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5820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 多彩的消费.docx

高考政治必修1大一轮复习讲义第3课多彩的消费

第3课 多彩的消费

[考点展示]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核心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因素

关系

措施

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

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

(直接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完善分配制度

未来收入预期

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收入差距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物价变动

(重要因素)

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引起消费量的变化

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宏观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

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消费观念

(主观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其他因素

市场环境、商品性能质量、商店位置、服务水平等

2.消费类型

划分依据

消费类型

特点

交易方式

钱货两清的消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

贷款消费

预支未来收入

租赁消费

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

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享受资料消费

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提醒 正确认识贷款消费

①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②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③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④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消费结构

(1)含义:

消费结构反映了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因素:

消费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及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的影响。

(3)恩格尔系数:

是衡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命题揭秘:

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使得消费的知识成为高考的重点。

试题一般以居民消费内容、消费结构的变化为背景,或以体现说明类问题的形式,借助图表坐标要求学生概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情况;或以原因意义类问题的形式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或以方法措施类问题考查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热考点1 影响消费的因素

典例1 2017年3月7日,央视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

“收入”与“幸福感”基本呈“正相关”,但年收入在30万却形成一个幸福的拐点(如下图所示)。

即随着收入继续增加幸福感却逐渐下降,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群体幸福感低于8~12万的家庭。

据此,判断合理的是(  )

①收入水平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前提 ②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提高幸福感的基础 ③转变消费观念是提高幸福感的关键 ④财富观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错误;材料不涉及消费观念,③排除。

跟踪训练1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而要发挥消费的重要“引擎”作用,就必须做到:

让群众“能”消费,让群众“敢”消费,让群众“愿”消费。

根据材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提倡适度消费 ②健全社保体系 ③改善消费环境 ④增加商品供应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就需要健全社保体系,消除后顾之忧。

同时,也要改善消费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消费,②③正确;①④与材料主旨不符。

热考点2 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

典例2 (2014·全国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图中奢侈品曲线呈大幅上升趋势,由原来的2%上升到接近14%,日用品曲线呈下降趋势,由原来的4%下降到2%左右,由此可以推断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用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小但也是处于不断增长中,故③④符合题意,选D项。

图中数据变化未能体现消费行为和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表述),①②不符合题意。

跟踪训练2 下图中体现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的是(  )

答案 C

解析 A中粮食消费和书报消费均有所增加,但是粮食消费依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体现不出来消费水平的提高,故排除;B中粮食消费和书报消费均有所下降,故排除;C中粮食支出比重减少,增加书报消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失分点1 职工工资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提醒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工资增长,恩格尔系数一般应下降。

矫正训练1 (2014·北京高考)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根据上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一般情况下,平均工资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①错误;居民生活成本与物价有关系,故②与题意无关。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工工资不断增长,故③符合题意;职工工资不断增长,必将增加对服务方面的消费,故④正确。

失分点2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提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中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上升,但仍以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为主。

矫正训练2 (2012·海南高考)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档商品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

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答案 C

解析 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说明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故C项正确;A项错误,商品的价格虽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B项属于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而非根本原因,舍去;D项说法错误。

核心考点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

特点

评价

从众心理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①优点: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②弊端: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③态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标新立异

①优点:

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②弊端: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③态度: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夸耀性

盲目性

①弊端: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②态度:

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①优点: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②态度:

大力提倡

提醒 攀比心理的“攀”和“比”,往往是低收入消费者模仿高收入消费者,目的在于炫耀。

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要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要求

注意点

意义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①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

②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

③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

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

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①要避免盲目跟风

②要避免情绪化消费

③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要协调

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

①主旨:

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核心:

可持续性消费

③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①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

②有利于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

③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戒奢从俭

①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②崇尚节俭并不是抑制消费

①是国家自立自强和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

②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

提醒 有关消费的知识总结

①影响消费的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物价、消费心理等。

②消费的类型:

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③消费心理:

从众消费、求异消费、攀比消费、求实消费。

④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⑤消费对生产的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消费调节着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命题揭秘: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理解。

也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热考点1 区分四种消费心理

典例1 (2016·全国丙卷)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D

解析 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进行的消费,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为D。

跟踪训练1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据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列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  )

A.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B.企业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私人定制模式——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C.企业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

D.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的质量——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

答案 C

解析 A是从众心理;B是求异心理;D不是攀比心理;C对应正确,故选C。

 如何区分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

(1)人有我有是从众心理,人有我异是求异心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攀比心理,注重实用为求实心理。

(2)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热考点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典例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

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

这警示我们(  )

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B.要避免贷款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D.要做理性消费者

答案 D

解析 标新立异的消费并非都不可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而不应全盘否定,A错误,不选;C与题意无关;贷款消费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是可以的,也不应全部否定,但是贷款消费要理性,不能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B不选,故正确答案是D。

跟踪训练2 “土豪”作为一个网络用语,用于讽刺那些没文化品位还肆意炫耀自己有钱、消费水平很高的人。

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品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

“土豪”现象启示我们在消费上要(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反对享受,节俭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土豪”现象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品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这启示我们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②④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③中“反对享受”错误。

     2.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

典例3 (2014·全国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 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

网民数量高达5.64亿。

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

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审题与解答

审设

知识范围

经济生活知识

设问指向

消费的特点和作用

有效信息

①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

②信息消费总额和增速,智能手机、电视机销售数量和增速

③信息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的对比情况

考查知识点

①消费的规模、数量和增速等

②a.消费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b.消费对企业生产的作用。

c.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特点:

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信息产品消费总体发展快速,但细分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

(2)作用: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跟踪训练3 “手上有钱,心里仍慌”是目前普通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购房或建房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高支出,事难找,收入又不高,更令百姓心存畏惧,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乱花钱。

此外,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极少一部分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农村市场,被视为挖掘中国消费潜力的“新蓝海”,如今在电商的启动下已渐显威力。

以前到城里购物不方便,如今“动动手指”货物就可送到家。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百姓的消费信心,挖掘中国消费潜力的“新蓝海”。

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增强消费信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未来收入预期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国家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

国家应该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政府应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扩大消费的原因与措施

本考点是高考主观题命题的长效热点,题型有体现类、原因类、措施类等。

常见设问方式

(1)为什么要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有哪些?

常用答题语言

(1)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

国家: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②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企业:

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个人:

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失分点 混淆适度消费与理性消费

提醒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强调的是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强调的是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矫正训练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单购买500元商品。

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答案 C

解析 合理的求异消费,可以提倡,故排除A;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是求实和从众心理引发的,排除B;适度消费强调消费与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相符,材料未涉及收入与消费,D不当选;“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自身不需要,体现了一种盲目跟风,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故答案为C。

热点聚焦3 促进消费升级 拉动经济增长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国务院数据显示,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已经从2013年的47%,上升到2017年一季度的77.2%,二季度仍然保持了这一态势,这是16年以来消费对经济贡献率的最高水平。

消费市场主要亮点:

一是实体零售呈现回暖态势。

实体零售企业积极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体验,带动线下零售复苏回暖。

二是网络销售保持高速增长,全国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

三是服务消费继续快速发展。

全国餐饮收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分别是11.2%、12%,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四是绿色共享消费成为市场热点。

重点零售企业一级能耗空调、一级能耗冰箱、智能电视销量同比增速分别高于空调、冰箱和电视类整体增速29.9、15.4和20.7个百分点。

共享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费选择。

五是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7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以智能消费、绿色消费等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有望成为我国未来消费领域的主流。

由于消费升级涉及产业众多,并能快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不仅仅是促成几个规模巨大的产业,更会促使信息产业、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整个国民经济结构。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是消费的前提。

信息点② 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增加,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信息点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信息点④ 价格影响消费。

信息点⑤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生产,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命题猜想]

随着我国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消费政策措施的逐步完善,消费新动能快速成长。

高考可能结合消费结构的升级等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消费原则、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

[命题预测]

1.下图是2010年至2017年三大需求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

近年来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变化的原因有(  )

①出口疲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②经济转型升级,投资和消费之间实现结构优化

③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消费的信心意愿增强

④就业充分,居民收入增长,个人消费结构更趋合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B

2.2017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高58.6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为32%,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分别增长17.3%、14.8%和14.8%,分别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7.3、4.8和4.8个百分点。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5.8%、13.5%,分别比全部支出增速快8.1和5.8个百分点。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概括我国当前消费变化的特点,并分析这些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 

(1)特点:

从2014年到2017年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2)积极影响: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引导生产调整,推动供给侧改革;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增速明显,旅游人数超25亿人次,人均近两次;旅游收入增速是GDP增速的2.28倍,是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的2.5倍。

我国国内旅游业高速增长(  )

①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②意味着享受性资料的消费已经变成主流 ③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④将成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A

解析 ②中“主流”错误;④错误,科技创新是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

2.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下图为不同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形状(X轴为商品需求量,Y轴为居民收入)。

下面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图1是必需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逐渐加快 ②图2是奢侈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逐渐加快 ③图3是低档品曲线,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不断减少 ④图1、2、3共同表明收入水平越高,食品需求越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不会随收入增加而逐渐加快,故①错误,④说法不符合题意。

3.当前,随着内需从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消费也从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

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传统服务业里孕育出大量新服务、新业态,以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由材料可知(  )

①消费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增强 ②我国居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推进 ③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消费从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并不意味着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推进,②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4.为了更好地分析经济发展状况,人们设置了许多量化指标,如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基尼系数。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