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205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60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等属于

A.著作

B.报刊

C.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D.教育档案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教育文献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其中书籍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

报刊是报纸和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报刊出版周期短,能及时反映研究新进展与动态。

期刊主要有全文型期刊、摘要型期刊和索引型期刊三类。

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和碑刻等。

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主要指数据库。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第2题:

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中所用资料的一致度进行了鉴别和评价。

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

A.外部评论

B.内部评论

C.事实评论

D.价值评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

判别文献的方法有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

其中内审法也称内部考证,旨在确定史料本身的意义,评判其正确性和可靠程度。

外部考证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进行,而内部考证则主要是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文献本身的意义。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

(2)著者的偏见和动机;(3)文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4)文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即有无遗漏、误差:

(5)资料的一致性程度,即有无自相矛盾之处。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第3题:

陈鹤琴先生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808天的连续观察,并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

陈鹤琴先生的观察属于

A.结构式观察

B.非结构式观察

C.参与式观察

D.间接观察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观察而言的。

这种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

最为典型的非结构式观察就是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日记。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第4题:

观察法不必使用特殊设计的复杂仪器设备,不需要特殊条件,适用于广大的研究范围,也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也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但观察法也有其缺陷性。

观察法的缺陷性不包括

A.不能判断“为什么”

B.应用具有困难性

C.研究信度高

D.取样小,普遍性程度不高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点有:

(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3)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但教育观察研究也有缺点,其主要缺点有:

(1)不能判断“为什么”,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

(2)由于观察的时间和情境的限制,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

(3)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观察项目归类推论性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

(4)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应用的程度不高。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第5题:

“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与改进对策研究——基于×民办幼儿园的研究”属于

A.普遍调查

B.抽样调查

C.个案调查

D.常模调查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调查的类型。

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常模调查是干扰项。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第6题:

研究者在研究“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课程机制”时运用了访谈的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曾就同一问题多次找达斡尔族民族教师、民族干部、老人进行访谈,有时一个人面对面地与访谈者交流,有时同时与多位访谈者一同交流。

该研究者在访谈中运用的访谈方式中不包括

A.一次性访谈

B.重复性访谈

C.个别访谈

D.集体访谈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访谈调查的类型。

依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实际访谈过程中是否严格地按计划进行,将访谈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根据针对某一问题对同一访谈对象进行访谈的时间和次数,将访谈分为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根据访谈者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将访谈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在本题中,研究者运用到了重复性访谈、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

第7题:

对其度量的数值能够进行乘除运算的量表是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调查的类型。

比率量表有相等单位,亦有绝对零点,因此对比率量表的数值可进行乘除运算。

因此本题选D。

第8题:

小智在读研究生的过程中,对前辈研究者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并用前辈研究者的量表做了一次重复研究。

结果和前辈研究者高度一致。

这说明,前辈研究者的研究具备较高的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题目中小智做的是一个重复研究,研究结果高度一致,说明量表具有高度的信度。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第9题:

某研究者要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讨论授课以及传统讲授教学方法以及班级授课和小组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下列选项,不是本研究中的自变量是

A.教材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形式

D.学业成绩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有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考查一个或几个自变量与一个或几个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也称原因变量。

因变量也称结果变量。

在这样研究中,自变量有:

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因变量是学业成绩。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第10题:

在一项教育实验研究中,由于实验班相继有同学参加各种竞赛,在一个学期的教育实验中,这个实验班中的30人中先后有15人次没有参与教育实验。

对照班的学生则没有这个现象。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不足,这是因为

A.被试选择

B.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C.被试缺失

D.测验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

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有八类新异变量与教育实验内在效度有关或称为内在效度的威胁因素有:

(1)历史;

(2)成熟;(3)测验;(4)工具;(5)统计回归;(6)被试选择;(7)被试缺失:

(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被试选择是指被试取样不等,选择被试的程序不适当,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的方法,因而造成了被试组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

被试缺失则是在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中途退出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本题的说明中,实验班有被试的缺失情况,而对照组没有。

这是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八类因素中的“被试缺失”一项。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第11题:

不是单组后测设计特征的是

A.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被试的某些信息

B.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

C.仅一次实验处理

D.有前测、后测,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单组前后测设计的特征。

单组前后测设计的特征有:

(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

(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

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12题:

“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经由应用研究结果的人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浪费”,这句话出自《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

这本书的作者是

A.科利尔

B.科特.勒温

C.考瑞

D.斯腾豪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考瑞在《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将行动研究引进到教育中来,使行动研究法很快影响到教育实验。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第13题:

研究者在某小学进行阅读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经测验得到:

三年

(一)班(25人)的平均分是85分,三年

(二)班(29人)的平均分是87分。

问三年级的平均分是

A.85分

B.87分

C.86分

D.86.1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在已知各组平均数和各组频数的基础上,求得的总的平均数就是加权平均数。

总的平均数=(85×25+87×29)/(25+29)≈86.1。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第14题:

在正偏态分布中,下列各数值最大的是

A.平均数

B.中数

C.众数

D.Q1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在正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大于中数,中数大于众数;在负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小于中数,中数小于众数。

也就是说,中数始终在中间,正偏态时,平均数与中数之差为正数;负偏态时,平均数与中数之差为负数。

在正偏态分布中,第一四分位(Q1)显而易见小于平均数。

因此本题选A。

第15题:

试卷质量分析(难度、区分度)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教育统计中的相关计算与分析方法是进行试卷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对客观性试题,难度用试题的通过率来表示,用来计算区分度的是

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二列相关

D.二列相关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系数的应用。

分析试卷质量,有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题目对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

对客观性试题,难度用通过率来表示,而区分度则常常用点二列相关来表示。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第16题:

将要解决的问题、要分析的资料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和比较、归纳法,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是

A.因果分析

B.归纳分析

C.比较分析

D.系统分析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的资料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和比较、归纳法,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第17题:

在撰写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下列不属于方法部分的内容是

A.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

B.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

C.实验的设计

D.统计图表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及其构成。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其基本框架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部分。

其中方法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

(1)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

(2)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的方法;(3)实验的设计;(4)实验的程序:

(5)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第18题:

()探讨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形式即对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被恩格斯称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培根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19题:

在实验中研究对象被欺骗,调查者的道德责任是()。

A.在研究前告知研究对象实验中将有一些欺骗性的东西,但不讲怎样欺骗

B.实验结束时,亲自告诉研究对象有关的欺骗或出示证明以使研究对象相信

C.研究结束时交给研究对象一份书面材料,告诉他研究中有一些欺骗性的东西,但不描述怎样欺骗

D.研究结束时,书面告诉研究对象欺骗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0题:

按照研究假设的形成,可以分为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三种。

A.研究假设

B.描述性假设

C.推论性假设

D.预测假设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21题:

取样时要注意合理的样本容量,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取样代表性呈()。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22题:

下列不属于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内容的是()。

A.先研究什么,再研究什么,最后做什么

B.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就是要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

C.对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进行论证

D.课题研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符合教育研究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23题:

()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A.以此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4题:

教育文献有很多类型,但主要以()为主。

A.档案材料

B.专注论文和研究报告

C.提要和文摘

D.年度百科大全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5题:

教育观察法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观察的方式可以分为()。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6题:

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正确顺序是()。

A.核检资料—资料归档—确定分析单位和分析工具与框架—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定性分析和建构结论

B.核检资料—确定分析单位和分析工具与框架—资料归档—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定性分析和建构结论

C.资料归档—确定分析单位和分析工具与框架—核检资料—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定性分析和建构结论

D.资料归档—核检资料—确定分析单位和分析工具与框架—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定性分析和建构结论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27题:

下列有关行为核对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是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

B.观察者要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

C.不仅判断行为出现与否,而且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D.行为核对表有一定的顺序性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28题:

根据调查采用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和()。

A.抽样调查

B.现状调查

C.调查表法

D.相关调查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29题:

一份完整的问卷一般由标题、()、问题、结束语四个部分构成。

A.指导语

B.问题简介

C.作答者个人信息

D.致谢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30题:

在教育测量中,反映测验所得结果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31题: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完美的人格。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观点错误。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应是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

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好准备。

详细解答:

第32题:

卢梭所谓的“消极教育”就是“归于自然”的教育。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观点正确。

卢梭提出的“消极教育”,即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的教育。

消极教育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他的自然倾向和特点,同时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

所以,卢梭所谓的“消极教育”就是“归于自然”的教育,要贯彻遵循自然的消极教育,要给予儿童允分的自由,不压制、不强迫、不灌输,否则就不可能进行。

详细解答:

第33题:

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该观点是正确的。

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

该制度主要有以下主张:

①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②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

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③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亦可使学生管理简单化。

详细解答:

简答题

第34题:

简述确认文献真实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1)外审法,也称外部考证,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即“辨伪”和“证真”。

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确定作者,即真正的作者是谁;第二,成书年代,即出自何年代;第三,在什么地方完成;第四,写作或创作的背景是什么;第五,版本,是原版还是修订版等。

(2)内审法,也称内部考证,旨在确定史料本身的意义,评判其正确性与可靠程度。

外部考证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进行。

内部考证则主要是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文献本身的意义,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第一,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第二,著者的偏见和动机;第三,文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即有无偏见、歪曲、篡改等迹象;第四,文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即有无遗漏、误差;第五,资料的一致性程度,即有无自相矛盾之处。

详细解答: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的方法。

要充分地利用文献,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加工文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判断识别能力,辨伪证真、去伪存真能力,才能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挑选出高质量的文献。

这就需要对文献进行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

因此,考生需要熟知内审法和外审法。

第35题: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教育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准绳,根据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排除一切主观偏见。

这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最基本原则。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指的是教育科研要有创意,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探索出别人没有实践过的富有创意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也就是说要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造。

主要体现在对前人没有研究或研究的较少的以及对前人已有研究但从深化或相悖的方向来展开的研究上。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研究中既要重视理论的指导,又要重视实践,将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起来。

一般而言,课题主要存在于教育实践中,其研究结果也多是为教育实践服务,因而教育研究要立足于教育实际。

但研究过程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取得成效,研究结果必须经过理性分析,上升到理论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对研究对象不仅应有定性的分析,还要有定量的分析。

定性是定量的前提,定量则是定性的精确化。

(5)伦理原则。

一个优秀的科学研究者不仅要有才,还要有德。

具体表现为:

一是研究对象的确立与研究手段的选择要讲伦理道德;二是不能贪他人之功,把集体、合作研究占为己有;三是不应好大喜功,言过其实,夸夸其谈;四是应实事求是地反映所引用的资料,详细的注明出处,如实地反映给自己以启发的个人或集体,承认他人的成果。

(6)严谨细致原则。

严谨细致是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

科学研究是复杂、辛劳的工作,在研究中不仅应明确其质的区分,还需掌握其量的界限,应力求避免遗漏、错误或以偏概全。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定程序、要求,数据的获得应反复核查,使之准确、无误,引用的资料出处要准确,结论要适当、可靠。

详细解答:

第36题:

问卷调查中,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问题设计关系到问卷的科学性,是编制问卷的关键环节。

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①问题的范围要确定调查的范围是属于小范围的典型调查还是大范围的统计调查,是了解人们思想态度方面的意向性问题还是了解过程方面的事实材料。

②问题的内容确定问题是否符合该课题研究目的和假设需要,符合程度如何。

所列问题对研究目的是否具有较好的覆盖面,答案能否全面反映所要研究问题的主要方面。

③问题的数量看看问题数量是否适度,只有适度,才能保持作答者的兴趣和态度。

一般来讲,一份问卷的作答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问题太多,容易导致作答者厌倦,从而应付问卷或不予作答;问题太少,又难以得到大量基本事实材料以致影响研究结论。

因而,可问可不问的问颢最好删除,而超出作答者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也应尽量避免。

④问题的文字表述文字表述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作答。

在语言结构上,一般一个问题只含一个疑问,不包含两种以上内容的提问。

一般不使用假设或推测性语言,切忌繁杂和意义含混而引起误解或无从作答,避免使用冷僻或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对于理解有出入的词语应注释说明。

⑤问题的排列顺序问题排列要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首先在表首说明调查的原因,以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被试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放在问卷的前面部分;能引起兴趣的问题和简单问题放前,容易引起紧张的、牵涉个人问题的或复杂问题放后;同时要按内容或性质,把同类方式回答的问题编排在一起,使同一内容或内容相近的问题相对集中且有内在联系。

另外,问题的长短要适度,选择答案要分等级,以便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般是3~7级,多为5级,如“很差、比较差、一般、比较好、最好”等。

⑥问题中隐含的心理因素社科类的调查问卷,经常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在设计问题时要格外注意。

首先,问题不能有暗示性,避免使用诱导性用语或主观色彩浓的语言,同时要避免与社会规范有关或有情绪压力的问题;其次,避免出现涉及个人隐私程度较深导致作答者不愿直接回答的问题。

详细解答:

第37题: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教育行动研究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上呈现出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

具体如下:

(1)计划。

计划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初始环节,是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的重要前提。

只有以大量事实发现和调查研究为前提,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出发,设想各种有关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条件等的综合,才能使行动研究者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计划包括研究的总体规划和每一步骤的初步方案。

(2)行动。

行动是对计划的执行和实施,是研究者有目的、负责任、有计划的行动过程。

在行动中,既要按既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又要根据实际需要相应作出调整,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和不完善。

即是说,行动既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又是灵活的、能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3)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个研究环的重要前提。

在行动研究中,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

对行动背景及其制约因素的考察;对行动结果的考察,是否达到预期等。

背景材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材料是判断效果是否由方案带来的和怎样带来的观察依据;结果材料是分析方案带来了什么样效果的直接依据。

(4)反思。

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描述出循环的过程和结果。

对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与评价,并对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与解释,最后在指出计划与结果之间不一致性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的计划。

反思既是整个行动研究过程的终结环节,又是过渡到下一个循环圈的中介。

详细解答:

第38题:

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