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098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docx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练习题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专项练习题

  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

  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图: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关系:

  ①物质变化:

  C:

CO2有机物丙酮酸CO2

  H:

H2O[H](CH2O)[H]H2O

  O:

H2OO2H2O

  ②能量变化:

  光能ATP(CH2O)―→各项生命活动

  2.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去向分析

  光合作用有氧呼吸[H]来源H2O光解产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去向还原C3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2ATP来源光反应阶段产生三个阶段都产生去向用于C3还原供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植物C3的还原除外)

  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测定

  利用典型装置测定光合、呼吸速率(如下图)

  

(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①NaHCO3溶液的作用:

玻璃瓶中的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②植物光合速率指标: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

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净光合速率。

  ③条件:

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呼吸速率的测定(如上图):

  ①上图同样可以用于呼吸速率的测定,但要把NaHCO3溶液换成NaOH溶液,吸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②植物呼吸速率指标:

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水滴左移。

单位时间内水滴左移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

  ③条件:

整个装置必须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考点一 细胞呼吸

  .(2019·高考全国卷Ⅱ)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变式探究】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考点二 光合作用及影响因素

  .(2019·高考全国甲卷)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变式探究】(2019·高考全国乙卷)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

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考点三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

  .(2019·高考全国甲卷)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

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1234567水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

  的距离(cm)20遮光*1008060402050min后试管

  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H2O)+O2CO2+H2O+能量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1.(2019上海卷.15)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

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①酒精②乳酸③CO2④H2O⑤ATP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2.(2019上海卷.2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核酸→核苷酸②葡萄糖→丙酮酸③ATP→ADP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3.(2019上海卷.22)氨基酸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的部分过程如图7,其中过程X和分解产物Z分别是

  A.脱氨基;CO2、H2O和ATP

  B.脱氨基;CO2、H2O和尿素

  C.转氨基;CO2、H2O和ATP

  D.转氨基;CO2、H2O和尿素

  4.(2019上海卷.24)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

  A.电子受体是水

  B.电子供体是NADPH

  C.反映场所位于叶绿体膜

  D.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

  5.(2019海南卷.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6.(2019海南卷.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人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7.(2019天津卷.2)8.(2019.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9.(2019北京卷.2)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

  10.(2019四川卷.1)叶内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

  11.(2019四川卷.5)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

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与11:

00时相比,13:

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

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17:

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12.(2019北京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13.(2019课标1卷.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1.(2019新课标Ⅲ卷.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

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其依据是;并可推测,(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2.(2019浙江卷.30)(14分)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请回答:

  

(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中,H20在光反应中裂解为。

  

(2)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含的三碳化合物是。

该三碳化合物在NADPH的氢和ATP的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3)给某植物提供C1802和H20,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H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

  (4)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的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

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

  (选填:

<、≤、=、≥、>)25℃。

  23.(2019课标1卷.30)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

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

  24.(2019江苏卷.32)(8分)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

  

(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

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③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

  (3)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

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

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1234567水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遮光*10080604020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26.(2019江苏卷.23)(多选)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

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

  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27.(2019上海卷.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玉米叶肉细胞中有CO2“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水稻没有这种机制。

图19显示了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不同植物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

各曲线代表的植物情况见表4,其中人工植物B数据尚无。

  

(1)CO2可参与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的_______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2)在胞间CO2浓度0~50时,玉米的光合速率升高,此阶段发生的变化还有____。

  A.经气孔释放的CO2增多B.单个叶绿素a分子的氧化性不断增强

  C.供给三碳化合物还原的氢增多D.单个叶绿素a分子吸收的光能持续增多

  (3)在胞间CO2浓度200~300之间,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而玉米的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曲线①、②、③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推测,表4中人工植物B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④)最可能是______。

  (5)根据表4及相关信息,图19中曲线②和曲线③所示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说明______。

  (6)现代工业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提高,这一环境变化趋势更有利于______。

  A.水稻生长,因为超过一定的胞间CO2浓度后玉米的酶活性不再增加

  B.水稻生长,因为在较低胞间CO2浓度范围内水稻的酶活性较高

  C.玉米生长,因为它们的光合效率极高

  D.玉米生长,因为它们拥有CO2泵

  1.(2019年上海卷.11)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酒精 ②CO2③H2O ④ATP ⑤乳酸 ⑥H+ ⑦丙酮酸

  A.⑥⑦⑤①B.③②①⑤C.④⑦②①D.③④②⑤

  2.(2019年上海卷.14)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

  3.(2019年上海卷.21)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没有加入碳酸钙

  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

  4.(2019年上海卷.28)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5.(2019年安徽卷.2)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6.(2019年海南卷.2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里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

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

之后保持不变。

在上述整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7.(2019年海南卷.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错误的是()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8.(2019年福建卷.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

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9.(2019年四川卷.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10.(2019年重庆卷.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11.(2019年浙江卷.30)(14分)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1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1分子Pi(无机磷酸)。

  请回答:

  

(1)磷除了是光合作用相关产物的组分外,也是叶绿体内核酸和________的组分。

  

(2)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生成三碳糖磷酸的还原反应属于_______。

  (3)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则进入叶绿体的_________数量减少,使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_________中,也导致了光反应中合成__________数量下降,卡尔文循环减速。

上述这种三碳糖磷酸对卡尔文循环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

此时过多的三碳糖磷酸将用于___________,以维持卡尔文循环运行。

  12.(2019年江苏卷.27)(8分)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消耗的C5由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

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