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407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 张永慧.docx

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张永慧

 

教学设计

2012—2013学年度(下)

 

汤神庙小学

张永慧

 

教学进度表

四年一班2013年3月4日制定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完成情况

1

3.1—3.7

《四则运算》

2

3.8.---3.14

《四则运算测试及分析》

3

3.15—3.21

《位置与方向》

4

3.22—3.28

《位置与方向测试》《加法运算定律》

5

3.29—4.4

《乘法运算定律》

6

4.5—4.11

《简便计算》

7

4.12—4.18

《营养午餐》《单元测试及分析》

4.19—4.25

《小数的意义和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4.26—5.2

《小数性质和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

10

5.3—5.9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期中测评》

11

5.10—5.16

《期中复习》

12

5.17—5.23

《三角形》

13

5.24—5.30

《三角形》

14

5.31—6.6

《图形的拼组》《单元测试及分析》

15

6.7---6.13

《小数的加法》

16

6.14—6.20

《小数的减法》

17

6.21—6.27

《统计》

18

6.28—7.4

《数学广角》

19

7.5—7.11

总复习

20

7.12—7.19

期末考试

21

22

23

24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课标对教学的整体要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

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

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

1、改进小加减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加强渐变算法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计算能力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心算能力,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重点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变化趋势的分析。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突破点

本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其次,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再次,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非智力因数培养的重点内容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

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实验教材注意选择内容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展示北方冬季人们的运动爱好,第二单元的主题图则介绍了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定向越野活动,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等知识;第六单元的主题图则展示了我国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子10米跳台跳水金牌的情景。

数学综合应用"营养午餐"介绍了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科学知识。

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实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

如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

""数学游戏"等板块。

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

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对于运算定律的总结概括,教材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存在于算式变化中的规律,并试着用符号表示出来。

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逐步得出规律。

又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直观展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等等。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课题

四则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7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

1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讲解法

教具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怎么解决?

提出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二、学习例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组织反馈,在全班交流。

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根据是什么?

每步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从思路上对比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明确都是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体验,编出一些类似例1的实际问题,如乘公交车时的“上车下车”,学校图书室的“借书还书”等,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学习例2:

1、学生先读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照这样计算”一句话的含义。

2、引导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

提出问题:

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6天里接待多少人?

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让学生尝试画一画,并组织交流,评价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短。

在画图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巩固练习:

5页“做一做”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

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一箱橙汁48元。

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练习一习题2、3题。

独立解答再订正。

五、布置作业:

P82~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1)46-18+27-32

(2)25×40÷125×8

=28+27-32=1000÷125×8

=55-32=8×8

=23=64

★一个算式里,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1、根据已学知识列式。

 

2、提出本课的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课题

四则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7课时

第二课时

总课时

2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验、掌握两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结合实际正确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重点

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难点

不同思路的理解。

教法

讲解法

教具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放假了,老师一家三口去“冰天雪地”游玩。

从中遇到了许多数学问题,我们来一起研究解决,好吗?

二、解决问题。

1、师:

听说“冰天雪地”好玩的项目可多了。

我们一家三口在周六兴冲冲的来到“冰天雪地”大门口。

看到了这样的信息。

成人票:

24元

儿童票:

半价

团体票(5人以上):

15元

(1)请问:

周六我们一家三口去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2)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交流方法:

方法一:

24×2+24÷2=60(元)

方法二:

24+24+24÷2=600(元)

谁来说一说每一个算式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师:

这道题和我们上节课学的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总结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书P7做一做第1、2题

根据分布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25×2=5062-50=12

32÷8=456+4=60

15×3=4530÷6=545-5=40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5~10题

板书设计:

周六我们一家三口去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24+24+24÷2②24×2+24÷2

=24+24+12=48+12

=48+12=60(元)

=60(元)

答:

购门票需要花60元钱。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1、能复述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递等式正确运算两步式题。

3、能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课题

四则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7课时

第三课时

总课时

3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结合实际正确的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量关系,渗透对应思想,进一步理解运算顺序,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重点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混合的顺序。

难点

体会对应思想。

教法

讲解法

教具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

(1)出示信息:

滑冰区:

滑冰场上午有90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冰雕区:

冰雕区上午的游人是滑冰场的2倍,下午有270位。

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

滑雪区:

冰雕区下午的人数是滑雪区的5倍。

出示问题:

①冰雕区上午需要几位保洁员?

(2)学生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分析试做,再组内交流)

汇报:

在解决问题时,注意信息的选择:

要解决“冰雕区上午需要几位保洁员?

”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冰雕区上午的人数和多少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通过冰雕区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

30位游客需要一位保洁员是已知的,而上午的人数没有直接告诉,但是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条件“冰雕区上午的游人是滑冰场的2倍”,那么这样就和滑冰场上午的人数有关,就要去滑冰场找信息,通过找可以知道“滑冰场上午有90人”,那么冰雕区上午的人数就是90×2=180(人),接着就可以求出需要的保洁员人数了用180÷30=6(位)。

解决“冰雕区上午需要几位保洁员?

”这个问题,也可以直接从“冰雕区上午的游人是滑冰场的2倍”这个信息入手,先求出冰雕区上午的人数90×2=180(人),再通过读后面的信息“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冰雕区上午需要的保洁员人数了。

在解答方法上也可以介绍两种:

方法一:

90×2÷30=6(位)

方法二:

90÷30×2=6(位)

二、新课。

1、变上题条件:

“冰雕区上午的游人是滑冰场的2倍”为“冰雕区上午有游人180位”。

问题:

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

学生独立试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

方法一:

270÷30-180÷30

=9-6

=3(位)

分析:

要求“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

”就要把这个任务进行分解,分为“下午派几位保洁员,上午派了几位保洁员,”分别找到后再相减。

方法二:

(270-180)÷30

=90÷30

=3(位)

师:

能给大家说说怎么想的吗?

线段图分析:

生:

从图上可以看出,上午有180位保洁员,下午有270位保洁员,下午的前半部分跟上午旅游的人数一样多,因此派的保洁员人数也会同样多,要求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就要看下午比上午多几位游人,多出的人数中有几个30人就会多需要几位保洁员。

因此这道题的关键是找下午比上午多的游人数,是270-180=90(人)。

这道题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我们在计算时,要先算270-180的差,也就是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巩固这个运算顺序。

(3)比较两种思路,你有什么想法?

①思路不同,解答方法就不同。

②注意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外面的。

2、练习:

(1)一辆汽车上午行3小时,下午行5小时,下午比上午多行了100千米。

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上午行120千米,下午用同样的速度行200千米,下午比上午多行2小时。

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师: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利用差对应的关系解题,求出每份数。

不同点:

第一题已知路程差,要去找和它对应的时间差,然后求出速度。

第二题是已知时间差,要去找和它对应的路程差,然后求出速度。

三、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

(2)42+6×12-4

四、选数编四则式题,进一步理解运算顺序:

1、用360、75、20、5这四个数编出不同运算顺序的四则式题(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1)按类交流;

(2)判断运算顺序归类是否正确。

同级运算:

360-75+20-5360×20÷75×5

两级运算:

75-360÷20+575×5+360÷20

带括号运算:

75+360÷(20-5)(75+360)÷(20-5)

学生独立脱式计算(上面的6道题)

交流订正:

重点:

75-360÷20+5(书写格式问题—是否出现不等式;运算顺序问题)

75×5+360÷20(两边可同时计算)

交流:

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你有什么好经验或你认为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练习:

1、判断:

230-13×6+26 125×80÷25×40

=230-78=10000÷100

=152+62 =100   (  )

=214()

2、学生独立计算,订正。

(1)46-18+27-32

(2)25×40÷25×8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习题

 

 

1、根据已学知识列式。

2、提出本课的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能复述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递等式正确运算两步式题。

 

3、能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课题

四则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7课时

第四课时

总课时

4

1、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混合的顺序。

难点

培养应用能力

教法

讲解法

教具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46-18+27-32

(2)25×40÷25×8

二、授新

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

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和多12棵。

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三、练习解读

1、四年级学生进行体操比赛,其中三年级有240人,四年级有300人。

每12人站成一排,四年级比三年级多站几排?

2、小明买1枝铅笔、2个练习本共花了1元4角;小玲买同样的铅笔1枝、练习本4个,共花了2元2角。

1个练习本多少元?

1枝铅笔多少元?

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6、7、10题。

 

 

1、能在情境中,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并明确运算顺序。

2、能复述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能用递等式正确计算两级两、三步式题。

 

课题

四则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7课时

第五课时

总课时

5

1、使学生在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明白其含义,认识0在乘除法运算中的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

重点

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法

讲解法

教具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面,我们已经在加减法中认识了0,在乘除法中也认识了0的特性,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一下0。

二、学习例6: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注意:

0不能作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小组合作形式,在组内畅所欲言,并派一人记录,在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板书出实例,再引导学生分类概括出结语。

3、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是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说明。

如举例5÷0=?

0÷0=?

提问:

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三、数学游戏:

1080100150

1401105040

702016090

1201303060

方格里的数排列是有规律的。

请把相加和是340的相邻的4个数找出来,再用彩色笔圈出来。

看看你能找到几组。

明确题意后分小组讨论,把和是340的算式记下来,再交流和评价。

四、练习:

解决这个问题,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