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442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docx

杨凌高新中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杨凌高新中学2011——2016年发展规划

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走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办学特色出现新突破,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根据《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校情分析

杨凌高新中学是由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和杨凌高新中学于2008年7月合并而成。

学校占地105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学生3000余人。

(一)办学优势

1.拥有区内雄厚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253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

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47人,占87%;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共136人,占教师队伍的80%,其中高级职称70人,占教师队伍的41%。

学校有省、市级“骨干教师”30人,跨世纪“骨干教师”4人,省、市级“教学能手”50余人。

100多名教师先后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

初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风严谨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2.拥有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

校级领导7人均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10名中层干部,业务精、能力强。

领导班子成员专业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务实高效,锐意进取。

3.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

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在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中考、高考、学科竞赛成绩连年居杨陵区第一,学校知名度不断提高。

4.拥有一定的管理体制机制的优势

——直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985工程”高校),这是我校巨大的资源后盾。

——不断得到杨凌示范区的鼎力支持。

——实行的是民办机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有两所中学的优良传统可以继承。

——建立健全了主要的规章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二)存在问题

1.内涵发展理念尚需深化

我校虽然在全区办学质量突出,但在管理理念、教学水平、服务质量、学困生转化、特色化办学等方面,用科学发展观要求,与省内名校和强校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衡量,尚有一定差距。

学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在保持规模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探索学校内涵发展理论和模式,形成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

2.德育体系急需完善

我校生源两极分化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学生的综合素养较差,学习缺乏动力,生活没有目标。

如何完善德育体系,加强学生习惯养成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迅速转化学困生,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优化学风、校风,是我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3.教育教学管理还需加强

学校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而我校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表现在:

管理体制、机制需要创新;管理体系、评价体系需要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需要改革。

为此,要尽快完善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绩效管理、目标责任制和奖励等机制,使整体管理更具有实效性、人文性,发挥更强的激励作用。

4.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校高考、中考等成绩的取得,往往通过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包括晚自习、周六辅导、暑假辅导等等)、加大学生的训练量来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过重的学生课业负担,使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使更多学生实现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愿望,必须研究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教学策略。

5.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学校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但同时也面临资深名师数量不足、一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弱、教育理论储备不够和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的挑战,职业倦怠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

如何培养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品牌教师,缩小教师能力差别,成为学校发展必须破解的突出问题。

6.办学条件需要改善

我校硬件和软件环境在区内已属较好,但较省级标准化中学的要求尚有差距,生均拥有量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许多教学设备老化;随着英语小班化的发展教室明显不足;还缺少一些专门的部室办公室、场地和实验设备。

校园文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资源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科资源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综上所述,杨凌高新中学经过历任校长和全体师生的团结拼搏和不懈努力,学校已实现规模发展目标,整体教育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当前,学校虽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十分令人振奋的,现已处于继往开来、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了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上。

二、发展战略

(一)办学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终身发展奠基。

(二)办学理念

为学生今天的成功铺路,为学生明天的发展奠基。

作为以正处在青春励志年华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中学,以“为学生今天的成功铺路,为学生明天的发展奠基”作为办学理念,是充满智慧的——完全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精神。

(三)办学思路

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特色显校。

(四)治校方略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管理为本、领导为范。

(五)校训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三、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到2016年,把学校办成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的省级示范学校,即高中实现省级示范高中,初中达到优质规范化初中,在英语和生物工程方面形成特点鲜明、成绩突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学校特色。

(二)管理目标

实现管理民主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统一,真正能够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完善党支部监督保证制度,教工代表大会制度,监事制度。

采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

(三)育人目标

品德高尚+均衡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

即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合格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既有国际视野,又有爱国情怀,在学科兴趣爱好、科技、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活动方面个性特长有提升,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

(四)教学质量目标

力争使中考升学率、高考二本升学率和重点大学录取率每年提升2%,到2016年中考升学率达到85~90%;高考二本升学率达到60~65%,重点大学录取率达到35~40%。

学科竞赛成绩进一步提高。

(五)师资建设目标

经过培训和引进的形式,逐步形成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水平一流,育人艺术精湛,不断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硕士研究生学历由现在的3%提高到15%以上。

形成由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构成的合理的教师梯队。

(六)教育科研目标

实现“层层有课题,人人有题目,一学期一总结,一学年一评比”。

教学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使学校成为省级教育科研先进学校。

办学特色逐渐形成,并且产生成绩和社会影响。

基本完成“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打造丰富的科研成果。

(七)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使学校实现“三化四园”。

即优化人际环境,净化精神环境,美化物质环境;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

努力创建文化品味高的书香校园,美化绿化好的绿色校园,创建国家级“绿色校园”。

(八)后勤工作目标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师生满意度不断上升。

实现后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信息化;财务管理严谨规范、正确无误。

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完善;校园无重大安全事故。

(九)教师待遇目标

力争使我校教师平均年收入高于杨陵区普通公办中学教师平均年收入,且逐年有所提高;社保水平不低于公办教师;力争使教职工的待遇、工作条件逐年得到提高和改善;教师子女在本校就读免交学费;每年对教师进行体检;力争对每个教师进行业务进修轮训。

(十)硬件建设目标

学校按照现代化的标准来建设,全部设施均达到或超过省颁标准,突出信息技术设施建设,使之完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硬件建设体现标准化、先进性和示范性。

四、主要措施

(一)学校管理

实行民主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建设“严谨、求实”的校风,形成团结、和谐、奉献的良好氛围。

1.规范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要保证校长责权利的统一,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通过校长办公会、职工代表大会等),推进民主化、科学化管理。

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决策的透明度。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2)完善教代会制度。

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计划,改革方案等重大问题,审议校长工作报告,评议、监督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维护教职工根本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重视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工作。

(3)实行民主管理“二定期”制度。

定期听取工会意见,定期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听取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认真反思,改进工作。

(4)强化岗位责任,坚决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责任制,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保证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2.实行分层管理和目标管理

(1)建立分层管理体系。

在德育方面,强化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年级组承上启下的功能,形成德育合力。

在教学方面,理顺任课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教导主任、主管校长、校长的关系。

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功能,形成教学、教研正常运行机制。

在教科研方面,理顺教师、教研组、课题组、教研室关系,促使科研工作正常开展。

后勤工作方面,加强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校办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注重目标管理,规范流程管理。

各部门要层层分解学校各项工作,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定部门工作目标。

采用对实施目标的过程和结果考核并重的做法,做到职责明确,政令畅通,实现学校工作的良性循环。

3.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使我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奖罚分明,以实现依法治校,规范治教的目标。

(二)干部队伍

以加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执行能力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决策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为重点,建设一支思想进步,观念领先,勤政廉政、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广大师生满意的学校干部队伍。

1.坚持学习制度

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实现干部的观念与知识的更新,增强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修养,提高管理水平。

2.各级干部必须严以律己,行为世范

工作中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人民满意不满意来检验工作成果;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

班子人员要有苦干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增强服务意识,顾大局,识大体,思想一致,互相支持,团结合作。

自觉用教育发展的最新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平台;具备现代管理观念,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用管理来促进人的发展。

努力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并付诸于实践。

强化调查研究意识,为决策出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坚持民主集中制,走集体领导道路。

对于不符合决策程序的事情敢于抵制,并为之不懈努力;坚持校务公开,实行重大决策提交职代会讨论制度。

集中群众智慧,大事上让群众参与决策。

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对于多数群众不同意的事慎重决策。

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牢固树立党的走群众路线的方针,出台政策要符合群众要求。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要体现群众利益;建立健全深入群众制度,努力为师生服务。

把思想教育作为团结职工、促进发展的手段;熟悉和掌握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自觉形成思想教育体系;善于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以此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干部的考核评议工作

每年年底,主任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向全体教师述职,全体教师对每个干部本年度的德、绩、能、勤满意率进行问卷调查。

4.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逐步引入民主推荐、竞聘上岗制度,形成一支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后备干部队伍。

5.完善制度,切实保障依法管理

认真执行国家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工作符合国家现行政策,杜绝一切不规范的财务工作行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去规范管理。

6.强化监督,切实保证整体目标实现

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班子成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定期征求教职工意见。

(三)德育工作

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主要目标。

力求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工作实践上有创新,工作实效上有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系列化,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要形成德育队伍精良、管理网络顺畅、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打造平安、文明、绿色、和谐校园。

1.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构建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础的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模式。

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系列活动。

(2)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励学生完善自我,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抓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全校教职工,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好问题学生的个性化诊断工作,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转变方案,帮助、督促学生成长。

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开展诚信和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

大力开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幼小、帮助弱势为基本内容的亲情教育。

(5)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案例分析、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逐步建立完善青少年学生行为规范预警机制,构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坚实防线。

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辅导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工作。

(6)开展生存教育和安全教育。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环保意识、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中增强合作意识。

积极开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和常规的安全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

)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教育广大教师自觉承担育人责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团支部、学生会等组织作用,坚持正面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2)高度重视学科德育,引导教师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现象。

要逐步把学科教师德育工作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3)开发德育课程。

根据我校情况,可以尝试开发德育课程:

学习课程-----时政课、校会班会、学科渗透;专题课程-----名师专家讲座、专题片;环境课程-------校园、班级文化及宣传橱窗等;活动课程------如艺术节、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运动会、军训、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常规教育月、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等;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社会实践调查等。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每项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内容,做到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德育工作规范化。

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继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探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创新德育模式。

(5)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利用主题班会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形成班内正确舆论导向。

积极开展争创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活动。

(6)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制度,积极开展学生进社区等活动,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7)拓展宣传渠道,开办学生广播,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德育网页,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加强网络管理,趋利避害、疏堵结合。

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约束、拒绝网上不良内容。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学校文化环境,丰富师生文化活动。

积极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注重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办公室文化、餐厅文化建设。

建设学校荣誉室,在校园内增设名人名言警示牌,教学楼内张挂师生书画作品等。

对校园重新进行规划,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

与有关部门配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要把校园自然环境变成能动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内化文明行为,创建文明校园。

(9)利用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开展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学校决策、服务、协调等管理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利用家长资源服务学校。

通过各种渠道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

(10)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心理咨询室要与学生建立多途径的心理联系,要使学生心理上的郁结能够有途径得到发散和排解。

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特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要建立班级、宿舍心理委员制度,不定期地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辅导,使他们的群体心理调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建立全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3.夯实德育工作基础,加快德育建设

(1)切实抓好德育课程建设。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

注重学科渗透,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资源优势。

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发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资源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生活体验。

(2)积极拓展德育基地建设。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辟德育基地,逐步建立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阵地”四大板块为核心的德育基地网络。

(3)以四支德育队伍为主体,形成“人人为教育之人、处处为教育之地”的全员、全程育人机制。

即:

以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会干部为主要力量的学生队伍,以家长委员会为核心的家长队伍。

启动“德育名师”工程,发挥“德育名师”的示范作用。

特别要全力打造一支懂理论、懂方法、有思想、有能力、能够与学生为师为友、胜任各年级学生思想工作的班主任教师群体。

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组织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交流与传帮带活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校本教研,并通过全校性的模范班主任评选,力争三年后学校能够胜任班主任的教师占学校教师的90%以上,其中被广泛认可的优秀班主任要达到60%以上。

4.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建立德育科研机制。

利用“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有利时机,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选定几项实践指导意义较强的德育课题,加强对德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指导,定期召开研讨会,征集德育论文,提高研究水平和实效。

(2)完善德育评价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区评相结合。

每学期全校评选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进步生、学习标兵以及其他各类标兵,并在全校表彰奖励。

各班可以根据各班情况选出班级各类先进学生。

(3)出台德育激励机制。

要从班级、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出发,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评估班级、评选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4)开展班主任队伍情况调查,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调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德育工作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培训计划和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按照中学德育大纲要求,制定学生德育目标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实施德育目标。

(5)把握好对违纪学生教育处罚的力度。

制定完善学生违纪处罚条例,对于各种严重违反校纪的学生要依据学校有关规定及时予以惩戒,以正校风。

(四)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培养、引进并重的方针,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为造就教育家创设宽松的环境。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岗位聘用和奖励惩戒的首要内容。

采取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社区和家长共同评价的办法,每年开展先进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在评优升职晋级中坚持师德一票否定制。

2.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1)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力争青年教师三年达到合格标准,2/3教师成为学校骨干,1/3教师成为骨干教师。

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

45岁以下教师要制订个人专业成长方案,明确自己成长的目标、措施。

(2)坚持教师岗位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抓好校本研训,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教改。

每个教师每五年应接受不低于240课时的集中培训。

积极参加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3)坚持学习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

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

取得硕士生学位人数要达到15%。

(4)所有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3.制定和实施学校的“名牌工程”工作方案

借助国培计划和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成长计划”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对学校教师中的省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等,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再培训,通过与北师大的合作、课题研究产生一批“三秦名师”、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形成一支科研水平较高、课题研究能力较强、指导作用发挥较好、辐射其他学校的科研名师团队。

要成立学校的名师工程领导小组,制定筛选、培养名师的计划,制定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管理制度,包括待遇。

4.加强与北师大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聘请一批校外教育教学专家,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疑难和困惑,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个性化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成长。

要充分利用这种专家资源。

培训的形式也要能够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尽可能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师生互动。

5.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

坚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