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481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docx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炭素500KA煅烧回转窑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3.3×60.5米)

1目的

为了明确回转窑的操作、维护、检修及安全、环保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炭素厂500kA回转窑的操作、维护、检修。

3术语

回转窑:

由筒体、支撑装置、传动装置、引风机、密封装置等组成。

4主体内容

4.1设备性能

石油焦煅烧

4.2操作规程

4.2.1操作前的安全确认

4.2.1.1接班前要对上班所使用过的工器具,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进行安全确认和环境确认。

4.2.1.2对上班遗留的设备问题,要严格交接,确认。

4.2.1.3操作前确保劳保品穿戴齐全,准备所需工具。

4.2.1.4确认下料管有无堵塞现象。

4.2.1.5检查下料管冷却水套有无破损漏水现象。

4.2.1.6检查托轮各轴承的润滑情况。

4.2.1.7确认上、下挡轮的地脚螺栓是否紧固。

4.2.1.8检查主电机联轴器部位运行情况,有无异常现象。

4.2.1.9确认主减速机,辅助减速机的油位是否在指示油标线之内。

4.2.2操作与运行

4.2.2.1检查窑内衬的破损,裂纹或剥落情况。

4.2.2.2检查窑头、窑尾的挡料圈及耐火挡铁情况。

4.2.2.3检查回转窑排料溜槽,确认其耐火材料情况,其位置是否有异物堵塞。

4.2.2.4检查窑头、窑尾领圈润滑处润滑情况。

4.2.2.5检查各轴承冷却水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及管道是否畅通。

4.2.2.6检查大齿轮润滑状况,及时补充二硫化钼润滑油。

4.2.2.7检查回转窑辅助电机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试运转。

4.2.2.8检查二、三次风机供电滑环的张力是否适当,确认滑块或滑环的接触和磨损情况,各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紧固。

4.2.2.9检查二、三次风调节阀的关闭状况符合生产要求,风机电机运行是否正常。

4.2.2.10检查天然气的鼓风机过滤器的运行及清洗置换状况,确认其状况良好。

4.2.2.11检查天然气管道上各阀门是否灵活好用。

4.2.2.12检查回转窑技术参数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a)窑头温度≤900℃

b)窑尾温度:

进口≤1200℃;出口≤1250℃

c)第一沉降室控制≤1250℃

d)第二沉降室控制入口≤1250℃;中室≤1350℃;出口≤1250℃

e)烟道入口温度≤1250℃

f)余热锅炉入口温度≤1100℃;同时要注意调整沉降室炉门,严禁超过规程温度范围运行。

4.2.3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4.2.3.1随时检查窑内煅烧情况,保证窑内温度的稳定。

4.2.3.2调整窑内负压、二、三次风量、投料量、回转窑转速时,应做到判断准确,微调、勤调,严禁窑内温度急剧变化。

4.2.3.3发现烟囱冒黑烟要及时调整窑内负压、二、三次风量、投料量及回转窑转速等工艺参数。

4.2.3.4掏浇注料时,要穿戴好保护用品,防止高温灼伤。

4.2.3.5窑头漏料时,要防止红料烫伤。

4.2.3.6冷却水不能中断,回水温度不高于60℃。

4.2.3.7不许随便打开窑门或燃烧室防爆门。

4.2.3.8任何修理工作均必须在停窑后进行,同时应在电动机开关上挂上“禁止开动”的标志。

4.2.3.9运转中,严禁用手或其他探入轴承、减速器或大齿轮罩内部进行任何修理、检查、清洗等工作。

不得拆除任何安全防护装置,如联轴器罩等。

4.2.3.10转窑前必须发出警报信号并严格检查,确认窑内无人,然后才能起动窑的传动装置。

4.2.3.11停窑注意事项

a)在停窑后第一个小时内,每5~10分钟转窑1/4圈;在停窑后第二个小时内,每15~20分钟转窑1/4圈;在停窑后每三个小时内,每30分钟转窑1/4圈;其后每小时都转窑一次,每次仍转1/4圈。

b)停窑后的转窑应使用辅助传动。

c)突然停电停窑时,必须立刻插上大窑窑尾给料溜子,防止窑尾返火,烧坏皮带。

d)长期停窑及检查

●停窑初期,按上述规定周期转窑,直至窑体完全冷却。

此时人应能进入窑内长时间工作。

●停窑熄火后,将燃烧器拉出,根据检修任务要求,将窑内的部分或全部物料卸出。

e)停窑后应检查

●如为冰冻时节,应检查各部分冷却水是否完全排净。

●各个工作面的磨损情况,大小齿轮的间隙等。

●所有连接螺栓是否需要更换、清洗和补充。

如需更换,就将存油放掉,清洗干净后再灌新油。

f)辅助传动的开停

●当主电源中断时,为避免筒体弯曲,应使用辅助传动盘窑;检修时欲将窑体转到某一确定方位,也应使用辅助传动。

●当使用辅助传动时,由于窑的转速很慢,托轮轴承易形成间歇润滑,因此使用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如确须连续使用,应密切注意各托轮轴承和减速器的润滑情况。

●利用辅助传动转窑时,必须首先使斜齿合器啮合,这时手把下的压块离开了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小轮自动复位,主电动机与电源安全断开,辅助传动电动机此后才能拉接通电源。

如需启动主电动机,除应切断辅助传动电动机的电源外,必须首先搬动斜齿离合器手把,使斜齿离合器脱开的同时,手把下的压块触动行程开关,主电动机才可能与电源接通而起动,主、辅传动电机的电源切断或接通,均需通过此行程开关控制。

●应该注意,切勿在窑转动期间操作离合器。

离合器的接合必须全部无间隙进入啮合位置,如斜齿位置不相符,可盘动辅助传动电动机旁的联轴器来对准。

脱开离合器必须经人搬拨,且斜齿必须全部脱开接触。

4.3维护规程

4.3.1交接班巡检

4.3.1.1检查传动座和支承装置的地脚螺栓和固定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4.3.1.2检查回转窑窑头及窑尾下料冷却水套运行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4.3.1.3检查挡轮和传动系统的各个部分有无异常声响、振动和过热等不正常情况。

4.3.1.4检查托轮油温度及润滑情况,观察各处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3.2每日检查

4.3.2.1检查设备周围卫生,并用适当的清洗液清理设备。

4.3.2.2检查回转窑支撑装置,托轮及挡轮润滑情况。

4.3.2.3检查回转窑大齿轮圈润滑情况。

4.3.2.4检查轮带与托轮间的接触和磨损是否均匀,有无受力过大和出现表面损伤等情况。

4.3.2.5检查轮带与垫板、挡块的磨擦面的润滑情况。

4.3.2.6观察窑尾密封及窑头密封装置的密封性是否良好,磨损是否严重。

4.3.2.7检查筒体温度,特别是烧成带和中间挡轮带附件的筒体温度。

4.3.3每月检查

4.3.3.1检查回转窑减速箱的机械油位,及时补充加油。

4.3.3.2根据在一转中轮带与其垫板之间的相对位移,判明间隙及磨损情况,注意垫板焊接有无裂纹等。

4.3.3.3观察基础有无振动和下沉现象。

4.3.4润滑

润滑部位

油质标准

润滑周期(月)

主传动减速器

N32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6

辅助传动减速器

N32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24

托轮轴承

3#锂基脂

6

挡轮轴承

3#锂基脂

每班一次

小齿轮装置轴承

3#锂基脂

每班一次

大齿轮与小齿轮

3#锂基脂

12

4.4故障处理

4.4.1停电故障处理

4.4.1.1立即插上窑尾下料口插板,防止返火烧坏加料皮带。

4.4.1.2打开旁通烟道闸门。

4.4.1.3每5分钟转窑1/2圈,防止筒体及内衬变形、损坏。

4.4.2一次风故障处理

4.4.2.1适当加大负压和喷嘴冷却水。

4.4.2.2降低燃气用量。

4.4.3二、三次风故障处理

4.4.3.1减少进料量到3t/h或停止进料。

4.4.3.2调整负压,适当降低窑内温度。

4.4.3.3拉开冷却窑窑夹,排除红料。

4.4.3.4降低回转窑的转速。

4.4.3.5风咀浇注料脱落时,要从窑头把浇注料取出,防止堵料;发现窑内料进入风咀时,要联系检修人员配合,用浇注料把该风咀堵死,其它风咀继续使用。

4.4.4窑头冷却窑故障处理

4.4.4.1减少进料量或停止进料。

4.4.4.2降低回转窑的转速。

4.4.4.3减少燃气用量。

4.4.4.4窑头加润滑油,若短时间处理不好,应停窑。

4.4.5冷却窑通风收尘系统故障处理

4.4.5.1开启旁通风机,若旁通风机故障,应逐渐减少投料量到3t/h。

4.4.5.2加大外冷却水量。

4.4.5.3适当调整负压,防止窑头焦细粉燃烧而引起窑头过热。

4.4.6中控室停电故障处理

4.4.6.1立即将自动控制系统改为手动控制系统。

4.4.7停水故障处理

4.4.7.1减少加料量或停止加料。

4.4.7.2关闭进水阀门,防止突然来水后造成冷却水套破裂。

4.4.7.3来水时,逐渐打开进水阀门,水量由小到大,慢慢进行循环。

4.4.7.4如停水时间过长,可减料、停料,回转窑保温。

4.4.8回转窑内衬脱落故障处理

4.4.8.1内衬脱落不严重时,可打开窑门将料块取出。

4.4.8.2发现窑皮过热暗红时,要及时汇报区域主管/副主管。

4.4.9冷却窑通风除尘风机故障处理

4.4.9.1开启旁通风机,若旁通风机故障,应逐渐减少投料量料至2t/h左右。

4.4.9.2适当调节负压,降低冷却窑窑头温度。

4.4.10排烟机、余热炉故障处理

4.4.10.1停止加料,燃烧室出口温度降到700℃以下时,启动副烟道,关闭主烟道,回转窑保温。

4.4.10.2启动副烟道操作程序

a)提起副烟道入口处的闸板。

b)依次打开副烟道上的电动碟阀。

c)启动副烟道排烟机。

d)关闭余热炉入口处的主烟道闸板。

e)关闭主烟道排烟机。

f)依次关闭主烟道上的电动蝶阀。

4.4.10.3启动主烟道操作程序

a)提起余热炉入口处的主烟道闸板。

b)依次打开主烟道上的电动碟阀。

c)启动主烟道排烟机。

d)关闭副烟道入口处的闸板。

e)关闭副烟道排烟机。

f)依次关闭副烟道上的电动蝶阀。

4.5检修规程

4.5.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修。

检修类别

检修周期(月)

停机时间(小时)

小修

3

8

中修

12

72

大修

60

按实际情况

4.5.2检修内容

4.5.2.1小修内容

4.5.2.1.1小修包括维护内容。

4.5.2.1.2检查滚圈与垫板之间的顶间隙,更换磨损的垫板。

4.5.2.1.3检查或更换大齿轮的连接螺栓和定位销。

4.5.2.1.4检查或调整托轮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并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4.5.2.1.5检查各部位润滑单元。

4.5.2.2中修内容

4.5.2.2.1中修包括小修内容。

4.5.2.2.2检查清洗全部托轮轴承和挡轮轴承。

4.5.2.2.3调整垫板、挡板与滚圈的间隙。

4.5.2.2.4检查减速机内齿轮磨损情况和油质情况。

4.5.2.2.5检查电气柜的电线、电缆,更换老化部件,紧固接线。

4.5.2.3大修内容

4.5.2.3.1大修包括中修内容。

4.5.2.3.2检查窑尾罩、密封装置有无破损,并予以处理。

4.5.2.3.3检查并更换失效风门。

4.5.2.3.4检查大、小齿轮顶间隙及磨损情况。

4.5.2.3.5检查窑体焊缝有无开焊,并予以处理。

4.6试车

4.6.1空负荷试车

4.6.1.1将大窑调速电机调到低档位。

4.6.1.2将事故转向开关拧向电源接通位置。

4.6.1.3站在大窑操作按钮侧面,眼看大窑及传动部位,利用机旁操作箱以点动启停的方式进行启动,观察无误方可进行其它工作,如发生异常立即停车。

4.6.1.4检查各部位是否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不超温,无振动现象。

4.6.1.5试车时各部位的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

4.6.1.6检查各种仪表齐全、灵敏、准确。

4.6.1.7各密封部位密封良好,无渗漏现象。

4.6.1.8检查各地脚螺栓有无松动。

4.6.1.9设备各润滑点润滑是否正常。

4.6.1.10冷却装置供水是否正常。

4.6.1.11检查各传动部位中的齿轮啮合情况。

4.6.2负荷试车

4.6.2.1烘窑

a)缓慢打开天然气管道进口总阀门,通过调压器将气压调整到0.02~0.04MPa范围内;开启一次风机,风道蝶阀调整到0~20%之间;通过燃烧控制箱上的按钮将出口蝶阀开度调整到10~20%范围内。

b)将燃烧器上的点火电极推进到点火位置,将“通断”开关打到“通”的位置,按下点火按钮。

点火成功后,将点火电极拉出,并通过调整给气量和助燃空气量,将火焰调整到最佳燃烧状态。

c)调整天然气、助燃空气量的原则:

需要将火焰调大时,要先增加给风量,再增加给气量。

需要将火焰调小时,要先减少给气量,再减少给风量。

d)按升温曲线均匀升温。

e)烘窑时注意控制负压和天然气量、助燃空气量等参数,做到均匀升温。

f)升温期间,如果当班温度超过曲线规定的温度,要在该温度基础上进行保温,不能采取降温措施。

g)升温期间,因各种原因造成温度下降时,再次升温要以下降后的温度为准。

h)投料前,开启二、三次风机;投料后根据窑内燃烧情况调整风量。

i)投料期间,根据窑内温度、料量、燃烧室烟气大小随时调整负压。

j)投料时注意观察燃烧室和烟囱冒烟情况,如发现烟囱冒烟严重或燃烧室向外冒烟,要立即采取减料、停料、停窑、加大窑尾负压等措施,以防燃烧室出现放炮现象。

k)经常检查机械传动、电器控制、仪表检测、仪表指示、循环水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l)检查煅烧带温度,如果高出1300℃时,要慢慢降低。

m)根据煅烧带位置、长短和温度,调节排烟机的开度。

n)发现内衬有明显滴水现象时,应停止升温,进行保温,待滴水现象消失后,继续升温。

4.6.2.2烘窑期间的窑转数

a)窑尾温度在120℃以下时,每小时1/2圈。

b)窑尾温度在120~360℃时,每30分钟1/2圈。

c)窑尾温度在360~400℃时,每15分钟1/2圈。

d)窑尾温度在400~960℃以上时,回转窑连续慢转。

4.6.2.3投料

a)按升温曲线投料时,回转窑应达到以下条件:

窑尾温度达到450℃以上。

窑头负压达到0~-50Pa。

窑尾负压达到-10~-100Pa。

b)投料时,投料量从1.5t/h开始,窑尾温度升至650℃,逐渐增大投料量,直至达到正常生产。

c)投料过程中,当窑尾温度不上升时,应少量增加投料量;加料时应注意观察沉降室和烟囱冒烟情况,如发现冒烟严重或燃烧室向上冒烟,要立即采取减料、停料、停窑、加大窑尾负压等措施,以防燃烧室出现放炮现象。

待冒烟减轻或消失时,方可继续投料。

5相关记录

5.1设备运行记录

5.2设备检修记录

附加说明:

编制:

梁英平(操作工)武晚良(支持工程师)

毛斌(区域主管)冯正英(检修工程师)

审核:

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