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603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docx

专题学习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

专题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姜平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教师评价的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由此可见,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倡导的教师评价为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性的特点,课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发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评价更看重评价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不论是评价内容的确定,还是评价的实施手段的设计都要体现出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性、支持性和激励性。

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每位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每位教师都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可能性,而评价则是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因此教师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给教师排队,把教师分成优、良、合格、差几个等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奖惩,或仅对教师过去工作的成败简单进行考核、鉴定、认可等;而是要为教师提供关于教育教学的信息反馈和咨询服务,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发扬优势的措施与途径,从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不再是一系列可以敷衍的定期的任务,而是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过程,成为支持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专业生涯。

发展性教师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利用评价解决活动过程中生成性的问题,使教师能对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明确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教师个人未来专业发展目标,指明教师个人未来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它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形成积极支持教师创新的氛围。

主张评价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的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民主参与,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教师士气,加强信任感,改善人际关系,深化课程改革,有助于克服传统管理性或奖惩性教师评价的诸多弊端。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哪些基本理念

1、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强调评价的针对性

教师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在人格、成长历程与背景、思维的方式、个性特长、职业素养、教育教学风格、师生交往的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因为如此,教育教学才变

得丰富多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教师根据《纲要》自主设计并实施的课程,它比其它课程更需要教师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使教师能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自己个性特色。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评价不是要抹杀这些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使全体教师整齐划一,这样我们将失去具有特色的教育“精华”,统得过死,教师没有主动发展的空间,其创造性就会大大减弱。

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相违背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在评价实施中,可提出一条相对粗线条的评价标准,但具体教师达到怎样的标准则要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针对教师个体,在与教师这个评价主体充分交流的前提下,确定个性化的具体评价指标,提出改进的建议、专业发展的目标等。

这样的评价不是事先确定一个绝对的标准,教师再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与之相对照,从而得出优劣的结论,而是针对教师自身的纵向比较,将教师当前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与其背景和原有基础相比照,目的在于发现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这门课程中某一时期内的进步与成长的曲线。

这种动态的评价能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主动创新的意识。

2、注重教育教学实践,强调评价的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活动过程,而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的重要职能在于管理教师,所以实行的是一种“以成败论英雄”的静态的终结性评价,评价时间过分集中,过分注重结论。

按照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观点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教师评价应该是一种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性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教师评价要贯穿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首先,评价信息来源于教育教学过程,在实施教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关被评价教师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信息,这是教师评价的基础,这样所得出的评价结论才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收集信息是教师评价的关键,而信息的收集工作是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其次,评价结果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

评价指标的制定直接指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并随着教师不断专业成长有所变化,评价手段的设计应考虑到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在过程中及时反馈给被评价者,使其能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克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对自己的优势、不足形成清晰一致的认识,激励教师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师评价的效率。

最后,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教师评价制度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不断发展。

教师评价使教师在活动与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又不断地生成新的评价内容,教师评价是一个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持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3、注重教师的自我反思,强调评价的主动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久的作用。

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应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评价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与外在评价者相比,教师对自己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与对象最清楚,最了解自己在开发与实施这门课程中的优势与困难,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进程及发展方向又最为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活动打破了课堂的时空,其教师评价是不能用简单的课堂评价来代替的,而课堂时空以外的教学信息的收集与提供是有赖于教师自己的。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评价中,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不仅作为被评价者,更让教师成为评价的主动参与者。

民主和谐的评价气氛的营造,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建立平等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教师主动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前提。

而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不断反思,是实现教师自我评价的必经阶段。

具体而言,在评价前期,在与被评价的教师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具有个性化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

在评价过程中,注意选择恰当的渠道和方式收集评价信息,鼓励教师主动提交评价资料,提供评价依据,在评价中给教师一个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重新肯定自己的机会。

同时,创设民主和谐的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疑惑并与教师一同分析与探索。

在分析评价资料和数据信息时,要注意与教师沟通,了解资料的背景和影响的因素,从而使评价更有针对性。

在形成评价结论的过程中要与教师进行充分的讨论,要与教师尽量达成清晰一致的认识,对教师存在的优势、不足和进步,要注重引导教师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的能力和总结的能力,并且与教师一起寻找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

整个评价过程中,高度重视被评教师全面的积极的参与、自我反思及相应的意见和观点,这不仅有利于收集到准确的评价信息,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也有利于被评教师本人发现问题并主动地改进和提高,还有利于消除被评教师与评价人员之间的对立情绪,使被评教师能自觉地接受和理解评价结论。

评价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让评价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就显得非常关键。

要实现教师主动的自我评价,首先教师要准确了解自己目前专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持续、整体的发展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分析和审视各种因素并学会据此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确定专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并按目标逐步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经常化、制度化的反思,要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的形式建立自我剖析档案,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和进步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而让评价真正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传统课程模式下,课程编制者、课程实施者、课程评价者互相脱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

作为参与课程设计的教师们最了解课程设计的目标,同时他们又是课程的实施者,对课程实施中的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因此,由他们对自己的设计与实施的情况做出评价应作为对课程进一步修正的重要依据。

当然不能把教师作为课程的惟一评价者,因为他们很可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科学的课程评价还有赖于行政人员、学生、家长及课程专家们的共同配合。

4、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强调评价的综合性

这里所说的评价的多元化及评价的综合性首先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开放的、广域的课程,它所涉及的对象是多元的:

有校内教师、校外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有学生家长,也有其他社会主体。

不仅学校领导是教师评价的主体,如前所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本人凭着对课程实施情况的深刻的了解,对自身发展的高度关注,被评教师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主体;同事、学生及家长,他们直接、间接地参与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的工作伙伴,他们的意见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的改进、提高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在教师评价中要创设积极的氛围,让同事、学生和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多渠道地提供评价信息,使教师评价更有效。

同时被评教师要端正态度,认识到他人评价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自己改进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平和的态度、宽广的胸襟接受他人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工作环境、教学对象的相似性,同事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较深刻的理解,同事的评价是一种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对被评教师在工作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行为是非常有益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旨在促进教师的发展,能够使被评教师与同事在评价中消除相互提防与磨擦,从而坦诚相见,做出客观、合理公正的判断,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被评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他们对教学活动及师生交流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

他们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被评教师以及时听取他们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而家长与教师一样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家校联系直接促进孩子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与家长参与评价时一定要有所引导,要让学生与家长了解评价的目标,哪些内容适合家长与学生参与评价,哪些评价结果仅供参考等,在评价中应有清晰的认识。

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多主体参与评价,这就决定了其教师评价时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当然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必然会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多种评价内容与方法,以及多样的评价信息收集的手段及评价结果反馈的方式。

如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有对教师基本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评价,更有对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全面发展的能力结构等等方面的评价。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评价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强调评价的综合性。

5、重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强调评价的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与传统教师评价以评定教师级别决定奖惩为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评价手段、指标及反馈形式上更注重实效性。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评价的基本内容

1、对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专业品质的评价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了如下基本的要求:

“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教师的专业才能和教育智慧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教师的专业精神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专业人格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心灵支撑;教师先进经验和实践反思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起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本次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课程,它同样需要教师专业人格即个人的专业品质作为支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不仅有实施课程的责任,更承担着开发课程的使命,所以它需要教师投入更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很难想象一个对教育事业不热爱、毫无兴趣的教师能承担好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伴的建设与完善任重而道远,

①有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志向、与时俱进

过去“教书匠”的地位,使许多教师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匠人的位置,以将知识准确的传递给学生为已任,弄清掌握老的教学模式与技术套路成了教师的终极目标。

虽然从事的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事业,却眼光短浅,所以衍生出许多急功近利的做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做研究型的学者,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学者,职责不仅是教书,而且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育的规律,有自主研究教育教学中的行动策略的意识,这一转变是否能够得以实现,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只有热爱它才会乐于奉献,才会着眼于教育发展的未来,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规律的研究中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这一个“教书匠”所不能胜任的,首先,它不是以知识为体系的课程,没有教材及以往教学经验为依托,其次,由于它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策略取决于学生的生活,而学生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它更需要教师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律,以学者的身份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的方法,有意识地逐步提高自身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

②具备导师的素养,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富有责任心

有人说:

“当你眼里只有教材时,你的眼里是容不下学生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的遮蔽,指导教师眼里应该就是学生。

这门课程的设置就是着眼与学生未来对于综合素质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这门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从课程的实施来说,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自主体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门完全属于学生的课程,学生才是这门课程真正的主人。

我们常将实施这门课程的教师称为导师,他们在课程中与学生是亲密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完全不同于以往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层面的相遇,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接触,指导教师的科学态度、指导教师对他人、对集体的、对社会的情感,会随着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未来有强烈的责任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称职的指导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③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的课程领域宽泛,教学内容趋向开放,这对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是一种挑战。

要掌握好各学科有关知识进行综合教学,这对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教学的教师来说是有一定难度。

它要求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通用性文化知识、丰富的本体性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大量的回答“是什么”及“怎么办”的条件性知识,注意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中不断研究积累实用于变幻的教育情境的实践性知识。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源于学生生活的,而非固化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特点还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学习更新知识,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保持对新知识新信息特有的敏感度,善于获得并懂得处理新知识与信息的教师,才能站在知识发展的最前沿,从而适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地位。

④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及良好的协调与沟通的能力

教育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破了以往在教学中一门学科一个教学活动由一名教师“单兵做战”的局面,在一个主题活动中,同一个班的不同的小组会根据本组的需要聘请不同的指导教师,一个主题活动的完成是往往是教师团队合作的结果。

这种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的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课堂教学,更多地是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样指导教师的工作就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还要与学校的领导与同事、校外的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

指导教师必须关于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和与他人沟通,具备与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合作的能力。

2、对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设计规划能力的评价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了如下基本的要求:

“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这里的设计与规划能力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前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简言之,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中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的设计的能力。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不固定,也还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所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规划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是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主题活动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线索来进行。

如何从学生丰富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里提炼出与校内外学习资源相符,有利于实现指导纲要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的主题活动成为指导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

这要求指导教师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

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热点和敏感的问题,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在主题活动中综合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

其次,指导教师还必须具备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的技能。

目标定位明确才能使主题活动有的放矢。

它也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学生评价的依据。

主题活动的每一个步骤、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都应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目标定位。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当前的水平出发,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利于活动的开展,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活动的阶段,将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再次,设计与制定方案的能力。

主题活动的方案的设计与制定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这里方案的设计有别于以往教案的设计,它不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的罗列,而是一个在充分考虑到校内外资源的情况下的一个主题活动的纲领。

它是实现主题活动目标的步骤的过程的集合,所以它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这对教师的设计与规划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后,要有预测教学情境变化的能力。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因为教学情境并一定完全依照教师设计的方案发生,由于综合实践活动高度的开放性,它在教学中会有许多生成性的问题出现,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预测,在教学过程不完全和方案相吻合时,教师就会显得束手无策,不正确的应对方法甚至可能使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

所以在主题活动实施以前,能够预测教学情境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3、对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组织指导协调能力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是以导师的身份出现的。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强调学生在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所以对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不可越俎代庖,但这也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教师有意识地积极加以适时、适度的引导。

组织指导与协调能力成为称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的必备技能。

它指的是教师对主题活动中各种要素进行控制,使主题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

这种能力首先表现为教师具备组织学生依据方案有序的开展主题活动的技能。

这包括如何调动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的兴趣;如何营造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建立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主题的有效的教学机制;在活动主题确立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指导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如何有效地调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节奏;如何对课堂时空内外的活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何协调学生小组成员间的分歧等等。

这种能力还表现为主题活动中教师能敏感的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指导的内容,并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实施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对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哪方面的指导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不是说在活动前,在学生还没有碰到问题还没有这个需要的时候,就把这些内容统统教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就会变得比较被动。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真正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善于从学生的活动遇到的困难中找到学生指导的需求点,并适时切入指导。

能够依据问题的不同,采取多种指导方式。

4、对教师在主题活动中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的评价

为了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相应的教学反馈是很重要的,而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是获得教学反馈的有效手段。

在主题活动中科学的教学测量与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成果与效率的反馈,也是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而适当的测量与评价还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热情和强化活动效果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活动效果的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经常性的一项工作。

一个称职的指导教师要具备对活动效果进行测评的能力。

它包括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测评、对学生设计方案的测评、对学生活动过程中表现的及时测评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判的技能,教师还要具备设计测评指标、选择测评手段及有效运用测评结果的技能。

5、对教师在实施课程中反思能力的评价

这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包括思想与实践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回顾与自我小结,以形成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地改进教学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教师更需要在教学探索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否定自己的同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因此,一名称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

当然,不断的学习是进行反思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顺利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反思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反思习惯的养成、知晓反思的内容及掌握反思的策略。

四、教师评价的基本操作流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根据国外的经验,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一般在每年的9月份开始,对教师进行一次系统的发展性评价,周期为2年时间,如果仅对教师的某个教学环节进行发展性评价,所需的时间则短得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评价可以是由一个相对长期的阶段性评价与一系列不定期的短期评价共同构成的评价体系。

长期的阶段性评价将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不定期的短期评价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效率。

不定期的短期评价在其它学科多表现为课堂评价。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打破了课堂的时空,很难完全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了解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环节可以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所以在短期评价的手段与方法上应该有别于其它学科。

它既可采用课堂观察,也可采用活动跟踪、活动片断录像观察等多种方法。

参照我国学者对行动研究的过程的七个步骤的设置(即:

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拟定计划④收集资料⑤批判与修正⑥试行与考验⑦提出报告),一般的长期阶段性教师评价的实施都包括这样几个阶段:

制定评价计划(初次面谈)、收集信息、(形成评价报告)评价面谈和复查面谈等。

每一个主要阶段又由若干步骤组成。

长期阶段性教师评价是由一个主要评价者操作,由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地自我评价是提高评价效率的手段,是实施教师评价的重要途径。

教师自我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

如课后小结式、专题问卷式、教学日记式、录像观察式等。

以上教师评价的操作方法只是一个较为理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