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5114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

1、科学家是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5、()和()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6.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等矿藏。

7.当产生褶皱的岩层进一步受到压力作用时,岩层可能发生(),这时储存在岩层中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使大地震动,这就是()。

8、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

9.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10、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称为矿产。

11、()等属于能源矿产。

()等属于金属矿产。

()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12、耳朵分为()三部分。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3.任何声音都是由()而产生的。

14.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15.()都能传播声音。

16.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的。

17.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1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因此,当物体的震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的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

二、判断:

1.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

2.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

3.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

4.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

5、煤、石油都是可再生资源。

                                 ( )

6、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

7、人和动物的活动不会造成岩石的风化。

      ()

8、地震和火山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  )

9.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因而可以尽量开采,放开使用。

()

10.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

11.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

12.鼓膜被震碎后,声波就不能传到中耳、内耳,人就聋了。

()

13.没有物体照样能有声音。

() 

14、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

15.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低,压力越小。

                   ()

16.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                                 

17.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 

18.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和次生波。

  () 

三、选择

1.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 ) 。

A.进入室内  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   ()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3.地核的半径约为  () 千米。

A.3800   B.3300   C.3400

4.地球内部的温度 (  )。

A.很低    B.与地面一样高  C.很高,能把岩石熔化

5.地震发生前,常有 ()或 ( )  等前兆。

A.井水突然升降  B.天气转暖  C.动物惊慌  D.天降大雨

6.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  B.水向一个方向流  C.水面会振动起来

7.声音是以 (  ) 的形式传播的。

A.水波   B.声波

8.鼓膜的作用是 ( ) 。

A.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把振动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  B.收集声波

9、从地面到地球中心(  )。

A.6300千米 B.约6300千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全部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 B.地震是由地下岩层发生突然快速断裂引发的。

11、卵石之所以表面光滑主要是( )A.温度风化的结果 B.植被风化的结果  C.水流冲击风化的结果

12、( )属于能源矿产,()属于金属矿产,( )属于非金属矿产。

A.煤、石油    B.铁、铜      C.石英、石膏

13、下列属于地质作用对地表改变的是(  )A.岩浆动力    B.填海造田    C.毁林开荒  D.开山修路 

14.对于保护听力来说,不正确的是要(  A  )。

 A、不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  B、及时治疗鼻炎和咽炎 C、听到巨大声音要闭口 D、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15、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真空

四、把耳朵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用线连一连。

耳廓             把声音传给大脑

鼓膜             传递声波进入中耳

外耳道           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听神经           产生振动

耳蜗             把声音传到听神经

五、简答: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0级地震,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地震的形成原因。

 答:

 

六、我的实验:

 

(一)做“卵石”实验

1.实验中我们用到的材料有:

碎砖头、水、塑料瓶等;其中砖头代表(),塑料瓶代表()。

2.把装有碎砖头、水的塑料瓶使劲晃动5分钟以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变(),砖头变的()。

3.根据做“卵石”的实验,我认为卵石是这样形成的:

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水的()过程中,受到()和相互(),失去棱角,变成卵石。

(二)声音的传播实验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我的猜想:

().

我设计如下的实验进行验证:

()。

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

().

(三)声音的产生实验

1、用小槌敲响音叉,听清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立即将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说明:

()。

 2、用手轻摸着喉头,第一次你用较低的声音说话,第二次你用尖细的声明说话,前后两次你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两次你手的感觉分别是怎样的?

答: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

1、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

4.(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5、(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6.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等矿藏。

7.当产生褶皱的岩层进一步受到压力作用时,岩层可能发生(断裂),这时储存在岩层中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使大地震动,这就是(地震)。

8、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9.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10、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11、(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

(铁矿石、铜矿石)等属于金属矿产。

(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12、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3.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14.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振动)。

15.(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16.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17.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因此,当物体的震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的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二、判断:

1.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

2.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

3.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

4.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

5、煤、石油都是可再生资源。

                                 (× )

6、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

7、人和动物的活动不会造成岩石的风化。

      (×)

8、地震和火山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  ×)

9.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因而可以尽量开采,放开使用。

(×)

10.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

11.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

12.鼓膜被震碎后,声波就不能传到中耳、内耳,人就聋了。

(×)

13.没有物体照样能有声音。

(×) 

14、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

15.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低,压力越小。

                   (×)

16.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 )                                 

17.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 

18.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和次生波。

  (×) 

三、选择

1.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B ) 。

A.进入室内  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   (A )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3.地核的半径约为  (C ) 千米。

A.3800   B.3300   C.3400

4.地球内部的温度 ( C )。

A.很低    B.与地面一样高  C.很高,能把岩石熔化

5.地震发生前,常有 (A)或 ( C )  等前兆。

A.井水突然升降  B.天气转暖  C.动物惊慌  D.天降大雨

6.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C)。

A.水面十分平静  B.水向一个方向流  C.水面会振动起来

7.声音是以 ( B ) 的形式传播的。

A.水波   B.声波

8.鼓膜的作用是 ( A ) 。

A.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把振动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  B.收集声波

9、从地面到地球中心( B )。

A.6300千米 B.约6300千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地震全部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 B.地震是由地下岩层发生突然快速断裂引发的。

11、卵石之所以表面光滑主要是( C )A.温度风化的结果 B.植被风化的结果  C.水流冲击风化的结果

12、(  A )属于能源矿产,(B)属于金属矿产,( C )属于非金属矿产。

A.煤、石油    B.铁、铜      C.石英、石膏

13、下列属于地质作用对地表改变的是(   A  )A.岩浆动力    B.填海造田    C.毁林开荒  D.开山修路 

14.对于保护听力来说,不正确的是要(  A  )。

 A、不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  B、及时治疗鼻炎和咽炎 C、听到巨大声音要闭口 D、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15、声音不能在(D )中传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真空

四、把耳朵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用线连一连。

耳廓             把声音传给大脑

鼓膜             传递声波进入中耳

外耳道           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听神经           产生振动

耳蜗             把声音传到听神经

五、简答: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0级地震,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地震的形成原因。

 答:

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六、我的实验:

 

(一)做“卵石”实验

1.实验中我们用到的材料有:

碎砖头、水、塑料瓶等;其中砖头代表(岩石),塑料瓶代表(地表)。

2.把装有碎砖头、水的塑料瓶使劲晃动5分钟以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变(浑浊),砖头变的(没了棱角,成了圆形的)。

3.根据做“卵石”的实验,我认为卵石是这样形成的:

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水的(冲刷)过程中,受到(碎砖块相互碰撞)和相互(摩擦),失去棱角,变成卵石。

(二)声音的传播实验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我的猜想: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我设计如下的实验进行验证:

(答案不唯一)

(用手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能听见声音)。

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三)声音的产生实验

1、用小槌敲响音叉,听清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立即将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音叉放入水中,音叉的振动会带动水也振动,平静的水中就会因振动而水花四溅。

)。

实验说明: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

 2、用手轻摸着喉头,第一次你用较低的声音说话,第二次你用尖细的声明说话,前后两次你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两次你手的感觉分别是怎样的?

答:

第一次声音低,手振动的弱;第二次声音高,手振动的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