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ITP学习笔记DAY1.docx
《MCITP学习笔记DAY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CITP学习笔记DAY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CITP学习笔记DAY1
MCITP——DAY1系统及网络基础
一、系统基础
1、WINDOWS系统启动过程
1)、加电自检《POST》,对CPU、内存等进行检测
2)、预引导阶段引导顺序
3)、引导阶段
A、初始化引导载入程序:
Ntldr:
将系统由原来的16位实模式切换到32位保护模式或64位长模式,工作是读取根目录下的boot.int文件
B、操作系统选择:
BOOT.INI:
系统盘:
保存了引导系统所需文件的分区
引导盘:
保存了操作系统文件的分区
C、硬件检测
N收集硬件信息
Ntldr
D、配置文件选择
4)、载入内核阶段:
仅加载,不会被初始化
Ntoskrnl.exe
Hal.dll:
硬件抽象层,在内核和物理硬件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5)、初始化内核阶段:
A、创建Hardware注册表健
B、对ControlSet注册表分健进行复制
C、载入和初始化设备驱动
D、启动服务:
启动高层子系统和服务。
启动WIN32子系统
6)、登录阶段
Smss.exe:
创建用户模式环境,提供可视窗口界面
Csrss.exe:
Winlogon.exe:
启动Services.exe
LSASS.EXE本地安安认证子系统
读取GinaDLL中的DLL,显示一个登录会话
Userinit.exe:
用户初始化
Explorer.exe:
运行相关程序的启动和功能的处理
2、网络基础
1)、网络分类:
A、地域:
LAN/MAN/WAN
B、结构:
PeertoPeer/Clinet–Server/b-s
C、应用技术:
Ethernet/TokenRing/FDDI/LAN/PSTN/ISDN/DDN/FR/X.25
2)、OSI参考模型
第一层、物理层:
PhysicalLayer
物理层规定:
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建立、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负责发送和接受比特.比特由1或者0组成.
物理层的功能: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通路.传输数据
物理层的协议:
CCITTV.24、EIARS-443、EIARS-232C、ISO-2593
具有物理层功能的设备:
RJ-45、各种电缆、串口、并口、接线设备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DataLinkLayer
重要功能:
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控制
将Phy层数据封装成帧
将网络层数据翻译成Bit
根据MAC进行访问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
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帧),并对帧定界、同步、收发顺序的控制.传输过程中的流量控制(FlowControl),差错检测(ErrorDetection)和差错控制(Errorcontrol)等方面.只提供导线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数据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ATM、IEEE802.2、帧中继(FrameRelay)、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桥接器和交换机等
第三层、网络层:
NetworkLayer
重要功能:
路由选择
网络寻址
提供LogicAddress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路由选择、阻塞控制
具有网络层功能的协议:
IP、IPX
具有网络层功能的设备:
路由器(Router)、三层交换机(Switch)
第四层、传输层:
TransportLayer
重要功能:
提供端到端的服务(TCP、UDP)
定义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重传机制
将数据分段重新组合成数据流
区分不同的上层应用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等管理服务.
具有传输层功能的协议:
TCP、SPX、NetBIOS
connection-oriented(面向连接)为可靠的数据传输通信方式:
Ø接受方接受到被传输的段(segment)以后将发回确认(acknowledge)给发送方
Ø任何没有经过确认的段将被重新传输
Ø段在达到接受方之前应按照适当的顺序
Ø可以进行管理的流控制技术用于避免拥塞,超载(overloading)和数据的丢失
3次握手(面向连接回话)过程:
1.第一个请求连接许可的段用于要求同步,由发送方发送给接受方
2.发送方和接受方协商连接
3.接受方与发送方同步
4.发送方进行确认
5.连接建立,开始传输数据
第五层、会话层:
SessionLayer
重要功能:
负责建立、折除会话等服务
主要是OS级别的应用
3种会话模式:
simplexduplex单工
halfduplex半双工
fullduplex全双工
具体SessionLayer协议和接口例子:
1.NetworkFileSystem(NFS)
2.StructuredQueryLanguage(SQL)
3.RemoteProcedureCall(RPC)
4.XWindow
5.AppleTalkSessionProtocol
6.DigitalNetworkArchitectureSessionControlProtocol(DNASCP)
第六层、表示层:
PresentationLayer
对数据的表示格式进行定义,如JPG、DOC等,
数据的加密、压缩等格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
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示连接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加密、数据压缩
具有表示层功能的协议:
HTTP/HTML、FTP、Telnet
第七层、应用层:
ApplicationLayer
应用层向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OSI的接口服务.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
文件传输,访问和管理、虚拟终端协议(VTP)、电子邮件服务
具有应用层功能的协议:
FTP、SMTP、POP
3)、TCP/IP模型:
TCP/IP与OSI对应关系:
TCP/UDP比较:
1.TCP.协议在传送数据段的时候要给段标号;UDP协议不做
2.TCP协议可靠;UDP协议不可靠
3.TCP协议是面向连接;UDP协议采用无连接
4.TCP协议负载较高;UDP协议低负载
5.TCP协议的发送方要确认接受方是否收到数据段;UDP反之
6.TCP协议采用窗口技术和流控制;UDP协议反之
3、windows层次:
1)、用户态:
应用程序,不可调用内核态
2)、内核态:
驱动、内核;可调用用户态
4、进程/线程:
1)、进程:
是一个容器,一个进程含多个线程
2)、线程:
CPU调度单元
二、微软虚拟化解决方案
1、WINDOWS系统层次
2、虚拟化:
就是打破常规计算机系统层次的依存关系(打破了依存于底层硬件的关系)
虚拟化层次关系:
3、虚拟化类型:
1)、应用虚拟化
2)、表示层虚拟化
3)、桌面级虚拟化
4)、存储虚拟化
5)、网络虚拟化
虚拟化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使操作理加灵活,同时简化了变更管理
4、虚拟化的种类:
1)、原生态架构:
需硬件技持:
条件:
CPU支持:
inter-VT
AMD-V
各种原生态虚拟化:
ESX、Xen、KVM、Hyper-V、思杰
原生态架构层次:
2)、寄居式架构:
无特定的条件
VM/VPC/VS等
寄居式架构层次:
5、微软虚拟化架构
1)、应用程序虚拟化:
WEBQQ
SAPP-V
2)、用户界面虚拟化:
TerminalserviceTS:
远程桌面服务
3)、桌面虚拟化:
VPC
VM
4)、服务器虚拟化:
Hyper-V
ESX
KVM
思杰
6、虚拟化的关键特征:
1)、打包:
将系统、硬件配置、程序打包成文档
2)、整合:
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同时跑多台虚拟机、
3)、备份:
快照、简易备份等
4)、迁移:
服务可在多台虚拟机间动态迁移(HA)
名词介绍:
快照(Snapshot):
快照是关于指定数据集合的一个完全可用拷贝,该拷贝包括相应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拷贝开始的时间点)的映像。
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
而从具体的技术细节来讲,快照是指向保存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的引用标记或指针。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快照有点像是详细的目录表,但它被计算机作为完整的数据备份来对待。
HA:
高可用性群集,是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且分为活动节点及备用节点。
通常把正在执行业务的称为活动节点,而作为活动节点的一个备份的则称为备用节点。
当活动节点出现问题,导致正在运行的业务(任务)不能正常运行时,备用节点此时就会侦测到,并立即接续活动节点来执行业务。
从而实现业务的不中断或短暂中断。
HT:
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的CPU的运行效率。
采用超线程及时可在同一时间里,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芯片的不同部分。
虽然单线程芯片每秒钟能够处理成千上万条指令,但是在任一时刻只能够对一条指令进行操作。
而超线程技术可以使芯片同时进行多线程处理,使芯片性能得到提升。
动态迁移:
虚拟应用如何在不同物理主机上进行迁移?
在SERA——SERB之间有一条心跳线,使有HA技术,在SERA、SERB上实现完全同步,一主一备。
理论上,A、B应该使用相同硬件体系、软件及服务应用。
当ADOWN掉后,自动切换到B,一般A/B使用共用存储。
TS:
客户端安装VMVIEW,所有OSAPP全部在存储上虚拟出来,后有瘦客户端启动VMVIEW后,输入用户/PASSWORD,在AD上进行认证,启动对应客户端OS,下发到客户端.
7、虚拟化及云
云的概念:
广义的概念,以虚拟化的基础,将以量化的资源,以网络为介质,以特定的用户界面提供给需要服务的用户。
云以虚拟化为平台.
8、虚拟化及磁盘
1)、虚拟化网络组成:
vSwitch
vRouter
vNIC
NAT\HOSTONLY\Bridge
2)、虚拟化磁盘:
是将整个GuestOs的硬盘打包以文件形式存于物理主机的硬盘分区上。
类型:
动态:
随Virtualos存储的增加而增加
差异:
以模板计算机磁盘为基础而派生出其他计算机功能的磁盘
固定:
容量大小不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