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305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docx

初中小学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2013—2014学年九

(1)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九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同时,意外也常会出现,如何保障好七年级学生的安全,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就必不可少了。

具体的七年级安全工作计划在以下几点:

本学年,安全教育工作计划首先我将带领学生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和主题讲座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活动,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根据孩子的特点,并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经常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将放学前“五分钟安全教育”和课外活动、体育课、饮食及校外安全贯彻到底。

1、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来校、回家途中注意安全。

路上车辆穿梭,街上人多拥挤,孩子们要提高警惕,不打闹玩耍。

接送孩子的家长(特别是三轮车、摩托车)应注意交通安全,给孩子做好榜样。

雨天路滑,请您多加小心!

2、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食品卫生也要注意安全教育。

过期霉变的食物不可入口,隔夜的食物也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3、课间提倡文明休息,不大声喧哗,讲文明话。

不玩带危险性游戏,不在走廊、楼梯间追跑、推搡、打闹、摔交,也不在楼道上玩拍球跳绳等体育活动。

体育课认真听取老师的要求,注意安全。

4、不玩水,不在水塘、河溪、井边等地逗留。

不玩电,少接触电源开关,湿手不碰带电体(电灯、电视机、电风扇……)。

5、不玩火,不在校园内外私自生火。

不在指定的地点外燃放烟花。

在家中注意自家的火炉,沼气池的防火安全知识。

6:

尽量不带钱和贵重物品来校,自己的物品保管好,拾到或丢了什么东西,及时报告老师。

以上各项要点经常在学生放学前,安全课等一切需要的地方讲,认真做到时时讲,天天讲。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怎样确保骑车安全

教学目标:

注意交通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举例、分析、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每年会发生重大交通、拥挤踩塌等伤亡事故,在这些伤亡的人群当中,中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

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老师真的很不希望这些不幸的是发生在你们的身边,所以,我们有必要来学习“安全教育”。

  二、新课

  

(一)交通安全

  汽车是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交通事故带来的困扰。

与我们中学生密切的是:

骑自行车、步行、乘车。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不良的交通习惯

  A、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B、随意横穿马路

  C、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 D、在街上追逐、打闹、玩耍

  E、在铁轨上行走、玩耍

  2、中学生骑车问题

  A、骑车横冲直撞,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B、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C、骑车双手离把 D、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无论是骑车,步行都要树立安全意识,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同学们要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性。

  3、乘车的同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乘坐公共汽车、中巴等,必须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B、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

  C、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D、不准乘坐酒后驾的车

  E、不准乘坐超员车等

  

(二)预防踩塌事故

  1、讲此类事故。

  2、让学生将上下楼梯怎样做才正确。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

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有关的交通安全标志和规则.

  2.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痛苦。

  3.如何安全度过小桥。

教学准备:

教学平台及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上学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3)不脱手骑车.(4)不骑车带人.(5)不骑"病"车.(6)不骑快车.(7)不与机动车抢道.(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

校园安全警钟长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

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第四课时

教学课题:

突遇火灾冷静自救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在火灾面前不能慌乱,学习基本的火灾自救知识

教学重点:

火灾的初步逃生知识

教学过程:

  I、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

  一旦火灾降临家庭,应抓紧时机进行扑救。

家庭常用的灭火工具是水、湿棉被、砂土、干粉等。

值得注意的是,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扑救。

若发现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火警“119”,说清楚家庭详细地址、起火物品,然后离开火场到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前来扑救。

切忌贪恋财物贻误逃生时机。

  II、报警电话怎么打?

  发生火灾后,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

报警时,不要紧张,简要说清发生火灾地点,如哪个区、哪条路、哪个住宅区、第几栋楼,几层楼,烧什么东西,有条件的到路口引

  导消防车进来,争取时间让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灭火、救人。

  III、住在楼上往哪逃?

  楼下发生火灾,住在楼上的人一定要沉着镇静,既不能听天由命,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果断想尽一切妥善办法。

有时,楼梯或者门口已经着火,但火势并不大,这时可用湿棉被、床单、浴巾等物披在身上,从楼梯或者门口火中冲出去。

虽然人可能会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要早下决心,越是犹豫不决,火势越烧越大就会失去逃生的机会。

  如果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可以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竹竿等滑下逃生。

如果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可使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

同时靠近没有火的一方的门、窗呼救,晚间可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解救。

  如果其他方法都无效,火势又逼近时,也不要仓促跳楼,有可能的话,先在门窗等牢固处拴上绳子,没有绳子的可撕开被单、床单等连接起来,然后顺着绳子或布条往下滑。

需要跳楼时,可先往地下抛些棉被、床褥、海绵垫等物,然后手拉住窗台往下滑。

  IV、身上着火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风,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

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裤子。

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灭。

  V、错误的逃生模式。

  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

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

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

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

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

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

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小结:

水火无情,当有灾害发生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因地制宜,恰当地运用逃生自救的方法,保证自身的安全。

第五课时

教学课题:

遇到挫折怎么办

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人生兢,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也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矿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家长不宠孩子,从小不过分迁就孩子,不使孩子养成任性,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坏脾气.

  (8)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即使孩子在劳动中受了点伤害也不能中止,要让孩子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

(9)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首先从尊敬长辈,尊敬教师做起,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要求爱护财物,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第六课时

教学课题:

发生重大食物中毒怎么办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饮食卫生安全的重要性;

  2、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教育;

  3、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强化行为

教(学)法:

  举例、实际材料,来打动学生行为。

达到个人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知道什么叫“病从口入”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好热闹喜聚餐:

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

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

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用白纸包食物:

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

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

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

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抹布清洗不及时:

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

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

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5、用卫生纸擦拭餐具:

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

第七课时

教学课题:

如何防止沉迷网络

教学目的:

 1、如何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如何防范不良信息、不健康网站和网络骗子;

3、如何防止沉迷网络游戏;

教学重点

1、如何健康上网、交友。

2、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教学难点

 1、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及带来的危害。

2、如何辩别网络行骗的手段及防范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教具  

[课前准备]

(一)设计电脑网络知识问答题,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情景设计:

报纸摘抄,一个中学生的网聊日记,学生心理陈述等

(三)学生搜集网络的利弊资料

[活动过程]

  在教学中我大致按“电脑网络知多少——网络的利弊谈——不健康上网方式的危害——文明上网、绿色上网、远离网吧”四个环节预设我的教学过程。

一、电脑网络知多少?

1、你知道神六在太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吗?

这是在北京的航天飞控中心,正是这些地面科技工作者通过电脑网络,控制和保证了神六的安全飞行和着陆;

2、2005年12月,北京海军总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田增民教授,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操控一个远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地为1300公里外延安一名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手术。

   此时,学生认识到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使用电脑网络应多注重它的实用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娱乐的功能。

结论:

电脑是工具而非玩具 

二、网络利弊谈

(一)字幕显示:

中国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网络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二)小讨论:

网络利弊谈

学生边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分别总结出网络的利与弊。

1、网络的弊:

1)容易网络痴迷而难以自拔,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2)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

3)容易扭曲自尊做虚拟世界里的“英雄”。

4)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使正常的人际沟通受阻。

5)耽误时间,影响学习6)浪费钱财,没钱上网还可能引发偷盗或抢劫。

2、网络的利:

1)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足不出户博览世界知识宝库。

2)拓展我们的生活空间,让我们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事。

(学生利用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采用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网络的认识)

(三)结论:

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学会趋利避害

网络有有害的一面,下面所列的几种上网方式,你认为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三、通过情景设计,展示不健康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健康网络的认识

1、情景设计

1)报纸摘抄:

网络对学生的危害《血的教训》《通宵上网累晕头,坐睡铁轨被轧死》

2)学生日记摘抄——网聊十几个小时不下线

   第八课时

教学课题:

怎样当好自己的青春期医生

教学目标

学生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学习与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健康状况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1、通过健康教育使中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形成健康第一的意识。

2、通过健康教育增进中学生的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3、通过健康教育促使中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学习方式,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学方法

示范性别认同法:

由家长对同性别的孩子进行言语、穿着、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示范教育。

伙伴模仿法:

让小孩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广泛接触,家长、教师可通过观察,指导其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故事暗示法:

教育者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故事中主人翁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向受教育者进行暗示。

生物模型讲解法:

教育者可利用植物、动物或模型,深入浅出形象地讲解生物的性行为和生理过程。

案例剖析法:

教育者可充分利用报刊杂志上介绍的有关性罪错的案例和周围发生的事例,对学生和子女进行有关性道德、性罪错防治的教育。

课堂讲授或专题报告:

个别咨询法:

如设立心理咨询室。

举办性教育展览:

教学过程:

人体结构解剖基本知识介绍:

什么叫生殖?

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这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生殖主要由生殖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统。

男性生殖系统

图1 男性生殖系统

组成男性生殖系统的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简要介绍如下:

精子很小(图2),长约60微米,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精子的形状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图2精子

女性生殖系统图3女性生殖系统

组成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简要介绍如下:

卵细胞呈球形,直径在0.1毫米以上,几乎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出,这是人体内最大的

细胞。

卵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

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受精 卵细胞成熟以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

在这里,卵细胞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精子结合(即受精),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子宫。

图4 卵细胞       

图5 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和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胚胎是怎样形成和发育的?

它又是怎样获得营养的?

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并且埋入子宫内膜。

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

胚胎发育到第二个月末,外貌才有点像人。

从这时起,一直到出生以前的胚胎,叫做胎儿。

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的时间一般为280天左右,发育成熟以后,就通过母体的阴道分娩出来。

第九课时

教学课题:

当台风、暴雨、暴雪袭来时

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3、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意外事件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传员活动目的。

教学内容:

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1、 《安全手册》

2、 集有关中小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安全用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在水中玩耍或游泳时,一定要有成年人的陪伴。

6、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7、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第十课时

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5)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

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1600起,死亡257人,受伤1147人,直接经济损失731万。

真是令人痛心。

所以提醒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放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来往的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