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524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健康教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健康教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健康教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健康教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1.docx

《健康教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1.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教育1.docx

健康教育1

健康教育(生理部分)

急救传染病常见病

一、现场急救当人们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时,在送医院治疗或专业医务人员未赶到之前,施救者按医学急救原则利用現場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及时恰当地处理伤病者,并给予紧急性、临时性的救护措施。

二、为什么要学习急救基本知识

1国际国内社会倡导的“全民急救模式”2人人与急救有关

3人人都必须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现场急救的目的

1.挽救生命。

2.防止伤势或病情惡化,减轻患者疼痛。

3.促使其康复,降低伤残率。

4.及早送医,以增进治疗效果

四、现场急救原则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

急、果断实施急救方法。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

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急救。

五、现场急救步骤、措施

(一)判断患者生命是否有危险1有无意识2有无呼吸3有无脉搏4有无大出血

A-Consciousness判断意识

B-Breathing呼吸

一看伤病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二听伤病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三感觉有元气流吹拂面颊感。

C-Circulation循环

注意事项

1.检查颈动脉应该轻柔触摸,不可用力压迫。

避免刺激颈动脉窦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

2.为判断准确,可先后触摸双侧颈动脉,但禁止两侧同时触摸。

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

D-Bleeding出血

动脉出血:

鲜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处大量喷出

静脉出血:

暗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处缓缓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

呈渗出状,血色鲜红

(二)怎样搬运患者

1、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当场施救。

2、必须搬运时,尽可能多人搬运

3、不得不单独搬运时:

双臂从患者身后插入腋下,紧紧握住患者的一只手臂,尽量平稳地进行搬运。

注意事项

1、脊椎骨折是很危险的,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

2、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

3、要使患者身体放松。

4、尽量将患者搭到挡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三)求救

1、呼叫旁人共同施救

2、怎样叫救护车

“快来人呀,救命呀!

快叫救护车!

报警内容

1.地-清楚地址2.物-明显目标3.人-伤患状况4.事-已做处理

5.时-发生时间6.勿先挂断电话

(四)紧急救助

1、急救体位:

伤病者体位:

仰卧在坚硬平面上.摆好仰卧体位

昏睡体位

单人抢救体位

双人抢救体位:

一人跪于伤病者头部水平位,行人工呼吸,另一人跪于伤病者胸部水平位,行胸外心脏挤压。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畅通呼吸道是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2仰头抬颏法

3托下颌法4仰头抬颈法

注意事项

1、手指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2、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

3、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

4、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额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

开放气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3、口对口人工呼吸

a.头后仰--拇指与食指捏住鼻子--张大嘴吸气--深吸气后快吹(空气中CO2含为0.4%,呼出的为4%,快吹时为2%,可刺激呼吸中枢)

b.口对口或口对鼻

c.平稳吹气约2秒钟

d.吹气量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如无法通气,重新打开呼吸道,再做一次人工呼吸

吹气频率:

10-12次/分(只人工呼吸)

配合心脏按压:

按压15次,吹气2次(15:

2)

吹气量:

700-1000ml/次

人工通气有效标志

吹气时可见胸廓升高,呼气后复原

救治者吹气时可感知病人气道阻力呈规律性升高

听到或感受到呼出气流

口对口人工呼吸会不会传染疾病?

*患者嘴边有血液,施救者口腔内有损伤,最好不要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心理有顾虑,可用手绢或砂布蒙住患者的嘴再进行人工呼吸。

4、心脏按摩(胸骨压迫)

(1)确定心脏按摩的部位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用拳头中等力度叩击病人胸骨下段1~2次,观察病人的心跳是否恢复。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胸骨下角上2横指)

*按压方法

*术者位于患者一侧,两臂伸直与患者垂直

*左手掌根部紧贴患者胸部,右手叠加其上

*利用术者上身的重量下压

*放松力量,但手掌不要离开胸部,使胸骨自行恢复原位后再次按压。

*按压频率:

100次/分钟

*按压/通气比率:

单人或双人CPR均为15:

2

*按压深度:

病人胸骨下陷4-5cm

注意事项

①不要曲肘,或用臂力进行按压。

因为这样不但效果不好,还有可能造成内脏破裂和肋骨骨折。

②用力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肋骨骨折及气胸发生

③注意每次按压的效果,即每次按压时均可触及大动脉的搏动。

④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必须持续进行,直到呼吸与脉搏充分恢复(脉搏60次/分以上,呼吸16次/分以上),或救护车和医生到来。

再评估生命特征

四个周期吹气/按压后(约一分钟后)

再检查循环体征

*沒有循环征象:

继续按压

*有循环征象:

*沒有呼吸:

人工呼吸

*有呼吸:

无意识-检查身体,采取复苏姿势

*有呼吸:

有意识-检查身体

6、如何判断救助的效果?

1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2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3自主呼吸逐渐恢复4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5面色转为红润

6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

(五)大出血时-紧急止血

(1)、直接加压止血

 A、用纱布、手绢、棉花等盖住整个伤口,用力按压。

或用手直接按压住伤口止血。

B、止血粉止血:

 将止血粉直接撒在出血的创面上,再用干消毒纱布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2)间接按压止血

 用手按压在动脉上阻断动脉血运,达到止血目的。

应用范围:

头部、颈部、四肢动脉出血方法:

在伤口近心端动脉搏动处,通过手指将动脉压在邻近的骨面上而止血。

注意点:

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制力度要适中 压迫时间10~15分钟

(3)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外伤引起的出血橡皮带止血法:

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或衣服、毛巾等柔软织物做衬垫,然后在萁上扎橡皮带止血

绞棒止血法

用三角巾、绷带、手帕、纱布等柔软织物折成带状,缠绕在伤口近心端,在动脉行走的背侧打结,然后用小木棒插入绞紧直到止血为止

注意事项

1、无论是哪种出血,外出血时都必须立即用直接加压法止血。

2、将伤口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

3、绑止血带时,应每隔30分钟将止血带放松一次,让少量血流通过。

(五)包扎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纱布、绷带,三角巾等包扎起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作用,有利于转送进一步治疗。

包扎材料

急救包、三角巾、绷带、四头巾或毛巾、手绢、布块等柔软织物替代

包扎方法:

螺旋形法:

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

三角巾包扎法:

大面积创伤、不同部位的包扎

(七)骨折急救固定

骨折:

骨组织在受到外力作用后,部分或完全损伤叫骨折

重要性:

及时正确固定,不再加重断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减轻伤员的痛苦,于搬运有利于受伤肢体功能恢复。

分类

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1、判断有无骨折:

当疼痛得不能动时,可按骨折进行处理。

2、固定材料:

⑴、夹板:

 制式夹板,临时夹板。

⑵、敷料及衬垫:

棉花、纱布、衣服、 毛巾等。

⑶、固定夹板材料:

三角巾、绷带、手帕及其它系带。

3、固定原则

⑴注意伤员全身情况:

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或休克时先抢救伤员生命。

⑵有伤口和出血时,先止血、消毒、包扎伤口,但不要移动伤口。

然后骨折固定。

⑶现场处理骨折的肢体:

大体复位固定,达到制动目的就行,便于搬运。

⑷开放性骨折切不可将外露骨折端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⑸夹板长度必须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捆帮上端后捆帮下端。

⑹固定应牢固可靠,不可过松,也不可过紧。

八、各部位外伤的应急处理

1、头部外伤(脑外伤)-有可能损伤了中枢神经

观察:

意识状态,有无呕吐、抽搐、耳鼻出血,有无剧烈头痛,如有,紧急呼救。

体位:

稍微垫高头部,保持静卧。

四肢麻痹时,必须水平静卧。

保呼吸道通畅时头不能过于后仰。

采取相应的紧急救助措施。

2、胸部外伤-有可能损伤了肺脏、心脏、大血管

观察:

呼吸和脉搏状况。

体位:

采取舒服的姿势,如呼吸时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用毛巾按住伤处。

注意:

如有刀、木棍等异物刺入胸部,千万不要拔出,应该用毛巾固定住刺入物采取相应的紧急救助措施。

3、颈、背部外伤-有可能损伤了脊髓

*观察、测试:

呼吸状况,测试手脚是否能动,疼痛是否剧烈。

*体位:

原则上不要移动患者,必须移动时,三人以上小心搬运到平而硬的地方,并固定住颈部

*注意:

不要让患者躺在软床垫上,千万不要随意拽拉、移动患者。

4、腹部受伤-有可能有内脏损伤和破裂

*观察:

呼吸、脉搏、疼痛状况。

a.如腹痛剧烈、脸色苍白、脉搏微弱而快速(120次/分以上)呼吸浅快,腹部肿胀-内出血。

b.腹痛、发烧、呕吐、腹部板状硬-腹膜炎。

*体位:

松开衣物,保持静卧。

膝下垫高衣物。

*注意:

a.不要饮水、进食。

b.绝对不能推拿按摩腹部。

c.不要拔出刺入腹部的异物。

d.外露的内脏不能送回腹腔。

七、常见疾病的急救处理

中暑:

人们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或高温条件下时,由于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紊乱所出现的症候群。

临床表现

(一)热射病

原因:

气温过高,身体散热困难 表现:

全身软弱、乏力、头昏、乏力、面色潮红、皮肤干燥、意识障碍,精神恍忽,肌肉痉挛,或昏迷。

(二)热衰竭

原因:

高温下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循环  

血量减少

表现:

头昏、乏力、乏力、胸闷、面色苍  

白、泠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  

血压偏低

(三)热痉挛

原因:

大量出汗,盐丢失大于水分

表现:

四肢肌肉、腹壁肌肉、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

急救方法

⑴、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处,平卧、松解衣扣,给病人饮用含盐的凉开水

⑵、速服人丹,十滴水或前额及太阳穴处涂清凉油

⑶、高热者用冷水、冰水、或20%~30%酒精擦身或头部、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降温

(4)出现呕吐、肌肉痉挛、精神恍惚、血压下降、昏迷,送医院抢救

预防

⑴、高烈日下带宽边帽

⑵、温车间作业,加强通风、降温措施,

避免长时间停留在高温环境下

⑶、及时足量补充水分,适当放些食盐

(4)、服用防暑药品

击伤(触电)

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

 或其它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

 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主要表

 现为呼吸停止及心室纤颤,严重者甚至

 死亡。

原因⑴、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带电作业⑵、不懂用电知识,自行检修⑶、电器绝缘性能差,或接触不良而漏电⑷、意外电击或自杀

 症状

⑴、伴局部烧伤

低电压:

局部烧伤伤口小,呈焦黄,与周围皮肤分

界清楚

高电压:

烧伤面积大,伤口深,重者损伤肌肉、肌

腱、血管和骨骼

⑵、全身表现:

轻度:

惊吓、心悸、头昏、乏力,短暂的面色苍白

重度:

强直性肌肉收缩,昏迷,休克,或惊厥,心

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3)、并发脑部、腹部、脊柱、四肢骨折等损伤

现场急救

⑴、立即切断电源

⑵、就地抢救:

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预防

⑴、增强用电安全意识,不带电作业

⑵、发现电线、电器、灯具、破损漏电时,及时维修或更换

⑶、不用湿手接触电器用具,不在电线上

晒衣服,雷雨时避免在田野中行走或大

树下躲雨

淹溺

表现:

开始:

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或反

射性呼吸暂停

   30秒钟~1分钟:

呛咳、反射性呕

吐、气管阻塞、窒息、反射性喉痉挛

   3~4分钟:

面色青紫、双眼充血、四肢

冰冷、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大小便失

禁,1~2分钟后心跳停止、死亡

抢救:

毒蛇咬伤

1、抢救⑴、争分夺秒抢救,不惊慌奔走

⑵、用橡皮带或布条结扎伤口近心端的上方,阻

止毒液吸收

⑶、结扎后用自来水或冷开水冲洗伤口

⑷、冲洗后用小刀切开成十字形,进行扩创排毒

处理:

口服蛇药片或局部伤口周围外涂蛇药

2、预防

烫伤

治疗和预防:

⑴、小面积1°~2°烫伤:

立即使用自来水冲洗

或井水冲洗⑵、有水疱或以后出现水疱或头部、五官、呼吸

道、手、会阴部特殊部位的烫伤:

到医院正

规治疗⑶、创面上的水疱尽量保护,以免破裂而感染

⑷、烫伤面切忌自行涂药预防的关键:

提高安全意识

生理健康教育

的教学内容

传染病的防治常见内外科疾病的防治急救基础知识

一传染病的防治

传染病

*是指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

朊毒体

常见的传染病防治

*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肝炎

*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等七型肝炎病毒

流行概况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在我国最常见

*甲型肝炎易暴发

*乙型肝炎以散发为主,且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

*甲肝潜伏期5-45天,乙肝潜伏期30-180天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慢性肝炎

*多由急性乙型、丙型、丁型肝炎转变的

*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治疗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

预防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流行概况

*全球每年约900万新病人发生,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我国约600万活动性结核病人,每年约25万人死于结核病

流行环节

*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痰液传播

*也可通过食物传播

*人群易感性

*当机体处于过度劳累、营养低下和患有其他疾病抵抗力低下情况下易发病

治疗原则

*对活动性肺结核坚持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使用敏感化疗药物的原则

*化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

预防措施

*对患者要做好“五早”工作,讲究公共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环境的消毒

*加强营养,注意个人卫生;具有呼吸道可疑症状两周以上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结核,避免误诊;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注射卡介苗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概况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一般多发生于冬季

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常引起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缓慢,流行较局限

*丙型流感病毒很少变异,多呈现散发

流行环节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3天

*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如畏寒、高热、头晕、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

*呼吸道症状较轻,如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

治疗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

预防措施

*对患者应做好“五早”,讲究公共卫生

*流行期间应进行室内的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合理营养,适度运动;用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在流行前(秋季)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注射流感疫苗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

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TD)

*简称性病,是一组主要由性接触而传播的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的特点

*传播途径多病原体种类多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危害大高危人群明确不受自然因素影响隐性病程、容易复发

艾滋病

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精神神经障碍而死亡

*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机会性感染

*潜伏期

一般5-10年

*卡氏肺囊虫感染

*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

*隐孢子虫感染

*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白色念珠菌感染

*口咽部有白色菌苔,口咽部和食道灼痛、咀嚼和吞咽困难

*疱疹病毒感染

*生殖器有疱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

*巨细胞病毒感染

*多形性红斑、结肠炎、肺炎、视网膜脉络膜炎

*卡波济氏肉瘤

世界艾滋病流行趋势

*全球首例艾滋病病人于1981年6月5日在美国发现。

全世界已有2500万人不治身亡,全球感染HIV人数估计有3950万人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感染最严重的地区

*亚洲是蔓延最快的地区

*南美持续上升

*许多发达国家新增染病人数又呈反弹趋势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我国1985年6月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和4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到2009年底全国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达74万

*我省1992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人,2009年全省累计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8724例,其中艾滋病人2708人,死亡1862人。

经性接触传播感染接近约占60%

流行环节

*传染源

*HIV感染者、病人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注意有些情况不会传播艾滋病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方式

*食物、水、空气

*在商店、车船、办公室、教室、图书馆、游泳池等公共场所一般接触

*共同进餐、共用餐具、卧具、浴盆、浴缸、电话机、钱币、书籍

*礼仪性的握手、接吻、拥抱

*蚊虫叮咬、家养动物

治疗

*抗病毒治疗抗肿瘤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

艾滋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管理传染源

*加强对HIV感染者和病人宣传教育,树立健康的行为规范,使他们主动地通过正规治疗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性接触传播

*预防血液传播

*预防母婴传播

预防性接触传播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正确使用安全套

*患有一般性病后应及时、积极地治疗

预防血液传播

*医疗器械、美容器具严格消毒

*不吸毒

*不要到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

*避免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预防母婴传播

*HIV感染者不应怀孕,已怀孕应尽早地终止妊娠,已生产者应禁止母乳喂养

保护易感人群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地进行体育锻炼,合理营养

我国重点防治的其他性病

*淋病(淋病双球菌)

*梅毒(梅毒螺旋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

分解尿素支原体)

*生殖器疱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

*软下疳(杜克雷嗜血杆菌)

流行环节

*传染源

*病人

*传播途径

*都可经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还可经母婴传播

*梅毒还可经血液传播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性接触传播

*预防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预防血液传播

预防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加强公共服务场所的设备与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监测管理

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

常见疾病的学习方法

*通过掌握该病的发病原因,以便根据病因采取预防措施。

*通过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格检查的结果),以便及早发现,早期就诊,便于疾病的早期康复。

呼吸系统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一、普通感冒

二、链球菌咽炎—扁桃体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3、肺炎

§1、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指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占呼吸道疾病的一半以上。

一、普通感冒

1、病原体:

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其中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

继发细菌感染,发病多在气候变化不定的季节如春秋天。

2、传播途径:

飞沫或直接接触3、临床表现:

明显个体差异4、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5、治疗:

对症治疗为主6、预防:

增强抵抗力,避免传染

感冒的对症治疗

呼吸道病毒感染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可酌情使用吗啉胍、阿糖胞苷、病毒唑、金刚胺、达菲;也可使用一些清热解毒中药制剂,如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银翘解毒丸(片)等。

对症处理措施:

发热、头痛、全身疼时可用解热止痛药;

喷嚏、流涕、鼻塞时可用扑尔敏、感冒通等;

咳嗽时可用止咳药;

咽疼时可用杜灭芬喉片、溶菌酶含片等。

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敏感抗生素。

感冒的对症治疗

一般者:

保暖、饮水、休息、注意饮食。

较重者:

寒性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之分。

1.风寒感冒:

多在冬春季节发病,为感受风寒之邪引起。

主要症状为发热、畏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等。

治宜辛温散寒、发汗解表。

可选用风寒感冒冲剂,速效伤风胶囊等。

可以喝姜糖水,服后盖被发汗。

亦可用生姜、葱头水煎服。

白萝卜汤能减轻感冒带来的鼻塞、咳嗽等种种不适。

2.风热感冒:

四季都可发生,主要症状为高热不退、头胀痛,咽喉红肿、痛,面红目赤、流黄鼻涕,口干,汗少,苔薄黄等。

治疗宜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维生素C银翘解毒片或用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淡竹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

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

3.暑湿感冒:

主要发生在夏天暑热季节。

除有感冒症状外,还有发热、汗出不畅、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又称为“热伤风”。

治疗宜清暑化湿、解表和中。

可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

如何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

如何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

1.抗生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低级高级,对于病毒性感染患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3.抗生素治疗体温正常、主要症状消失的患者,要及时停用抗生素。

避免长时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等。

4.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按处方、疗程和剂量服用,不要中途擅自停药或联合用药。

自我购药要咨询药师,仔细阅读说明书,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就医和停药.

二、链球菌咽炎—扁桃体炎

30岁以下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特别是高校,有流行传染趋势,多在春秋二季。

1、链球菌咽炎—扁桃体炎的病因

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正常人体扁桃体陷窝或口腔中常有该细菌存留,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它迅速繁殖而致病。

2、链球菌咽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