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8478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docx

教育研究课件总结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上篇)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本质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定

第三章教育研究的伦理

第四章文献综述

第五章研究设计

第六章抽样方法

第七章测量方法

第八章调查研究

第九章实验研究

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下篇)

•第十章内容分析研究

•第十一章实地研究

•第十二章个案研究

•第十三章历史研究

•第十四章行动研究

•第十五章定量资料分析

•第十六章定性资料研究

•第十七章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一)研究

人类活动的三个层次:

本能水平、经验水平、有意识的反思水平。

什么是研究呢?

有学者认为:

“研究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

当人们面临实际问题时,通常采用的策略不外乎有四种,即诉诸经验、请教权威、应用理论、进行研究。

请问:

你是如何理解“研究”的?

•“research”:

研究是一个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

“研究”一词常被用来描述关于一个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

研究如同“自动改正”的过程。

•研究就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指任何一种在某些知识领域所进行的,用于发现或建立事实和原则的仔细的、系统的、耐心的研究和调查活动。

•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获得证据以支持或反对所提出的事实或原则。

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

研究即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对研究活动的内在期望——“研究预示着改进”)

讨论:

请联系实际谈谈研究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二)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规划好的活动步骤的实施及方法、技术的运用,来认识教育现象,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可信赖的知识,它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

•教育研究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教育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教育现象、教育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北师大,马健生)

我们观点:

简单地说,教育研究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活动。

思考题

1、有的人到了期末,因领导让大家写论文,于是,提起笔,想想以往的工作,总结几条写出一篇文章。

既没有研究方案,控制研究的条件,也没有有计划地进行日常的观察记录,这算不算是研究?

2、“重教不重研”现象。

中小学教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而不思,教而不研”。

(原因:

视为额外负担;在方法上不会搞教研)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与特征

(一)教育研究的类型

A、按照研究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个水平层次):

1、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

“发生了事么事”(如观察课堂师生互动)

2、探索水平的研究。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做实验)

3、迁移水平的研究。

“在其它条件下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推广)

4、理论水平的研究。

“研究一下有哪些潜在的理论基础”(如脑认知的机理研究)

B、按照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二种):

1、基础研究。

增加知识,提高认识。

(新知)

2、应用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

1)现状研究:

研究教育活动的特点、问题;

2)发展研究:

探索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途径或策略;(比如,教育行动研究)

3)评价研究:

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判断;

4)预测研究:

预测教育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趋势。

C、按研究传统或取经来划分,又可分为“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1)量化研究具有实证主义倾向,且有与资料收集相关联的传统做法。

量化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次级资料分析、结构式观察与内容分析。

(2)质性研究具有后实证主义倾向。

它强调自然情景,透过研究者的亲身参与,以及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中,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得到一个全面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有5种研究取经(方法),即传记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民族志研究和个案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特征

不同的视角:

A、从性质上讲,教育研究是“事理”研究,即探究人所做事情的行事依据和有效性、合理性的研究。

它不同于一般所言的现象研究,仅要求对现象进行描述和说明。

它是为成事,即办好此事而开展的研究,所以必须包含下述两大类型的研究:

作为依据的研究,可称作基本理论研究;作为有效性和合理性改进的研究,可称作应用研究。

B、美国学者贝斯特和卡恩提出了研究的12个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目的:

“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意图的活动,它以发现事物的规律性、解决新问题或改进某种实际情景为目的。

过程:

为了达到目的,“研究”将是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它有一套严格而系统的操作原则和程序。

方法:

“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方法以自己的尺度调节着整个活动的进行,它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是研究成败的关键.

美国学者威廉.维尔斯曼认为,人们对教育研究的诉求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和教育的(主体的人、社会行为、教育现象),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可感知的资料),而非思辨的。

3)研究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由科学来回答的问题,如状况究竟如何、为什么如此,而不是是否应该如此的价值判断)

总之,教育研究应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教育研究应是系统的;教育研究应是有效的;教育研究应是可靠的;教育研究可能有多种形式。

三、教育研究的困惑

1.人的特殊性(主体意识)

2.研究的干扰性

3.教育现象的复杂性(社会、社区、家庭、学生)

4.研究受到特定环境的制约(伦理、政治等多因素相互交织)

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也是研究对象的一部分,情感影响在所难免!

6.教育现象的不可逆性

7.成果的概括性较低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价值

教育研究的功用,即教育研究能干什么?

视角之一:

高尔等人认为,教育研究主要有四种作用(或曰它可以给教育带来四种类型的知识):

1、描述2、预测3、改进4、解释(

视角之二:

从四个方能审视教育研究价值

一、获取信息或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研究的理论功能:

建构与检验

三、研究的个体发展功能(对教师而言)

四、研究的教育改进功能

一、获取信息的方法

“研究”与“非研究”的区别,亦即研究者认为:

1.感觉经验:

不可靠、不完整

2.与他人意见一致:

可能是错误的

3.专家意见

4.逻辑学(演绎或归纳)

5.科学方法:

自然科学研究有三大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

•“研究”两个特征:

自由地思考;公开的程序。

-----可以由任何感兴趣的人来重复研究。

-----所有结论都是暂时的和允许改变的。

实证研究的5个步骤

1.有一个某种类型的问题——在生活中扰乱正常或理想事物状态的干扰,如学生不认真听讲;教职员工士气低落、教师不良职业行为等

2.精确定义要回答的问题或难题,以便清楚研究的真正目的。

3.确定需要的信息和获取的方法

4.搜集、组织、分析信息

5.解释结果

二、研究的理论功能

1、理论与研究方法

理论就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是一套体系化的命题或结论。

理论必须提供一种对于社会、存在或自然的复杂的解释,需要逻辑上的论证,也需要事实的实证。

理论是一种减少试误的有效工具,而不是真理。

理论追求的不是对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解释力和预测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的能力的扩大(如万有引力定律的解释力)。

真理具有唯一性、排他性,而理论则可能是多元的,具有包容性。

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解说,可以有不同的理论流派的存在。

理论之所以能够指导实际,就因为它是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对实践概括而成的有系统的结论。

由于事物的发展是永不停息的,因此,理论有无生命力,则在于其能不能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要求不断与时俱进地发展。

理论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可以以最简洁的因果关系描绘不同现象,并由于这种联系而最大量地解释和预测现象的一般性。

最强有力的理论必须是以最简单的概念和命题来解说、预测最广泛的现象,有效地为人们用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理论应该为实践问题提供建议,对经验加以某种程度的抽象,为检验规则和原则的正确性提供指导,使规则、原则系统化、普遍化。

理论指导实践并为反思性实践提供了参照系!

小结:

研究的理论功能

1.开创理论:

开创新的领域2.重整理论:

(告诉人们)注意被忽视的事实3.扭转理论:

新方法、新技术4.廓清理论:

概念澄清

三、研究的个体发展功能

•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科学的相关内容

•还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学者在探索教育世界时所作的一切,

•是我们有效学习,避免弯路,尽快发展的捷径。

四、研究的教育改进功能

第三节方法体系

关于研究方法的分类:

以研究问题性质为标准的分类,则有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

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划分,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方法论、研究方式(研究类型)、方法与技术。

以研究取经或传统来划分,有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

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的方法分类

设计阶段的方法:

确定课题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

实施阶段的方法:

形成事实的方法、形成理论的方法。

总结评价阶段的方法:

撰写报告的方法、成果评定的方法。

一、以研究问题性质为标准的分类

(一)理论方法

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方法的总称。

具体包括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等。

如教育比较研究

(二)实证方法

教育研究的实证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属于不同的类型的研究方式。

概括说,实证研究方法是形成客观事实的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

(三)实验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法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真实验、准实验等。

(四)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发展规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教育研究的历史研究法顾名思义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

二、方法体系(方法论视角)

(一)方法论(不同的哲学观,就有不同的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二)研究方式(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三)具体方法和技术

(一)方法论

1、世界观与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2、方法和想法。

想法是艺术,是带有创造性的行为。

方法是科学,是具体的研究技术或工具。

研究方法就是得出结论的办法和实施过程。

3、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

是作为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规则。

研究方法就是我们在探究世界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的总称。

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是方法的体系。

现象与本质及其辩证关系。

科学认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形式与内容及其辩证关系。

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注重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

偶然与必然及其辩证关系。

科学认识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将偶然性等同于必然性或彻底否定偶然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原因与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反对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和宿命论。

可能与现实及其辩证关系。

在努力使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条件性,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既要注意可能与现实联系的复杂性,又要争取实现最好的可能。

2、方法论与研究者的信念

方法论: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是方法的体系。

•定量研究—是认识事物数量界限的研究。

这类研究者持有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倾向,他们喜欢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

•定性研究---是揭示事物性质的研究。

这类研究者持有后实证主义(诠释的)认识论倾向,他们喜欢用用文字(而不是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

3、介绍两种典型的研究范式

1)实证主义方法论(则重于用事实“说明”)

主流;(在社会科学中,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

物质现实和社会现实独立于观察者,只要能够毫无偏见地对这些现实进行观察,观察的结果就可以构成科学知识;(价值无涉)

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和可观察到的现象;

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研究教育现象;

具体、客观的观察;

经验概括;

可重复;

定量(量化)研究。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则重于“理解”)

•社会现实是由参与社会的个人构建而成的;现实的构建表现为阐释的形式,即人们赋予社会环境的意义构建了现实;知识经由协商而来。

•寻找途径以使个人展示其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研究个人创造的意思及其他内部现象;

•研究人员自身就是其研究的社会现实的不可分割的建构者;

•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差别:

人的特殊性

•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

•投入理解,人对人的理解(如田野调查、参与式观察)

•定性(质性)研究。

(二)研究方式

⏹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每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教育研究区别于其他教育研究的明显特征。

一般说来,某种研究方式可以独立地完成一项研究(或走完一下个具体教育研究的全部过程)。

1. 调查研究: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2. 实验研究:

(开放)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3. 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个案研究4. 文献研究:

内容分析、历史研究等

(三)方法和技术

它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定性观察;定量观察),量表法,抽样方法(定量研究---概率抽样;定性研究---目的抽样),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第四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第五节对教育研究的反思或批判性分析

一、对客观现实的质疑二、对沟通的质疑三、对价值的质疑四、对未阐明的假设的质疑五、对社会结果的质疑(教育研究方法论反思:

实证与思辨。

第六节教育研究的过程

几种不同的解读:

第一种:

教育研究,一个具体研究课题的完成,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步骤的有序过程。

这就是从研究课题的选定,文献资料的检索,理论构思形成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到实施计划,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得到的资料数据,最后得出结论,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

1)选择问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研究实施阶段;4)资料分析阶段;5)得出结果阶段。

第二种:

准备--实施---总结

准备:

1)选定课题(问题意识);2)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3)确定研究类型;4)选择研究方法(考虑:

课题的性质和内容;研究条件);5)确定研究对象(抽样);6)分析并规定研究变量;7)制定有关的研究工具(如,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测量量表等);8)形成研究方案。

实施:

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总结:

1)整理资料;2)分析资料;3)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种解读:

(刘献君)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要素

1、研究过程(基本环节):

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

2、教育研究中的四个基本要素:

问题,理论,资料,方法。

四个要素相互联系,来回穿梭式互动。

思考题

1、何谓教育研究?

你是怎样认识教育研究的本质的?

2、教育研究的意义及教育研究的价值何在?

3、联系实际,谈谈教育研究范式的选择与研究人员信仰之间的关系。

4、你是如何理解教育研究过程的。

5、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6、你是如何理解教育研究的性质的?

(5、6为拓展题)

第二章跨学科研究

第三章学术规范

第四章研究伦理

第一节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来源

第三节好的研究问题的特点

第四节变量与假设

第五节定义术语——概念的操作化

第一节研究的问题

一、确定问题的意义二、研究问题的概念三、研究问题的来源四、选题的步骤

一、确定问题的意义

问题预示着求解问题的方向并规定了可能获得的解答。

选择问题是研究活动的起点。

问题决定了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

体现出研究的水平:

二、研究问题的概念

解释:

问题与课题;

主题与选题

(1)问题:

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

何谓问题?

陈桂生教授认为:

“一是所‘问’之‘题’,或有疑问之事;一是指事物的严重性,如通常所谓‘成问题’。

”正是这些“疑问”之事和“成问题”的事情,引发了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探究心理,推动了教育科学的深入发展,因此,问题是构成研究活动的核心因素,是推进科学前进的内在动因。

(2)研究问题是指教育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3)研究主题指的是教育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

比研究问题宽泛。

“湖南省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4)研究课题:

它是研究者根据个人特点,从研究主题或问题域中选择和确定的研究问题。

亦即有待研究者回答和证实(证明或证伪)的问题。

课题可大可小。

论文就是专门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的文章。

初学者只适宜做小课题,即“小题大做”!

以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为例。

研究问题或课题(小—中—大)

1、可研究的问题---即能够收集到信息予以回答的问题

2、不可研究的问题

(1)价值问题

(2)形而上学问题(3)不可能完成的问题(4)需要创造不可能条件的问题

三、研究问题的来源

(一)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研究问题的主要来源。

通常从教育实践的困难和需求入手,通过观察分析教育现象,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形成研究问题的另一个来源。

通常从阅读有关理论、文献出发,从相关理论中推演出某种假设、理念、原则,然后再作为问题进行研究。

(一)教育实践方面

1、学校发展中由来已久的困惑。

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充斥着“两难”的情境,它们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只能通过研究寻找适合自身学校特点的做法。

例如:

•顾及到了个性,但会妨碍集体;

•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但规范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会被削弱;

•让学生成为课堂和班级中主人,而教师的引导角色又如何实现。

2、学校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3、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问题

4、教育实践中其它问题

研究教师的问题

研究学生的问题

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问题

小结: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可以改变的地方至少有三个领域:

一是课程问题。

中国的学校课程一度由国家决定,教师几乎没有开发课程的权力。

中国课程领域经过多次改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是教学问题。

虽然教师可以参与课程开发,但是,在目前的课程制度中,教师所能够开发的校本课程比较有限。

教师能够改变的地方,大量地显示为“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善。

教师可以围绕“有效教学”做相关的改变和研究。

三是管理问题。

教师虽然不一定都是学校管理者,但教师的教学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的问题。

就学生管理而言,需要做一些仿谈、观察的工作,而仿谈、观察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研究。

(二)教育理论方面

以教育理论为着眼点来形成研究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承袭已有的研究成果来探究新的问题

2、在理论空白处挖掘问题

3、在理论观点的争议中寻找问题

4、以反其道而行之来开拓问题

5、在阅读理论、审视理论的过程中构思研究问题

四、选择研究课题的思维策略和具体方法

(一)思维策略

1、怀疑:

怀疑是产生研究问题的最简便、最常用的思维策略,怀疑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力

当你对原有的理论、观点、行为的正确性无法作出明确判断时,怀疑便会自然产生。

怀疑

引起人们对事物合理性的重新思考,会在原以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的问题。

2、变换角度变换角度则是改变原来的思维路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发现新的探索天地,它不以否定原有结论为前提,它需要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势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另辟蹊径,思维形式为发散思维、横向思维。

正如要描述一个建筑物,可以从建筑物的前后左右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也可以深入到建筑物的内部一层一层、一间一间的细看。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看,会有不同的感受,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会形成不同的问题。

(二)选择研究课题的具体方法

“实践问题”如何转化成“研究问题或课题”?

1、聚焦选题法

•研究课题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缩小搜索包围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朦胧、粗略的研究方向向具体、明确的研究课题逐步逼近的过程。

(见下图)

2、菜单选题法菜单选题法类似于计算机程序中的下拉菜单,又称分解菜单法。

这种方法是将某一研究范围分成许多类别,然后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其中一个类别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当然,如果类别还不够具体明确,可再将该类的某一项分成更细的次类别,再进行选择,直至获得满意的课题为止。

以上例研究学生学习效果为例,具体过程见图2-3。

3、多维选题法菜单选题法是从一个总研究方向出发,不断地分解具体的因素,从而使研究课题具体化、可操作化。

多维选题法则是从两个以上的层面来考虑问题的选题方法。

具体操作是先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研究领域,应用菜单选题法,在每个研究维度中尽可能罗列各种可能的因素,然后将任何两个有关的因素连接起来,构成研究问题。

这种选题方法又称为多层面模式选题法。

•在实际选题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因素中的“学生”与“学习方法”联系起来作为研究问题,如果觉得这个研究问题还不够具体,还可将”学生”和“学习方法”作进一步分解,最后将某一种学生因素(如学生性格)与某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发现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可以是“发现法对不同性格学生进行教学的效果研究?

”。

我们也可以将“学习方法”与“改变学习态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可以是“学习方法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关系研究”。

•从理论上说,多维分类选题法所产生的课题数量是各个因素数量的组合。

我们以教学因素这一列中的“教师因素”为例,教师因素可以分别和教学活动中的每个项目组成课题,如:

“教师因素与班级组织形式”、“教师因素与师生关系”、“教师因素与教学计划”、“教师因素与教学目标”、“教师因素与学习方法”、“教师因素与教具”等。

同样道理,教师因素也可以分别和教学效果中的每个项目组成课题。

4、矩阵选题法也可以采用排列矩阵的方式来选择研究课题。

例如,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研究,但我们还不知道研究该从哪里入手,研究的切入口在哪里。

因此必须使问题明确化、具体化。

采用矩阵选题法可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可能因素尽量罗列,如以前的经验;对教师的态度;学习的动机;学习的能力;知识基础;练习量;认知特征;性格;性别;班级气氛;课堂组织;评价方式等。

然后将这些因素排列成一个矩阵,再在矩阵因素之间进行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