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726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 茶馆需要的是品牌.docx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茶馆需要的是品牌

茶馆经营的是文化茶馆需要的是品牌

我们都知道,要喝到一杯好茶,首先茶叶要好,其次水也要好。

同样,要开好一家茶馆,除了要有好茶,服务水平也很重要。

归结起来就是要有综合水平高的服务员,这不仅体现在他们要懂得茶道茶艺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要高。

喝茶喝的首先是环境是心情,因此茶馆不仅卫生环境要好,文化环境也要好,这样顾客才能得到物有所值的服务。

茶馆要好,提供的产品、服务的性价比也要高。

武汉和成都就很好,茶馆里的消费水平很适中,不像北京,喝茶比吃海鲜还要贵。

经营茶馆也是经营一种商业,提高它的性价比也是市场的大势所趋。

要把茶馆做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做好品牌。

品牌是一门科学,有很多重要的理论。

现在的茶馆业有很多兴奋点,比如说,一般中等城市都有300-500家茶馆,茶馆的毛利润能达到30%-50%。

但是,茶馆业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规模太小,没有形成品牌连锁经营,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我看了一下,即使是在目前这种竞争环境下,依然存在1/3-1/5的茶馆经营不景气。

试想,如果有大资本进入到我们的茶馆行业,出现价格更加便宜、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的茶馆,形成像星巴克一样的品牌连锁,那么我们的茶馆中有多少是足以抵抗竞争的呢?

现在很多茶馆确实已经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是在进行品牌管理的过程中却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

首先就是目光短浅,过分重视眼前利益。

其次是重外表轻内容。

以为设计了一套VI标识就可以做成强势品牌,却不知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

第三,重广告轻营销。

企业舍得出钱请明星拍广告、斥巨资争夺黄金时间段,却不愿投入资金进行调研及建设营销通路。

第四,重知名度轻美誉度。

知名度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建立强势品牌必要但不

充分的条件。

第五,重价格轻服务。

市场经济中运用价值规律创造品牌无可厚非,但不能打恶性价格战,损害行业长足发展,更不能轻视必要的服务。

最后,重洋轻土,即过分看重国际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指导。

当然,外国大资本即使真的进入了茶馆行业,我们这些茶馆也不一定会在竞争中输给他们。

我们都看到了,现在国家在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设立了孔子学院,我们一直在谈崛起,崛起不光是经济、科技上的崛起,更重要的还有文化上的崛起,我们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都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我们的文化却并不落后于他们。

而茶和文化又是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利用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茶馆开到世界各地去,其影响力将远远大于孔子学院。

中国人需要茶馆,世界人民也需要茶馆,因为茶馆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家园。

借奥运:

策划文化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今天是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500天的日子,北京与许多其他城市都在今天举行一系列庆祝的活动,目的是再一次引起国人对奥运会的关注。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选择“奥运会能为中国茶业界带来哪些机遇”作为今天要讲的题目。

这对茶馆经理人来说,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就“奥运会能为中国茶业界带来哪些机遇”提四个方面的看法。

一、提升中国茶品牌在世界的影响力。

奥运会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活动,2008年奥运会,预计全世界2/3的人都会关注这次体育盛会,这也是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的绝佳时机,很多国外企业都是通过奥运会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而走向世界的,比如韩国的三星公司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是“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留下的遗产分为两大类,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遗产。

这其中无形遗产最终对茶产业来说,就是利用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提升中国茶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其中包括茶叶品牌、茶馆业品牌等。

由于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的茶品牌少之又少,能否有效整合资源,让茶产业提升影响力,责任重大。

中国茶农有8000万,提升茶品牌的影响力同时也是提高茶农的生活水平。

由此看来,其意义便是多方面的。

二、奥运期间大量的境外游客到北京,如何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008年奥运会有将近60万游客将来到中国。

为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是每个奥运会主办方都必须考虑的,而这其中包括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包含许多元素,有物质的也有文化的。

汉城奥运会就让全世界的消费者知道了什么是韩国泡菜。

北京奥运会也要为世界各地游客留下含有中国元素、值得回味的旅游产品,而中国茶产品想在这其中占有一席之位,还是很有机会的。

茶界在奥运期间为境外游客提供的主要是茶礼品和茶馆服务。

茶礼品是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茶馆则是游客消费休闲、感受中国千年茶文化的好去处。

三、在迎奥运的各项文化活动中,应更多地推出宣传茶的相关活动。

在迎奥运的过程中,北京奥组委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奥运的巡回展览,北京及周边一些城市也都相继建成了奥运文化广场,如何在这些活动中推出关于茶文化、茶产品、茶馆的一些宣传,是值得茶业工作者深入思考的。

四、主动策划开展以茶为主导的奥运宣传活动。

利用奥运这个契机,策划宣传茶文化、扩大茶文化影响的活动,打造有影响的茶品牌,从其他角度进入奥运会合作伙伴行列,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对接奥运振兴茶馆

经过前几年相对艰难的历程,近年来,茶馆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比较突出的就是茶馆营业额下降的趋势得到了缓解,从业人员的学历和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其中,大专以上从业人员的比例增加较大。

在经营风格方面也有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婉约风格茶馆比例增大,可以打麻将、打扑克牌的茶馆增多,供应简餐或正餐的茶馆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在一些旧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解决的时候,一些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茶馆行业虽然是一个对老板、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素质要求都比较高的行业,但是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依然比较低,而这种矛盾在短期内将依然得不到解决。

化解这一矛盾,需要大量有专业素质的从业人员,因此,市场上茶艺专业的毕业生严重缺乏,市场供不应求,而茶艺专业的招生却相对比较难,进一步加剧了茶馆人才缺乏的矛盾。

由于茶馆的平均利润比较高,因此,茶馆在数量上的增

长幅度已经超过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幅度。

和茶馆数量大幅增加相对应的是,家庭茶艺也在不断普及,并逐渐形成了与茶馆业竞争的态势。

今天是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500天,面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茶馆业应当树立起应对奥运的发展思路。

首先就是要把奥运茶经济蛋糕做大,培育出龙头茶企、培育新的增长点和未来消费者,迎接和创造奥运商机。

借助奥运机遇,茶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应当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方便消费者认识和消费我们的产品;提供干净、安静、幽静的消费环境,热情、规范的服务。

针对奥运提供的服务形式可以包括:

茶水服务、茶礼品、茶话会、茶艺表演如:

五环茶艺、龙行十八式、

儒家茶礼、爷爷泡的茶、禅茶茶礼、少儿茶艺、网络茶艺等以及培训奥运志愿者等。

奥运会不仅是个挣钱的大商机,更是一个提高茶馆业管理水平的大机遇。

通过与奥运对接,茶馆需要在如何体现人文奥运精神上下功夫,提供人文关怀的服务,不仅要协调茶馆和客户的关系,更要协调茶馆劳资双方的关系。

学会开发自己和客户两个资源,建立起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向制度要效益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的经营特色,产生“月映千江水,千江月不同”的效果,让不同的茶馆都有自己独特的生财之道。

当然,要使茶馆与奥运对接,创意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可以推出“茶妹找福娃”活动,利用平面广告、舞台剧和动漫等表现形式,将茶叶产销地区串联起来,还可以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创造茶妹就业绿色通道。

在经营中积累经验用经验化解经营难题

3月27日下午,中国百佳茶馆颁奖典礼暨第二届全国茶馆经理人高峰论坛在北京鸿坤饭店召开。

交流论坛上,许多茶馆经理人和部分地方协会的代表作了发言。

讨论内容涉及茶馆经理人经营中总结的经验,也提出了对茶产业一些问题的思考。

上海市茶叶学会顾问刘启贵:

作为一位老茶人,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茶馆业的发展。

在全国茶馆的推动下,在上海茶人的努力下,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的帮助下,近几年上海茶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过去的数字显示,上海的茶叶店铺大约有6000多家,茶馆有3000多家,现在的情况是数量有增无减,但这些数字里的内容在发生着变化,茶叶店铺和茶馆有被淘汰的,也有不断成长的。

在上海,郊区茶馆的发展十分迅猛,这次被评为“百佳茶馆”的就有好几家。

在未来的日子里,上海与北京一样,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契机,在上海,就是2010年的世博会。

上海的茶人都希望抓住这个机会做大、做强、做好,为世博会服务,与世博会挂钩,使茶馆在服务行业中起到带头作用。

辽宁鸿兴泰茶楼总经理蒋咏:

这次参加会议,感慨良多。

前天参观了马连道茶叶一条街,脑海中不禁产生了一个问题:

茶产业到底应该如何生存和发展?

鸿兴泰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多年来一直在搞满族茶文化,鸿兴泰可以说是满族茶文化的先行者。

鸿兴泰茶楼被定为满族特色主题茶楼,与当地抚顺市政府规划联系非常紧密。

每年政府都会举办一个满族风情旅游节,满族茶文化已经进入了政府的系列活动,鸿兴泰每年都会做一个满族茶艺、茶道展示。

从文化等各个角度来看,鸿兴泰都是受益者。

前段时间,普洱茶万寿龙团惊现故宫,把清朝宫廷茶文化再次展现到消费者的面前,这对茶叶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今年鸿兴泰被政府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清王朝的根在抚顺,所以希望通过弘扬满族茶俗、宫廷茶艺,能够把企业品牌引向社会、带向世界。

同时也欢迎有更多的资金和策划人加入到企业中来。

河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舒曼:

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茶饮料的世纪,那么就可以引申出两个话题,一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他”世纪,即研究茶文化的大都是男性。

另一个就是中国茶馆业的“她”世纪。

在中国,80%的茶馆都是由女老板来经营,茶艺师都是女性。

正是这些女茶人引导了中国茶馆业良性、向前、快速的发展。

除了赞扬茶馆业的女性之外,有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尴尬的问题也不得不在会上说一说,就是关于茶馆的功能定位和定性的问题。

现在茶馆的功能定位定性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清茶馆,也就是纯粹饮茶的地方;第二类是茶与餐结合,就是饮茶与餐饮的结合,这在当代是发展的主流,也是非常有市场潜力的;最后一类是现在中国茶馆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茶饮与娱乐的结合。

有些地方,茶馆与棋牌结合,有的与足道结合,更有甚者是与卡拉OK结合,这些可以说是严重背离了中国茶文化的宗旨,并且有损茶文化的形象,这是发人深省的。

上海秋萍茶宴馆总经理刘秋萍:

目前中国茶馆业的发展,绝对还没有走向辉煌,其实还是一个羽翼未丰的小鸟。

现在上海关于茶馆业QS认证的问题受到了各方关注。

前一段时间,上海媒体突然对没有通过QS认证的企业进行了曝光。

一些优秀的茶馆在上海的这次QS曝光的事件中,受到了影响,就茶馆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给行业以协调发展的时间。

就目前而言,这只是上海一个地区发生的问题,但以后完全可能会波及到全国的茶馆界同仁,所以也希望行业协会能够出面与政府可以协调处理关于茶馆QS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客观地处理问题,给大众以良好的舆论导向。

湖南白沙源茶馆总经理柯作楷:

白沙源是白沙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

白沙源经营只有两三年的时间,我们这些茶馆经营者其实对茶的了解也不是很深,所以主要还是带着问题来到这个论坛上的。

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茶与咖啡的问题,其实茶与咖啡在文化内涵上、历史上都有很多相近之处,在星巴克出现之后,咖啡被带入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杯子里,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国茶馆行业能不能出现一个像星巴克一样全球连锁的茶馆?

这就需要现代茶馆经理人勇于突破传统文化,从各方面研究星巴克,在茶馆品牌方面进行突破。

二是,应该在茶点方面多做研究。

如果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茶馆,除了茶、服务、环境等方面能够体现出茶馆的品位和特点外,在茶点上寻找突破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是,茶馆的品牌延伸的问题,还是值得研究探索的。

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需要大家去研究,就是“一茶一座”,“一茶一座”的茶和点心就是采取非常简约的方式。

四是,茶道和茶艺的问题。

怎样使茶道、茶艺完美地表现出来,能让消费者理解,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山东青岛海情茶人姜兆宁:

海情茶人是一个开在星级酒店里的清茶楼,在5年经营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因为海情茶人是在星级酒店里,所以接触的客户多为中、高端的消费者。

这一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直以来都在寻觅好茶来不断满足这些高消费群体的需求;另一个方面是体现在人文方面,主要包括服务人员素质和人才储备等等。

海情茶人拥有一批固定的消费人群,这是茶馆的经营和发展的保证。

如何既能满足老客户又能发展新客户,这就对茶馆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陕西西安福宝阁茶楼总经理王彦峰:

福宝阁茶楼成立于2003年11月28日,对于西安这个内陆城市来说,当地老百姓消费观念还不成熟,也不具备一定的消费习惯,所以成立初期茶楼的发展很慢,管理者也很艰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扭转了这种局面。

2005年,营业额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31%,2006年营业额在2005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42%,发展速度较快。

福宝阁茶楼的成功是由诸多因素形成的,归结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立足陕西,针对陕西市场进行项目定位、产品设计、功能布局等等,以此开发陕西当地的消费资源。

其次是福宝阁的团队协作精神,最成功的积累就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福宝阁拥有一个公正廉洁的领导班子,一个凝聚

力很强的领导学习团队,这些都是一笔笔巨大的财富。

最后就是在理念方面,不断向行业里的老茶楼学习,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汲取精华;还要学习酒店先进的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而在产品方面则多向酒楼学习,这是经营上积累的经验。

学习方面的经验一句话足以概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江西南昌协和昌品茗轩总经理胡玲:

协和昌品茗轩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2000年时茶艺馆在江西并不景气,新茶馆很少。

开茶馆,协和昌用了大量时间走访各大茶叶基地寻觅好茶。

到2002年为止,协和昌的茶叶已经在各大茶叶评比中获奖无数。

在喝茶的人中十个有九个不懂茶,但我们要对消费者负责,要发展茶文化,让消费者懂茶。

对于一个茶业经理人,有一点很重要:

如何用茶馆带动茶产业。

将茶馆和茶产业怎样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点最为重要。

所以就要用茶文化带动茶产业,从点点滴滴,从根上做起,学到茶叶技术,创建好的茶叶品牌。

把茶馆作为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对主业起到带动作用。

我认为茶馆经理人应该懂茶,去各大茶叶基地走一走看一看,全身心投入进去,这样才会让自己的事业一路走好。

河北廊坊白鹭原茶馆总经理张新梅:

白鹭原茶馆于2003年开始筹备开业。

茶馆服务定位于企业商务交流,茶馆消费人群定位在文化界人士。

白鹭原在经营过程中,思路渐渐清晰。

白鹭原是以茶作为载体,以商务交流、朋友小聚为主题。

白鹭原为消费者呈现的是一种细腻与清新结合,古典和现代结合的环境氛围。

白鹭原以理解人性、生活、体贴客户的角度去经营,将茶馆做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且我认为茶馆的经营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管理者进行微调。

白鹭原的品牌精髓在于茶馆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健康生活,美丽人生。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

百佳茶馆的经理人坐下来谈茶馆经营之道,多位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咖啡馆的航母——星巴克,在中国培育一个像星巴克一样的茶馆,不管其现实可能性有多少,这始终是我们普遍关心的话题,针对茶馆经营,当第二届全国茶馆经理人高峰论坛即将结束之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的一番讲话给人以启发。

第一,我们要明确茶馆的定位,茶馆作为百姓享受生活的平台,尤其要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在此基础上融喝茶、欣赏、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第二,茶馆所提供的服务应该能满足百姓对茶叶的各种需求,在茶馆里,茶叶不仅仅要能喝、好喝,还要能吃能用。

比如新兴的茶餐业务就值得我们去开发拓展,将茶餐中的茶味办得浓一些有特色一些,这样既能拉动茶叶消费,又能扩大茶馆经营规模。

第三,目前,针对我们茶馆普遍弱小的情况,整个茶馆业应该团结一致打天下,倡导行业联合、团结,打造全国性的联合消费网络,相互介绍业务,让茶客能放心地、便捷地在不同地域、不同茶馆进行消费。

第四,我们要积极开展行业自律、管理规范、诚信经营,让广大的消费者能放心地消费,从整体上提升我们茶馆业的形象和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