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5291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学年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

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1kJ·mol-1;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B.Q1=Q2C.Q1

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N2(g)+

H2(g)=NH3(g)ΔH=-46.19kJ·mol—1

H2(g)+

Cl2(g)=HCl(g)ΔH=-92.36kJ·mol—1

I2(g)+

H2(g)=HI(g)ΔH=-4.74kJ·mol—1

A.HCl>NH3>HIB.HI>HCl>NH3C.HCl>HI>NH3D.NH3>HI>HCl

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

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

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A.−1780kJ/molB.−1220kJ/mol

C.−450kJ/molD.+430kJ/mol

4.右图是反应CO(g)+2H2(g)═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

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510kJ•mol﹣1

D.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5.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某兴趣小组的实验数值结果大于57.3kJ·mol-1(中和热),原因可能是

A.实验装置中小烧杯杯中低于大烧杯杯口

B.用浓硫酸代替了稀硫酸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洗涤,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6.下列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

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D.当Δ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

7.已知:

①H2O(g)=H2O(l)△H1=﹣akJ•mol﹣1

②C2H5OH(g)=C2H5OH(l)△H2=﹣bkJ•mol﹣1

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3=﹣c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

若使46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b﹣a﹣c)kJB.(3a﹣b+c)kJC.(a﹣3b+c)kJD.(b﹣3a﹣c)kJ

8.已知:

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

2Na2O2(s)+2CO2(g)=2Na2CO3(s)+O2(g) ΔH=-452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B.CO的燃烧热为566kJ/mol

C.Na2O2(s)+CO2(s)=Na2CO3(s)+1/2O2(g) ΔH=-226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

9.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ΔH=+285.5kJ·mol-1

C.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1,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D.密闭容器中,9.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g时,放出19.12kJ热量。

则Fe(s)+S(s)=FeS(s)ΔH=-95.6kJ·mol-1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反应属于自发过程

B.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

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11.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CH3OH(g)

CH3OCH3(g)+H2O(g)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I

387

0.20

0.080

0.080

387

0.40

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吸热反应

B.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0.1mol、CH3OCH30.15mol和H2O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12.对于可逆反应:

2A(g)+B(g)

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13.将K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KO2(s)

2K2O(s)+3O2(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压强增大B.氧气浓度不变C.KO2的量保持不变D.平衡常数增大

14.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5.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A

B

C

D

研究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16.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1·min-1

17.某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

2X(g)

Y(g),在相同条件下,若分别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气体或Y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内X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

A.都增大B.都减小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18.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CH3OH(g)

CH3OCH3(g)+H2O(g)

容器

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I

387

0.20

0.080

0.080

387

0.40

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0.1mol、CH3OCH30.15mol和H2O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9.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

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

,其中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

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A.3.0B.4.0~4.5C.6.5~7.0D.9.0

20.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

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21.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己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为:

2CrO42﹣(aq)+2H+(aq)

Cr2O72﹣(aq)+H2O

(1)。

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增大c(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rO42﹣的转化率提高

B.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mol/L,应调溶液的pH=5

C.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917.4g

D.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0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1

22.室温下,用0.1mol·Lˉ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ˉ1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X为弱酸

B.M点c(HX)—c(X-)﹥c(OH—)—c(H+)

C.将P点和N点的溶液混合,呈酸性

D.向N点的溶液中通入HCl至pH=7:

c(Na+)﹥c(HX)=c(Cl—)﹥c(X—)

23.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2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Ⅰ中可以看出反应A(g)=C(g)的△H=(E1-E4)kJ·mol-1

B.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

2SO3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扩大了容器的体积

C.图Ⅲ表示将CO2通入NaOH的稀溶液中,随着CO2的通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变化关系

D.图Ⅳ曲线表示用0.10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酸,由此可判断HX的酸性最强

25.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4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均减小

B.用CH3COOH溶液滴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至中性,

V(CH3COOH溶液)<V(NaOH溶液)

C.向0.2mol·L-1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H3·H2O溶液:

c(Cl–)+c(OH–)=c(H+)+c(NH3·H2O)

D.在含0.1molNaHSO4溶液中:

c(H+)=c(SO42–)+c(OH–)

26.室温下,pH=2的X、Y、Z三种酸的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L,其pH与溶液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强酸,Y和Z是弱酸

B.稀释前的浓度大小为c(Z)>c(Y)>c(X)

C.稀释前的电离程度大小为X>Y>Z

D.pH=2时,X、Y、Z都是稀溶液

27.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25℃时,NH3+NH3⇌NH

+NH

,NH

的平衡浓度为1×10-15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液氨中加入NaNH2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变大B.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减小

C.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7D.在液氨中放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

28.c(O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若稀释后两溶液的c(O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A.m>nB.m=nC.m<nD.不能确定

29.80℃,0.1mol/LNaHB溶液中c(H+)>c(OH–),可能正确的关系是()

A.c(Na+)+c(H+)=c(HB–)+2c(B2–)B.溶液的pH=1]

C.c(H+)∙c(OH–)=10–14D.c(Na+)=c(H2B)+c(HB–)

30.25℃时,用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1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H+)+c(H2C2O4)+c(HC2O

)=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HC2O

)+2c(C2O

)=c(Na+)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c(HC2O

)>c(H2C2O4)>c(C2O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Na+)>c(C2O

)=c(HC2O

)>c(H+)>c(OH-)

二、填空题(40分)

31.(8分,每空1分)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试问:

⑴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个。

⑵它有个电子层,有个能级。

⑶它的价电子构型是,它的价电子数是。

⑷它属于第周期,是(填主族或副族)

⑸它的未成对电子有个

32.(17分,每空1分,特别说明的除外)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①______,⑥______,⑦__  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④___  __  ___,⑧___          。

(3)在①~12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

(均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填序号),跟它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填序号),它们可以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如下:

                                     (2分)。

(6)已知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可以与⑧形成一种AB4型的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33.(14分)X、Y、Z、R、M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Y

Y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4个原子轨道

Z

Z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R

R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M

M的单质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的强碱中含有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

(1)Y、Z、R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Z、R的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强的是________,沸点高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甲是由上述3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常温下pH=3的甲溶液中由水电离c(H+)=10-3mol/L,则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直线型分子Y2Z2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是________。

(5)常温下0.58gY4H10完全燃烧放出29kJ的热量,请写出Y4H10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说明是吸热反应,CuSO4•5H2O(s)=CuSO4(aq)+5H2O(l)ΔH>0①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1kJ·mol-1 ②CuSO4(s)=CuSO4(aq)   ΔH=—Q2kJ·mol-1 ③由上面三式可得:

①=②+③,所以可知Q1>Q2,A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

考查

2.A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成时放出能量越多,产物越稳定,故稳定性顺序是HCl>NH3>HI,A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

考查氢化物的稳定性

3.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分析,反应热=280+3×160-6×330=-1220kJ/mol,故选B。

考点:

反应热的计算

4.D

【解析】

试题分析:

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活化能减小,但反应热不变,故B错误;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91kJ•mol﹣1,故C错误;D、加入催化剂,活化能减小,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故D正确。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5.B

【解析】

试题分析:

A.实验装置中小烧杯杯中低于大烧杯杯口,导致热量散失,则测定的中和热数据偏低,A错误;B.用浓硫酸代替了稀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导致测定的中和热偏高,B正确;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导致热量散失较多,测定的中和热偏低,C错误;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度差偏小,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中和热测定误差分析

6.C

【解析】

试题分析: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A错误;B.有些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不能发生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B错误;C.放热反应是指: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C正确;D.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所以当△H<0时表明反应为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的类型与条件的关系

7.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H2O(g)=H2O(l)△H1=﹣akJ•mol﹣1,②C2H5OH(g)=C2H5OH(l)△H2=﹣bkJ•mol﹣1,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3=﹣c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3﹣②+③得C2H5OH(l)+3O2(g)=2CO2(g)+3H2O(l)△H=(-3a+b-c)kJ/mol,即1mol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放出的热量为(3a﹣b+c)kJ,而46g液态乙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放出的热量为(3a﹣b+c)kJ,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

8.D

【解析】

试题分析:

A.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1、0.5,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A项错误;B.2CO(g)+O2(g)=2CO2(g)△H=-566kJ/mol,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则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B项错误;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CO2(s)多一步由固体到气体吸热的过程,所以放出的热量就少于226kJ,但是对于放热反应,△H是负值,则Na2O2(s)+CO2(s)═Na2CO3(s)+O2(g)△H>-226 kJ/mol,C项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得,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可知1 mol CO(g)与1 mol 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消耗1molNa2O2,1个Na2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所以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燃烧热的定义,盖斯定律的应用,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燃烧热的定义,盖斯定律的应用,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等知识。

①根据“短线上说明的物质”不仅仅代表的是反应物或者生成物,而其对应的系数代表的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②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以及燃烧热的单位;③根据物质由固态变气态吸收热量来解答;④依据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物质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化合价得出电子转移的数目来解答。

9.D

【解析】

试题分析:

A.石墨生成金刚石需要吸收热量,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项错误;B.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体水时放出的热量,根据氢气的燃烧热可得,2H2O(l)=2H2(g)+O2(g)ΔH=+285.5×2=571.0kJ·mol-1,B项错误;C.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项错误;D.17.6gFeS的物质的量为17.6g÷88g/mol=0.2mol,已知生成0.2molFeS时放出19.12kJ的热量,则生成1molFeS时放出95.6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Fe(s)+S(s)=FeS(s)ΔH=-95.6kJ·mol-1,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A.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属于不自发的过程,A项错误;B.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越大,B项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除了热能以外,还有光能、电能等,C项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也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D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热化学方程式等知识。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A.容器Ⅰ中平衡时c(CH3OCH3)=c(H2O)=

=0.0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