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8216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9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

(1)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52.53

课题

认识人民币

(1)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角、分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用小数表示的物体的单价。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讲解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十1个十有()个一

2.一百有()十十一百有()个一

3.2个十是()5个十是()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

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

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欣赏人民币的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师:

不同的人民币表示不同的面值,你还发现了什么?

欣赏人民币的反面(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师:

国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毛主席是我们怀念的伟大领袖,看来人民币是神圣的。

具有我国特色的美丽图案都是由设计者付出许多的心血设计而成的,我们要爱护它。

师:

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少不了人民币。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

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

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

又出示1元问:

“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

哪个少?

还是一样多?

”推出1元=10角。

(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

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张1角钱。

2.填空。

70分=()角3元=()角

8角=()分10角=()元

50角=()元20角=()元 

作业布置

P53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2、3、4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5角、1分

5角、2分

1分

1元=10角1角=10分

教后反思

 

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

(2)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54

课题

认识人民币

(2)

教学目标

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并明白人民币的功能。

3.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4.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等价兑换货币。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不同面值)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1角=()分20角=()元

60角=()元3元=()角

(3)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人民币”。

(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授

1.教学例3:

认识大额人民币。

师: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生同桌交流,说说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

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

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

(师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

生集体识别)

师:

那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

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

(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2.教学例4:

大额人民币的兑换。

师:

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

没有1元,怎么办?

生:

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

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

电脑出示:

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

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

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

换成20元,可以换几张?

学生自由发言。

3.应用。

(1)兑换游戏。

①100元换成零钱,怎样换?

思考后,指名回答。

②小组合作。

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模拟购物。

师:

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

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

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

交学费。

生2:

买文具。

生3:

捐给希望工程。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

第1题:

教师说出钱数,让学生按要求拿钱。

第2题:

让学生先动手换一换,再填空。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5题。

本题主要是练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练习时让学生先拿钱摆出来,再展示。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6题。

先让学生算出左边的钱数合起来是多少,再在右边找到合适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人民币。

那么在这节课里,大家学会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

作业布置

练习十二第5、6、7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2)

5元=(5)张1元10元=(10)张1元

20元=

(2)张10元50元=(5)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

(2)张50元

教后反思

 

 

第3课时简单计算

(1)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57

课题

简单计算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通过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通过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人民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字问题。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讲解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师:

你还想学习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出示课题:

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新授

1.教学例5。

(1)摆一摆。

师:

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老师板书:

1元2角)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摆法。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让学生到台上来,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

1张1元和2个1角。

(1)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

(2):

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

(3):

2个5角和2个1角。

2个5角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

(2)出示例5。

()元()角

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

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

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板书:

1元2角=12角。

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

18角=()元()角。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

(1)元(8)角。

板书:

18角=1元8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气球图。

(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

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师:

根据这些气球的价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出示例6的3个问题。

师:

请大家先独立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在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汇报。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换算的。

2.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指导。

四、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把几元几角换算成角和简单的用加法和减法计算花的钱数和相差的钱数。

大家要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要熟练地进行计算和换算。

作业布置

练习十三第1、2、3题

板书设计

例5:

12角=1元2角

18角=()元()角

例6:

5+8=13(角)13角=1元3角

1元=10角10-6=4(角)

1元+3元1角=4元1角

教后反思

 

 

第4课时认识人民币

(2)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57

课题

认识人民币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的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通过购物活动,解决简单的购买物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懂得爱惜人民币。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

教学难点

通过购物活动,解决简单的购买物品的问题。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探究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5角=()14角=()元()角

1元3角=()角16角=()元()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8页例7。

出示教材第58页例7的四种杂志的价格图。

《我是小学生》《画报》《卡通世界》《连环画》

5元6元8元7元

师: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这四种杂志中的哪两种?

师:

“正好”是什么意思?

生:

是指两种杂志的价钱加起来等于13元。

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解答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

先随便选2本,试一试。

《画报》+《卡通世界》

6元+8元=14元比13元多了一点,把一本换成便宜的试试。

《我是小学生》

5元

《画报》+《卡通世界》

6元+8元=14元比13元多一点,比一本换成便宜点的试试。

《连环画》

7元

共两种答案。

方法二:

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试试。

《画报》6元共11元

《我是小学生》《卡通世界》8元共13元

5元《连环画》7元共12元

《我是小学生》5元共11元

《画报》《卡通世界》8元共14元

《连环画》7元共13元

共两种答案。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16元钱正好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

1.提出要求: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解题过程。

2.同桌进行学习互动,教师要注意巡视,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十三第4、5、6、7、8题

板书设计

5元+8元=13元

6元+7元=13元

教后反思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备课时间

2019.5.3

上课时间

2019.5.6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62.63

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讲练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口算:

(出示口算卡)

3+2=7+5=9-4=

8-2=5+5=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

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

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出示课本第62页例1的情景图

师: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同学汇报:

桌上放着书,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

师:

看着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师:

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

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

10+20

师:

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

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3、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方法1:

因为1+2=3,所以10+20=30。

方法2:

数的组成:

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

⑵反馈练习

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4、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

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作业布置

练习十四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2=33-1=2

10+20=3030-10=20

教后反思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64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讲练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40+3=30+6=20+5=60+4=

40+30=30+60=20+50=60+40=

2、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

师:

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两个小朋友在说些什么?

你们能读一读吗?

学生回答,分角色读读图中小林和小红的对话。

2、探究算法。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

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方法1:

接着数:

27、28

方法2:

先算个位2+5=7,再算20+7=27。

师生共同总结:

都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

⑷反馈练习:

5+3=92+6=35+3=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6+69=2+65=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

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

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

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习:

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

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第1、2、3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25+2=2725+20=45

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教后反思

 

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进位)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65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进位)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探究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口算:

8+6=20+15=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

24+2呢?

(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2,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师:

我们班准备下周召开一个联欢会,有两位小朋友为我们买了矿泉水。

请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是什么?

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

图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师:

谁会解答?

请个别学生回答,师板书:

24+9

⑴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⑵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

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⑶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

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

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⑵归纳:

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

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⑶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

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3、反馈练习。

⑴35+5=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⑵5+35=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⑶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

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第4、5、6题

板书设计

24+9=(33)24+9=(33)

4+9=134+6+10

13+20=3320+10=30

30+3=33

教后反思

 

第4课时练习十五

(1)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P67

课题

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指导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7页练习十五的第9题和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67页第7题。

你知道哪些信息?

用什么方法计算?

如何列出算式?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67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第7、8、9、10、11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5课时练习十五

(2)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P68

课题

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指导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教师二次备课)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67页第14题。

2.课本第68页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