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6076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docx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同步练习组卷12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

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温度

C.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

D.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

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

B.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

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

4.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6.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常会感到手冷。

为了使自己的手更暖和些,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名儿童所用的方法。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

A.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女孩通过做功取暖

B.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C.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D.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

7.质量相等的水和铝球,初始温度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铝球放入水中,则(  )

A.热从水传给铝球B.热从铝球传给水

C.水和铝球之间没有热量传递D.温度从铝球传给水

8.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刀在磨刀口时,刀片会发烫

B.水壶烧水至沸腾时,壶盖会发生跳动

C.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地冷却

D.内燃机四冲程的压缩冲程中能的转化

9.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舌尖上的中国2》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蒸、炒、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错误的是(  )

A.煎:

烙煎饼的鏊(ào)子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蒸:

蟹黄和烧麦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蒸熟的

C.炒:

藜蒿和腊肉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D.拌:

香椿和豆腐相拌后的入味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10.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锯条发热

B.

划火柴点火

C.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热”字有的时候表示温度、有的时候表示热量、有的时候表示内能、热传递的热表示  ,天气热的热表示  。

12.生活中所说的“热”可以有温度、热量和内能多种含义,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热”字的含义。

(1)搓手即能发热:

  ;

(2)合肥这几年的夏天很热:

  。

13.内能的重要应用:

一是可以用它  ,二是可以用它  。

14.目前我国研发出一款新型空气动力汽车,它利用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提供动力,这种车在开动时将空气的  能转化为  能。

15.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16.物体内能的改变有  和  两种方式。

但其实质不同,  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  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

17.用水冷却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  。

当鸡蛋和水的  相同时,二者不再发生热传递。

18.过春节时,人们总喜欢燃放烟花、炮竹、其中有一种“甩炮”无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温度  ,达到火药的着火点,从而把它引爆。

19.冬天,小明利用俗称“小太阳”的电暖气取暖,这是通过  方式使房内气温升高。

电暖气前放一小蝶醋,一会整个房间内都飘着醋味,这是  现象。

20.端午节妈妈在厨房煮粽子,小强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现象,煮粽子是通过  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学期《13.2内能》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

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温度

C.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

D.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

【分析】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多少、物质种类有关。

【解答】解: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会有热量的传递,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的多少,故A错误;

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

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多少、物质种类有关,因此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因为物质确定、质量确定、温度变化相同所以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

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热传递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

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析】

(1)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无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A、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故A错误;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温度再低也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B错误;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错误;

D、物体内部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内能、分子运动以及影响内能大小因素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3.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

B.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

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就是内能的利用。

【解答】解:

A、点燃爆竹,火药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的转移;

C、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

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这是利用对物体做功的办法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4.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分析】

(1)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3)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

【解答】解:

A、煲鸡汤时,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正在沸腾的鸡汤,温度虽然不变,但不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故C正确;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烟雾”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热学相关的多个知识点,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能用相关热学知识做出解释是解答的关键。

 

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分析】

(1)热量是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二者是等效的。

(3)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解答】解: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他做功,故BC错误;

D、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热量的理解、改变内能两种方式、内能的影响因素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

也是中考的热点。

 

6.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常会感到手冷。

为了使自己的手更暖和些,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名儿童所用的方法。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

A.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女孩通过做功取暖

B.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C.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D.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

【分析】要知道属于哪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应该知到热传递和做功的特点,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呵气”是能的转移,“搓手”是做功。

【解答】解:

女孩手捧水杯,水杯温度较高,热量会从水杯转移到手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男孩双手搓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靠做功改变手的内能。

故选:

B。

【点评】能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改变内能的这两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7.质量相等的水和铝球,初始温度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铝球放入水中,则(  )

A.热从水传给铝球B.热从铝球传给水

C.水和铝球之间没有热量传递D.温度从铝球传给水

【分析】质量相等的水和铝球,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少,而初温相同,可以得出水和铝球的末温高低,进而确定热传递的方向。

【解答】解:

水和铝球的质量相同,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而初温相同,水的末温低,所以热量从温度高的铝球传向温度低的水。

故选:

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发生热传递的条件和比热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8.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刀在磨刀口时,刀片会发烫

B.水壶烧水至沸腾时,壶盖会发生跳动

C.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地冷却

D.内燃机四冲程的压缩冲程中能的转化

【分析】分析能量转化时,就看什么能量减少了,什么能量增加,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

【解答】解:

A、刀在磨刀口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刀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B、水壶烧水至沸腾时,壶盖跳动,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符合题意;

C、烧红的铁块,慢慢地冷却,是将内能转移到空气中,不符合题意;

D、内燃机四冲程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对物体做功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舌尖上的中国2》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蒸、炒、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错误的是(  )

A.煎:

烙煎饼的鏊(ào)子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蒸:

蟹黄和烧麦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蒸熟的

C.炒:

藜蒿和腊肉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D.拌:

香椿和豆腐相拌后的入味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分析】

(1)金属的物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A错误;

B、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故B正确;

C、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故C正确;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中华美食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

 

10.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锯条发热

B.

划火柴点火

C.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A、锯木头锯条发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B、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基础题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热”字有的时候表示温度、有的时候表示热量、有的时候表示内能、热传递的热表示 热量 ,天气热的热表示 温度 。

【分析】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感觉热指的就是物体温度较高;

(2)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

(3)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可以说物体含有内能。

【解答】解:

热传递,指的是物体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或放出热量,这里的热指的是“热量”;天气热,指的是气温高,这里的热指的就是“温度”。

故答案为:

热量;温度。

【点评】同样是“热”含义却不一样,本题要求学生知道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能够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12.生活中所说的“热”可以有温度、热量和内能多种含义,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热”字的含义。

(1)搓手即能发热:

 内能 ;

(2)合肥这几年的夏天很热:

 温度 。

【分析】“热”有不同含义,有“温度”“内能”“热量”等多种含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表示物体具有内能;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解答】解:

(1)搓手时克服摩擦做功,会感到手发热,指的是手的内能变大;

(2)合肥这几年的夏天很热,是指温度高;

故答案为:

(1)内能;

(2)温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能、温度、热量的概念。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或做功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13.内能的重要应用:

一是可以用它 加热物体 ,二是可以用它 做功 。

【分析】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且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2)内能的利用有两方面,一是用来加热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二是用内能来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内能的重要应用是:

加热物体和做功;

故答案为:

加热物体;做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4.目前我国研发出一款新型空气动力汽车,它利用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提供动力,这种车在开动时将空气的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分析】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压缩空气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新型空气动力汽车,它利用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提供动力,这种车在开车时空气膨胀做功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车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

内;机械。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转化的有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节能环保的好习惯。

 

15.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 增大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 增大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温度的关系: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要掌握热运动的概念,知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解答】解:

物体的温度升高,则其内能增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

故答案为:

增大;增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内能与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考查了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16.物体内能的改变有 做功 和 热传递 两种方式。

但其实质不同, 热传递 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 做功 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 做功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 热传递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其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能量的转移。

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解答】解: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做功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火柴可以擦燃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放在火上点燃是将火柴从温度高的地方来获得内能,由温度差引起了内能的改变,故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故答案为:

做功;热传递;热传递;做功;做功;热传递。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析解答。

 

17.用水冷却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 减小 。

当鸡蛋和水的 温度 相同时,二者不再发生热传递。

【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水从鸡蛋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所以当鸡蛋和水的温度相同时,二者不再发生热传递。

故答案为:

减小;温度。

【点评】此题考查了改变内能方式的理解和热传递的条件,是一道基础题。

 

18.过春节时,人们总喜欢燃放烟花、炮竹、其中有一种“甩炮”无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做功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增大 ,温度 升高 ,达到火药的着火点,从而把它引爆。

【分析】本题抓住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解答】解:

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对鞭炮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火药的着火点,内能迅速增大,短时间内不能释放,就会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

做功;增大;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并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19.冬天,小明利用俗称“小太阳”的电暖气取暖,这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使房内气温升高。

电暖气前放一小蝶醋,一会整个房间内都飘着醋味,这是 扩散 现象。

【分析】

(1)做功与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冬天,小明利用俗称“小太阳”的电暖气取暖,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使房内气温升高。

电暖气前放一小蝶醋,一会整个房间内都飘着醋味,这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扩散快的缘故;

故答案为:

热传递;扩散。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现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与热传递,本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是一道考查学生能力的好题。

 

20.端午节妈妈在厨房煮粽子,小强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扩散 现象,煮粽子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

【分析】

(1)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解答】解:

(1)因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里粽子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

(2)粽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蒸粽子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内能的。

故答案为:

扩散;热传递。

【点评】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基础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