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771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docx

安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绿地系统划是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凡在规划区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二条城市性质:

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现代绿色工业强市和休闲养生名城,现代新昆明的西部新城,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

第三条规划范围:

规划总体规划用地面积14519.14公顷。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014.60公顷,城市发展备用地面积1010.35公顷,昆钢生产用地面积500.25公顷,特殊用地(军事用地)面积194.12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7799.82公顷(其中:

水域及其他用地354.98公顷,耕地3273.65公顷,林地4000.57公顷,村镇建设用地170.62公顷)。

第四条城市发展规模:

据《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2),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为:

一、人口规模

近期:

2012年至2017年,城区城镇人口达36万人。

远期:

2018年至2022年,城区城镇人口达39.8万人。

二、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

2012年至2017年,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约5.015km2。

远期:

2018年至2022年,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用地约6.056km2。

第五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以国家和云南省、安宁市有关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为基本依据。

重要依据还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国务院:

《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

第六条技术标准、规范

1、建设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10.16)

2、建设部: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2007)

3、国务院: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建设部: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5、建设部: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6、建设部:

《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

7、建设部: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8、建设部: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定》(CJJ75—97)

9、建设部: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10、建设部: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2年)

11、建设部: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12、建设部: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

第七条其它有关文件

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

2、《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3、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城市容貌标准》

4、《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6、《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7、《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8、《云南省城市园林绿地专业规划技术要求暂行规定》

9、《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2—2020)》

10、《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

11、《现代新昆明地区网络城市规划》

12、《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13、《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研究》(2000.6)

14、《安宁市绿化植物多样性规划》(2003.7)

15、《安宁市生态建设规划》(2008)

16、《安宁市城市绿地现状》

17、安宁市现状影像图

18、《安宁市县志》

19、《安宁市城市环境调查报告》

20、《安宁市绿地现状统计表》

第八条规划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城市绿化资源条件,注重山水自然景观特征,绿地系统要与城乡生态体系一体化和旅游发展相结合,使各类园林绿地布局合理、景观特色明显,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九条规划编制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绿地系统建设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为目标,注重不同类型绿地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系统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2、地域性原则

继承和发扬商丘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城市绿地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绿地景观。

3、功能性原则

以满足市民使用需求为前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4、生态性原则

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相结合,构建城乡一体化绿化系统;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5、可操作性原则

重点和一般、集中与分散、近中期和远期相结合,做到经济、实用、可行,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6、可持续原则

确定合理的发展时序,从城市的发展需求出发,高瞻远瞩,提出长远发展目标,科学地制定分期规划,兼顾规划的超前性和弹性,保证城市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十条本规划编制的规划期限为:

2012年——2022年

近期:

2012年——2017年

远期:

2018年——2022年

第二章绿地系统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十一条规划目标

通过绿地系统的合理布局,通过河流和城区片林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绿化景观,把城市建成“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良好人居环境的“绿色山水城市”。

确定本次绿地系规划目标如下:

1、以安宁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格局为依据,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城市建设成为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集“山水、园林、城市”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核心区;

2、在维持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构筑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引导各类用地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互利的关系,实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3、对市区有限的绿地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布局,强调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城市间绿化隔离。

利用并挖掘安宁市原有的自然条件,逐步整治和开辟多层次绿化网络,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设适于市民居住的绿色人居环境。

第十二条规划指标:

各地块的绿地率和公共绿地面积不得低于图则中的规定。

根据《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出下表:

 

现状

近期

远期

建城面积(ha)

2639.15

3056

5014.60

人口(万)

31.60

36

39.80

绿地率

40.80%

42%

44%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17.50

18

19.50

安宁市建成区城市人口现状31.60万、绿地率40.80﹪;规划城市人口39.80万、绿地率44﹪;人均绿地面积由17.50㎡规划为19.50㎡。

附属绿地的绿地率应符合“附属绿地率规划指标一览表”的规定。

附属绿地率规划指标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总面积(ha)

绿地率控制

绿地面积

R

居住用地

1407.57

≥35%

499.17

R1

一类居住用地

130.34

≥40%

52.14

R2

二类居住用地

1277.23

≥35%

447.03

C

公共设施用地

919.57

≥32%

297.08

C1

行政办公用地

38.93

≥30%

11.68

C2

商业金融用地

241.29

≥28%

67.56

C3

文化娱乐用地

44.25

≥35%

15.49

C4

体育用地

30.30

≥35%

10.60

C5

医疗卫生用地

89.79

≥29%

26.04

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472.30

≥35%

165.30

C7

文物古迹用地

2.71

≥35%

0.95

M

工业用地

659.73

≥27%

176.58

M1

一类工业用地

252.64

≥28%

70.74

M2

二类工业用地

407.09

≥26%

105.84

W

仓储用地

125.85

≥30%

37.76

W1

普通仓库用地

125.85

≥30%

37.76

S

道路广场用地

778.56

≥41%

324.81

S1

道路用地

756.59

≥42%

317.77

S2

广场用地

4.95

≥39%

1.93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17.02

≥30%

5.11

T

对外交通用地

100.20

≥27%

27.36

T1

铁路用地

90.10

≥27%

24.33

T2

公路用地

10.10

≥30%

3.03

U

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105.25

≥35%

37.03

U1

供应设施用地

35.42

≥34%

12.04

U2

交通设施用地

33.54

≥35%

11.74

U3

邮电设施用地

5.15

≥32%

1.65

U4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23.31

≥38%

8.86

U9

其他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7.83

≥35%

2.74

D

特殊用地

112.24

≥35%

39.28

D3

保安用地

112.24

≥35%

39.28

附属用地

4208.97

≥34%

1439.07

G

绿地

805.63

≥98%

789.52

G1

公共绿地

631.64

≥98%

619.01

G2

生产防护绿地

173.99

≥98%

170.51

城市建设用地

5014.60

≥44%

2228.59

 

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三条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使其与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达到突出园林生态城市特色目标,从而更好地弘扬历史该给,创建既富有古老文化气息,又朝气蓬勃的现代文化城市。

2、注重城市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内涵,以开放的绿地系统为骨架,精心布置富有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的园林景点,使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3、将城区周围山林农田纳入规划,并将其作为大景观构图的造园要素,经城市森林为主体,注重周围山地绿化以及城市防护林的营造,创造变化丰富的城市立体景观,创造城市大园林。

4、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重视生态环境规划,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园林生态城市。

第四章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以城市主要商业区为中心,利用‘四契、一环’这样就把整个城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使整个城市乱中有序,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样也就形成了独特的绿色屏障,既满足了城市建设的绿地覆盖面积,也满足了市民的圣湖需求。

是得整个城市经济等尽然有序的发展。

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第十五条公共绿地规划

充分利用安宁市现有山水景观资源,结合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突出园林城市特色,以均衡布局为原则,按照服务半径的要求,分别布局各种公园和街旁绿地,确保方便市民生活。

安宁市公园体系规划:

系号

公园名称

面积(平方米)

性质

容量(千人)

建造期

1

慈希遗园

180649

综合公园

6.0

现状

2

宛心园

1840965

综合公园

61.3

3

密丽园

79982

综合公园

2.6

4

如一园

111699

综合公园

3.7

5

岁亦艳园

95151

综合公园

3.2

6

甁之园

547624

综合公园

18.3

近期

7

之子园

204092

综合公园

6.8

8

以来园

284074

综合公园

9.5

9

水玉园

456449

专类性公园

15.2

远期

10

千华园

162722

专类性公园

5.4

11

摇似园

117215

专类性公园

3.9

近期

12

来赛公园

49644

专类性公园

1.7

13

地素园

186165

社区公园

6.2

14

道意公园

34475

社区公园

1.1

15

希淋公园

355782

社区公园

11.9

16

期以公园

102046

社区公园

3.4

17

维莉娜公园

31717

社区公园

1.1

远期

18

纳一园

121352

社区公园

4.0

19

一梅园

42749

社区公园

1.4

20

白希园

99288

专类性公园

3.3

21

追忆园

75845

社区公园

2.5

22

米忆园

81361

社区公园

2.7

23

良晨园

295106

带状公园

9.8

24

梯台园

226156

带状公园

7.5

 

第六章城市绿线管理

第十六条

1、为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4、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城市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5、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密切合作,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确定城市绿化目标和布局,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控制原则,按照规定标准确定绿化用地面积,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共绿地等的绿线。

6、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定绿化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线的具体坐标。

7、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绿地布局,提出绿化配置的原则或者方案,划定绿地界线。

8、城市绿线的审批、调整,按照《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进行。

9、批准的城市绿线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绿地、服从城市绿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绿线管理、对违反城市绿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10、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必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

11、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第七章树种规划

第十七条树种规划的原则

根据安宁市的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抗病性强树种的应用。

利用好现有树种和乡土树种,科学地引进植物新品种,大量推广本地适生树种,特别是常绿阔叶树种,以丰富植物品种。

1、持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优化植物的品种选择、种植结构、种植方式等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结合生产绿地规划,做好植物新优品种的引进工作,合理配植,培育出趋向于稳定的植物群落。

3、根据绿地功能,分别提出推荐树种及种植要求。

4、理开发利用异形、彩叶和观花、观果树种;以构成丰富的植物景观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原则,突出安宁市风情。

5、

第十八条基调树种规划控制

基调树种规划以滇青冈、滇润楠、滇石栎、香樟等一些常绿的本地树种。

同时广泛分布着云南松等针叶林。

第十九条骨干树种规划

城市绿化的骨干树种,是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绿地中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主要包括行道树、防护绿地树种、生产绿地树种。

第二十条行道树树种规划

本规划确定的行道树种以小叶榕、垂叶榕、香樟为主,以黄葛榕、红花紫荆、悬铃木、白兰花、菩提等相配合。

第二十条防护林树种规划

本规划选择的防护绿地树种为:

干香柏、雪松、杨树等为防风林树种;小叶榕、香樟、垂柳、桂花、海桐等为隔音林树种。

第二十二条市花市树的选择:

⒈市花:

安宁市市花为梅花。

⒉市树:

安宁市市树为翠柏。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二十三条规划原则

1、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规划培育商丘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以植被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本地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条件,合理配置生物多样性。

3、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用绿色走廊连接重要的绿色区域,以利于物种和基因的交流,提高生物保护的效率。

4、模拟地带植被的类型,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相对稳定的景观。

5、贯彻以乡土植物为主,引进适生的、生态上安全的外来植物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规划目标

1、优化城市树种结构,提高绿化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的机能。

2、培育商丘的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市民文化娱乐、休闲、亲近自然的要求。

3、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的艺术风貌、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4、引导城市绿化苗木生产从无序竞争进入有序发展。

第二十五条基本思路

1、摸清家底,奠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基础。

2、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功能区,协调城市建设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提供“物种源”,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本地乡土、野生物种。

加强本地植物物种保护、发掘与应用。

3、加强相邻气候带植物的引种与应用。

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区的新优绿化植物,建立引种驯化与繁育基地,丰富本地的绿化植物基因库。

4、增加城市绿地系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倡拟自然的城市绿化植物群落配置,促进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进一步明确各类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要求。

6、通过城市绿地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培育,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改善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十六条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政策和法制保障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3、加强科普宣传教育

4、加强国际国内合作

5、加强科学研究与经费投入

第九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第二十七条保护措施

调查登记,继续做好鉴定树种,树龄,核实有关历史科学价值的资料及生长状况,生长环境。

完善古树名木管理制度。

安装标志。

标明树种、树龄、等级、编号,明确养护管理的负责单位和责任人。

技术养护管理。

除一般养护外,有的需安装避雷针,围栏等设施,修补树洞及残破部分,加固可能劈裂,倒伏的枝干,改善土壤及立地环境。

定期开展古树名木调查,物候期观察,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观测,制定古树复新的技术措施。

防止附近地面上、下工程建设的侵害,划定禁止建设的范围。

防止人为破坏,按照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和风景古树名木保护的通知》精神,制订适应本地区的保护办法,严格执行,杜绝一切破坏古树名木的事件发生

第十章避灾绿地规划

第二十八条规划原则

1.结合安宁市实际,搞好避灾据点与避灾通道的选址规划。

2.设置城市救灾通道,以使在灾害发生时能方便组织疏散和紧急救援。

 3.与相关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相协调。

第二十九条规划内容

根据安宁市森林植被丰富的城市特点,规划主要以外围山体公园为基本减灾综合救援据点。

其它城市开敞空间作为紧急避难据点,以道路作为避难、救灾通道。

第三十条规划要求

1.公园应布置在地形、地基良好的地区,避开排水困难、地基软和高填土的地段及挖填的交界处。

2.保证绿地在尽可能多的方向具有可达性,各出入口要面向6米宽以上的道路。

全园无障碍设计,公园的出入口须有一定宽度,确保各个出入口可以永久、安全、快速的自由进出。

3.应根据公园的规模确定公园中自由广场和开阔地的比例,以便于灾害发生时搭设帐篷、堆放物资等救援用途。

部分铺装广场应提高铺装标准,供紧急状态下直升机起降的使用。

4.公园内避免设置大型建筑物,如设置大型建筑物,四周需留出足够大面积的空地。

园林小品建筑考虑选用轻质屋顶,其它公园设施的材料选择应考虑避免产生次生灾害,所有园内设施要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5.除功能上必要的硬质铺装外,公园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绿地面积增大公园绿地的绿量,保证公园绿地作为综合救援据点的安全性。

第十一章分期建设规划

第三十一条 近期(2012年—2017年)规划建设要点

1.公园绿地:

▲完善配套宁湖公园、百花公园、东湖公园等现有公园,新建居住区级公园.

▲加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保护,完善配套旅游娱乐服务设施。

2.生产防护绿地:

在成昆铁路和工矿专用线两侧,安楚高速公路、安晋高速公路.

3.附属绿地:

结合沿线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完善绿化景观通道,构成联系各特色景观区环状及放射状的城市干道绿色景观网络。

第三十二条 远期(2018年—2022年)规划建设要点

1、公园绿地:

规划安宁市到2022年建成公园24个,其中,新建公园19个.

2、生产绿地:

320国道等高等级道路两侧和工矿区边缘布置带形生产防护绿地,与沿河公共绿地一起形成绿化网络。

3、防护绿地:

建设铁路、工业区防护林带。

4、附属绿地:

继续完善道路绿地,加强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建设。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三十三条实施措施

1、城市的各项建设,必要严格按照《云南省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预留绿地,并由规划、园林部门划定城市“绿线”,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被侵占和破坏。

3、实行城市绿化分级、分部门、分单位建设管理,积极开展认建养绿地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制定有效的措施,确保城市的各类项目的绿化配套资金,用于配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

4、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对园林绿化的投资力度。

5、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化法规体系。

结合潮州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地方城市绿化法规,指导城市绿化健康发展。

6、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与执法工作,坚决查处侵占绿地、乱伐树木和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

7、加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8、加强城市绿化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热爱潮州、绿化美化家园的意识。

9、建立城市绿化目标责任制,保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

1.本规划文件正本包括:

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基础部分。

2.本规划经安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贯彻实施,作为安宁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法律依据。

3.本规划解释权属于安宁市城市规划局。

如因城市建设实践需要对本规划内容进行调整或修改,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附表一安宁市现状植表

 

序号

树种名称

拉丁学名

科名

种源

生长型

长势

1

小叶榕

ficusmicrocarpavar.pusillifolia

桑科

外来

常绿乔木

良好

2

滇朴

CeltiskunmingensisChengetHong

榆科

本地

常绿乔木

良好

3

悬铃木

Platanus×acerifolia(Ait.)Willd.

悬铃木科

外来

落叶乔木

良好

4

叶子花

BougainvillcaspectabiHiswil

紫茉莉科

外来

常绿灌木

良好

5

广玉兰

magnoliagrandifloralinn.

木兰科

外来

常绿乔木

良好

6

干香柏

cupressusduclouxianahichel

柏科

本地

常绿乔木

良好

7

香椿

Toonasinensis

楝科

本地

落叶乔木

良好

8

龙柏

juniperuschi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