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884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金融工作会上的讲话

黄奇帆

(2010年3月24日,据录音整理)

一年一度的金融工作会,总结上年成绩,部署下年工作。

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效果很好。

金融办和一行三局发了言,慕冰副市长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都赞成。

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

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对当前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研判。

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纷繁复杂,各类金融现象层不出穷。

但只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关键,点面结合,触类旁通,就可以把握住基本的发展走势。

这里结合几个主要经济体,提纲挈领谈谈当前的经济金融状况。

美国经济在美国政府调控下,总体较好。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去杠杆化调整和政府救市,居民储蓄率提高到6%,股市也从6000多点的低谷升到现在的1.1万多点,整个经济也缓过劲来,实现了“U”型复苏。

除非其他地区出现大的冲击,否则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不大。

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主要是财政负债过多。

国际金融危机前,美国政府历年财政赤字就达12万亿美元,治理金融危机又增加了2万亿赤字,财政债务余额与GDP基本上1∶1。

美国每年财政收入4万亿美元左右,不吃不喝也要三四年才能消化掉目前的巨额债务。

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美元贬值,通过操纵货币贬值转嫁部分债务。

当然这种变动对世界经济影响太大,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所以,短时间内大幅贬值可能性不大。

欧盟经济不景气,是最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欧盟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货币不稳定,形式上虽有在很多国家流通的欧元,但实际上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简单捆绑,货币本身赖以存在的根基并不牢固。

去年,欧盟经济一度有回升迹象,但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希腊财政债务危机等各种问题,加上欧元本身的结构性矛盾,使得欧元成为对冲基金打压的对象。

现在欧元区国家财政准备拿出一笔钱成立欧元保护基金,防止币值剧烈波动。

英镑币值也不太稳定,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下挫。

总体来说,欧盟经济复苏后劲乏力,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大,估计会呈现出“W”型走势。

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崩盘以来,一直增长乏力。

其主要原因是日本70%以上的企业,到银行贷款都很困难,资本运作也活跃,企业投资能力一直不强。

尽管日本银根宽松,但由于利率较低,银行都不愿意贷款给本国企业,资金基本上都到欧美国家去买债券套利,变相地推动了其他国家发展。

未来几年,在美国的操纵下,日元升值可能性比较大,经济不景气状况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新兴经济体近年来表现各异。

俄罗斯经济总量曾经是中国的4倍,但近十年来起伏不定,现在只有中国的25%左右。

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国之一,对整个世界的能源供应影响都很大,前几年油价、气价飞涨时大发其财。

但近两年来,页岩气开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为大规模开采奠定了技术基础,加之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轻工业不发达、资源经济收入依赖性强的俄罗斯构成很大威胁,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印度经济去年实现了较好复苏,但通货膨胀接踵而至,价格指数同比上涨近10%,印度央行频繁调整货币政策,今后一个时期走势不太明朗。

台湾、新加坡等地仍处危机低谷,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企稳回升,周边国家复苏态势令人看好。

再看看中国。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中国在金融危机之下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

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比较严重,但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措施,去年成功实现GDP“保八”的目标,实现“V”型复苏,离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只有一步之遥。

财政方面,虽然金融危机之下,赤字有所增加,但累计债务余额仅有GDP的16%左右,年度财政赤字不到GDP的3%,债务余额不到财政总收入的60%,都在安全警戒线以内。

即使今年再增加两三万亿赤字搞社保、医保或者新农村建设,也不会有多大的风险。

金融方面,股市正处于上行通道,股票指数从不到2000多点回升到了3000多点。

尽管国家的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微调,但适度宽松的基调,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预计全年新增贷款7.5万亿元左右,加上已发放而企业转存的1.5万亿元,实际规模仍高达9万亿元以上。

总体上来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比较稳定,财政、金融环境比较宽松。

这有利于我们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我们建设长江上游乃至西部金融中心。

二、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已有良好基础

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也会反过来推动金融更好发展。

当前重庆,具有最有利于金融发展的经济环境。

一是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增长14.9%,今年1—2月达到19.1%,一季度有望实现19%以上的增长。

照此态势,上半年增速可望在18%左右,全年估计在16%以上。

如果明后年继续保持15%以上的增速,2012年GDP就有望突破1万亿,在2000年基础上翻三番,提前八年实现人均GDP4000美元的目标,如果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甚至可能达到5000美元。

二是发展动力结构趋于优化。

近两年,虽然重庆的投资率还比较高,但相比于很多西部省市,投资的增幅和拉动作用正在弱化,投资和消费共同驱动的格局正在形成,惠普笔记本电脑项目将带动出口大幅飙升。

三是工商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发展已重返20%以上增长的轨道,销售值一年跨过两个千亿级,今年有望突破万亿,2012年接近1.6万亿。

房地产业仍然持续向好,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40.9%和71.6%,房地产投资增长也比较稳健。

近几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20%左右增长,各类商贸流通异常活跃。

各领域均衡的、全方位的、可持续的增长,体现了发展的后劲和韧性。

四是对外开放开始发力。

近两年来,重庆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连年全国第一,总规模差不多翻了两番,跃居全国第九、中西部第一,今年有望再增长50%,达到60亿美元,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外资利用格局加快形成。

五是财力显著增强。

近七年,重庆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高的年份甚至达到40%以上,去年绝对值达到1160多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400亿元甚至1500亿元。

财力水平的提高,既增强了政府统筹能力,也降低了财政金融风险。

重庆经济的良好预期,是重庆金融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近六七年来,重庆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使我们朝着金融中心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是支柱产业特征初步显现。

2000年时,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只有60多亿元,2005年也只有90多亿元,仅占GDP的3%左右。

但此后的四年里,增加值不但翻了两番,而且占GDP的比重也提高到了6%,历史性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2009年,金融业一枝独秀,增加值增长3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左右,充分体现出支柱产业在抗击危机中的带动作用。

二是要素聚集效应日益突出。

目前,全市已有市级银行机构37家,外资银行机构10多家,基本上所有全国性商业银行都进入了重庆。

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0%左右,与GDP之比达到1.4∶1,存贷比长期保持在80%左右,特别是2009年贷款增幅达到41.7%,新增2600多亿贷款。

票据市场、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量均在西部领先。

市级以上保险公司36家,保险机构总部数居中西部第一,保险深度和密度均列中西部前茅。

证券公司及市级分支机构34家,基金管理公司中西部唯重庆独有。

担保、小贷、信托等新型金融机构近300家,活跃程度和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惠普亚太结算中心开国内加工贸易结算先河,离岸金融率先起步。

经过几年的发展,重庆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门类最齐备、网点最密集、从业人员占比最高、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地区。

三是金融改革创新卓有成效。

前五六年,重庆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生机。

各大地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濒临破产倒闭边缘。

20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较差,一半以上面临摘牌退市。

通过债务重组、资本重组、班子重组“三管齐下”手术,重庆银行、农商行、西南证券等金融机构起死回生,资本规模和效益状况位居全国同行前列;一大批“垃圾股”通过债务重组、股权重组和业务重组,成功规避了退市风险,“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2009年上市公司市值增长1.2倍,各类证券、期货交易额均增长90%;要素市场建设风生水起,联交所、土交所、OTC、农畜产品期货交易所等试点,有效推动了产权、期权、股权等权属要素流动。

重庆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改革探索,得到政界、业界、学界的广泛认可,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是金融生态持续向好。

2000年时,金融业发展的法制环境、社会信用环境比较薄弱,失信、违约的情况时有发生。

全市1800多亿元的贷款余额,不良贷款就占到30%以上。

各大银行都因此严格控制在重庆的放贷。

近六七年来,我们在切实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和法制环境建设的同时,借助渝富公司等平台,集中打包打折处置500多亿元的不良贷款,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连续六年保持“双降”态势。

目前,银行机构不良资产率已降到1.2%,金融资产质量仅次于北京、上海。

金融生态的持续改善,使金融机构效益日益显化,资本回报率长期保持在20%左右。

良好生态和稳定的高回报率,使国内外金融机构趋之若鹜,纷纷来渝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增加信贷投放额度。

一般说来,作为金融中心,有三大基本要素:

一是要有相当的规模,无论是资产总量、交易规模还是营运利润,都要具备体量优势;二是要有强大的金融要素集聚能力,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人才的高度集聚;三是要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诚信,健康有序。

重庆无论是金融资产、存贷款规模还是金融资产质量;无论是金融业务创新还是金融机构和人才的集聚;无论是政务环境、法制环境还是社会信用环境,都实现了大的跃升,区域性的金融集聚和辐射效应加快显现。

虽然离真正的金融中心还有不小的差距,但重庆金融业近几年的勃发之势,已使我们对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几年前,我们对此还有点羞羞答答,现在已到了大胆“亮旗”的时候。

三、扎实推进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个地方的金融运行管理,有三条基本要领:

一是把金融信用环境搞上去,二是搞好各类资金流的总体供需平衡,三是搞好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任何一条不满足,都将导致金融体系出现问题。

要建成真正的金融中心,还必须在金融资产、金融资源规模上下足功夫,在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集聚能力上下足功夫,在金融生态持续改善上下足功夫,凸现强大的集聚辐射能力。

围绕这些方面,要着重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达到10%左右。

(一)推动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银行业是金融的主体,集聚的金融资源占据了金融市场的半壁江山。

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往往代表着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

重庆的银行业发展总体态势不错,但可以着力的空间仍很多。

总的要求,全年新增银行贷款2500亿,大体占到全国7.5万亿增量的1/30;存款余额争取超过1.2万亿;存贷比继续保持在80%左右,形成信贷资源在重庆的集聚。

重点抓好六件事:

一是努力增加对“两翼”地区的信贷支持。

“两翼”地区贷款满足率一向比较低,一直是全市信贷服务的弱环。

这种状况不改变,脱贫致富难以实现。

金融办和人行重庆营管部、银监局要加强调控,引导相关银行增加信贷投放。

除了存量信贷资源的持续滚动外,要重点加大对新增项目的支持力度。

今后三年,市里大力推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计划投入20多亿财力,支持300万农户发展林下经济。

这项工程大体需要40多亿元的信贷投入,60—70亿元资金量投下去后,一年周转几次,就可能形成户均1万元的销售值。

市里已专题部署,希望各银行积极支持。

二是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去年,不少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成效显著。

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贷款专营机构建设、信贷审批流程改革、信贷产品量身定做等方面的试点。

今年的重点要放在支持微型企业发展上,鼓励和帮助下岗职工、库区移民、农民工、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创业。

市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居民创业的补助补贴政策继续有效,相关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同时也希望各银行积极配合好这方面工作。

三是积极吸引内外资银行入驻。

重庆银行业近年来20%左右的资本回报率,已引起国内外银行的普遍关注。

要借机加大银行业的开放力度,有针对性地吸引各类世界性或全国性银行机构到重庆落户。

当前,重点要搞好湛江银行、成都银行等外地银行机构入驻,支持德意志银行、澳新银行等外资银行开办分行。

积极做好引进台资银行的前期工作,一旦机会成熟,立即启动相关招商工作。

希望人行重庆营管部和银监局大力支持,积极推动。

四是鼓励地方银行多建分支机构。

一方面,推动重庆银行、农商行、三峡银行等本地银行加快区县布局,包括参与组建村镇银行。

另一方面,鼓励重庆银行等有条件的银行机构跨出重庆,到贵州、湖北、湖南、四川等周边省市甚至北京、上海等沿海地区,开设分行、村镇银行等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发展。

五是进一步充实地方银行机构的资本金。

资本金充足率是银行机构发展的重要监控指标,直接关系其放贷能力。

目前,农商行和重庆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都已经接近银监会的监管底线,瓶颈制约正在凸显,上市融资工作必须加快推进。

重庆银行已进入证监会审批程序,争取年内实现上市。

农商行也要加快方案论证、报批等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实现H股上市。

六是进一步改善银行资产质量。

目前,重庆的银行机构不良资产率,与北京、上海相差不大。

今年要努一把力,争取再处置二三十亿不良资产,同时严防不良贷款反弹,力争银行不良资产率降到1%以内,成为全国银行不良资产率最低的省市。

(二)积极发展十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

目前,国内行政性区域金融管理机构布局已基本定型,证券、期货交易市场布局,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大的变故,银行类机构布局各大城市也基本相同。

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既无法效仿北京、上海等金融中心的路子,也不能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迷失个性。

必须抓住金融行业大改革、大创新的时机,突出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重庆特色。

着力点是三个方面、十个类别:

一是保险公司。

虽然这是传统金融业务,但在重庆地区的发展格外突出,目前已有良好基础。

重庆的人均GDP已达到3355美元,进入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后十余年,不管是财险还是寿险,均大有可为。

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各类保险机构发展,积极开拓农村保险和其它公共服务保险业务。

要加强保险业务监管,既要防止无序竞争,又要防范金融欺诈等违规行为,严格控制保险风险。

推进地方保险机构增资扩股,引导各类保险资金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需要政府支持的,相关部门务必积极配合推动。

总的要求,未来三年,保费收入争取再翻一番,保险资产超过900亿甚至突破1000亿元。

二是小额贷款、担保、信托、金融租赁、私募基金、风投基金等六类机构。

近两年,六类机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小贷公司方面,目前已批准设立80多家,今年要力争达到100家,资本金规模明显提高。

担保公司方面,目前已有126家,资本金达到120亿元,可以提供近1000亿元融资担保,要加强归并整合,有效增强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

信托公司方面,渝国投、新华信托的信托资产力要争突破1000亿元,增资扩股工作要协同推进。

租赁公司方面,与中石油合资组建的昆仑金融租赁公司要争取二季度挂牌营运,尽快形成600多亿元的融资服务能力。

私募基金方面,目前已有11家,力争新引进8-9家股权投资基金,形成300亿元资本金规模。

风投基金已组建7家,今年要加大引资力度,力争资本金超过50亿元。

三是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这三类公司是我们试点的方向。

重庆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产量在全国“坐三望二”,紧追上汽和一汽。

要加快推动设立商业银行独立控股的汽车金融机构,开展汽车信贷服务,活跃汽车消费。

重庆200亿级、500亿级企业集团不断涌现,集团内部资金调度使用等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

要推动化医等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企业资金池利用效率。

另外,重庆作为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消费潜力巨大,消费金融需求迫切,我们将择机组建相应的消费金融公司。

以上试点均已得到银监会的支持,要抓紧推进落实。

(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目前,重庆资本市场融资还不够活跃,固定资产投资中真正来源于资本市场的资金不足2%。

要坚持上市公司和证券机构双管齐下,狠抓重庆资本市场建设,力争两年内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企业上市。

去年重庆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相对比较成功,不但西南证券成功上市,龙湖、谭木匠也实现H股融资,莱美药业进入创业板首批交易。

今年股市形势进一步好转,上市融通功能进一步恢复,要趁机推进国有骨干企业和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

水务集团争取上半年上市,商社集团、金科集团等企业争取年内上市。

同时要加快四联集团、能投集团、建工集团、化医控股、轻纺集团等上市的包装、辅导、审批等准备工作,为明年上市创造条件。

争取全年资本市场融资200亿元,上市公司市值再涨50%以上,超过3000亿元。

二是证券公司发展。

西南证券是西部地区的王牌券商,这块牌子一定要打造好。

今年要做好再融资工作,争取上半年增发60亿元,通过增资配股、战略持股等方式,募集百亿资金。

条件成熟时,争取收购其他的券商,加快向千亿级资产规模迈进,力争到2012年进入全国十佳A类证券公司行列。

(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目前畜产品远期交易所、联合产权交易所、农村土地交易所、OTC市场四大要素交易市场已成立。

今年要进一步提升四大交易所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并加快推进药品交易所、电子票据交易中心的组建工作,启动筹建内河航运交易所。

一是稳妥推进生猪等农畜产品远期交易。

农畜产品交易所要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建立全国性畜产品定价系统。

由于目前重庆的生猪交易量只有1千万头左右,占全国远距离调运量的比例不到5%,对生猪价格影响较弱。

目前,要稳妥为先,逐步推进,没必冒进。

先从远期交易开始,逐步推进市场的建设,等到交易量能够基本左右市场价格时,再向期货市场转型。

二是推动OTC市场建设。

近期主要推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开展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争取早日纳入全国首批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的范围。

长远的目标是,建成在全国都比较重要的柜台交易市场,把中西部企业都吸引到重庆来交易。

三是加快药品交易所的建设。

自去年下半年启动以来,各方面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要争取上半年内成立国内第一个药品交易所,构筑药品公开公平交易平台,规范药品流通,降低药品交易成本,建立科学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四是启动内河航运交易所筹建。

航运交易所是发布航运信息,开展水路货物运输、港口业务、船舶租赁、船舶买卖等交易的主要场所。

很多国家都有相应的航运交易机构。

目前国内仅有上海航运交易所一家,主要开展的是国际航运交易。

我们准备组建全国第一个内河航运交易所,搭建航运交易平台,规范航运市场行为,调节航运市场价格,沟通航运市场信息,维护航运交易秩序,促进长江航运的发展,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目前,已得到交通部支持,要争取年内开业。

另外,联交所要丰富交易品种,扩大服务范围;土交所要完善“地票”交易机制,扩大交易规模,交易建设用地指标1.5万亩以上,并将农村耕地、林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纳入交易范围。

电子票据交易中心建设已得到人民银行的承诺,要加快筹建。

(五)推进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建设

金融中心大体有三类,一是行政总部性金融中心,如北京,二是资本要素交易中心,如上海,再有就是各类金融结算中心,如新加坡。

目前的金融体制下,成为前两类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很小。

而离岸结算中心只需要良好的通信条件即可,对地理区位要求不高。

如果重庆把这一块搞上去了,成为大陆地区离岸金融结算的高地,就可以形成与北京、上海相呼应的态势。

目前国内的加工贸易结算都处于较低的层次,跨国公司贸易结算几乎是空白,基本上都在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境外地区。

去年重庆成功引入惠普亚太结算中心,在国内第一个开设离岸金融账户,开展离岸结算业务,不但为重庆带来结税、结汇和结人三大好处,而且推动形成了零部件配套、产品研发、贸易结算“三头在内”,销售市场“一头在外”的全新模式,实现加工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型。

今年要乘势推进,争取年内再引进两三家跨国代工企业的结算中心,新增500—1000亿元结算规模,到2012年形成3000亿元的年度结算量,大体占到全国加工贸易额的三分之一。

除了加工贸易结算,还要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和外管局的支持,进一步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比如,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能搞人民币基金,外汇根本进不来。

国外机构要涉足该领域,涉及企业身份的转换和相应的人民币结算。

如果这方面的结算做起来,每年流动的资金量、贡献的税费收入也相当可观。

一季度的数据我看了一下,情况不错。

明年、后年,重庆GDP中,金融GDP比重可能达到9%以上。

我们金融地位和比重的提升,都表现在这些数字上。

这意味着我们金融中心建设在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