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95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docx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报告描述

课题名称:

关于大学师生交流现状的研究

主要成员:

李璐李雪李佐文廖金苍刘丽月靳海萍范梦娇黄凯雷手强

报告撰写人:

黄凯雷手强

 

研究总报告

1、简介部分

1.序言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和教育活动的主体。

[1]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的基本人际关系,对学生未来和教师的职业发展以及教育和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高校迅速扩招,师生关系的失调现象随之产生;其次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等,这些现象都促使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出现困难.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达成共识:

在教学行为中,“教”与“学”应该是平等的、互相促进的。

而在目前的普通高等院校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是传统的“主从”关系。

一堂课下来,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忙于记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旁观者”,真正参与教学的时间少得可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而要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甚至于“主动者”,需要教师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个体,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使之成为教学中的真正“主体”。

因此,作为大学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良性的人际关系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小组特针对当下大学师生交流的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进行课题研究,并辅助图书室、网上资料搜寻的理论知识查找,系统而又细致的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师生交流的因素以及能够提高大学师生交流的对策。

2.摘要

本研究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视角入手,分大学教师课堂上与课堂下交流的现状。

具体细化为大学教师上课时对于同学们的提问,解决同学们的疑惑以及课间休息期间学生们下课后与同学们的互助。

为了提高研究的精确性,我们将一些“隐性交流”也包括在内,如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

同时,我们也对于课后师生交流的方式也做了进一步的精确研究。

如交流的内容、交流的方式等,从而完善研究结果。

二、主体部分

1.研究目的与意义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

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

教师首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教师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

学校里所设计的所有工作,都是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进行的。

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

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心,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性。

反之,在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无能、自卑,觉得被同学奚落、嗤笑,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了,不被理解,无论他平时多么喜欢的课程,他也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更不会对学校产生好感了。

2.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对于大学师生交流的现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统计与分析,并将课堂观察的结果做一个细致的分析。

同时本研究小组也把课后在图书室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进行筛选,从而完善了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3.核心概念

师生交流:

1、教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

2、教师发出信息的方式,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式

3、教师开始传递信息的方式,往往决定了与学生沟通的结果。

隐性交流:

由于人类有了语言,现代又发明了语言编码,于是人类就越来越依赖显性语言、编码语言,结果发出和接受隐形信息的能力就大大衰退了。

[2]人类实际上成了精神上的残疾人,就好像本来许多人都有开车认路的本领,一旦车中安装了卫星导航,就成了路痴,只要定位器一出故障,他就傻了。

有些思想家称这类情况为“文明对于人类的无痛截肢”,文明把人类舒舒服服地变成了残疾人。

其实文明人也不是完全失去了此种能力。

你会发现有些人不用说话就能获得周围人的好感,有的人你只要在他身边就如沐春风,这就是隐形交流。

同感反应:

就是教师设身处地地去倾听学生,不仅注意他所说的内容,而且去体认他的内心感受。

理解是我根据我的参照系对某个对象形成,认识,同感则不光有认识,更有对感受的体察和体会,同感要求放下自己的参考系。

同情是对对方的遭遇的怜悯和关切,同感并无怜悯成分,而是去体察对方的心情。

4.研究数据与分析

本次问卷共发放80份,收回8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

问卷具体分析如下:

表1您觉得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传道授业解惑者

示范者

管理者

研究者

朋友,家人

72

55

39

42

36

90%

68.3%

39%

52.5%

45.5%

1.关于“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的80份问卷中,90%的认为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68.8%的人认为扮演示范者,48.8%的人认为扮演管理者,52.5%的人认为扮演研究者,45%的人认为扮演朋友、家人的角色,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老师应该给我们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愿意与老师成为朋友和家人一样。

表2您与现阶段大部分老师的关系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淡漠,不好也不坏

一般,偶尔有交流

很好,就像朋友和家人

32

44

4

40%

55%

5%

 

2.关于“现阶段您与大部分老师的关系”问题,总80份调查结果,其中有40%的人认为与老师关系淡漠,不好也不坏,有55%的人认为一般,偶尔有交流,只有5%的人认为很好,就像朋友和家人,结合上一个问题,说明了虽然有很多人愿意与老师做朋友、家人,但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淡漠,交流少。

表3就大学而言,令你钦佩的老师通常是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专业课老师

选修课老师

公共课老师

其他老师

46

16

13

5

57.5%

20%

16.3%

6.3%

3.就“大学而言,令您钦佩或欣赏的老师通常是专业课老师、选修课老师、公共课老师、或其他老师”这个问题,总80份调查结果,其中57.5%的人觉得是专业课老师,20%的人认为是选修课老师,16.3%的人认为是公共课老师,6.3%的人认为是其他老师。

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大学生还是比较钦佩专业课老师,公共课和选修课虽然占我们所有大学课程的一大半,但是学生对老师的钦佩程度却比较低。

表4现阶段,您是否与老师有过沟通交流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有,随时可以

有,但很少

基本没有

没有过

0

29

43

8

0%

36.3%

53.8%

10%

4.就“现阶段,您是否与老师有过沟通交流的问题”,80分的问卷中,29份选择了‘有,但很少’,占百分比的36%。

43份认为‘基本没有’,是百分比的54%,占到了问卷总数的一半之多。

还有8人选择了‘没有过’,是百分比的10%。

而‘有,随时可以’则一个人都没有。

这也直观的反映了大学生师生交流的现状。

其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状.

表5您觉得大学生师生之间交流重不重要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很重要

一般

不重要

无所谓

10

7

25

38

12.5%

8.8%

31.3%

47.5%

5.就“有关于您觉得大学生师生之间交流重不重要”的有效调查中,大概有12%的人认为很重要,9%的人认为一般,31%的人认为不重要,则有48%的人认为无所谓。

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和老师沟通交流无所谓或者不重要。

表6.您平时会不会与老师沟通交流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不会

32

48

40%

60%

6.第六题是整个问卷的一个分界点,针对您平时会不会与老师沟通交流做出调查,80份问卷中,选择会的有32人,是总人数的40%。

选择不会的有48人,是总人数的60%。

表7您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吗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经常

一般

很少

从不

1

14

14

3

1.3%

17.5%

17.5%

3.8%

7.就“您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吗?

”这个问题而言,在第六题中选择平时会与老师交流的32位同学中,有1位同学选择“经常”,占平时会与老师交流人数的3.1%;14位同学选择“一般”,占平时会与老师交流人数的43.8%;14位同学选择“很少”,占平时会与老师交流人数的43.8%;3位同学选择“从不”,占平时与老师交流的9.4%。

数据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还是缺乏与老师的交流。

 

表8与老师交流的方式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当面交流

单独交流

手机交流

网络(QQ、电子邮箱、MSN、微博)

28

10

6

6

35%

12.5%

7.5%

7.5%

 

8.就与老师交流方式问题而言,在第六题中选择平时会与老师交流的32位同学中,有87.5%的学生会与老师进行当面交流,12.5%不会;31.3%的学生会与老师单独交流的,68.8%不会;18.8%的学生会与老师用手机交流,81.3%不会;18.8%的学生会与老师在网上交流,81.3%不会。

数据结果表明,同学们与老师的交流太少。

表9学生喜欢交流的老师的类型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平易近人

严格而客观

知识渊博

幽默风趣

其他

25

5

17

21

2

31.3%

6.3%

21.3%

26.3%

2.5%

9.就“学生喜欢交流的老师的类型”这个问题而言,在第六题中选择平时会与老师交流的32位同学中,78.1%的学生喜欢与平易近人的老师交流,21.9%的学生不喜欢;15.6%的学生喜欢与严格客观的老师交流,84.4%的学生不喜欢;53.1%的学生喜欢与知识渊博的老师交流,46.9%的学生不喜欢;65.6%的学生喜欢与幽默风趣的老师交流,34.4%的学生不喜欢;6.3%的同学选择其他,93.8%的同学没有选择。

数据结果表明,同学们更愿意与平易近人,知识渊博,幽默风趣的老师进行交流。

当然,我们问卷的选项还不够全面,有同学选择其他。

表10来到大学后,您与几位老师进行过沟通交流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1-5位

6-10位

11位以上

25

7

0

78.1%

21.9%

0%

 

10.就“来到大学后,您与几位老师进行过沟通交流”这个问题而言,在第十题中选择老师交流人数的32位同学中,有25位同学选择“1-5位”,占平时会与老师交流人数的78.1%;7位同学选择“6-10位”,占平时会与老师交流人数的21.9%。

数据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还是缺乏与老师的交流。

表11.与老师沟通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32

27

84.4%

15.6%

11.就“与老师沟通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这个问题而言,在第十一题中选择的32位同学中,有27位同学选择“是”,占平时会与老师交流人数的84.4%;5位同学选择“否,占平时会与老师交流人数的15.6%。

数据结果表明,学生与老师的大多数交流都能够解决其问题。

 

表12.与老师交流的困难在哪里

选项

人数

占百分比

胆小

怕麻烦

没时间

没什么事情可说

13

18

16

25

16.3%

22.5%

20%

31.3%

12.就“与老师交流的困难在哪里”这个问题而言,在第十二题中选择与老师交流困难的32位同学中,有27.1%的同学选择“胆小”,37.5%的同学选择“怕困难”;33.3%的同学选择“没时间”,52.1%的同学选择“没事说”。

数据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困难还是在自身态度问题上。

图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3.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学生,环境和其他方面这几个因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30人认为是学生的因素比较大一点,其次有28人认为是老师的因素。

这就说明,在师生交流这个问题中,作为学生和老师这两个主体来说,有时候是需要学生主动一点的。

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互动与交流。

表13如果您愿意,您更想与哪个年龄段的教师交流

教师的年龄段

人数

所占比例

刚毕业的25-30

21

26.3

30-40

14

17.5

40-50

6

7.5

有长期教学经验的

7

8.8

14.“如果您愿意,您更想与哪个年龄段的老师沟通交流”这个问题中,有21人喜欢与刚毕业的25-30岁的老师沟通交流,有14人喜欢与30-40岁的老师沟通交流,有6人喜欢与40-50岁的老师沟通交流,有7人喜欢与有长期教学经验的老师沟通交流。

除去无效的统计,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当代大学生更喜欢与年龄相近的老师沟通交流。

图2若有机会与老师交流,您更希望和老师交流什么

15.就“若有机会与老师交流,您更希望和老师交流什么”,从有效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29人更愿意向老师讨教学习方法,占36.3。

有25人更愿意向老师交流自己生活或学习中所遇到的快乐和挫折,占31.3.有19人愿意和老师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占23.8.有17人喜欢和老师随便聊,拉家常,占21.3.其他的有2人。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和老师交流有关学习方面的东西,也说明了大学生还是希望有老师去指导一下他们,让自己能够可以在大学里更好的学习成长。

三.结果分析及建议

1.结果分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当代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中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会主动找学生沟通,但是在大学,学生开始了自主学习生活,不再受老师家长的督促,学生可以四年内与老师零交流毕业。

大学里,师生交往少,关系逐渐冷漠化,师生除了教学交流外,各自行色匆匆,即使是在课堂上,师生相隔一个讲台,却如一道鸿沟,他们仅仅是见过很多次的陌生人。

而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更加不好意思主动找老师谈话,询问学习方法或是答疑解惑,这就更加加剧了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

再者师生感情沟通渠道少,感情交流动力弱,大部分学生仅用邮件的形式与老师沟通。

而且很多学生只会在收到惩罚或者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这说明当前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

各自的权限和地位的不平衡,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家长”的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

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则多以权威者、施与者的身份出现,难于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人的学生;以至于沟通不成功或者根本无法进行。

2.加强师生交流的一些途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宁的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

“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

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师生良好的沟通,是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根据以上对西北师范大学师生沟通的现状的分析,我们对我校师生沟通提出以下沟通对策,以期更好解决目前我校师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为我校师生有效沟通提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一)对良性交流沟通动机的鼓励与支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与教师沟通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方面:

一是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沟通,获得教师对自己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指导,以期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成长;其二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建立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以上的沟通动机是良性的,无论对学生的成长或者是对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实现都是有益的,因此,针对调查中师生对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沟通目的与心理需求。

(二)以平等为交流沟通前提。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理论(Statusdifferentialeffect)[4]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

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具有某种优越感,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有某种自卑感。

位差效应在人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其对沟通过程中双方心理有直接的影响。

在高校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位差效应。

我国的高校中虽然一直倡导师生沟通的民主平等,但由于传统的师生观念的影响以及师生双方实际处在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中各自的权限和地位的不平衡,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家长”的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

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则多以权威者、施与者的身份出现,难于以成人的心态对待已经成人的学生;以至于沟通不成功或者根本无法进行。

(三)建立多渠道的交流沟通方式。

目前我校以及我国大部分高校师生沟通多局限为课堂、讲座等一对多的沟通方式,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及单一的沟通方式是调查中影响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

为此,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是解决目前高校师生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

具体沟通方式建议如下:

1.多种交流沟通媒体的使用,满足师生交流沟通中对不同媒体形式提供不同的沟通方式的要求。

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以信息传递的及时以及信息反馈的快速成为人们喜欢的人际沟通重要方式之一。

2.个性化的交流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

个别交流沟通,针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的沟通需求、不同的思想认识,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能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方法处理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可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进行交流。

专业交流沟通,通过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中进行师生沟通与交流。

如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方式与教师进行长期的联系与交流,学生不但可以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同时也会在长期的合作中与指导教师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我们发现,在多年的教学中,认识和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指导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师生接触频繁,交流机会增加,随着活动的开展,师生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友谊随即增长,师生情谊甚至在学生工作以后转化成朋友关系。

(四)学习一定的交流沟通技巧。

有了良好的沟通动机、形成平等的沟通意识、具备一定的沟通环境氛围,要达到师生良好的沟通,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提高沟通的能力。

四.对未来我校师生交流的展望

生在信息时代中应该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们目前自豪不起来,原因何在?

更多的时间,我们是在和没有生命的物质交流,从手机到电脑,从MP3到iPad。

我们总觉得是我们在“玩”信息,实质是信息在“玩”我们人类。

缺少语言,缺少情感的表达和自己意愿的输送,这不得不是我们人类进化的悲哀。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组照片,床上躺着一家三口,孩子在两个年轻父母的中间。

一人手机一个不同的手机,一家三口满脸的幸福。

我们走出家门到外面,不管是行色匆忙的路人,还是在公交车上朋友,几乎没有拿手机的很少。

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我们不敢想象如果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发展下去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景。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该有一种责任与担当,应该明白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性。

因此,我希望我们能够与老师,与同学敞开心扉,大胆交流,或许我们会得到知识以外的一些收获。

参考文献

[1]李虎林.教育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晓春.《冬吴相对论》听后感.2012

[3]〔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43

[4]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内部沟通进行研究后得出的重要成果.

 

关于大学师生关系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为了了解我校师生的现状,我们特设计此调查问卷。

希望同学能认真给我们填写,因为你的答案对我们非常重要。

此外,此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保证不会泄露你的任何信息。

谢谢。

1.您觉得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可多选】

A.传道授业解惑者B.示范者C.管理者

D.研究者E.朋友,家人

2.您与现阶段大部分老师的关系:

()【单选】

A.很好,就像朋友和家人B.一般,偶尔有交流

C.淡漠,不好也不坏D.不好,经常有矛盾

3.就大学而言,令您钦佩或欣赏的老师,通常是()【单选】

A.专业课B.选修课C.公共课D.其他

4.现阶段,您是否与老师有过沟通交流:

()【单选】

A.有,随时可以B.有,但很少C.基本没有D.没有过

5.您觉得大学师生之间的交流重不重要()【单选】

A.很重要B.一般C.不重要D.无所谓

6.您平时会不会与老师沟通交流:

()【选A请回答7~11题,选B请回答12~15题】

A.会B.不会

7.您会主动与任课老师交流吗?

()【单选】

A.经常B.一般C.很少D.从不

8.您通常与老师交流的方式是()【多选】

A.当面交流B.单独交流C.手机交流D.网络(QQ,电子邮箱,MSN,微博)

9.您喜欢与哪种类型的老师沟通交流()【多选】

A.平易近人B.严格而客观C.知识渊博D.幽默风趣E.其他

10.来到大学后,您与几位老师进行过沟通交流()【单选】

A.1-5位B.6-10位C.11位以上

11.与老师交流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或困惑()

A.是B.否

12.您认为与老师交流的困难在哪里()【多选】

胆小B.怕麻烦C.没时间D.没什么事情说

13.您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多选】

A.教师方面B.学生方面C.环境方面D.其他

14.如果您愿意,您更想与哪个年龄段的老师沟通交流()【单选】

A.刚毕业的25-30B.30-40C.40-50D.有长期教学经验的

15.若有机会与老师交流,您更希望和老师交流什么()【多选】

A.本学期的学习心得和体会B.向老师讨教学习方法

C.自己生活或学习所遇到的快乐和挫折D.随便聊,拉家常E.其他

 

结束语: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祝你学习愉快,生活幸福!

 

观察记录表

观察

对象

观察

时间

 

观察

地点

观察

观察目的:

 

观察实录:

观察分析:

应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