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4797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docx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

高中语文1.报任安书试题2019.09

 

1,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善假于物也③寡人之于国也

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⑤⑥D.②④⑥

4,9.名句名篇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5,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12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

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

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

专一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16题。

甲文: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

乙文: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丙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端而言,蠕而动。

端:

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②禽牍,小的禽兽。

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14.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渐之滫(渐渐)B.形乎动静(体现)

C.教使之然而(这样)D.不临深谷(靠近)

15.乙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

16.给甲文画线的句子加标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译文: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

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

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

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

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

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

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

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

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①,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

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

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释】①东阳徐生:

即徐无党,欧阳修的学生。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为圣贤者所以:

……的原因

B.今之学者学者:

读书人

C.稍稍见称于人稍稍:

稍微

D.如水涌而山出山出:

从山间涌出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鸟兽之为物B.而为死则同

施之于事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C.虽死而不朽D.忽焉以死者

能不朽而存也三者同归于泯灭

19.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所以不朽,并将"修之于身"放在最高位置,"见之于言"放在第三,明显流露出了重道轻文的思想。

B.本文第三段认为立言"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于此可见,文章难工,传世尤其不易,这是自古以来文章之士的悲哀,作者借此警示徐无党,同时以自警。

C.文章通过比较法层层筛选,一步一步推出中心,首先则拿"施事"与"见言"比较,再拿"施事"、"见言"与"修身"比较,从而突出修身为首要之道。

D.本文题旨深刻,表达显露,愤语遍布全篇,愤愤之气溢于笔端,但是对学生徐无党却是爱深言切,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欧阳修的宗师风范。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译文:

(2)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译文:

(3)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译文:

8,2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都去上“去恶习研修班”。

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9,2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

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

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

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_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10,23.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针对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的话,从积极的角度各写一句话进行劝说。

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某君出差在外,家里的电脑满腹牢骚。

首先叹息的是显示器:

“哎,瞧我多可怜,天天被那个人盯着看。

”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

“看算什么?

我还天天被人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

”键盘接过话茬,委屈地说:

“他天天都打我。

”这时,机箱开口说话了:

“哥几个都别说了,你们哪有我惨,天天被人按肚脐眼……”

对显示器:

对鼠标:

对键盘:

对主机:

11,一.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2.其次剔毛发

3.见狱吏则头枪地

4.及罪至罔加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思垂空文以自见

8.则仆偿前辱之责

12,二.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有无不同,请具体解释:

1.意气勤勤恳恳古义:

今义:

2.素所自树立使然古义:

今义:

3.念父母,顾妻子古义:

今义:

4.恨私心有所不尽古义:

今义: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

今义:

6.下流多谤议古义:

今义:

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古义:

今义:

13,三.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A.若望仆不相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或师焉,或否焉D.吾从而师之

14,2.比肩接踵()

A.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B.夫知效一方,行比一官

C.天涯若比邻D.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5,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A.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B.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C.重为乡党所笑D.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16,4.思厥先祖父()

A.左丘失明,厥有《国语》B.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

C.率时农夫,播厥百种D.禹厥之三仞

17,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家祭无忘告乃翁D.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18,6.谈谐终日夕,觞至则倾杯()

A.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B.汉皇重色思倾国,玉宇多年求不得

C.对此欲倒东南倾D.权倾五伯

19,四.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A.倡优畜之B.太上不辱先

C.衣赭衣D.且勇者不必死节

20,五.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兄弟之亲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③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④下流多谤议

⑤安在其不辱也?

⑥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⑦重为乡党所笑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A.①⑤/②⑦⑧/③④⑥B.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C.①⑥/②⑧/③④⑦/⑤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试题答案

 

1,6.B(A项“博学”,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

C项“寄托”,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

D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

2,7.C(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

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固定句式。

3,8.D(①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②④⑤⑥介绍动作行为发出的时间、处所时,可译为“在”“到”“从”等。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对、对于。

4,9.名句名篇默写

(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3)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课内阅读

10.A(“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

11.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

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12.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

13.

(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的特别清楚。

(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6,延伸阅读

14.A(浸泡,浸染)

15.D

16.

(1)小人之学也,不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

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

7,17.C(稍稍:

渐渐地,逐渐。

18.A(A项,均为结构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的独立性。

B项,均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后者表结果。

C项,均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后者表修饰。

D项,前者为助词,表停顿;后者为代词,代草木、鸟兽、庸人。

19.D(“愤语遍布全篇”与文章不相符。

20.

(1)完全归于腐烂败坏消灭净尽罢了。

(2)他和人相处时,就整天沉默,像愚笨的人。

(1)又与世人忙忙碌碌、苦心钻营有什么分别呢?

8,

9,

10,

11,一.1、通“棰”。

木杖2、“剔”通“剃”,剔光3、“枪”同“抢”,撞击4、“罔”同“网”

5.“摩”通“磨”,消磨,磨掉6、“底”通“抵”,大都7、“见”通“现”,现露

8、“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12,二、1、勤勤恳恳:

诚恳,恳切。

今指勤劳而踏实2、树立:

这里指立身处世。

今指建立

3、妻子:

妻子儿女。

今指男子的配偶。

4、私心:

我自己的心愿。

今指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5、非常:

不同寻常,卓越超群。

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6、下流:

负罪受辱的处境。

今指卑鄙龌龊。

7、口语:

言语。

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13,三.1.A(效法)B、老师C、从师学习D、以……为师

14,2.C(挨着)A、同等看待B、适合D、到

15,3.D(层)A、重视B、加上C、更加

16,4.B(他们的,他的)A、才C、那D通“掘”,挖掘

17,5.B(却)A、就C、你的D、是

18,6.A.(倾尽,全部倒出)B、使……倾C、倾倒D、压倒,胜过

19,四.D、均为动词的为动用法A、倡优:

名词作状语。

像乐师优伶一样B、辱: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辱)C、名词或用为动词

20,五.B.①、定语后置②③④⑦⑧、被动句⑤、宾语前置⑥、固定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