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716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衡阳县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衡阳县三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卑微,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魏晋时期则更加强调官吏的出身。

这反映了秦汉到魏晋时期( )。

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2.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

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D.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

3.“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

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

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

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

”这表明 

A.君主权力被削弱B.用人机制较完善 

C.宦官专权已出现D.行政规则受干扰 

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户籍制度不合理D.移民制度的僵化

5.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该制度的特点是:

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方,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

卫所兵制的建立

A.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B.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

C.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D.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

6.《史记》记载:

“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如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

7.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质,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指出:

“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

”对材料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参与民主人数多少是古代与近代民主之异B.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

民主

C.近代的民主是的少数人的政府D.古

希腊的民主优于近代的民主

8.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 

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 

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可见罗马法 

A.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B.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 

C.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D.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9.钱乘旦说:

“‘光荣革命’建立起一个以议会为工具进行统治的多元寡头政府制度,操纵这个政权的是一二百个贵族,他们是乡绅地主和大商人集团的联盟。

”以上材料说明( )。

A.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超过了王权B.光荣革命并没有带来社会的巨变

C.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寡头政治D.光荣革命使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0.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

“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可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

这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B.美国的民主政冶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11.美国联邦宪法规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这一规定(  )

A.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B.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C.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D.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12.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到:

“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

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

”恩格斯的这一分析( )。

A.找到了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B.对威权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C.强调了普鲁士应该担负起领导统一的重任D.为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指明了方向

13.这“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促发了民族的猛醒和震荡,“士

”的心灵受到了空前冲击,少数先知先觉者开始新的探索,中国人的现代“启蒙”于此开始,到清末民初渐成气候,新潮不可阻挡。

近代中国的这些变化()

A.是辛亥革命推动的结果B.是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C.说明宗法观念

渐趋淡薄D.是外来侵略影响的结果

14.“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期间,一批坚定的

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

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

”材料描绘的事件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D.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15.如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6.1939年,中华民国政府重新调整中国抗战军队的战斗序列,划分12个战区军队的

用于正面战场,

用于敌后开展游击战,

用于后方整训。

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仍然以正面战场为主B.保存实力准备反攻

.C.重新调整抗日策略D.转入战争防御阶段

17.如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

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18.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

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

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1949年到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1261件。

这说明建国初期 

A.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立法经验B.法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 

C.政协很好地代行了人大的职能D.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立法工作 

19.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

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20.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

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

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

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21.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

“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

”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22.近年来,我国在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十二海里正常巡航、南海等问题上进行的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得到民众的认可。

就连外交部的领导到中央党校讲课时都说,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

之前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主要是因为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新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D.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

23.19世纪30年代,法国圣西门团体里的女性活动积极分子主张改革财产所有权以增强妇女的独立,主张妇女参与公共辩论的权利。

对这一现象出现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发展B.英法妇女获得了普选权

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联合D.妇女经济地位普遍提高

24.“要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直接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材料反映了( )。

A.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B.“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C.“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D.《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要求

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与太尉亮等上疏曰:

“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

……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

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

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

无报于身,必

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

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

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

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