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7351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docx

最新试题资料山东省枣庄二中

山东省枣庄二中2018

东省枣庄二中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诊断性检测高一语试题

5东省枣庄二中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诊断性检测高一语试题

2018年6月17日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纸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笫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加双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不觉怆然创伤寒伧满目疮痍

B.临月漫披卷蔓延曼妙顺蔓摸瓜

c.焦躁的心境燥热聒噪藻类植物

D.案牍字渎职黩武买椟还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卓见真知灼见疾驶疾风劲草

B消灭销声匿迹滂沱气势滂礴

c冒犯贸然行动呼吁长嘘短叹

D淡薄淡泊明志辕马心辕意马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l)就是读书,也不再有“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的___了。

(2)印刷体加洋装封皮也不像线装书那样可以握成一卷,更不像线装书那样可以___焦躁的心境。

(3)读书已____到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理针线没什么不同的境地。

(4)那水溪石林壑松风在心头留下了些许快意,残存了半分温馨,让人回想起就忘却了尘世的____与困惑,这不也就够了么?

A.情致安慰流落疲倦

B.情韵抚慰流落疲惫

c.情致抚慰沦落疲惫

D.情韵安慰沦落疲倦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准确恰当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在今天大概是考不得凭的,换作了今天,他一样只能在灯下操起放大镜一字一句地寻摘句。

B.一旦有用,则读书有用论甚嚣尘上,一旦无用,便引得读书无用论铺天漫地。

c.现在这个一切都需析斤掰两拿计算器估量价值的时代,“急用先学、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读书法,加上”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读书观,早已把“读书”二字从乐趣变成了折磨。

D.只这“大”“小”之分中便有个读书真意在,“大”不是肚皮里可以汗牛充栋的知识,而是心灵中无可计算的智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口不语,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和对世界上任何国君都更为神圣的上帝的不忠。

B.因为写作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情,因此,任何虚张声势的言辞都无助于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c.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大教育投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实现教育平,是实现社会平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的最高点已达290美元以上。

二、(15分)

阅读下面一段言,完成6-14题

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进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田,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水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坚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日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

……悲夫!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判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

6.齐使者如梁如往,到……去。

7.老弱罢于内罢罢工,指不听指挥。

8.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蹶使……遭到失败。

9.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期希望

10.“庞涓恐其贤于己”与“请救于齐”中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一个表示比较,后一个引出动作的对象。

11.“并威王欲将孙膑”与“并使田忌将而往”中的“将”意思一样,都是“率领”。

(二)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3分)

12.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

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骄横轻敌而兵败。

13.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

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预先埋伏弓箭手在马陵道成功射杀庞涓。

14.末“太史曰”一段话,以史学家的眼光指出孙子、吴起的兵法后世多有非议,只有其处事原则和方法可以肯定。

第Ⅱ卷(综合题,共120分)

三、(28分)

15.把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齐将由忌善而客待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以下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二联。

该诗写情,但无一字及情,诗中借百花残、蚕吐丝、蜡炬成灰等具体意象含蓄表露出内心缠绵浓烈的情思。

请将这四句诗改写成白话,改写时要保持字的精致与气的流畅。

(6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千。

注意

①将古典诗改写成白话时,不必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处理,原诗所描述之人、事、物、时空背景都不宜忽略,叙述者的口吻、人称也不应改动,有时可增加局部描写以补足情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诗写情,情感缠绵浓烈,意境蕴藉有味,改写的字应该忠实保留这种氛围,以与原诗情境契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峡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体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学家,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少家贫,刻苦学习。

1043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政。

工诗,晚年作品《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忱,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诵干古的名句。

(1)通常情况下,烟霭都是白色的,在这首词里写“寒烟”却着一“翠”字,对此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这首词在摄景取物上的特点(与他人抒写羁旅愁思的作品比较),并探究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处。

(6分,每空1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2)闲云潭影日悠悠,。

(王勃《滕王阁诗》)

(3)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天行健,。

(《诗经》)

四、(20分)

阅读越剧《红楼梦》之“宝黛初会”一场戏,完成19-2l题。

(众声)宝二爷回了,宝二爷回了。

宝玉老祖宗安。

太太安。

贾母宝玉,家里了客人,快过见过你林妹妹。

宝玉林妹妹——

(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黛玉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骨格清奇非俗流。

宝玉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挟柳。

黛玉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宝玉眼前分明是外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白)唉,这个妹妹好像是看见过的。

贾母啊呀呀!

又要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啊。

宝玉虽没见过,看起面熟,心里好像相识的一般。

贾母哦,好啊,这样嘛,以后在一起,就和睦了。

啊哈哈!

(对黛玉)坐下坐下。

宝玉妹妹,你读过书吗?

(黛玉点头)

宝玉尊名?

黛玉名唤黛玉。

宝玉表字呢?

黛玉无字。

宝玉无字?

未若我送你一个表字,曰“颦颦”如何?

(黛玉看见宝玉佩戴的玉)

宝玉妹妹,你有玉没有啊?

黛玉我没有玉,你那玉想必也是一稀罕之物,岂能人人都有的!

宝玉(摘玉扔玉)什么稀罕的东西,人之高下不分,还说灵不灵,找可不要送东西!

贾母孽障。

你生气啊,要打骂人容易,何苦去摔你那命根子!

宝玉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今天了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她也没有,哼,可见不是好东西!

贾母宝玉,把它戴上!

熙凤宝兄弟!

王夫人哎呀,宝玉,你快戴上!

贾母宝玉!

王夫人宝玉!

贾母宝玉!

王夫人宝玉,当心你爹知道,快戴上吧!

(熙凤给宝玉把玉戴上)

熙凤宝兄弟,老太太不是常常说的吗,这富贵家私,就指望着这个命根子呢。

19.阅读上面的越剧选段并结合《林黛玉进贾府》,概述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在林黛玉眼中的发展变化。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小说与戏剧同属叙述体,通过对情节的编织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对生活的审视和思考;由于二者不同的艺术特性,其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

试就上面越剧片段(节选)和小说原著进行比较,分析两段字人物出场时在人物描写方面的不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探究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摔玉”一节,小说《红楼梦》原著中是这样描写的

(宝玉摔玉后)贾母忙哄他(宝玉)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亲与他带上。

在改编成越剧时,编剧把它改为“熙凤给宝玉戴上”。

这样的改动在一些名著的改编时并不鲜见,这一改动效果如何?

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22.下面的一段字,句式灵活,富于变化。

有一句连贯性上较差,请改一下,使之语气更连贯。

(2分)

孩子需要爱,需要长辈的爱,需要师长的爱,也需要同龄人的友爱,但他们不需要溺爱。

许多时代的废人,社会的累赘都是溺爱的结果。

因此,我们呼吁不娶让孩子在溺爱中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语材料的内容。

(6分)

材料①李清照,祖籍东济南,②她是我国学史上在诗、词、散方面都很有成就(最擅长词)的杰出女作家。

③其父李格非乃当时著名的学家,④其配偶赵明诚也是当时很有名气的金石专家。

要求①内容完整。

②表达得体。

⑧符合口语特点。

作为导游,你在带领游客参观李清照故居时,向大家介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共建节约型校园”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

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字,根据要求作。

(60分)

某天,一个爱尔兰小女孩下了火车,她的手里提着一袋很重的行李。

她是去某个城堡里当女仆的,城堡离车站约一英里,小女孩请车站搬行李的工人捎带着把行李带到城堡里去,答应给他一先令。

这是她口袋里仅有的钱。

搬运工人用不屑的眼光拒绝了。

这时一个人走上前,他穿着随便,答应替小女孩把行李搬到城堡去。

他提起行李,边走边和她谈话。

到城煲以后,他接受了那一先令,再三地表示了谢意,然后才离开。

直到第二天,女孩见到城堡的主人时,才发现昨天帮她把行李从车站运到城堡,并且接受那一先令小费的人,就是这个城堡的主人诺克福爵。

世界上所有高贵的品质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事看起不大,却可以使人有所联想和感悟。

请你根据这篇短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短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体不限。

高一语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题3分)

1.D(A项chuàngchuāngchenchuāng;B项ànànànàn;c项zàzàzàzǎ;D项均读dú)

2.A

3.c(情韵侧重于气韵和韵味;情致强调情趣和兴致。

抚慰动作由别人发出的,书面语强;安慰动作可由别人发出,也可自我安慰,口语化强。

流落多形容个人穷困潦倒,漂泊异地;沦落侧重家族沉沦和衰落。

疲倦侧重形象外表上疲乏困倦;疲惫侧重精神心理上疲乏,程度更深。

4.c(A“寻摘句”与上语义重复;B感情色彩有误;D“汗牛充栋”使用范围较为狭窄,可用“车载斗量”等)

5.c(A世界前面加上“比”,与“更”配合;B“因此”与“因为”重复,“疑惑、反感甚至不满”词序不当。

D“最高点已达290美元以上”不合逻辑。

二、(15分,6-11每题1分,12-14每题3分)

6.A

7.B(通“疲”,疲劳,疲乏)

8.A

9.B(期,约定,与成语“不期而遇”意思相同)

10.A

11.B(前一个“将”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以……为将”)

12.B(消灭齐军士卒过半仅是庞涓的推断,非事实)

13.B(庞涓乃自颈而死)

14.B(“后世多有非议”错。

“世多有”并非“非议”,“故弗论”的是世人的评价)

三、(28分)

15.

(1)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

(3分。

注意对“善”“客”的解释)

(2)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3分。

注意对“因”“导”的解释)

(3)于是丢下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

(4分。

注意对“弃”“轻锐”的解释及省略成分的补充)

附言参考译

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

庞涓奉事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玉的将军,却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

就密地把孙膑找。

孙膑到,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动用刑法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隐藏起不敢抛头露面。

齐国的使臣到大梁,孙膑以刑徒的身份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

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后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援。

齐威王想任孙膑为将,孙膑谢绝说“受过刑的人是不可以的。

”于是就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军车中筹画计谋。

田忌打算率军前往赵国,孙膑说“现在梁国和赵国正在交战,精锐部队必定全部开往国外,留在国内疲于应付的都是老弱病残。

您不如率兵迅速前往大梁,占据要津,冲击敌人正好虚懈的地方,他们必定会放下赵国赶回救援。

这样我们就能同时解除赵国之围又使魏国遭受打击。

”田忌照他的计谋去做,魏军果然离开邯郸,与齐国在桂陵会战,结果大破魏军。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

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兵法上说“有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

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

庞渭追逐齐军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

”于是丢下了他的步兵,只和他的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

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到傍晚应当可以赶到马陵。

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

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

”庞渭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相不能接应。

庞渭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

”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

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太史说社会上的人称赞军旅战法,都提到《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书,关于这两部书的评价,社会上有很多,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

俗话说“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

”孙膑用计策对付庞涓的军事行动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却不能预见先避免刖足的酷刑……可叹啊!

16.改写示例∶

冲破了障碍,排除了阻挡,好不容易我们才能见面。

相聚,对我们说,是多么不容易呀!

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短暂的片刻,我们也格外珍惜。

而当面临离别之时,我内心痛楚哀伤,就像东风不再,原本受春气滋养的花朵顿时凋零一般。

还记得蚕总是不断吐丝,就像我对你的眷恋,直到生命步上尽头才会终止;此时此刻,对你思念不尽,又像案上燃烧的蜡烛,我以不停的泪水耗尽生命,直到烧成灰烬才无泪可流。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我们不能相伴相守,只好独自愁苦,让思念如利针刺进心坎,时时牵扯,时时挣扎。

我希望你知道,虽然我的身远在天涯,但我的心永伴你身边。

(改写是一种以某篇现成作品为基础,按照写作要求,在对原形式或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后,所写出的新作品。

改写要求在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这种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发展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命制此题主要为了给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欣赏》的学习和评价提供一种借鉴。

改写的方法

①不管改写什么样的作品,首先要读懂、读通原,深入理解原的内容,体现原的思想、情感。

②看清楚到底要求改动的是什么?

是体裁?

或者是表达形式?

行顺序?

写作的角度?

还是叙述人称?

再决定如何改写。

③根据原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尽量运用自己的语言,作适当的调整,乃至于削减与补充。

④改时不需要巨细忠于原,但也不能把原抛在一边,另起炉灶,改得面目全非。

17.

(1)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绿波同色而莫辨,着一“翠”字,正与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

(2)他人抒写羁旅愁思,往往摄取萧瑟的秋景表达,范却反其道而行之,摄取阔远而艳丽的景物(碧云天、黄叶地、连波秋色、映斜阳、接水天色)表达。

这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挚而不颓。

(4分。

能答到大意即可,不必强求字相同。

该题选材于新学案“一一背”,引导对教学资的深入挖掘和利用,在设题上体现改区《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18.略

四、(20分)

19.林黛玉从母亲口中得知表兄贾宝玉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

无人敢管;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混世魔王”!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所以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心想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