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475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docx

重庆版综合实践四下教案

综合实践四下

备课教师

刘毓

说明本册的内容构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段要求等

谈谈你对册元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写出对整个册的设计与安排

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学生自身能力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内容构成:

教学内容、兴趣爱好、有趣的编织、校长的一天、红岩精神、生活污水、问题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课余生活。

2.认识编织这项民间工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访谈校长、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学会做访谈记录、增强归内整理能力。

4.学习红岩精神,能用红岩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

5.通过调查认识了解生活污水的危害,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提高环保意识。

6.学会设计调查问卷,统计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段要求:

四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及其具有研究的欲望,他们很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制作来展示自己的风采,因此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

内容

主题活动一兴趣爱好哆、唻、咪

教学

目标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了解自己同学的兴趣、爱好。

2通过活动,把采访记录卡统计后填写在3页的表格中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兴趣爱好有矛盾的时候。

4通过教学提高学会处理兴趣爱好矛盾的能力

5明白是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顺从父母的安排

6通过教学,学生学会怎样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7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8通过展示,了解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9培养吸取别人优点的良好品德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兴趣爱好哆、唻、咪

师:

(讲个故事)同学们喜欢吗?

我有讲故事的爱好,你有什么爱好?

生:

我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我喜欢……

活动:

制作采访记录卡

调查前先制作好采访记录卡片,设计好问题如下:

姓名:

                         性别:

兴趣爱好:

形成原因:

有何收获:

活动:

调查周围的同学,老师的兴趣爱好,记录在卡片上。

给学生充分的调查时间。

人数比较多。

用剩余时间来充分调查,充分记录。

小结:

同学们很认真,继续努力!

第二课时兴趣爱好你、我、他

1、学生在上节课对同学的兴趣进行了收集

收集结束后,在3页完成统计表,要认真仔细,一个不缺,给予充分的时间。

2、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哪些兴趣爱好者多?

哪些兴趣有益?

(唱歌、跳舞、听音乐、看书……)

哪些兴趣更适合自己?

我的体会是……?

学生对以上问题依次作答,进行体会,老师加以引导

3、 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兴趣爱好大碰撞

师:

如果王玲很喜欢编织东西,但父母却要她学钢琴,为此她很苦恼。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她解决呢

学生互相讨论,商量金点子。

学生汇报金点子

1、服从父母,让父母高兴

2、自己做自己的,不管父母。

3、尽量说服父母,发展兴趣爱好

活动:

兴趣爱好大碰撞

记下自己和父母的爱好兴趣,以及父母对你的期望

小结:

自己的兴趣爱好:

父亲的兴趣爱好;

母亲的兴趣爱好:

父亲期望你的兴趣爱好:

母亲期望你的兴趣爱好:

第四课时兴趣爱好大碰撞

活动:

辩论会

是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顺从父母的安排?

猜想和构思

我该怎样准备呢/

首先要明确自己赞成的观点

还要围绕自己的观点找论据

不要忘了猜测对方会说些什么,想好对策。

发言时注意仪态,充满信心。

进行辩论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教师小结两组表现

记录与思考:

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我这样说服父母……

我顺从父母的安排,因为……

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兴趣爱好大碰撞

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解决怎样处理兴趣爱好与父母之间的矛盾,除了这个矛盾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生:

我有兴趣爱好,可是上学要学习,放学要做作业,我不知怎么办?

师:

讨论一下,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学生讨论并进行汇报

1、以发展兴趣爱好为主,做完了喜欢的事,再做作业。

2、要先做作业,再发展兴趣爱好。

小结:

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我们要先学好文化知识,再发展兴趣爱好。

第六课时兴趣爱好大碰撞

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尽情释放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生争相拿出自己的作品来展示

1组内展示

2组间交流

3单个拿到前面来展示

学生当场表演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些学生带来了工具,如毛线针、绣花针

就可以表演织毛衣、绣花、弹琴等。

从欣赏别人的兴趣爱好中,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

我也要像他那样会吹口琴。

生:

我也要学绣花,真漂亮。

生:

我也要像他们那样认真钻研,做个有才能的聪明人!

全课小结:

 

教学

内容

主题活动二编织五彩的生活

教学

目标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寻找生活中的编织,增强生活中的美感

2通过收集,了解不同形状的编织品及其作用,提高表达能力

3学会顺序编织法和对称编织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了解有关编织发展的历史,探究纸编的方法。

5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编织,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编织

师:

背篓、箩筐、草席都是怎么来的?

生:

编织来的。

师:

对,编织是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来找找吧!

活动:

收集生活中常见编织品的实物或图片

讨论怎样收集

汇报:

咱们组成调查小组分头去收集材料

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

到商店看

行,田间去找,看生产用品有哪些?

回家找

活动:

学生寻找编织品

找到毛衣、箩筐、背篓、草编小马、中国结、纸编工艺……

全课小结:

同学们真努力,找到了这么多的编织品。

第二课时 生活中的编织

一、收集记录,比较不同材料的编织品有些什么不同。

上节课学生收集了很多编织品,请他们按要求完成表格

项目

编织品

主要材料

用途

制作工具

草编小马、小鹿

草、塑料管

观赏

手工

手链、中国结

织线

佩带、观赏

手工

乒乓球拍

皱纹纸

运动工具

手工

通过比较发现:

比较柔软的东西都适合编织。

二、活动:

把自己收集到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互相说感受。

(略)

三、以小组为单位,从所收集到的物品中选择一件,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看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想想怎样做,商量一下,再动手试一试。

(给予充分的时间)

四、全课小结:

第三课时 有趣的编织

师:

在现代生活中,编织艺术丰富多彩,已有数千年历史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吧!

活动:

收集有关编织发展史的资料。

学生互相交流收集。

学生汇报:

古代:

1古代用草、树枝做简单的衣服、鞋子、帽子等

2古代人学会了用线编渔网打渔。

3古代人又学会了编织布匹做衣物,用珠子等编织精美工艺品。

现代编织技术的发展

用机器能编织出各种精美物品来。

介绍草编:

学生自读14页介绍。

作业:

探究纸编方法,下节课做好编织准备。

第四课时有趣的编织

上节课作业已让同学们留意纸编方法,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纸编方法?

生:

顺序编织法、对称编织法。

介绍两种方法

顺序编织法:

在已经箭出花纹条的基圆形上,

按自上而下得顺序,用编织条等间隔“上压下”穿插编织图案。

顺序编织法适宜编织什么?

蔬菜.瓜果.手绢.头巾.围巾.桌布.

对称编织法:

在剪裁好的花纹条上标出对称“上压下”标记,用编织条按标记编出图案

适合编织的物体?

花边,花朵,小建筑物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活动:

编织茄子图案

小结:

第五课时:

有趣的编织

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很多编织方法,你还知道其他编织方法吗?

学生汇报:

活动:

学生自定主题,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编编织

学生小组商定编织内容

制定简单制作方案:

1构思画图,配置色彩。

2画剪轮廓和花纹

3剪裁编织条

4编织,粘贴

学生动手编织

作品展示:

学生编织完以后,将其作品进行全班展示

评议优秀作品

小组介绍经验

全课小结:

第六课时:

学做中国结

一、谈话导入

师:

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中国结问学生这是什么

生:

中国结

师:

美吗生:

很美

师:

想不想了解中国结的编法

二、活动:

动手拆一个中国结,看看能发现什么?

1、学生认真观摩中国结编法

发现:

每一个结从头到尾是用几根线编织而成的。

2、了解中国结的诗句: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结”象征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情感,古人在抒写情感之时,把这种结也融入其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诗句。

三、活动:

学做吉祥结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1、认真了解制作过程

2、小组研究做

3、全班展示

4、小结。

四、活动:

学做蜻蜓

1学习制作步骤和方法

小组看图研究蜻蜓的制作方法

2各小组交流蜻蜓的制作方法

3小组一起学做蜻蜓,时间要充分

教师给予指导

4展示:

展示各组蜻蜓

5评价:

哪些做得好,哪些不好

6原因:

丝线硬些的好做,丝线软的做得不好

五、活动:

1、运用所学的编织方法,试着编奥申委会徽。

2、学习图标的意义:

中国结的象征,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

3、五星:

打太极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会徽的整体形象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体育精神。

教学

内容

主题活动三今天我来当校长

教学

目标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校长每天干些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2访谈校长、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3做访谈记录、增强归内整理能力

4发挥联想能力,我自己是校长,想做些啥?

增强学生的从事社会事务的能力。

5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增强整理能力

6学生模拟校长来开一次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通过学习,学会与校长沟通,加强了解,沟通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校长每天做些啥

师:

校园里,每天都有一个人在为我们忙碌着,他就是校长,我们尊敬的校长,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

汇报:

上课、检查、听课

活动:

访谈校长

访谈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问题、确定访谈对象、分工)

拟定访谈问题:

到校时间?

到校活动?

怎样管理学生?

怎样管理老师?

教育名言:

还要注意些什么:

1带笔、纸、照相机

2谈话时,说话得体,合作愉快。

第二课时 校长每天忙些啥

活动:

访谈校长

学生分小组,推选代表对校长进行访谈

需有秩序,说话要有礼貌

(给予充分时间)

记录与思考:

采访结束后要做一个访谈记录

如下表:

访谈时间:

访谈地点

访谈对象

访谈内容

表达与交流:

大家廖柳一下吧,校长每天忙些什么?

选派代表给大家讲讲

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我是校长,我能做些啥?

猜想与构思

如果今天我是值日校长,工作该从哪着手呢?

学生汇报:

1检查清洁

2检查早自习

3检查教师

活动:

观察校园里每天发生的事

学生事先做了小调查,用心,用眼睛去观察发现

记录校园中存在的问题

汇报:

花草被践踏,课间疯打

老师上课接电话,浪费水

学生不诚实,老师体罚学生等

放学不回家,各班布置作业等

全课小结:

第四课时:

我是校长,我能做些啥?

将上节课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类一下

看到的现象           属于什么问题

小朋骂脏话           文明礼仪问题

课间疯闹             文明礼仪

老师体罚学生         师德问题

讨论:

学生讨论感兴趣的问题

课间疯打

老师体罚学生

活动:

只做校长一日工作卡

我的一日工作卡

早上  7:

00 到校

7:

20 检查清洁

7:

30 检查教师

8:

00 上课

9:

00 批改作业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

今天我来当校长

活动:

   今天我来当校长

以“今天我来当校长”为题,开一次主题班会。

自主策划开展“今天我来当校长”的主题

班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情景表演,

解决校园中发现的问题

学生轮流进行我当校长的演讲

提出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活动:

班主任工作会议

学生分担活动,值日校长负责工作会议

讨论本班的工作及安排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建议协助班级工作

各会场汇报自己小组的班主任工作会议

小结:

第六课时:

今天我来当校长

上节课“我来当校长”的主题班会活动结束后

学生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1当校长真不容易,天天都要为所有的事情操心。

2我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个尽职尽责的校长。

讨论:

怎样把生活中的金点子与校长交流呢?

讨论交流

汇报:

1与校长面对面进行交流。

2为校长收集各种资料,当校长的参谋。

3给乡长发一封邮件。

4给校长写一封改进午餐的建议。

拓展:

小组间开展体验角色的活动

教学

内容

主题活动四寻找红岩精神

教学

目标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红岩精神及人物,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收集红岩故事中革命者的资料和图片,增强爱国精神

3、通过实践活动,找到生活中红岩精神的典型事例

4、通过学习,增强爱国爱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5、了解公众英雄人物是怎样体现“红岩精神”的

6、拟定访谈计划,进行采访,增强爱国情感

7、学习红岩精神,能用红岩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

8、通过演讲增强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追寻先辈的足迹

请学生讲事先准备好的小萝卜头、江姐、周恩来等大故事

讨论:

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代表了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

代表我们伟大的名族精神

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凝聚成我们中国魂,民族魂,那就是民族精神

猜想和构思:

怎样才能找到“红岩精神”呢?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1茶馆革命的纪念馆

2收集资料和图片

3请人做报告

4网上查询

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寻找红岩精神

课前让学生收集红岩故事革命者的资料和图片

活动:

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革命者的资料和图片

学生看到这些资料和图片后讲感受

1他们真伟大

2他们很高尚

3为了后人生活得更美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活动:

开一个红岩故事会,讲一个红岩故事

小组合作商量怎样讲

设计红岩故事

每组选代表讲红岩故事

讨论:

红岩故事里人物的行为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英勇无畏,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三课时:

寻找生活中的红岩精神

(一)

重述什么是红岩精神

师“红岩精神”影响几代人,教育几代人。

邱少云、张兰全、冉绍之、卢振龙等就是典型代表人物

讨论:

怎样才能找到我们身边的“红岩精神”呢?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1去邻居家里进行访谈

2在学校老师那里去找找

3去同学家里找找看

4去社区访谈

5去历史博物馆

6网上收查

活动:

找到“红岩精神”的典型人物资料。

汇报:

我找到卢振龙的事迹,通过网络收查的。

我找到邱少云的事迹,通过博物馆找到的。

我找到黎昌和的事迹,通过报纸收集的。

小结:

第四课时:

寻找生活中的红岩精神

(二)

活动:

采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拟定访谈计划

采访目的

小组成员

调查对象

采访准备的物品

采访要点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用什么方法进行访谈

学生进行访谈

讨论:

采访的人物身上又是怎样体现“红岩精神”的。

学生汇报:

实际行动

一如既往

真心真意

作业:

用同样的方法采访我们的老师、校长、同学家长、社区领导

第五课时:

红岩精神照我行

(一)

师:

有人说现代社会更崇尚物质、时尚、自由、个性

红岩精神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学生讨论还需要不需要红岩精神

汇报结果:

需要红岩精神

为什么需要:

社会发展没有红岩精神人会很自私,社会发展越差。

活动:

红岩精神照我行

以“红岩精神照我行”为主题,开一个题班会

学生准备(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演讲

评出优秀小组

好找同学平时要以红岩精神为指导

学习红岩村、红岩、红色、岩石、各词的含义

全课小结:

第六课时:

红岩精神照我行

(二)

讨论:

每个人平时应该在应用红岩精神来指导自己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1心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2选一个人物来激励自己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3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活动:

以“红岩精神照我行”为主题出一期小报

讨论怎样画小报

以小组为单位画小报

各组设计小报

各组汇报小报并解说

选出优秀小报

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是怎样以“红岩精神”为指导克服遇到的困难

汇报:

我做题不会放弃但我很坚持

还是把它做出来

我早上不爱起床,就用有毅力的人激励自己,坚持起床

全课总结:

教学

内容

主题活动五生活污水知多少

教学

目标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河水受污染的原因

2、记录生活污水来源 增强生活知识

3、了解家里有哪些生活污水源,算一算家里一个星期产生的生活污水

4、了解生活污水的危害。

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5、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里的生存状况,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6、了解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7、通过过滤,明白生活污水的净化需要十分复杂过程

8、通过实验明白,要节约用水,才是最好的保护水资源的做法。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生活污水知多少

讨论:

展示图片说:

我们身边的许多小河,水越来越黑,越来越臭,甚至连鱼虾也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讨论

汇报:

可能是鱼被捞走了

可能雨下少了

可能是河水被污染了

活动:

调查生活污水产生的原因

学生讨论:

汇报:

洗衣服、洗脸、淘米、洗菜等

冲厕所

工业用水

……

老师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应用到水,水一经使用,马上会受到污染,变浑浊了。

记录与思考:

学生记录生活污水的来源

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生活污水的来源

讨论,家里还有哪些生活污水源?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冲厕所、淘米、洗菜

洗衣服、洗拖把、洗澡

……

活动:

算一算我们家里一个星期产生的生活污水

1、学看水表的读数

学生说怎样看

老师解释怎样看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计算污水量

上周水表读数

本周水表读数

一周产生的生活污水量

一个月产生的生活污水量

 

本周用水数=本周水表读数—上周水表读数

一月产生的污水量=本月水表—上月水表

水费=本月用水数×水价

第三课时 生活污水的危害

(一)

讨论:

家庭生活污水的污染程度一样吗?

学生讨论

汇报:

洗过菜的水污染程度要小一些

洗米的水污染也小一些

洗不太脏的衣服污染不很大

洗脏衣服污染大一些

洗拖把污染大一些

洗厕所水污染最大

活动:

小实验

准备洗菜水、洗衣服水、洗碗水、几条活鱼、玻璃杯

把活鱼分别放进几种生活中,观察鱼在污水中的存活情况。

等足够长的时间,等待结果

结果:

洗菜水里活的时间最长,洗碗水第二长,洗碗水里时间最短。

全课小结:

第四课时 生活污水的危害

(二)

1 整理与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1)完成41页的表格

(2)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汇报:

1、清洁的水一经使用后,就被污染了。

2、有的还被严重污染了,如果不经特殊处理就不能再利用了。

2、讨论:

家庭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什么途径流到哪里去了?

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或危害?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通过下水道流到江河中了,流到江河以后,全国1/3的河流、池塘不适于鱼类生存,1/4水体不适于灌溉,大部分城市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水资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中国被列为世界最贫水国家之一。

4、 明白了什么?

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流入江河,污染环境。

第五课时 生活污水的治理

教学准备:

滤纸或滤布,一杯洗拖帕水或淘过米的水,2个玻璃杯。

教学过程:

活动:

生活污水的处理

猜想与构思:

面对生活污水你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吗?

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

污染程度较轻的生活污水可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来净化处理

准备:

一杯洗拖帕的水

淘米水

将上述脏水用滤纸或滤布进行过滤

观察过滤水,学生讨论,汇报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1)水变干净了。

(2) 泥土被过滤出来了

(3)但还不能喝

(4) 需要消毒处理

全课小结:

第六课时生活污水的处理

讨论:

沉淀和过滤的方法能去除哪些污物?

学生讨论

汇报:

泥沙、草根、叶子等固体

讨论:

通过上个实验,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汇报

汇报:

生活污水完全净化,要经过一些十分复杂的过程,还要加入一些化学药品,消耗很多能源,其实节约用水是减少生活用水的一个好办法。

拓展:

同学们把节约用水的好办法记录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让大家都节约用水,从而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全课小结:

 

教学

内容

主题活动六对“火柴盒”建筑的思考

教学

目标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研究报告的步骤

一、  引入谈话: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有目的地去寻找、调查,获得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如果把我们的调查研究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今天就来看看怎么做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  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则规范的研究报告。

这个研究报告分四部分:

1、问题的提出;2、调查方法;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4、结论。

可以从这个研究报告中学习简单研究报告的写法。

研究的结论,都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具有科学性,这是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最重要之处。

第一课时问题的产生

1、中国建筑的风格

2、现代建筑的各类风格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