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398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docx

北部湾城镇群纲要简稿

2007年4月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

(2006—2020)

纲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2006—2020)纲要

 

委托单位: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

主编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协编单位:

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目录

前言i

第1章背景与条件1

1.1规划必要性1

1.2规划范围、依据和期限2

1.3现实基础2

1.4趋势与挑战5

第2章发展目标与战略6

2.1指导思想6

2.2发展目标6

2.3发展战略9

2.4发展职能11

第3章城镇发展规模13

3.1人口与城镇化13

3.2城镇规模等级13

3.3用地发展原则与规模14

第4章空间布局规划16

4.1空间体系结构16

4.2城镇群空间组织19

4.3空间发展时序21

第5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3

5.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23

5.2重要生态功能区管制23

5.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23

第6章综合交通体系24

6.1总体发展策略:

双极放射,网络拓展24

6.2运输通道发展24

6.3综合交通网络25

6.4综合交通枢纽26

第7章重大基础设施协调布局规划28

7.1能源发展规划28

7.2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9

7.3区域防灾减灾33

第8章地域文化与城乡风貌建设指引36

8.1地域文化与风貌构建目标36

8.2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36

8.3公益性文化设施发展38

8.4城乡景观风貌导控框架38

第9章空间发展分区与管制40

9.1空间发展分区40

9.2空间管治43

第10章重大行动计划45

10.1推进南宁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45

10.2整合沿海资源,建设临港自由贸易区45

10.3促进产业合理集聚45

10.4加快边境口岸和交通、能源、物流基地建设46

10.5协调岸线保护与利用47

10.6以TOD模式引导核心区城镇有序集聚47

10.7统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48

10.8实施“绿郊野”,“蓝丝带”计划49

10.9构建跨境旅游线50

第11章实施保障建议51

11.1完善规划体系和实施机制51

11.2设立“北部湾新区”,推动沿海地区一体化发展51

11.3建立区域合作机制52

11.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区域协调发展52

11.5争取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政策支持52

附图53

01、区位分析图

0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范围图

03、空间组织结构图

04、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图

05、城镇群规划总图

06、重点产业区空间布局整合示意

07、综合交通网规划图

08、“蓝丝带”行动计划示意图

09、北部湾滨海新区总体空间格局示意图

前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一片亟待开发的“热土”。

这种开发动力来自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和挑战的需要;来自于国家构筑全方位开放开发格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需要;来自于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高人民福祉的愿景;来自于政府、企业、民间的多方共识和积极推动。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步伐日益加快,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政策逐步落实,国家能源建设受到高度重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多重机遇和政策下,这片“热土”的开发时机日趋成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又是一片急需保护的“净土”。

这个地区是中国沿海唯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域文化别具特色;她也是中国沿海生态环境保持最好的地区之一,是广西发挥后发优势的强大后盾。

但是,随着现代人类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强,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巨大挑战。

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新站在了国家战略制高点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6年,胡锦涛主席作出重要指示:

“广西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发挥沿海优势;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

温家宝总理也作出重要指示:

“推进泛北部湾合作,是一篇大文章。

……要努力将广西打造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带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2006年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结合起来,与中国—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结合起来,与国内其他经济区的合作结合起来;构筑面向东盟合作“一轴两翼”新格局,成为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基点和前沿。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突出发展大中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加快形成城镇群和城镇带。

在此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正式启动并快速推进。

(1)工作过程

2006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是管委会成立后第一批开展的9大规划之一。

规划由管委会办公室和自治区建设厅联合委托,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由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为协编单位,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承担部分专题研究工作,共同组成规划编制组。

项目组于6月20日开始进行了为期21天的调研,与自治区及各市的领导、部门、专家进行了大量座谈。

8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了专题报告初步成果研讨会,并向建设部规划司有关领导进行了简要汇报。

9月20日,在南宁向管委会部分主要领导进行了初步汇报,认真听取了意见。

结合“4+2”的新要求,9月22-27日项目组又对崇左、玉林进行了补充调研。

12月20日,中规院技术审查会审查通过了概念规划及纲要初步成果,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

在此基础上,经过修改完善形成了概念规划初步成果。

12月27日,在广西自治区副主席、北部湾管委会主任陈武主持下,在南宁召开了概念规划征求意见会。

参加会议的包括管委会主要领导,自治区各有关部门代表,6市相关领导,以及有关专业部门。

2007年2月5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同志一同听取了“北部湾城镇群概念规划”工作汇报。

建设部规划司、北部湾管委会、广西建设厅、中规院有关领导出席了汇报会。

仇保兴同志指出,“城镇群发展规划是区域发展规划中最核心的内容,最具有操作性。

北部湾城镇群是对外开放尤其是对东盟开放的窗口和跳板,发展好城镇群是四两拨千斤”。

他还就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提高规划可操作性、城镇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边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5方面的内容发表了重要意见。

在认真综合和吸取上述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规划编制组进一步深化完善了概念规划成果,形成了今天的规划纲要,为下一步成果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规划地位

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广西城镇体系规划》及其它政策法规要求,开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是配合国家战略,贯彻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战略意图,深化落实上位规划,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群及其内部各城镇协调发展的必需。

本规划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方论证后,应争取通过自治区立法,作为自治区政府指导城镇群总体发展,协调城镇群内各城镇规划建设,推进城镇群重大建设项目,统筹保护区域敏感资源的直接依据和法定性文件。

(3)研究方法

本次规划采取目标和问题双导向的研究方法,探索在保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构筑高效、健康城镇群的目标和途径。

规划的研究路径可以归纳为4点:

●从国家战略需要出发,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服务大西南、对接粤港澳为主线,探寻北部湾城镇群发展的动力和趋势。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发展为前提,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综合确定城镇群的发展目标。

●通过国内外城镇群比较研究,认识城镇群发展的一般规律,探求推进城镇群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与有效途径,为城镇群发展提供借鉴。

●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出发,通过对土地、水资源、生态条件等的研究,优先确定城镇群发展建设的前提条件,划定区域管制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本底。

●通过对北部湾城镇群空间构建的基础和现状特征的研究,寻找差距和矛盾;面对未来发展的机遇和职能、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制定空间推进策略。

为此,本次概念规划共设立了9个专题作为主报告的支撑,具体是:

(1)区域发展背景及条件分析

(2)国内外城市(镇)群发展比较研究

(3)区域产业发展与城镇群空间结构研究

(4)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5)综合交通体系研究

(6)港口发展研究

(7)区域基础设施研究

(8)地域文化与城乡风貌研究

(9)实施机制研究

在规划研究中,规划编制组综合运用了最新的区域规划分析方法,包括SWOT-PEST分析法、情景(Scenario)分析法、目标-战略-途径分析法、生态分析法等,并应用GIS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在规划理念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为基石,充分吸纳或借鉴了以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地区现代化理论、新区域主义理论等为代表的区域发展理论观点,为北部湾城镇群规划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先行成立了自治区级区域管理机构,因此规划中对空间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作用给以充分关注。

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空间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方法,使空间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空间组织的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空间管理的集中与分权相结合。

其目的是既保障城镇群空间资源管理的有序和高效,同时又能够充分调动地方发展积极性,创造经济和社会繁荣。

通过体制创新与空间管理互动的路径研究,将为规划政策制定提供更富于操作性的依据,为实施区域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应该作为构建和推动北部湾城镇群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北部湾城镇群作为区域现代化的后发地区,必须抢抓机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利用多重政策优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避免其走过的弯路,发挥后发优势,早日实现突破,为国家战略、人民富裕、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北部湾城镇群规划编制组2007.4

第1章背景与条件

1.1规划必要性

今天,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开放市场、信息技术打破了障碍,经济要素跨国流动空前活跃,争夺经济要素和发展空间的竞争也空前激烈。

跨国企业成为全球配置资源的主体。

在竞争中,城镇群凭借接驳全球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大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汇聚资源要素能力,为跨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成为各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成为发达国家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城镇群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高地。

在我国,发展城镇群已经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北部湾城镇群地处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多区域合作交汇点上,既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和枢纽,也是西南地区走向东盟、通往全球大市场最便捷的门户。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伐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一步开展,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北部湾城镇群正面临历史最佳发展时期。

发展北部湾城镇群,是我国构筑多极发展,推进城镇化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外交战略、能源安全战略等多方面的需要。

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北部湾城镇群被列入全国14个城镇群之一;《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也明确将环北部湾地区确定为西部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

目前,北部湾地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在参与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

通过构建城镇群,推进城镇联合发展,提高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广西应对全球化时代区域竞争与挑战的必然之路,也是配合国家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必须。

1.2规划范围、依据和期限

1.2.1.规划范围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以下简称北部湾城镇群)传统概念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

2006年,广西自治区政府提出把玉林、崇左物流通道功能纳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形成“4+2”结构。

因此本次规划范围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和崇左6市行政区范围,其中包括15个区和22个县(市)。

6市现有人口2053万,土地面积约7.27万平方公里。

1.2.2.规划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法律法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等法定规划编制本次规划。

其他相关法规和国家、自治区的行业规划是本次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1.2.3.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1.3现实基础

1.3.1.南中国面向东南亚的门户型区域

北部湾城镇群位于我国西南沿海,与云、贵、湘、粤4省以及越南北部相邻,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

拥有良好的海岸线,初步形成了以防城港为核心,以钦州港、北海港为辅助的港口集群,南宁国际机场和北海机场,东兴、凭祥等对越陆路边境口岸。

中国-东盟博览会暨贸易洽谈会、中国-东盟高层峰论坛定期在南宁举办。

这些“门户”功能搭起了通往东南亚和世界的桥梁,为中西部地区国际贸易和合作提供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北部湾海域在能源、运输、国际贸易中重要性的提高,北部湾城镇群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

作为我国西部唯一邻接东部沿海的区域,北部湾地区在东、西部双向交流中承担着枢纽作用,在承接港澳台、珠三角资金和产业转移、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下,这一优势将更加明显。

1.3.2.优越的资源环境组合条件

北部湾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动植物、海洋、农林矿产资源丰富,整体生态环境良好,是目前我国近海水质保持最好的海域之一。

相对我国其他沿海地区,人地矛盾较少。

1.3.3.多元文化共生,多类地域文化交融

北部湾地区壮、汉等多民族聚居,山地、平原、海洋、边境等文化交融,百越土著、中原、广府、客家等文化共生,歌圩、服饰、民俗,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多姿多彩,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城乡风貌。

1.3.4.特定发展条件下形成的差异化城镇格局

广西人口迁徙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形成北部湾地区城镇以内陆为主,沿河、沿交通线分布的格局,沿海地区人口和城镇集聚度远远低于南宁、玉林等沿河沿线的内陆地区。

形成了东、中、西三大城镇发展类型区:

以玉林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人口、城镇高度密集,城镇化以中小城镇带动为主,自下而上的经济动力较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育,镇域经济十分活跃,形成了分散均衡的“多中心”格局。

中部地区以南宁为代表,人口和城镇分布较密集,自上而下的动力占据主导,呈“单极化”格局。

西部地区以崇左为代表,人口和城镇分布相对稀疏,城镇产业的资源型特征突出,城镇发展的整体水平最低,中心城市规模小、功能薄弱,呈低水平的弱势中心格局。

 

表1--1北部湾城镇群东中西三大类型区发展比较单位:

%、人/平方公里、万元、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23633.83

22373.88

26654.88

比重(%)

32.53

30.79

36.68

人口(人)

745.56

921.33

385.90

比重(%)

36.32

44.88

18.80

人口密度(平方公里/人)

326.75

444.05

152.1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11997.60

5699.21

6142.41

非农产值比重(%)

18.0:

33.6:

48.3

32.3:

33.7:

34.1

38.3:

28.9:

32.8

非农就业比重(%)

48.9:

16.1:

35

59.3:

14.9:

25.8

73.8:

9.1:

17.1

城镇结构特征

大中小城镇结构

中小城镇结构

小城镇结构

县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人)

11.9

11.3

4.8

城乡人口流动特征

区内和区外流动并重

区外流动为主

区外流动为主

注:

西区包括崇左全市、上思、上林、马山、隆安。

东区包括横县、灵山、浦北、玉林全市。

中区包括南宁市区、钦州、防城和北海市区、合浦、东兴、武鸣、宾阳。

1.3.5.初级发展阶段的城镇群

现状6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化发展滞后,产业发展资源驱动特征明显。

2005年,人均GDP仅为8343元,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4.5:

32.9:

42.6,存在产业结构虚高化。

各城镇工业基础薄,产业竞争力弱。

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城镇总体集聚水平低,城镇密度0.46个/百平方公里,高于广西和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其他沿海发达地区。

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平均规模2.3万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宁一枝独秀,首位度高,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地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城镇间经济效益差别巨大。

城镇个体大部分处于散点发展、自我集聚阶段。

城市间经济联系少,分工合作处于起步阶段。

城市建设和空间发展处在不同阶段,对新的土地开发需求十分旺盛:

南宁市区已经开始沿交通干线呈星形放射状向外拓展,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中心区开始出现“大城市病”;其他各市正处于市区空间快速拓展和功能跨跃发展时期,但对现有城镇功能和农村经济带动还不够强。

现阶段,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2005年,该地区城镇化水平为33%,城镇人口占全区城镇人口的55%。

1995~2005年,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达12.8%,高于广西和全国平均增速。

城镇要素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对于区域的整体贡献和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各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都显著领先于周边县市。

2000-2004年,南、北、钦、防、玉5市中心城区占城镇群经济总量的比重由44%上升到48%,工业增加值比重由39%上升到了48%,同时市区相对于其他县市在人均GDP上的优势也不断扩大。

1.4趋势与挑战

目前,北部湾城镇群的发展面临新的发展趋势,体现出以下几大矛盾:

(1)快速国际化与门户能力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区域竞争加剧与中心城市总体实力不强的矛盾日益突出。

(3)沿海发展加速与体制分割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4)和谐发展要求与城乡不平衡的矛盾不断加剧。

(5)城镇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资源、文化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

第2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2.1指导思想

(1)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引导城镇合理分工协作,促进城镇、产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发展提供支持。

(2)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因地制宜,紧凑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群。

(3)以国际化和区域化为动力,加强面向泛北部湾开放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配合西部大开发,构筑开放的空间格局。

(4)以推动城镇群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空间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路径,使空间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空间组织的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空间管理的集中与分权相结合,为区域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2.2发展目标

2.2.1.总体发展目标

南中国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城镇群,“科学发展”示范区。

(1)面向东盟和区域合作大舞台

成为在中国—东盟国家、尤其是泛北部湾地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经济区,成为南中国地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城镇群。

(2)国家经济发展新兴增长极

成为辐射与服务西部地区,直接带动大西南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为国家城镇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并以发展带动更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福祉提高。

(3)中国滨海生态环境友好区

为更多人口提供滨海宜居和休闲娱乐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与保护并重,为我国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作出贡献。

(4)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区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城市发展纳入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形成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5)文化先进的社会和谐区

注重挖掘和弘扬多元文化的特色,保持文化多样性,鼓励百花齐放。

注重培养市场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建设先进文化。

创建文化发达、开放包容的和谐区域。

2.2.2.发展指标体系

(1)区域性国际化指标体系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可以通过国际竞争力、国际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与交流能力三方面共10项指标评价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表2--1北部湾城镇群国际化指标体系

指标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2050年(区域性国际化标准)

全球性国际化标准

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年收录的论文数(篇)

/

300

800

2500

4500

国际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208

500

800

5000

8000

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13

20

40

50

60

港口国际货物吞吐量(亿吨)

0.37

0.8

1.7

5

/

国际组织总部(个)

0

0

1

20

50

著名跨国公司设立总部(家)

0

5

10

30

100

世界文化遗产(个)

0

0

1

2

3

举办大型国际会议(个)

3

10

30

100

200

入境海外游客(万人次)

28.2

50

200

500

1000

常住外国人数量(万人)

/

1

5

30

100

(2)经济发展指标:

增长极与跨越发展示范区

2010年北部湾城镇群在广西自治区内的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人均GDP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成为西南地区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达到富裕小康水平;2050年成为全国若干最先进的城镇群之一,全面实现现代化。

表2--2北部湾城镇群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2050年

GDP贡献率(%)

0.93

1.1

1.6

2.0

5.1

6

8.5

10

42

45

55

60

经济增长率(%)

/

12

10

8

人均GDP(元/人)

8343

18000

44000

120000

城镇化率(%)

37

45

58

80

R&D占GDP比重(%)

/

2

4

10

三次产业结构

24:

33:

43

18:

42:

40

10:

30:

60

5:

25:

70

(3)环境友好指标体系

努力规避其它沿海发达地区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控制,设置相应的目标和发展门槛,以实现滨海生态环境友好区的目标。

表2--3北部湾城镇群环境友好指标体系

指标

2010年

2020年

2050年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

<100

<90

<50

城镇污水处理率(%)

50

90

100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70

90

100

清洁能源比例(%)

40

70

>90

人均区域绿地(平方米/人)

300

300

300

(4)资源节约型指标体系

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资源节约的新型发展道路。

表2--4北部湾城镇群资源节约指标体系

指标

2010年

2020年

2050年

单位GDP耗能(吨标准煤)

1.1

0.8

0.3

单位G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