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618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

《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第二节 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 民非教育.docx

6第二节成人非学历教育三民非教育

浦东新区成人教育志

(1993-2010)

作者:

姚天德

第二节成人非学历教育

三民办非学历教育

1、综述

浦东新区建立以后社会办学日趋活跃,到1993年底,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时称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以下简称民非教育机构)已有102家,入学总数6.7万人次,占全区入学总数的30%。

呈现出4个特点:

一是主体多样化。

其中企事业单位办的有48家,占47%;民主党派办的有11家,占10.8%;社会团体办的有31家,占30.4%;公民个人办的有12家,占11.8%。

二是培训市场化。

浦东开发急需各类专业人才的态势,为新区人才培训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

年内有46家原属市和其他区的办学单位进入新区,有13家原属内部招生的企业职教单位,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同时又有一部分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申请办学。

在办学门类上也随社会需求而不断变换。

外语、电脑、外经等已成为热门专业,逐步形成了培训市场上互相竞争的局面。

三是管理有序化。

年内对4区1县原有的办学单位重新办了登记手续,对其他来区办学或新办的单位也按市、区有关规定逐个审批,做到立案规范。

建立了南、西、北3个协作片,逐步理顺了“行政(社发局教育处)——中介(区成教办)——民间(协作片)”的管理体制。

四是效益明显化。

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不化国家一分钱,培养了电脑、外语、外经、财会等一批紧缺人才。

如上海船厂举办的滨江职校。

充分利用企业内部教育设施开办了三级厨师、电脑、外语能力考核培训、文秘等班级,既满足了个人求知的愿望,也为社会培养了人才,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浦东包氏英浯口语培训中心的经费全部依靠包氏家属及海内外各界的捐助,成为新区独一无二的一所私立免费教育单位,为近千名成人和青少年举办了教师、“留守子女”、基础英语、华夏员工等口语班。

有60多名中、外籍教师义务授课。

在市、区的一些国内外重大活动中,免费向有关部门提供英语口语人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252)

1994年底,新区民非教育机构达到了142家,全年入学总数10.8万,占新区入学总数的43%。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社会发展局于1994年3月颁发了《浦东新区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管理暂行规定》。

新区成教办随即开始对民非教育机构的办学组织视导评估,年内据以评定的合格学校有25家,7家限期整顿,不合格停办5家。

新区民非教育机构中已经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与个人,获得1994年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的有包氏英语口语培训中心、兴华业余中学、建设培训中心和6位先进个人,还有7名指导教师获园丁奖,11名教师获优秀奖。

上海第一继续教育学院等25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得到新区社会发展局表彰。

(253)

1995年民非教育机构办学继续拓展。

全区143个民非教育机构(254)在校学员11万人次,占成教系统学员总数的41.2%。

由于管理体制的变化,1995年起市属和部属的企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了社会办学,成为推动新区成教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55)

1996年根据市教委《关于对本市社会力量举办院校重新登记与换发〈办学许可证〉的若干意见》,新区成人教育办公室授权成教协会建立了有相关部门参加的社会办学资质审查小组,对全区社会力量举办的157所成人院校进行整顿和清理。

通过办学单位的申请和有关部门的抽查与重点检查,给符合条件的115所院校换发了上海市教委统一印制的办学许可证;有21所院校因办学条件较差要求限期整改;有2所学校不予登记,停止办学。

(256)

1997年初,新区对民非教育机构校院长进行了培训,3月20日在上海船厂培训中心举行结业典礼。

(257)为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了新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

区成教办还于10月下旬召开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负责人会议进行落实。

(258)接着对全区的民非教育机构进行疏理:

凡属行业办学的作为企业办学进行管理;凡属街道、镇政府办的学校归为地区办学统一管理;对部分规模小、管理松、效益差的办学单位,则按有关规定予以整顿或停办;对新申报的学校按规定进行审批。

从而使全区的民非教育机构总数从132所控制到106所。

而事业规模却发展迅速,总数达13万人次。

(259)

1998年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加强管理、讲究效益”的原则,建立了重点院校的协作组,定期开展活动,组织交流,更进一步提高了民非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和社会效益;健全和加强了社会办学资格审查小组,加强了资质审查和办学水平的视导评估,认真做好年审及换证工作。

经过全面审查,对93所颁发了办学许可证。

(260)

1999年6月14-18日,市教委成教办有关领导和部分专家学者,到我区13所社会力量所办的学院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学院办学和管理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他们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261)通过抓规范管理、抓事业规模、抓质量创品牌使全区民非教育机构的办学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过新批和调整,全区已有103个民非教育机构,全年入学总数达25万人次,占全区入学总数的60.6%,为提高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262)

2000年,由于采取了抓重点建立协作组、抓教学建立学科组、抓评估提高办学水平等三项措施,促使民非教育机构的办学继续健康发展。

(263)全区106个民非教育机构,入学总数达到了295254人。

(264)

2001年对新区108个民非教育机构中除学院和外区院校来区设点的单位分别编组外,其余单位按开设的培训项目,组建了外语、计算机、艺术类和综合4个学科组,实行专业化管理。

对10所符合条件的办学机构,报请社发局认定为A级院校,并完成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部分单位筹建党组织和工会等工作。

使民非教育机构的管理改革初见成效。

(265)

2002年根据市教委关于民非教育机构分等定级评估的要求,对部分民非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

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评估方案。

举办民非教育机构校(院)长学习班、档案管理现场交流会、互查互评等活动,帮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管理。

评估工作委托东方教育评估事务所进行。

评估以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办学效益等为主要内容。

在15所参加评估的进修学院中,上海市广博进修学院等4所被评为A级,另有8所评为B级,3所评为C级。

时代艺术进修学校等10所社会力量举办的进修学校被评为第一批A级学校。

(266)

2003年,新区民非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经督导,对57家民非教育机构进行分等评级,评出18家A级、34家B级和5家C级。

3所学校获得“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称号,3人被评为市先进个人。

(267)

2004年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教育部和市教委关于启用(换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有关规定,新区对2004年9月1日前依法批准设立的各类进修(专修)学院、进修学校(培训中心)等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进行了重新审核,并对2004年9月1日以后批准设立的院校核发了新证。

(268)11月3日下午,由新区成教办与成教协会及成协社会力量办学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民非教育机构院校长会议。

邀请市教委规划处张光圻副处长前来,就有关调换办学许可证的相关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讲解。

新区社发局教育领导对换发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69)新区民非教育机构的换证工作自2004年10月开始,至2005年3月31日完成。

经审核,新区有6所新设立院校获准启用新证,原有的132所院校(含迁入1所)中123所获准换发,占93%。

在启用新证的129所院校中,进修(专修)学院26所,进修学校52所,培训中心51所。

全区有90%以上的院校在这次换证过程中都进行不同方面和程度的整改。

14所院校结合换证,通过了试办转正评估或办学水平分等定级评估。

9所院校因举办单位合并或未按时申报换证而未获准换证。

(270)

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2006年3月,新区社发局决定以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的方式,将新区管理民非教育机构的部分事务委托给新区成教协会承担。

提出了“四个结合”的工作原则,即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日常工作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以重点或专项工作带动全局;面上事务与基层活动相结合,发挥学科组自我管理作用;管理工作与协会中心工作相结合,围绕中心开展管理工作,为委托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初步形成了协会——工作委员会——学科工作小组三级工作网络。

(271)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5月24日下午新区社会发展局教育处召开了民非教育机构校院长会议,对民非教育机构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272)

2007年1月23日上午,新区社发局教育处召开了民非教育机构院校长会议,对一年来民非教育机构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要大力宣传民非教育机构的办学成果,积极培育民非教育的品牌;加强民非教育机构自身的内涵建设和行业自律,促进规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要努力搭建各种平台,为民非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创造条件。

(273)为此,区成协民非工委于5月23-24日组织部分会员单位赴杭州学习考察。

得到了杭州市教育局职教处的热情接待,有两位领导全程陪同参观考察了国际著名语言教育机构杭州英之辅语言培训中心和杭州联邦教育·大家艺术学校,两位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274)5月底,在新区成协与民非工委和城区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浦东新区民非教育机构特色项目推介活动”中,从浦东新区130多所民非教育机构中,按照“特色、质量、诚信、成果”遴选出来的20多所学校,就自己的特色项目和办学成果作了推介展示。

(275)

2008年内,新区成教协会为更好地做好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部分管理工作,于3月31日召开了外区民非机构浦东教学点负责人会议,既汇报交流了各办学单位开设的课程、办班数、学生数、管理方式以及主要问题和建议;也通报了教学点管理情况及工作要求。

(276)8月6日,又召开了民非教育机构院校长会议,邀请市社团局综合协调处的郑崇侠处长对近120位院校长就《劳动合同法》和民非教育机构工资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专题辅导。

同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277)9月11日下午新区成协还召开“教师节·中秋节民非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学员座谈会”,组织相互交流。

(278)11月中旬,根据市教委和区社发局关于做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换发工作的要求,召开了民非教育机构换发办学许可证工作会议。

浦东新区148家民非教育机构的换证工作全面启动。

(279)

至2009年6月底,新区已按规定完成了100多所民非教育机构集中换证的材料受理、审核和申领工作。

(280)其中准予换证的113所民非教育机构占应按期换证院校的81.3%。

(281)12月14日下午,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带队来浦东新区就“民非院校”管理工作进行调研与督查。

教育局曹锡康局长接待了调研团一行。

杨德妹副局长就前阶段对新区民非教育管理工作的梳理及自查情况作了汇报。

市教委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民非院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李骏修副主任对民非教育机构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82)

在新区民非教育的发展历程中,1993年成立的上海市燎原学校浦东新区分校,却是一所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从开始时的1个专业、3个办学点、3个教学班、100多人,发展到1996年已有6个专业、14个办学点、34个教学班、1400多人。

它的学生已遍布于整个浦东新区。

其中93、94两年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全日制班学生406人,成人高中学生419人,成人中专学生596人。

参加1996年1月举行的期末考试总数达4000多科次,成为浦东新区继电中之后的又一所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为新区的广大求学者提供了又一条成才之路。

(283)到1997年达到23个办学点,50多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多人。

(284)

而由民革浦东区委主办的兴华业余中学,则是一所以成人高中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1996年5月10日下午,该校在上海船厂科苑礼堂举行了庆祝15周年校庆活动。

在15年的办学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累计办班600多个,毕结业学生逾2.1万人。

1994年被评为“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高中政治班被评为“市先进班”,有的学员被评为市的先进学员。

(285)该校还积极参与了街道的“军民共建”活动,以“共学科学理论、共育四有新人、共建文明小区”为主要内容,开展新区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

95年底还与浦东地区87414部队联办周末育才学校、为部门官兵开办会计中专班、培训有关专业人才。

得到了潍坊街道领导和部队首长的赞扬,被评为潍坊街道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286)同时,对来校参加会计上岗证、中专班学习的残疾人员和下岗人员或回沪的知青子女进行免费教育,1996-1998三年中共免除学杂费4万余元。

自1997年上半年开始还为下岗人员开设了会计上岗证等培训班。

积极为新区的再就业工程作贡献。

(287)到1999年兴华业余中学采取自办、联办等方式,举办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班级,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使入学总数达7000余人,(288)成为浦东民非教育机构中,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

座落在浦东软件园的上海张江信息技术专修学院则是一个软件人才的培养基地。

该于2007年2月2日,与加拿大皇家科技学院合办的首届JAVA高级工程师企业定向培训班正式开班,参加这次开学典礼的30余名即将毕业的优秀本科生,来自江苏、河南、上海等不同省市。

(289)后于6月22日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在张江地区诞生,标志着浦东软件园发挥出新的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功能。

因此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和张江集团领导与企业界代表和学员、教师等共同参加了揭牌仪式。

(290)

浦东民非教育机构在新区成协民非教育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从2005年起在每年的全民终身学习周期间,都积极参与了相关的活动。

如当年10月22日下午在陆家嘴地铁广场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我们的家园——魅力浦东》浦东新区民办艺术类学校音乐舞蹈专场演出,(291)2006年组织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书画展”(292)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外语教学交流活动”,(293)2007年组织开展的民非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学员“双十佳”评选活动,(294)2008年11月26日举办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校长论坛”,(295)和2009年民非教育外语学科组举行的科学发展观学实研讨活动。

(296)为宣传终身学习的理念,展示民非教育机构的办学成果并扩大其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非教育机构还热心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如在2008年,心系汶川地震灾区,奉献一片真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22日已有52家单位踊跃捐款,金额总计超过60万元。

其中个人捐款超过30万元。

(297)

2007年4月,新区有6个民非教育机构在成教协会的协调组织下,在第四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上集体亮相,占全市民非教育机构参展单位的五分之一。

他们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万份,接待咨询近2000人次。

这在上海教博会中尚属首次,尤其是整体展示质量和所体现的团队精神都受到了主办单位的好评。

(298)因此上海张江信息技术专修学院的《Java技术课程体系培训与就业一条龙服务》、浦东新区东方青少年培训中心的《新版“E2儿童美语”初级、中级、高级教材》、浦东新区少儿艺术培训中心的《少儿武术》和上海圆桌进修学院的《时尚英语》四个项目获得金牌奖,占全市12个培训金牌奖项的三分之一,是获奖最多的一个区。

(299)

2、部分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简介

上海市广博进修学院

上海市广博进修学院(简称“广博”)创建于1993年11月,是一所高层次民非教育机构,现址浦东昌里路335号,外设三个教学点。

鉴于浦东新区成立初期缺乏成人高教机构,成人想进修深造就要到浦西就读。

但交通的不便,使浦东从业人员的读书难问题十分突出,就是浦西已开展了十多年的高教自考助学辅导在浦东也极为罕见。

“广博”的创建就是想为发展浦东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助一臂之力,为从业人员进修深造提供方便。

“广博”建校17年来,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办学理念,扎根在浦东杨思的城乡结合部。

面对当年位置偏僻、成人高教资源匮乏、交通闭塞,文化底蕴差等不利因素,以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踩着一个个困难往前走。

除积极开展高教自考助学外,还以合作办学的形式,从1994年开始,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来校开设教学点,从而使“广博”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于一体,为浦东地区的从业人员进修深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广博”自身也逐渐以师资强、设施全,质量好、诚信度高、管理规范、开设专业适时实用等优势享誉社会,赢得了求学者的亲睐。

在社会办学竞争十分激烈、普通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势下,“广博”的运营态势始终良好,每年的办学规模都在3000人以上。

(300)如1999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就有专科8个专业、本科5个专业,学员超过5000人次,加上中等教育,全年入学总数超过7000人次。

(301)17年间,已有十多万人次在“广博”得到进修深造,其中有近5000人已学成毕业(本科毕业生占70%以上)。

同时,“广博”始终坚持“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理念,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在帮困助学、慈善弱势人群、抗震救灾等方面都能尽心尽力,受到了各方好评,在2002年由市教委所属《成才与就业》杂志委托专业咨询公司对全市1000余所注册培训(助学)机构所进行的一项系统调查显示:

广博名列全市社会办学“双十佳”榜首,(302)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000年以来,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达20余个。

如: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示范助学组织》、《上海市五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先进民间组织》、《2010年中国诚信教育培训机构》、《帮困助学模范单位》等。

院长谢育也获得了《上海市成人教育先进个人》等十余个奖项。

(300)

上海达尔进修学院

上海达尔进修学院是一所民办高等非学历教育机构,座落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川沙中学对面),位于国际航空港、洋山深水港、张江集电港与正在建造的迪斯尼乐园的中心区域,处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浦东改革开放开发初期,为填补川沙外语培训的空白,于1991年成立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夜大学浦东分部”。

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成立“上海浦东新区达尔培训中心”。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学员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2008年9月被批准升格为上海达尔进修学院。

为满足社会需求,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商学院的成人教育学院分别在本校设立了川沙(达尔)教学点。

达尔在近20年的风雨历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适时应社会需求调整培训课程。

从90年代初租借几间简陋教室到现在拥有58间空调教室、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长期、独立使用的2000多平方米教学场所;从基础的英语培训课程开始,发展至外语、计算机、会计、报关物流、高复、学历教育6大类40余种培训课程,逐步形成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双向一体化培训体系。

在办学过程中,也不忘回馈社会,多次为企、事业单位送教上门,免费为社区举办“迎世博学英语”、“新上海人学英语”等各类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达尔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为办学理念,贯彻“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规模办学”的办学宗旨,以大胆开拓、努力创新、与时俱进的办学特色去赢得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也为培养建设浦东人才、振兴上海成教事业出了一份力。

学校成立至今,外语类共培训了60000余人次,计算机类近10000人次,会计类约5000人次,报关物流类3000多人次,高复类达6000多人,学历类2904人(其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成教院教学点学生有2396人,自考学生有508人)。

自2003年二工大、商学院设立成教川沙(达尔)教学点来,已有955名学员毕业,毕业率几乎达到100%。

由于达尔办学持续拓展,质量稳步提高,因此也赢得了荣誉。

2000年被川沙警署授于“警民共建单位”;被浦东新区社发局确定为“浦东新区社会力量办学重点院校”。

2001年,被市教委、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评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被浦东新区成教办评为“浦东新区社会力量办学A级(优秀)学校”。

2009年,经上海教育评估院评估批准为上海市首批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合格单位之一。

同时,达尔还是全国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和考试点、市民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试区和上海市计算机能力考核流动考场之一。

(303)

上海浦东新区时代艺术进修学校

创办于1992年的上海浦东新区时代艺术进修学校,是一所以芭蕾舞为教学特色、以文化教学为主体的综合性学校。

总部设在东方路丰华园内,那里教学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硬件设施齐全、师资水平一流。

开设的课程有舞蹈、美术、乐器、文化四大类,每年约有800人次参加培训。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发展,成为上海市首批命名的A级(优秀)学校,也是浦东新区艺术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

具有“芭蕾特色学校”美誉的该校,积极为学员们创造条件,为他们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

如从2007年开始被英联邦国际考级机构定为芭蕾舞考级点,由外国专家专程来沪进行考核,证书具有国际通用的权威性。

通过连续几年的考核,考官们由衷地赞叹,时代艺校的孩子总体水平高,基本功扎实,自信心足。

除芭蕾考级外,该校还新设了中国舞、拉丁舞考级,成绩也相当不俗。

(304)

又如该校在参加中国文化部主办的2005年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全国大赛中,就有《丑小鸭》、《西班牙舞》和《四小天鹅》三个参赛舞蹈,全部获得金。

(305)并和中央芭蕾团合作,在上海大剧院共演三场“睡美人”;和上海芭蕾舞团合作,在上海美琪大剧院公演“胡桃夹子”;该校部分芭蕾班学员还应邀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演出;参加了从第一届开始的每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芭蕾班的学员还经常参加市、区各类大型文艺活动,并应邀参加社区或基层的各项艺术展示,组织学生参加演出活动。

每逢“八一”建军节,该校同学都要深入部队,与解放军战士或武警部队官兵同台演出,共同联欢。

由于该校建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人才和艺术爱好者,平均每年向上海市舞蹈学校输送专业的舞蹈人才4至5人。

因此上海市舞蹈学校于2007年授予时代艺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培养基地”铜牌。

这是该校确定的全市三个培养基地之一。

(306)

2009年该校创作的舞蹈《荡起双桨》,先后在浦东新区、上海市中小学生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304)

上海浦东新区东方青少年培训中心

上世纪90年代创办的上海浦东新区东方青少年培训中心,是专业从事少儿中英双语与各项智能素质教育培训的A级社会力量办学单位,2009年度市优秀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市价格协会诚信建设单位及新区自律与诚信建设单位。

培训中心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和专家团队:

校长许玲妹,是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学状元、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个人、中国幼教行业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等称号的获得者;副校长朱希祥教授是华师大博导,出版过十余部专著与教材;在中心聘请的专家团队中,还有著名的英汉对比教学专家潘文国教授。

他们在近二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将“开启孩子智慧潜能,度身定做科学课程”作为培训中心始终不变的办学宗旨。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

培训中心附属实验基地——上海世纪星双语实验幼稚园和上海世纪星证大幼稚园,均荣获由中央教科所认定的首批“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和上海市一级幼儿园、新区示范幼儿园称号,成为上海知的名幼教品牌。

培训中心编写出版的《E2儿童美语》系列教材是上海市教委正式审定的学前儿童外语精品教材。

该教材因具有学得快乐、玩得高兴、教得科学三大特色,而被《文汇报》盛赞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