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6256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

《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岁儿童性格培养.docx

13岁儿童性格培养

1-3岁儿童性格培养

1-3岁儿童性格培养

一、1岁~1岁6个月:

孩子的积极探索求知期

1.对自我与周围环境的进一步认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即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这是人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

孩子1岁以后,由于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学会了像成人叫他那样叫自己。

与此同时他还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及身体的一些部位,如“脚”、“眼睛”等,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如“宝宝饿”、“宝宝痛”等。

当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双脚在家里到处走动参观之后,他的探索活动就更加积极活跃了。

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东西,他都要去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

在这个阶段,孩子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积极探索,广泛、多方面地接触和认识了事物,同时也训练了自己运用物体的技能为向下一个阶段发展做好了准备。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探索行为加以阻止和训斥,便会令孩子感到自己的探索是在做错事,孩子往往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这样不但会压制孩子的好奇心,还会在他心里留下自我怀疑的阴影,妨碍他自信心的树立,失去探索的热情。

当然,学步期的孩子还不能区别周围环境中哪些东西是安全的,哪些东西是不安全的。

因此在这个时期内,家长必须实行一些特别的安全措施,如将药品、有毒物品放置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家长要经常检查房间,看一看地上是不是有钉子、纽扣、刀片等尖锐物品。

这个时期孩子的玩具体积必须大一点,以免孩子把它们放进自己嘴里。

家用电器也在危险物品之列,不能让孩子接触,电器插座应安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免孩子乱动,有触电的危险。

2.孩子与大人:

从怕生到交往

很多1岁以后的孩子还很认生,初见生人时总是疑心重重,自我防范意识很强。

很多成年人不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一见有个小家伙在那里看自己,就一把抱住,结果吓得孩子直往父母的怀里钻,甚至大哭起来。

这样一来,孩子就大方不起来了。

家长应在客人一来时就提醒客人:

“孩子认生,先别理他,我们聊一会儿,他就会主动来找你玩的。

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既有与人交往的愿望,又怕生人的心理状态期。

因此在孩子会行走后,应该经常让他与生人接触熟悉,如经常带他出去逛一逛,每天领他到别的小朋友玩的地方玩,尽管他可能一时同别的孩子还玩不到一起,但孩子还是有兴趣的,慢慢地他就会同别的孩子一起玩了。

3.孩子之间的交往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初到一起时,会主动地相互注视、逗笑,你摸摸我、我碰碰你。

这是孩子间的一种交往形式,也是孩子社会性的需要。

然而,他们在一起玩耍时还不会互相配合,往往是各玩各的,时而还免不了发生一些“小争端”,小伙伴常常不打招呼就抢走对方的东西。

家长可能对此很不满意,认为是孩子自私,有时还会给孩子一点惩罚。

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是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够完善造成的。

1岁多的孩子,自我意识处于萌芽阶段,仅仅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独立的力量,仅仅懂得“我”的含义,有时甚至还不会说“我”这个字,并且还不能意识到在我之外还有“你”、“他”的存在和力量。

因此这段时期的孩子,想法是: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

孩子的这种认识不能称为自私。

随着孩子知识和经验的增长,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交往愿望的日益增强和语言的发展,在正确的教育下,他的这一问题是不难克服的。

4.积极地探索求知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能理解大人的态度了,即使他还不能说话,但大人对他所做的事是否赞成,他可以通过大人的语言、脸色等完全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孩子已有了探索求知的要求,不要认为他去摸电线、拿手机仅仅是为了好玩,这也是他探索的内容之一。

他想了解一个物品,就要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用嘴尝一尝,仔细考查,这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认识周围环境的方式。

对孩子来说,世界充满了他刚刚发现的各种新事物。

这些发现既可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也可能是造成孩子意外伤害的原因。

所以这段时间既要保护孩子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家用物品的安全。

想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就要把重点放在预防上。

将危险、易损的物品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给孩子专门腾出房间的一部分,或院子里的一个角落,让他在那里安全、自由地探索一切他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孩子拿了不该玩的物品,家长要引导孩子,要想办法用另一个可玩的东西去换,而不是硬抢过来。

当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并不是一定不能对孩子说“不同意”或“不行”,只是越少越好,这样孩子才会更重视这个“不”字,并从“不”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比如孩子要去摸带电插座时,家长必须严厉地告诉孩子“不行”,并且伴以严厉的语调、脸色来表明态度。

仅仅这样还不够,对1岁半左右的孩子,还必须用行为来告诉他。

即刻带他离开电插座,这样他就会知道你认真了。

然而有的孩子还会再去摸电插座,这时你应该和上次一样,坚决制止他。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那个东西真的是不能摸、不能碰的。

5.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爱用手打人也是1岁多孩子的特征之一。

孩子的这个行为在这个年龄段很常见,然而却带给大人很大的困惑。

1岁多的孩子走路、爬、跳、拿、摔、丢等动作都能做了,但这些动作还不够熟练,常常是东跌西撞,让人觉得孩子十分顽皮。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但又无法用语言表达,就只好用特有的工具——动作了。

孩子用手拍打也许有以下的原因:

对新世界的探索:

面对眼前的景色和人物,孩子会先仔细看,确定是什么,然后就想伸出手“探索”一下,对孩子来说拍打妈妈和拍打玩具、桌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打招呼:

客人来了,伸手摸摸孩子的小脸,捏捏孩子的小腿,逗得孩子很开心。

于是,孩子举起小手也朝客人的脸上挥去,在孩子看来自己也是在和客人打招呼。

生气了:

孩子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或情感遇到挫折、误会,别人不了解他时,只好用哭闹或动手动脚的方式来表达了。

身教重于言传: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明白事  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会模仿周围人的各种举动。

有些孩子的攻击行为是从成人那里学来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特别留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

提供一个满足孩子需求的环境:

孩子对一切充满好奇,又有充沛的精力。

家长应多带孩子出去活动,在草地上打滚、跑跑跳跳等都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给孩子安全的敲打工具,如海绵填充玩具,以满足孩子的击打愿望,并引导孩子通过多种方式接触世界,如看书、听音乐等。

6.怎样对待孩子的自我意识

1岁~1岁6个月正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孩子想自己动手吃饭、摆弄东西、到处试验自己的能力和体力,若是受到妨碍或要求得不到满足,又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就会哭闹、摔打东西,甚至动手打人。

碰到这种情况时,如果家长一味地迁就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后孩子则会用相同的方法来要挟大人。

因此当孩子想以此达到其无理要求时,家长应予以拒绝,并设法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去。

对待孩子的自我意识,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解释原因:

岁岁个月的孩子,好奇心很强,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对一切都无所顾忌。

可能当妈妈拔下电吹风的插头刚梳了两下发,低头一看,孩子正在脚下试图将插头插回电源插座。

这时妈妈要对孩子说“不”,告诉孩子:

“电是很有用也很可怕的东西,它会引发大火烧着你的,那时候你就见不到妈妈了。

孩子就很容易接受。

父母的意见要一致:

孩子要吃冰激凌,爸爸同意,妈妈却不同意,如此意见相背,孩子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而且也容易造成孩子的投机心理,对支持他的一方有好感。

因此在发生类似情况时,即使父母一方说得不太合理,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而应当私下沟通。

坚持到底:

如果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非买不可,而他已经有好几这样的玩具了,这时家长就应该很坚决地告诉他“不能买”,即使孩子又哭又闹,都不要动摇。

如果家长有一次向他妥协,那么今后碰上类似的情况,孩子还会使出这个手段,并乐此不疲。

不能讲条:

孩子吃饭磨磨蹭蹭,家长对他说:

“吃不完饭,就别想看动画片。

这种方法可能会一时奏效,但会造成另一个不好的影响,孩子也会仿效大人,动不动就讲条。

给孩子其他选择的机会:

孩子非要吃冰激凌,而他虚弱的脾胃可能会因此闹病,家长可以对他说:

“你的胃不好,吃冰激凌会拉肚子,你可以吃酸奶或喝牛奶,这两个你要哪一个?

”用商量的语气同孩子说话,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孩子会乐意接受的。

不能总说“不”:

只有在孩子进行危险活动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家长才能说“不”,对孩子不可限制太多,否则会使他把家长的告诫当耳边风,而且还会令孩子变得胆怯,或产生逆反心理。

二、岁个月岁:

孩子自我意识萌芽期  孩子出现自我意识萌芽

1岁半~2岁的孩子,动作能力不断发展,可以自由活动,并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

这时的孩子虽然还要依赖家长的照顾,却又常常同家长作对,不断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如果要求达不到就哭闹、发脾气。

这些都是幼儿发育中的正常表现。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却又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身体有利,什么对身体不利。

所以家长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回应孩子的要求。

2.孩子爱提问怎么办

由于孩子的知识有限,各方面能力尚待发展,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异于成人的视角和观察事物的方法,都使得他常常提一些成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如“天上的星星有多少?

”“是谁放上去的?

”……这些问题常常使家长感到不知所措而做出一些不当的回应。

有的家长敷衍了事,每当孩子提问时总是说:

“不要问了,长大你就知道了。

有的家长采取排斥、压制的方式,说:

“真讨厌,不要问东问西的!

”家长长期这样对待孩子的提问,久而久之,一部分孩子就会变得沉默寡言,影响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则会变得不听话、更加贪玩。

实际上,孩子提问是其不自觉地运用语言、锻炼语言的一种方法,是孩子自发学习、自发思考的一种行为。

家长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做到正确对待、正确回答他的问题。

这样既可教会孩子各种他感兴趣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3.孩子需要小伙伴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对周围的小伙伴感兴趣,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一见到别的小朋友,孩子就会表现得很高兴,他会与人家手拉手、摸摸人家的脸,或彼此相视而笑。

在家长的引导下,两个孩子还能在一起玩上片刻。

虽然他们在一起玩时往往是各玩各的,看似互不相干,但有小伙伴在场时,孩子玩耍的兴趣和效果却不一样。

有小伙伴在场时,孩子能用一个玩具做出更多的游戏动作,玩的时间也更长。

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意识到同伴的存在,学习配合别的孩子进行初步协调,同时也观察、模仿别的小伙伴的玩法。

但他还不懂得和朋友一起玩,看见别的孩子玩得很开心,他就会模仿着做,活动他的身体,或跟着一起笑。

孩子对玩具只分喜欢或不喜欢,而不去考虑是不是属于自己,所以抢夺玩具的情形经常可见,这是因为这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所有权”的概念,在他的心目中,从别人手中取得的玩具与从自己玩具架上去拿玩具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们在打架,将他们拉开即可,不必去责备他们。

为防止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最好分给每个孩子一玩具,教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玩具跟别人换。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太好强,总是抢小伙伴的玩具,你可让他与大一些的孩子一起玩,这样他就会收敛一些,学习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这是孩子学习成功交往的开端。

还有些孩子不愿把自己手中的玩具给别人玩,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这种表现也是正常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要教会孩子在与小伙伴玩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并体会到这样做之后获得赞赏的愉快心情。

孩子与小朋友玩耍或共同参加其他各种活动时,家长都要顺其自然发展。

当孩子没有参与的愿望时,不要勉强,而当他想参与时,也不要因为不合大人的心愿和安排,而加以阻止。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更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促使他参与成功、体验愉快,提高他参与的积极性,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4.独立行动的倾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以往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这种独立倾向可以从“我自己”这个词上表现出来。

孩子对于可以自己完成的动作,总是喜欢独立完成,而不要成人的帮忙。

如当妈妈帮孩子穿衣服时,他会说:

“我自己穿”;当爸爸要喂他吃饭时,他又会说:

“我自己吃”;如果带他上街,他会挣脱大人的手,要求自己走……

孩子的这种独立行动的倾向,是孩子发展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础。

因此,大人应该积极地加以鼓励和引导,尽量给孩子多提供一些机会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动脑筋、自己动手做事的乐趣和喜悦。

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动作慢而代替他完成,这样会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另外,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独立愿望越来越强,但独立做事的能力却很差,因此家长既要允许孩子在某些方面依赖于大人,以稳定他的情绪,又要鼓励他,并对孩子的行动提出适当的要求,如自己穿衣、吃饭等,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5.主动与人交往

这时的孩子既能走路,又会用语言表达,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好奇,而怯生的程度已大大减轻,他会对一些新的面孔发生兴趣。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习主动与别人交往,特别是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交往。

小朋友之间可能会相互接触,或交换玩具,让孩子在这些简单的活动中,得到乐趣。

想要让孩子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应教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交际动作,比如拥抱、握手、微笑等。

家长可以在上下班时教孩子学做这些动作,如妈妈去上班,可以教孩子说“再见”,或亲吻妈妈一下。

小朋友来了,可以教孩子互相握手或拥抱等,通过这些日常动作增强孩子的交际意识。

6.看别人玩对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有益处

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能多与别的小伙伴交往、游戏、玩,但有些孩子往往喜欢看别人玩,却不参与。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孩子的交往与其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是从3岁左右开始的。

而2岁左右的孩子独自游戏比较多,孩子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以后慢慢在游戏中互借玩具,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及共同合作才逐渐增多。

爱看其他孩子玩对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大有益处。

通过观察,孩子可以学会和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

所以当大人发现孩子喜欢观察周围儿童的游戏时,应感到高兴,并同时为他提供各种观察的条和机会。

若孩子观察时注意力较集中,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这正是他想参与活动前的准备。

对待孩子的这一表现,家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应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7.享受玩具的快乐

孩子对玩具的兴趣非常浓,玩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发生变化。

1岁6个月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玩比较复杂的玩具了,对玩具和游戏也开始运用自己的分辨力,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力。

孩子的手腕和手指技能有一定的发展,能够较好地运用手眼协调能力,摆弄一些复杂的玩具,如小工具、小餐具、小炊具等。

几何图形嵌板适合2岁左右的孩子玩,需要分辨大小的套叠玩具(如套杯)也能带给这个年龄段孩子极大的快乐。

此外,发挥孩子想象力的玩具也很受欢迎,如手机、插嵌型积木、能穿脱衣服的娃娃等。

家长应充分利用玩具教育孩子,让孩子享受玩具与活动的乐趣,在轻松的玩耍中获得情绪上的满足,自然而然地获得感官刺激,激发和培养孩子广泛而浓厚的兴趣。

家长应该让孩子有足够的玩具和空间,为孩子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能自由自在、聚精会神地玩耍,以培养他的专注力。

8.训练和游戏

(1)大家一起做律动

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律动。

家长边听音乐边拍手,如果到某一拍需要跺脚、弯腰、转身、双手在右侧拍、双手在左侧拍等,让孩子跟着一起做。

孩子在家可以经常和家长一起做律动,到亲子园就可以跟着老师配合音乐的旋律来做律动。

有许多小朋友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会使孩子感受到群体游戏的快乐,感受到节拍的快感和动作一致的美。

孩子和大家一起做相同的动作时,会互相观看、彼此学习。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渐渐学会约束自己,尽量和大家一致、共同行动。

三、2~3岁:

孩子进入“第一反抗期”

(1)

1.什么是“第一反抗期”

这时期的孩子开始表现得特别不听话,逆反心理强烈,事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第一反抗期”是孩子自我意识迅速成长的表现,也是发展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时机。

但有些家长对孩子进入“第一反抗期”的变化不能正确理解,认为孩子变坏了、不乖了,而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教孩子正确的建立“自我”

这一时期的孩子强烈要求摆脱大人的庇护,希望按自己的想法玩耍,而不愿再事事听从大人的摆布。

常常什么事情都争着自己干,想做什么就要立即去做,想得到什么就非得到不可。

如果大人不同意,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不止,所以很多家长都感到这个阶段的孩子难带。

其实孩子正是在利用反抗来建立“自我”。

因为这时孩子常常觉得自己能干了,不愿意处处受大人支配,便以不服从、哭闹来达到这个目的。

这一现象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什么都想干的愿望,尽量为孩子创造更多发挥独立性的机会。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可以装作不知道,暂时不去理他,或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游戏。

这样孩子的反抗心理就能得以缓和,并有助于促进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

如果大人对孩子管教过严,用过多的“不行”和“镇压”来制止反抗,会阻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相反,如果为了不让孩子哭闹而一味地取悦迎合孩子,则会滋长孩子任性、固执等非理性的意志萌芽。

3.自我意识和占有欲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的头脑中有了“我的”、“我自己的”等概念,但对“你的”和“他的”等概念又比较模糊,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一切东西只要他喜欢他便认为都是自己的。

因此当家长发现2岁的孩子抢夺同伴的东西时,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厉声斥责。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般到3岁左右)和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在正确的教育下孩子会克服这个问题的。

但如果孩子经常抢夺同伴的东西,家长就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

可以让他跟较大的孩子交往,较大的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的东西,会制止他的抢夺行为。

相反,如果孩子的东西经常被别的小朋友抢夺,就让他和较小的伙伴交往以减少受侵犯的机会。

如果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让别人玩,而大人却强制孩子让出,这不仅不能使孩子学会“礼让”,还会使孩子感到大人也要占有他的东西,结果反而会促使他产生更强烈的占有欲。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可用引导的方法,让孩子把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令孩子从中体会到与同伴一起玩的欢乐。

4.与小伙伴交往

2~3岁的孩子爱找小伙伴玩,但现在的孩子多为家中“独苗”,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很少,同时又缺乏社交锻炼,很容易与小伙伴发生不愉快。

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一些社交技巧,鼓励孩子说出“我跟你玩好不好”等话。

让他知道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能乱动,有任何要求必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

家长平时也应尊重孩子,不过分干涉孩子的游戏方式和内容,让孩子体会被人尊重的同时,也学会尊重别人。

 为孩子选择年龄相近的伙伴,如果在相处过程中发生小摩擦,若不影响安全,不妨让孩子自行处理,孩子的社交能力会在处理与同伴矛盾的过程中增强。

如果发生较大的冲突,可将孩子暂时隔开,等他感到跟朋友玩比被隔离更有趣时,教他懂得分享、等待、轮流等观念。

家长不要剥夺孩子与人相处、处理问题的机会,因为只有遇到问题,孩子才能学会解决问题。

5.孩子的性别意识

2~3岁是孩子性别理解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家长要对孩子及时进行性别教育,使孩子对自己的性别形成正确的认识。

孩子对性别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应首先从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开始。

大约2岁半左右,孩子就开始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自我性别认识完成后,孩子会很高兴地接受,并学习被社会所认同的相应性别的行为。

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在家庭中生活,所以家长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小时候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识混乱,将有碍孩子日后心理社会性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其性心理的正常发展。

并且这种不正确的性别认同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

为了使孩子在建立正确性别意识的基础上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家长的期望对孩子性别认同有影响:

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不同性别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认同。

如果是男孩,家长就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勇敢、强壮、具有男子气概的人;如果是女孩,家长就希望她成为一个温柔、细腻、可爱的人。

这种观念上的定位,使家长会根据孩子的性别作出不同的反应。

如家长喜欢给女孩买娃娃,鼓励她做安静的游戏;给男孩买玩具枪、足球,赞同他做激烈、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等。

这种性别期待有利于孩子产生相应的性别行为,作出正确的性别认同。

认识到传统观念的局限性:

传统的性别观念虽然有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但过度使用会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片面性。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生活中除了具有自己性别中的一些典型特性外,在不同的场合或对象面前还需要表现出不同的性别特性。

因此只要是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家长就应予以鼓励,不要拘泥于“像男孩还是像女孩”的思维模式,要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给孩子的穿着打扮要适当:

孩子对于性别的最初认识源于人的外部特征,其中穿着打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通常是由父母决定的。

有的家长由着个人的偏好打扮孩子,如给男孩子穿花裙子、化妆成女孩等,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正确性别意识的形成,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产生影响。

防止孩子出现性别认同异常:

家庭中父母双方要扮好自己的性别角色,因为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别后,喜欢模仿同性别父母的行为。

对于双亲不全的家庭,应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在缺少父亲的家庭里,男孩性格倾向于女性化,女孩性格倾向于男性化。

不要让孩子总是和异性伙伴做游戏,在孩子的小伙伴中,不应缺少同性别伙伴。

母亲对男孩不要过于保护,不要禁止他参加男孩们的激烈游戏,更不能鼓励男孩或女孩的极端异性化行为,如小男孩用母亲的口红抹嘴唇,即使的确好看,也不宜当面称他漂亮。

6.孩子的恐惧感

(1)对黑暗有惧怕感

家长平时绝不能用“关黑屋子”的办法来惩罚、吓唬孩子,否则孩子会把黑暗与恐惧联系起来,对黑暗的惧怕感会愈加强烈。

为了淡化孩子的恐惧感,家长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自然而有意识地锻炼孩子。

用浅显的语言把黑夜的形成原因告诉他,消除孩子由于黑暗的神秘感而引起的恐惧。

(2)害怕打雷  家长可用形象的语言给孩子讲解这一自然现象的成因。

如:

“打雷是因为下雨之前,天上的乌云很多,它们在一起挤着挤着就打起架来,发出好大好大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了。

这样会减轻孩子的恐惧,还可以让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你们不要再打架了”“这个声音不好听”等,来减轻孩子对雷声的恐惧。

(3)害怕猫、狗等小动物  孩子害怕猫、狗等小动物可能与这些动物曾追、咬过他有关。

家长可以给孩子看一些介绍小猫、小狗的画册,了解其习性,或让孩子逐渐接近一些家长比较熟悉的,较温顺的小狗、小猫,甚至还可以让孩子轻轻摸摸它们的皮毛,孩子会渐渐消除这种恐惧的。

(4)害怕某些昆虫  孩子害怕某些昆虫很多时候与大人的态度有关。

小孩子并不懂得害怕昆虫,但如果在他摆弄昆虫时,大人惊慌失措地阻止,就会使他产生恐惧。

只要孩子摆弄的是无毒无害的虫子,家长即使害怕也不应表现出来。

(5)害怕独处  家长要逐步帮助孩子克服害怕独处这类恐惧,如先陪孩子一起去洗手间,再慢慢让他自己去,并告诉他“妈妈在这儿看着你”。

家长要真的站在稍远的地方注视孩子,不要等孩子一进洗手间,大人就离开。

最后鼓励孩子自己去,如果孩子做到要表扬孩子,以激起孩子克服恐惧的自信心。

7.孩子的嫉妒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画面:

两个孩子刚开始还高兴地在一起搭积木,一个搭得又快又好,一个搭得又慢又差,搭得差的孩子几经努力,还赶不上搭得好的孩子,他便会把对方的成果推倒,让大家都玩不起来。

这是孩子嫉妒心理的表现之一,孩子产生嫉妒心理后,往往容易把怨气指向别人,过分的嫉妒会令孩子的性格变得抑郁多疑、神经过敏、执拗任性等。

家长要注意及时疏导孩子的嫉妒心理。

家长除了指导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别人以外,更重要的是应尽量避免易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环境刺激,设法引导孩子将嫉妒的消极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

家长要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自强信念,帮助孩子分析别的小朋友是获得“成功”的,使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