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6951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docx

省会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

 

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旅游发展规划

(2014—2030)

文本

 

山东省旅游局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2014年12月

项目单位:

山东省旅游局

项目名称:

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项目领导小组名单

于 冲  山东省旅游局局长

张明池 山东省旅游局副局长

蒋卫东 山东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

窦虎 济南市旅游局副局长

马高宝 淄博市旅游局工会主席

郑元 泰安市旅游研发中心主任

陈克剑 莱芜市旅游局副局长

赵月生 德州市旅游局副局长

程会增 聊城市旅游局副局长

郭洪明 滨州市旅游局副局长

项目编制小组名单

项目总顾问:

黄先开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兼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凌云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负责人:

刘敏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

项目编制人员:

窦群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

刘爱利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讲师博士

陈兆棉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客座教授高工

ClarkHu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客座教授

黄鸿山东省济南市旅游局

翟林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师

赵瑞克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研究生

刘福承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研究生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1-

第1条本次规划背景-1-

第2条本次规划范围-1-

第3条旅游规划期限-1-

第4条规划相关依据-1-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3-

第6条规划总体理念-4-

第二章综合分析-4-

第7条区域背景分析-4-

第8条基础条件分析-4-

第9条旅游资源分析-5-

第10条旅游市场分析-5-

第11条旅游产业分析-6-

第12条SWOT-P分析-6-

第三章发展定位-7-

第13条战略指导思想-7-

第14条区域战略定位-7-

第15条区域发展目标-8-

第16条主题旅游形象-8-

第17条旅游发展战略-9-

第四章旅游产品与线路规划-9-

第18条产品现状特征-9-

第19条产品开发原则-10-

第20条旅游产品系列-10-

第21条城市重点产品-10-

第22条市场产品对接-11-

第23条圈内旅游线路-12-

第24条主题旅游线路-12-

第25条外延旅游线路-13-

第五章空间分区与项目布局-14-

第26条空间分区原则-14-

第27条空间功能区划-14-

第28条项目布局策划-15-

第六章市场定位与营销规划-19-

第29条目标市场定位-19-

第30条旅游品牌塑造-19-

第31条市场营销策划-19-

第七章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20-

第32条要素规划思路-20-

第33条旅游住宿规划-20-

第34条旅行社的规划-20-

第35条旅游餐饮规划-21-

第35条旅游购物规划-21-

第36条旅游娱乐规划-22-

第37条信息服务规划-22-

第八章旅游交通与合作规划-22-

第38条交通规划思路-22-

第39条外部交通规划-23-

第40条内部交通规划-23-

第41条交通提升策略-23-

第九章旅游生态与环境保护-24-

第42条生态环保思路-24-

第43条生态环保规划-24-

第十章近期行动与实施建议-24-

第44条旅游合作框架-24-

第45条推进合作深化-25-

第46条近期行动计划-25-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本次规划背景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2013年8月,山东省、省政府研究通过《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也正式启动。

由于旅游业具有产业带动性强、空间移动性明显等特征,成为省会城市圈经济圈的重要发展产业之一。

本规划是2013年8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中的一个专题规划。

第2条本次规划范围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发[2013]20号印发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的规划范围:

省会济南及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共7市,52个县(市、区)。

总人口3368万人,国土面积52076km2。

其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省的34.8%和33.2%。

第3条旅游规划期限

近期:

2014—2020年,为落实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关键时期;

中期:

2021—2025年,为旅游产业品质提升的发展时期;

远期:

2026—2030年,为旅游品牌与旅游目的地形成时期。

第4条规划相关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国家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国家旅游度假区评定标准》(试行)

3、行业标准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LB/T001-2011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LB/T013-2011

《旅游景区讲解规范》LB/T014-2011

《绿色旅游景区》LB/T015-2011

4、政策规划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鲁政发[2013]20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2011—2015)》鲁政发〔2011〕30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鲁政发〔2013〕16号

《山东省旅游管理条例》

《山东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鲁政发〔2013〕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鲁政发〔2011〕11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鲁政发〔2011〕8号及其实施方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鲁政发〔2013〕4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鲁政发〔2011〕55号

《大泰山旅游区整合发展规划》(2014—2020)

《山东省西部隆起带旅游发展规划》(2014—2020)

《济南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战略规划》(2012—2020)

《淄博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泰安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泰安市国际旅游名城创建(旅游)行动纲领》

《莱芜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德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5)

《聊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滨州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经济紧密型和一体化发展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在充分认识旅游业在省会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科学引导,宏观布局,重点突出,特色挖掘,深度开发,科学管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加级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把手。

结合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特点,立足于市场现状及发展态势,综合分析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圈内特点及与其他区域综合体的关系,准确进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产业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空间划分、重点项目群定位、市场营销定位,并推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规划实施,从而完善经济圈特色旅游发展模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为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6条规划总体理念

整体发展原则、统筹协调原则、特色鲜明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第二章综合分析

第7条区域背景分析

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全球城镇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下的产物,也是新型的发挥综合优势的地域单元。

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合作是典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旅游合作。

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互补性、旅游活动的空间连续性以及区域文化内涵的相对一致性,决定了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合作的可能性。

我国区域旅游上中观尺度上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旅游合作也显示出较好的运行活力。

旅游业的区域合作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区域内部联系加强,文化认同感加强,产业综合带动,好客山东美丽中国的展示,内需拉动及居民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体现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8条基础条件分析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大部分地区属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孕育了大量山地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

丘陵地带边缘形成山前平原,成为著名的农耕区。

环抱鲁中南山区的是鲁西北平原。

省会城市经济圈内的泰安一部分、滨州、德州、聊城都分布于平坦的鲁西北平原。

这部分区域湖泊河流交错,黄河、运河穿行,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历史沉淀深厚与水域风光丰富的区域。

此外,淄博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胶莱平原,在山东半岛东西往来的交通走廊。

2013年的本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459.8亿元,总体经济指标偏上,仅次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012年,除莱芜外,区域内6个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过千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过百亿元。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内济南、淄博2个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错落分布、梯次展开、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群落。

2012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第9条旅游资源分析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久远。

境内拥有山东省主要旅游资源“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一水”两大资源,汇集了山水圣人、齐文化(淄博)、汉唐文化(德州)、兵家文化(滨州)、黄河文化(济南、聊城、德州、滨州)、运河文化(聊城)及水浒文化(聊城),涌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紧密,相得益彰,圈内各城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据文献整理、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考察,并且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

本次调查的旅游单体涉及8大主类、31个亚类的978个旅游资源单体。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旅游资源总体呈现如下特征:

①类型丰富,可供开发的产品形式多样;②具有顶级旅游资源的引领;③部分资源属于原始开发状态,吸引力不强;④旅游资源的互补性较好;⑤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在山东省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在于:

①位于“山水圣人”黄金旅游资源集聚带上,拥有泰山、泉城这样的顶级旅游资源的引领。

②省会城市经济圈是齐鲁文化的高地,也是未来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高地。

③拥有山地休闲与乡村休闲的良好发展潜力。

第10条旅游市场分析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2013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共接待游客19126.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7.41亿元,分别占全省31.78%和34.97%。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发展而言需要在新旅游者时代的背景下关注六个问题:

①“快”时代的“慢”生活;②散客、自助游游客对于非传统旅游线路的新旅游点的寻求;③文化体验与文化学习成为重要诉求;④休闲度假的需求全面喷发;⑤生活方式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互动性;⑥基础信息的推送与口碑传承成为重要的旅游营销方式。

第11条旅游产业分析

在山东省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省会城市群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渐优化,产业素质有较大提升,产业功效进一步增强,成为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截至2013年12月底,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共有A级旅游景区202家,占全省30.4%。

其中:

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44家,3A级景区82家,2A级景区73家,1A级景区1家。

2014年,德州市乐陵千年枣林景区、沾化冬枣生态旅游区、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旅游岛景区由3A级景区升为4A级景区。

省会城市经济圈内拥有3处世界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77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3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全国重点寺院宫观,4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省级森林公园16处,省级地质公园6处,省级湿地公园4处。

第12条SWOT-P分析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发展的优势在于:

①资源优势;②产业比较优势;③区位优势;④生态与民风优势;⑤合作基础优势。

劣势在于:

①旅游产品层次不足;②旅游交通集散有待提升;③部分区域重复;④旅游软件建设不足;⑤中心城市规模有限。

机遇在于:

①旅游产业发展机遇;②区域发展机遇;③市场机遇;④交通改善机遇。

挑战在于:

①市场竞争挑战;②文化开发挑战;③产品创新挑战;④旅游信息化挑战。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发展的内部问题在于:

①旅游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政策机制建设滞后;③缺乏利益协调机制;④缺乏营销与资金支持。

综合进行SWOT-P分析,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突破点在于六个方面:

①注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合作的引导,出台相应的政策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保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区域旅游发展;②结合资源特点,尤其是文化类型与开发现状,进行系列产品开发与项目布局,从而实现中国文化旅游高地的建设;③行根据市场的现状,空间上划分为省际、省内、圈内三个不同地域,区分首次出游旅游者与非首次出游旅游者,构建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注重口碑传承与信息推送,进行差异化市场营销;④通过多个途径,引导资金进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旅游投资,加大旅游专项资金的投入;⑤推进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等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发展,从而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的目标;⑥保护原生生态环境,协调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关系,积极开发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特色旅游,使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旅游发展成为惠及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发展定位

第13条战略指导思想

基于区域视角,充分发挥旅游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中的作用;基于模式视角,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基于创新视角,组织“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创建与创新示范效应,力争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第14条区域战略定位

总体定位:

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山东省核心旅游区块,全国文化旅游高地;实现区域旅游的无缝链接,打造我国知名的省内旅游协作示范区

产业定位:

旅游业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产业转型的重要替代产业;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功能定位: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宜游城市,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创造和谐环境,提高民众幸福指数。

具体建设为:

旅游协作示范区;文化遗产核心区;休闲度假发达区;生活文化体验区。

第15条区域发展目标

总目标是加大突破济南作为省会中心旅游城市力度,做大做强省会旅游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旅游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全省中西部崛起的重要引擎和和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

将山东省省会城市群打造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山东省核心旅游区块与全国文化旅游高地,我国知名的省内旅游协作示范区。

经济发展目标:

2020年,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前沿驱动型产业,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百分比从目前的8.47%左右增长到10%左右;旅游总收入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1.4%;旅游产业发达,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服务优良、开放程度较高、市场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的旅游经济强区。

2030年,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各类旅游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打造一批5A级景区和国家级度假区,具有世界级知名旅游品牌,具有较强的旅游国际竞争力。

社会发展目标:

通过发展旅游,达到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的目的。

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社区和谐、城乡和谐、就业增长、农民收入提高、文化传承、民生改善、城乡居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生态环境目标:

通过绿色旅游开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修复与培育,历史文化的生态保护,各项环境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

第16条主题旅游形象

进一步突出和强化省会城市群的整体旅游形象,在“好客山东”总体形象的统领下,加大城市旅游营销的力度,塑造诸如济南的“天下泉城”、聊城的“江北水城”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准确、简洁、生动的城市旅游形象口号和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从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地理基础、文脉、旅游者感知综合分析,“好客山东”的品牌价值非常高且广为市场接受,省会城市群作为山东省齐鲁文化的典型区域与山东省的行政中心的特征也广为接受。

因此建议本区域的主体形象如下:

省际旅游市场形象:

好客山东,齐鲁之心(备选省际旅游形象:

省会城群,齐鲁之魂)

省内旅游市场形象:

泰山福地,齐鲁中心

圈内旅游市场形象:

圈内一家人

城市旅游形象:

济南——天下泉城;聊城——江北水城;淄博——齐国故都;滨州——孙子故里;莱芜——休闲莱芜;泰安——天下泰安;德州——幸福德州。

第17条旅游发展战略

集群战略:

依托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内的自然空间,打造若干个有竞争力的旅游集群,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融合战略:

积极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旅游业产业融合与城市融合发展。

品牌战略:

旅游的发展应着眼于旅游品牌的培育,通过若干个品牌旅游产品、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示范区树立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支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旅游产业的高效运行。

可持续战略:

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构建区域内“人与自然生态”、“人与经济生态”、“人与社会生态”三重和谐的发展格局,坚持旅游产业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创造安定、富足、宜居的城市环境。

第四章旅游产品与线路规划

第18条产品现状特征

第一,传统山水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相对到位,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品牌。

第二,省域范围内的周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方兴未艾,但知名度小,影响力弱,仅限于各城市及周边市场;以济南为核心的环省会休闲游憩带远没有形成。

第三,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高端度假类旅游产品发展缓慢。

第四,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层次参差不齐,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缺乏。

第五,主题娱乐类旅游产品渐成新宠。

第六,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的旅游产品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存在各自为战与同质竞争的情况。

第19条产品开发原则

第一,突出特色、优势互补原则;第二,面向市场的分层次开发原则;第三,主题化的旅游产品开发原则;第四,强化文化至上的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第20条旅游产品系列

以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旅游资源为依托,结合当前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根据旅游产品的不同层次,可开发以下4类旅游产品:

基础观光类旅游产品:

包括山地观光旅游产品、水体观光旅游产品、城市观光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观光产品;中端休闲类旅游产品:

包括自然生态休闲旅游产品、文化休闲旅游产品、自助休闲旅游产品;高端度假类旅游产品:

包括山地度假旅游产品、滨水(湖)旅游度假区、温泉度假旅游产品、森林度假旅游产品、食疗养生度假旅游产品;其他专项旅游产品:

包括商务会展旅游产品、主题娱乐旅游产品、实景演艺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与民俗体验旅游产品、文化体验、红色旅游、修学研修旅游产品、特色餐饮旅游产品。

第21条城市重点产品

在综合分析各个城市资源优势和市场开发潜力的基础上,进行旅游产品开发重点的识别,从而实现省会城市群各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避免同质竞争和分流客源。

 

表1省会城市群各城市旅游产品重点开发方向设定

城市

旅游产品重点开发方向

济南

城市观光、商务会展、文化休闲(泉水)、综合服务

泰安

山地观光、主题娱乐、温泉度假、实景演艺(封禅)、主题节事(登山节)

莱芜

康体运动(航空运动)、主题节事(航空节)、滨水度假、文化休闲(齐长城)、特色餐饮

淄博

文化博览(齐文化)、主题演艺(齐文化)、生态休闲(森林公园)、特色餐饮

滨州

文化休闲(黄河故道)、生态度假、滨海游憩(黄河三角洲)、乡村旅游(冬枣)

聊城

文化体验(运河遗产)、城市观光(水城)、滨水度假、养生旅游(阿胶)

德州

主题娱乐(齐河)、生态度假(生态城)、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主题餐饮

第22条市场产品对接

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客源市场定位的角度来看,省级远距离市场、山东省域市场、城市群经济圈内市场是三个基本的市场分层。

由于旅游时间、距离、客源市场所在区域的文化特质,以及个体旅游需求、偏好等的差异,针对不同目标市场进行不同的产品开发,才能够保证宣传和推介的旅游产品能够获得绝大多数旅游者的接受和认可。

表2面向市场的旅游产品重点开发方向

产品层次

省际远途市场

山东省域市场

城市群圈内市场

核心产品

山水观光

城市旅游

文化体验

山水观光

主题娱乐

主题节事

主题娱乐

主题节事

生态休闲

重点产品

商务会展

民俗体验

主题节事

城市旅游

生态休闲

乡村旅游

山水观光

城市旅游

乡村旅游

辅助产品

主题娱乐

生态休闲

乡村旅游

康体养生

文化体验

商务会展

民俗体验

康体度假

文化体验

康体度假

民俗体验

商务会展

第23条圈内旅游线路

(1)以省会济南为中心的一日游线路

•济南(天下泉城)——泰安(太平山城)——济南(天下泉城);

•济南(天下泉城)——莱芜(航空运动之城)——济南(天下泉城);

•济南(天下泉城)——淄博(齐文化古都)——济南(天下泉城);

•济南(天下泉城)——滨州(滨海生态之城)——济南(天下泉城);

•济南(天下泉城)——德州(阳光娱乐之城)——济南(天下泉城);

•济南(天下泉城)——聊城(养生运河之城)——济南(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