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098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docx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方案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江苏太仓215400)

一、课题研究背景

自从1999年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包括其中,而且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以江苏为例,目前全省共有111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40所,高职院校71所;截止2004年底,江苏高校在校生106万人,其中高职学生数达41.8万人。

因此,从高职院校数量和高职在校学生数量来看,高职教育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国的情况亦如此),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落实2005年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早日实现我省“两个率先”的目标,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2000年以后由具备条件的省部属中专校升格而来,我们学院也是如此。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由原太仓工业学校、太仓师范学校、太仓电大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西邻苏州,南接上海,位于人杰地灵的江南港口城市太仓,以太仓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名字命名。

学院成立以后,性质由中等职业教育变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定位由高素质劳动者变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此转型的非常时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人才培养的规格提高了,怎样体现高职教育的“高”字?

其次,作为高校而言,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是高职院校体现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发挥学院功能、实现学院价值、反映学院社会地位的重要方面,怎样做好做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

怎样培养一批能游刃有余地承担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

再次,作为太仓地方上唯一一所高等学府,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太仓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为太仓地方企业服务?

怎样才能为学院自身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在高职院校经历量的快速扩张过程中,这一系列问题的症结何在?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部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教高[2004]1号)。

这一办学定位既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过去改革探索的经验总结,也为我们今后的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产学研结合同时也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二级指标。

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功能。

反之,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往往会出现只注重外延式发展或有形资产的整合,缺乏科研兴校和产学研强校的正确理念,对学院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因此,在我们学院成立一年多的转型关键时期,解决以上一系列高职院校转型期都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将产学研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为一个课题,与平时日常工作及2007年迎评工作(教育部委托江苏省教育厅对我们学院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合起来研究,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无论从学院自身内涵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指导方针、地方政府及企业对学院的期许等各方面因素来看,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办出我们学院的特色,办出高职教育的风采。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界定

高职院校。

指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高专院校,学制一般为2-3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专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办学历史较久的专科学校,如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等;职业大学、职工大学、电大等专科成人教育为主的院校;由中专校经过资源整合升格而成的全日制职业技术学院,例如我们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属于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地方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解决,江苏省内招生,主要为太仓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考虑到可借鉴性,本课题研究的高职院校定为以上第三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院,性质与我们学院相同,办学规模与我们学院相当。

产学研结合模式。

产学研结合亦称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指将生产、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具有开放式办学的特征。

产学研结合让社会参与办学,既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生产实际训练,是学校同社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有以下实质性特点:

通过“工-读结合”或“研-读结合”的途径,以“岗位”或“研究项目”为结合点,使理论学习同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才的培养过程处于学校和企业或学校和研究单位,即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协调下进行;把完成教育任务、培养人才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密切结合,即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基础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和较好的伦理道德。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实践”是指对高等职业院校具体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我们学院的产学研工作实践中,探索符合我院实际的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我国三代国家领导人对于产学研结合思想的论述。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想,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

特别是建国以来,国家三代领导人对三结合的理论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马克思早就指出:

“生产和教育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是根据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以及对生产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早在1958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就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对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1961年,教育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简称高教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社会活动的时间,应该安排得当,以利教学。

”这使得高校理论教学得到加强,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索实践取得很大成就,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所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邓小平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的教育方针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邓小平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进一步强调: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1993年2月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未来的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的唯一手段和重要举措。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它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性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力。

”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在深化改革中,要形成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面向市场进入大型企业集团。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大建校百年大会上指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世纪,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

“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企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采取多种形式,使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提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实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9年6月,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

“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结合,真正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对产学研结合思想的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为新时期搞好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更新了观念,使我们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充满信心。

2.产学结合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重要理念是: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个人对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必然各不相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

因而,学习者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者的帮促者,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知识本身的传授。

  建构主义对“动作技能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技能培养十分关键。

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高职教育的学习与教学设计,十分有益。

  由于每个学习者的原始经验与背景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

因此,决不能希望通过课堂的描述,就能让学习者客观理解他所接受的信息。

必须提供与“现实生产场景”交互作用的经历,学习者才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判断、理解”完成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依托实践,依托行业、企业,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否则,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无法全面落实。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职教育的学习设计,必须经过“工学交替”的学习过程,使学习者“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

”只有实施产学结合,学习者才能跨越学用界线,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加强学习者对职业的体验与理解。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还是从高职教育的学习特点来看,离开了产学结合,没有学院与企事业单位教育资源的共享,学习者的技能训练就失去了依托,职业技能训练就无法完成,就无法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建构。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1.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现状

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其独到的特点:

首先,大学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密切,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大学就参与了政府引导的技术创新活动。

其次,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密切配合,这类研究课题大多由大学和企业共同提出,或由其中之一提出而由两者共同承担,其研究成果一般都会被企业直接应用于产品开发中。

还有大学与企业建立合作研究中心,这是吸引美国联邦、州和企业研究基金以及其它基金资助的一个重要机构,其选题特点是针对某一行业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进行探索,相当于应用研究。

美国四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合作研究中心是较为成功的范例。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美国的大学广泛参与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使高校与企业结成紧密的联合体,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和倾斜对促使美国各大学的科学研究面向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企业界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重视与大学的合作,大学直接接触到生产领域中存在的各类科学技术问题,从而使科学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并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培养和提供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日本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日本政府认为,大学的教育、学术研究必须和产业界的生产密切结合。

为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事业,日本不断采取新举措,并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不少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经验与作法。

日本政府1996年7月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把产学研合作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1997年1月,提出了《教育改革计划》,其中包含了日本政府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1983年日本就建立了大学与企业开展共同研究的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又建立了委托研究制度、委托培训制度、捐赠奖学金制、捐赠讲座、研究室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企业界向大学提供的课题数目、研究经费数目均有明显增加。

加拿大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科研经费相对比较宽裕,大学教师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重发表论文、轻科研成果转让和开发的现象较为严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不断紧缩科研经费,高校领导和科研教学人员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授、学者纷纷走出校园,主动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的发展伙伴关系。

高校一方面实现了技术转让,获得一些额外的经费;另一方面,在同企业合作中积累了经验,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和科研更具有针对性。

加拿大实行的合作教育是一种高校、学生、企业三方合作,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加拿大高校办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促进产、学、研三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基本做法是:

学生在完成一定的专业学习以后,将他们安排到与其所学专业有关的公司、企业等进行有酬实习。

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时间一般为专业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

学校负责安排实习单位,用人单位付给学生工作报酬。

学校负责跟踪检查学生的工作实习情况,用人单位负责对学生的工作实习进行指导并评价。

总之,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调动产学研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将产学研事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逐步迈出了与企业合作的步伐。

1986年原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共同倡导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结合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产学研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是近年来,经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探索和努力,已形成了一些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如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共建高科技经济实体、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试点工作站等机构;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培养和培训科技和管理人员;组建产学研联合促进会,加强地区与校所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注重国际间的科技合作;组织高层科技人员对企业进行诊评活动等。

2000年以来,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涌现,在产学研结合的探索和实践方面也不甘落后,纷纷兴办产学研结合的实体,例如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模式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3.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与国外先进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水平相比,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合作范围和内容狭窄、合作层次低、合作形式单一;

(2)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连接渠道不很畅通,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尚未真正形成;(3)高校内没有形成产学研合作教育良好的校内小环境,在职称评聘、利益分配、评奖评优等方面不能真正体现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参与者的政策倾斜。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兴起的一批高职院校比较典型的、成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期理性地分析和总结它们的特点、影响因素、实施条件、成功和不足。

寻求各种不同模式的可借鉴之处,根据我们学院各系部和专业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指导各系部产学研工作的实践,探索附合我院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深层次的、多样化的、灵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并研究产学研评价体系对系部的产学研工作进行评价。

我们希望,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改革和创新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我院办学质量,凸显我院办学特色,提高我院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目标具体可阐述为:

1.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学与科研并重”、“产学研结合”根植教师心中,成为影响教师自觉行为的正确理念;2.培养师资队伍,使原中职校的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真正成长为高校教师以适应高职院校的要求;3.探索具有太仓地区特色和健雄学院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评价体系,包括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等,真正实现学院、企业、学生、地方政府共赢的良好局面;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不同于中职教育的“高”处;5.实现学院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学院自身和太仓人民创造更多更好经济效益。

意义:

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

高职院校坚持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顺应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

同时,也适应了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走出困境,促进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使校企关系更为密切。

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利用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有效途径。

作为升格比较晚的高职院校,我们研究其他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成功模式,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为我所学、为我所用,一方面可以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实践去进一步验证和发展别人的成果,为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价值:

1.我们的研究,强调了“产、学、研”三个元素的结合,而不是“产学结合”或“产研结合”,强调了这三种元素的结合与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2.我们的研究,既有理论层面上的对比,更有操作层面上极具操作性的“模式”总结和探索,为丰富我国高职产学研结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了力量;3.我们的研究,定位在发展历史短暂而发展势头迅猛的高职层次,对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应该说,意识是比较超前的,行动也是及时和必要的,将会对高职教育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第一个创新之处在于,我们拟进行实践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某一种模式,而是灵活的、不同专业皆不相同的多种模式;第二个创新之处在于,我们将研究一套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各系部的产学研工作实践进行评价,评价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不多见,应该说是创造性的尝试。

六、课题研究内容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比较研究。

寻找20所左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访问学院网站等方式进行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和收集,总结他们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特点、影响因素、实施条件、成功和不足,寻求各种不同模式的可借鉴之处,将有关数据作分析对比,写成调研报告,提供给各系部参考,指导各系部的产学研工作实践。

2.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实践研究。

(1)产学研工作管理机制的研究。

研究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工作条例和规范,制定一系列包括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科研经费、学术活动、专利等管理的制度文件,建立产学研工作奖惩的激励机制,从学院内部创造一切条件,正确导向广大教师自觉投入产学研结合工作,构建产学研结合工作良好的校内小环境。

(2)产学研工作运行机制的研究。

研究在产学研结合工作运行过程中,学校、地方政府、企业三方各自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各自之间的关系如何?

怎样才能保持高效、友好、轻松、多赢的合作?

(3)产学研基地的建设研究。

研究产学研基地的创建、管理、建设、运转及如何为教学服务等一系列问题,重点研究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产学研一体化实体的创建和运行。

(4)培养科研队伍和双师型教师的研究。

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和产学研项目的研究,培养一批科研意识和科研、教学能力均强的双师型教师。

(5)系部产学研工作评价体系的研究。

研究一套评价高职院校系部产学研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系部进行评估,促进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工作。

(6)有太仓地方及健雄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

总结各系部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推广或改进之。

本课题的重点为产学研工作的实践研究,拟划分成5个子课题组,以各系主任为首,分别对化工系、电子系、机电系、商贸管理系、外语系产学研结合进行实践,就以上6个方面进行研究。

七、课题研究措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1.课题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12-2007年5月)

成立课题组,明确成员及分工;搜集文献进一步论证选题的科学性和必要性;选择一所江苏地区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初具特色的高职院进行调研,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制订研究方案并论证,确定研究计划;填写申报材料,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召开第一次学院产学研工作大会,统一思想,进行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的全院性总动员;建立本课题相关研究制度(例会制度、研究规范制度、资料积累制度、反学术腐败制度、责任人制度等)。

2.课题研究阶段(2007年6月-2008年8月)

2007年6月:

科研处尽可能多地搜集文献,进行文献的归类处理,设计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调查问卷,制定调查计划,为下阶段实施调研作好准备;学院各系部做好本系部产学研工作软硬件条件的调研,做好产学研结合改革与实践的动员工作,做好系部创办产学研一体化实体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为下阶段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改革实践作好准备。

2007年7-8月:

科研处调研一批高职院校,并做好已调查院校的总结、提练和归纳工作,对这些院校的产学研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给出调研结论与产学研工作初步建议;系部制定本系产学研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的初步方案,具体化产学研结合方面的设想和做法,组建本系内子课题研究小组,论证子课题研究方案。

2007年9月-2008年8月:

科研处一方面继续对典型高职院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结果及时提供给各系部,同时收集各系部在实践中的问题和成果进行研究,不断修正系部的实践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进行产学研管理机制的研究,完善学院的产学研管理;还有,对各系部产学研工作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制订指标体系并对系部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各系部进行产研一体化改革与实践,通过创办产学研一体化实体、产学研基地的建设等实质性举措,完成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太仓地方经济建设、创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的任务,同时在产学研实践的同时,研究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给出报告,为政府相关部门产学研结合决策提供参考。

3.课题总结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2月)

做好课题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写出课题研究总报告,总结出有我院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八、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整个研究过程中收集、分析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参考资料、研究动态、成果等),充实研究内容,把握研究方向。

2.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数据,从而达到对教育的现状、趋势的正确认识,并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研究方法。

主要形式有访问、座谈和问卷,本研究将在高职院校产学研模式、系部内产学研软硬件条件、太仓及周边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调查时综合采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