度,并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
2、通过同学们量的结果有什么发现?
3、根据你们的发现,长方体以相等的棱长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呢?
【展示准备】
把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成果交给小组汇报员,汇报员想好发言时的语言和顺序
先小组内的同学分工,让一个同学量,一个同学记录其他同学监督共同完成1题;再独立思考第2、3题,把成果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三、展示点评、提升能力
小组内派汇报员与大家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
认真倾听并做好补充和评价的准备
四、紧扣目标、知识迁移
【再次尝试】
1、观察学具,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2、相交于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同学们摸一摸学具的长、宽、高。
3、思考:
长方体以同一顶点上的长、宽、高为一组,可以分为几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学生达标、反馈测练
一、填空
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形,特殊情况下有()个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长()。
二、判断
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三、观察填空。
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是()厘米。
12条棱长的和是()厘米
教学反思
课题:
正方体的认识
主备:
辅备: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突破方法
小组交流,习题训练。
教学难点
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突破方法
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教学
方法
教师
情境演示,引导观察。
学生
操作实践,讨论交流。
教学
准备
PPT、正方体实物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2
教学流程
导案
学案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5分钟)
1.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长方体,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要求学生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引导学生想象:
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4.引入新课。
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正方体的特征。
(板书课题:
正方体的认识)
1.观察课件出示的长方体,根据已学知识回答长方体的特征。
2.先分别找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然后汇报。
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想到:
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了,那么每个面的大小也就一样了,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
2.组织学生根据正方体模型,尝试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3.引导学生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1.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来汇报长方体的特征。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观察、讨论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3.在小组内选一个代表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总结并汇报。
面:
6个(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棱:
12条,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顶点:
8个。
三、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
(教师巡视指导)2.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1.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进行区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填写记录单。
2.通过讨论得出: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动手操作,交流后展示成果。
四、巩固新知。
(7分钟)
看图回答问题。
(1)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cm。
(2)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cm。
(3)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是( )cm2。
先认真观图,分析题意,独立完成此题,然后汇报自己的答案,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
(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练习
主备:
辅备: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突破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
棱长公式的逆运用。
突破方法
小组相互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
方法
教师
情境演示,引导观察。
学生
操作实践,思考交流。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流程
学案
导案
知识
梳理
1.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写出计算长方体、正方体棱长总和的公式。
认真完成并熟记
基础
练习
我会填。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个顶点,()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对的棱的长度都()。
2.一个长方体最少有()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
3.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4.正方体的6个面都(),且都是()形,12条棱的长度都()。
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四个侧面是()形。
6.至少需要()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0厘米,高是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2厘米,则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2.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出一个稍大的正方体。
()
3.由6个面围成的图形都是长方体。
()
4.棱长总和是24厘米的长方体,一组长、宽、高的和是8厘米。
()
三、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一条棱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点拨:
6题底面周长是10厘米是两条长、两条宽的长度和。
拓展
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6分米,侧面是周长为32分米的正方形。
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4厘米,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纸盒,长是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高是宽的一半,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课堂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还有哪些困惑?
教学
反思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主备:
辅备: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会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
小组交流,习题训练。
教学难点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
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教学
方法
教师
情境演示,引导观察。
学生
操作实践,讨论交流。
教学
准备
PPT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2
教学流程
导案
学案
复习旧知
复习旧知
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吗?
1.一个长方体长是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自学体验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自学教材第24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后面相关练习,并记录疑问。
2.预习自测学生独立完成自测题目,组织同桌相互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交流。
教材助读(认真阅读课本33-36页,完成下面各题)1、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长方体上面的面积=
3、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
预习自测:
看图并回答。
(1)计算前面和后面的面积需要哪两个条件?
怎样求?
(2)5cm和3cm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哪个面的面积?
(3)要求左面和右面的面积,需要哪两个条件?
怎样求?
(4)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
我的疑问(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问罗列出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学生探究)
质疑探究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组织学生围绕后面的问题展开小组交流。
2、展示点评(针对以上问题)
1、质疑探究
问题一:
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问题二:
怎样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问题三:
判断:
下面各种计算应该考虑几个面
①制作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
②粉刷教室四面墙壁和顶棚()
③给长方体罐头盒的4壁贴上一圈商标纸()
④给会客厅的大立柱刷油漆()
⑤给水池抹水泥()
课堂小结
我的知识网络(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串联整合)
本节课学习了:
课后反思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
主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