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204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4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docx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第一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第二节材料工具及机械设备计划

第三节材料计划

材料

规格

单位

数量

胶合板模板

15mm

2205

木方

40X80mm

m

12625

钢管

48X3.6

(壁厚<3.0禁用)

m

73541

其中:

0.9m钢管

2344

1m、1.2m钢管

1855

1.4m、1.5m钢管

1560

2m钢管

2215

3m钢管

3852

4m钢管

1652

5m钢管

2152

6m钢管

5572

扣件

直角扣件

34531

扣件

旋转扣件

35638

扣件

对接扣件

5490

可调托座

T38X6

2179

垫板

50mm

m

1836

对拉螺栓

Ø14,1200mm

441

对拉螺栓

Ø14,850mm

940

对拉螺栓

Ø14,1600mm

764

第四节设备计划

一、施工机具计划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塔吊

QTZ63

1

砼输送泵车

1

插入式振捣器

ZX30

10

电动扳手

60

灭火器

ABC型

30

圆盘锯

MJ105型

4

压刨

BM206

2

木工电刨

M1B-80/1

2

台钻

1-1.5气压

2

空压机

2

插入式振捣器

ZX50C

5

二、测量仪器投入计划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Ⅱ级全站仪

2”,2+2ppm

1

工程测量

J2电子经纬仪

2”

4

施工测量

S3水准仪

3mm/km

4

施工测量

钢卷尺

50m

4

施工测量

盒尺

5m

30

施工测量

扭力扳手

71411-22

5

支撑架检测

摄像头

QR-HNB-1104R-I34M

6

内部支撑架监测

坍落度桶

1

混凝土坍落度检测

混凝土试模

100×100×100

8

混凝土试块制作

游标卡尺

0--300mm0.02mm

1

检测钢管壁厚

第五节劳动力计划

工种

准备阶段

支模阶段

绑筋阶段

混凝土浇注阶段

钢筋工

0

0

40

0

主体木工

5

50

15

10

混凝土工

0

0

0

25

壮工

10

20

10

10

架子工

30

30

30

10

合计

第二章施工工艺技术

第一节工艺流程

竖向构件浇筑完成养护达到设计强度70%→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二步横杆→安第三步横杆→安装与柱拉杆→加设剪力撑→接立杆→加设剪力撑→满堂支架安装至中水平支撑→中间验收→满堂支架安装至上水平支撑→中间验收→调梁底和梁底承重立杆支托→铺设梁底主次龙骨→组织各单位进行架体验收→梁底模及侧模安装→在可调顶托上铺设板底主次龙骨→梁板钢筋绑扎铺设→混凝土开盘报验→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100%强度→拆模应经监理审批,同意拆模,拆下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

第二节☆高大模板或支撑架技术参数与选型

一、高大模板或支撑架的种类和结构型式

(一)支撑架的种类和结构型式:

钢管扣件

(二)模板:

木模板,15mm厚

(三)背楞:

40X80木方

(四)剪刀撑:

加强型剪刀撑

(五)立杆间距:

1mX1m

(六)水平杆步距:

1.2m

(七)荷载传递到立杆方式:

可调支托

(八)自由端:

500mm以内

(九)地基基础:

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钢管扣件支架支顶

(十)对拉螺栓:

Ø14

二、☆高大模板或支撑架的构造设计

序号

构件

方案编号

梁下主承立杆根数

梁下立杆纵向间距(m)

高大模板工程区域代码

支撑合并计算

梁侧计算

1.

70011006300

2

0.5

01

计算

计算

2.

5508006300

2

1

01

计算

计算

3.

5008006300

2

1

01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4.

4008006300

2

1

01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5.

1506300

/

1X0.65

01

不单独计算

/

6.

1006300

/

1X1

01

计算

/

7.

1507100

/

1X0.9

01

计算

/

8.

60011004500

2

0.5

02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9.

☆梁

40011504500

2

0.5

02

计算

计算

10.

4009004500

2

1

02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11.

1004500

/

1X1

02

不单独计算

/

12.

2007506300

1

1

03

计算

计算

13.

☆梁

3009505030

1

0.9

03

计算

计算

14.

2007504500

1

1

03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15.

☆梁

30010504500

1

0.9

03

计算

计算

16.

2007504200

1

1

03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17.

30010504200

1

1

03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18.

2507504250

1

1

03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19.

30010004250

1

1

03

不单独计算

不单独计算

20.

2006006000

1

0.8

04

计算

不单独计算

三、高大模板或支撑架的技术参数和节点详图

(一)特殊部位节点详图

1、施工缝部位节点详图

2、边梁

3、☆构架

(二)一般部位节点详图

1、梁70011006300

☆细化说明:

明确各类型截面梁梁底主承重立杆数量、间距;梁侧辅助立杆距梁侧间距;立杆沿梁跨度方向布置间距;步距;主次楞布置情况;剪刀撑位置及设置要求见700×1100截面梁,层高6.3m模板支撑图参数列表:

注:

截面700mm宽的主承立杆纵向加密至双立杆间距500mm。

700×1100截面梁,层高6.3m模板支撑图参数列表:

(1)结构基本参数:

1)梁宽:

700mm

2)梁高度:

1100mm

3)楼板厚度:

100mm

4)层高:

6.3m

(2)梁底模板支撑参数:

1)承重架选型:

钢管扣件

2)承重架支设方式:

梁下双支顶立杆

3)梁底承重立杆根数:

2根

4)模板材料:

胶合板

5)模板厚度:

15mm

6)梁底木方根数:

9根

7)木方截面规格:

40×80mm

8)梁底木方间距:

81mm

9)梁底小横杆:

φ48×3.5钢管

10)小横杆间距:

500mm

11)梁侧立杆间距:

1.3m

12)梁侧立杆跨度方向间距(不大于):

1m

13)立杆基础:

混凝土基层上铺50mm厚木脚手板

14)顶托内托梁类型:

无托梁

15)梁底立杆跨度方向间距(不大于):

1m

16)梁底立杆横向间距:

233.33mm

17)水平杆步距:

1.2m

18)板下顶部2道水平杆步距调整为:

0.95m,并在梁下加密

19)水平杆总步数(含扫地杆和顶部加密区,不含梁下附加水平杆):

6步

20)扫地杆距架体基础上表面:

200mm

21)板下架体含可调支托搭设高度(至支托顶,扣垫板厚度):

6.01m

22)梁底支顶立杆含可调支托搭设高度(至支托顶,扣垫板厚度):

5.01m

23)支撑架体计算高度(等于层高):

6.3m

24)板下立杆支撑自由端高度:

300mm

25)梁下立杆支撑自由端高度:

300mm

26)梁下是否附加水平杆:

不附加水平杆

(3)梁侧模板参数:

1)梁宽:

700mm

2)梁高度:

1100mm

3)楼板厚度:

100mm

4)模板材料:

胶合板

5)模板厚度:

15mm

6)梁侧木方根数:

7根

7)木方截面规格:

40×80mm

8)木方间距:

156mm

9)主龙骨选型:

双钢管

10)主龙骨间距(不大于):

600mm

11)对拉螺栓直径:

14mm

12)对拉螺栓道数:

3道

13)对拉螺栓竖向间距:

350mm

14)第一道螺栓距梁底:

100mm

15)对拉螺栓跨度方向间距(同主龙骨):

600mm

2、梁5508006300

3、梁5008006300

4、梁4008006300

5、梁60011004500

6、梁40011504500

7、梁4009004500

第三节模板支撑架的图纸

详后附图

第四节施工方法和操作要求

一、测量定位

(一)轴线标高控制

根据平面控制网线,在垫层上放出底板控制轴线,根据控制轴线引出所有相关轴线。

板砼浇注完成支设竖向模板前,在板上放出该层平面控制轴线。

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钢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

(二)模板定位

首先引测本层的控制轴线,并以该轴线为基准线,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用墨线弹出施工图的模板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4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立面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立面钢筋上部放出标高控制线;立面拆模后,在每层立面复测控制标高,并用红漆标记。

二、垫脚手板

☆将工作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在立杆脚沿纵向满铺宽不小于250mm脚手板。

三、搭设钢管支撑架

1、按照弹出的梁定位线,布置梁底主承立杆,然后确定梁侧立杆,再从相邻梁分别向板按标准间距排布,沿纵横方向确定立杆定位。

立杆直接立在脚手板上,脚手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2、水平杆与立杆扣件接牢固,纵横扫地杆离地面高度为200mm。

3、高支模支撑架与相邻非高支模支撑架整体搭设,把高支模区的水平杆伸入非高支模区内不少于3跨,并与非高支模支撑架可靠连接,如步距有上下间隔,应调整非高支模区的步距,以保证两架体之间的可靠连接。

立杆基础不在同一个标高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3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

4、梁板支撑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大于300mm,施工中应严格控制。

5、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二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的二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的错开距离应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跨段的1/3。

6、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严禁搭接,接头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7、纵横向水平拉杆及水平、竖向剪刀撑接长必须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严禁对接。

8、架体与框架柱拉结,水平杆与柱隔步拉结,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9、扣件施拧

(1)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

(2)扣件螺栓拧紧力矩控制在45-60N.m。

(3)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抗滑扣件间应顶紧,安装完毕应由专职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复核验收。

四、剪刀撑

1、在模板支撑架外侧四周围均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高支模区域水平剪力撑在扫地杆处、梁底处及架体中部各布置一道,间隔不超过4.8m;竖向设置连续剪刀撑,水平、竖向剪刀撑纵横交错形成立方体支撑体系。

其中顶部及底部水平剪刀撑尽量与竖向剪刀撑交点在同一平面附近,最大偏差不超过300mm。

满堂架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40mm。

2、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剪刀撑统一采用长6000mm钢管搭设。

搭接处采用直角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并且搭接处扣件不少于三个。

3、剪刀撑与立杆交接处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件牢。

4、☆高支模区域01/02,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1.2m×1.2m,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5、☆高支模区域03/04,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m×0.9m(含0.6m×0.6m,0.9m×0.9m),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6、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7、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

8、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

9、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五、支撑架与先浇框架柱的拉结

1、以高支模架四周已浇筑完的混凝土框架柱为拉结点,拉结的间距为每隔两步与柱子拉结一道,与柱连接方式是先在拉结处加模板片,以保证柱不被破坏,再用钢管以柱箍的形式与柱子作可靠连接,拉结钢管伸入高支模架不少于4跨,与水平杆连接牢固。

具体拉结方式详见下图:

2、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

支撑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

六、模板安装

(一)铺设主龙骨

1、铺设主龙骨前,必须检查顶丝伸出钢管的长度,要求不超过20cm。

顶丝有没有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以及是否有歪扭现象。

2、主龙骨按平行于楼板长方向进行铺设,在次龙骨铺设前,检查主龙骨是否按要求铺设,有无在同一水平面上,标高是否准确。

(二)模板面板背侧的木方高度应一致。

制作胶合板模板时,其板面拼缝处应密封。

(三)梁侧模与顶板模交接处采用板模压梁模的方式,梁底模与侧模采用企口缝

(四)梁柱结点,采用定型多层板,禁止用碎板拼装。

梁柱节点图

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一)混凝土现浇结构工程

1、混凝土浇筑路线

详后附图。

☆注:

浇筑砼时,先浇筑竖向构件,待竖向构件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0%,浇筑水平砼构件。

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应从中部至周边对称均匀浇筑,浇筑时混凝土堆料高度不得超过楼板厚度100mm。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任何人不能进入支撑架体内。

2、混凝土浇筑要求

(1)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结构构件;

(2)浇筑区域结构平面有高差时,宜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

(3)宜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4)采用输送管浇筑混凝土时,宜由远而近浇筑;采用多根输送管同时浇筑时,其浇筑速度宜保持一致。

(二)混凝土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与布置

1、混凝土泵的选型和布置:

混凝土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

2、配管设计

(1)混凝土输送管,宜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

(2)在同一条管线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同时采用新、旧管段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管线宜布置得横平竖直。

(3)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泵型号、混凝土输出量和输送距离、以及输送难易程度等进行选择。

输送管应具有与泵送条件相适应的强度。

应使用无龟裂、无凹凸损伤和无弯折的管段。

输送管的接头应严密,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

(4)垂直向上配管时,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长度的四分之一,且不宜小于15m;或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

在混凝土泵机V形管出料口3~6M处的输送管根部应设置截止阀,以防混凝土拌合物反流。

(5)泵送施工地下结构物时,地上水平管轴线应与V形管出料口轴线垂直。

(6)倾斜向下配管时,应在斜管上端设排气阀;当高差大于20m时,应在斜管下端设5倍高差长度的水平管;如条件限制,可增加弯管或环形管,满足5倍高差长度要求。

(7)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管宜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2)垂直管宜用预埋件固定在墙和柱或楼板顶留孔处。

在墙及柱上每节管不得少于1个固定点;在每层楼板预留孔处均应固定;3)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应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

宜设钢支撑承受垂直管重量。

4)当垂直管固定在脚手架上时,根据需要可对脚手架进行加固;5)管道接头卡箍处不得漏浆。

(8)炎热季节施工,宜用湿罩布、湿草袋等遮盖混凝土输送管,避免阳光照射。

(9)应定期检查管道特别是弯管等部位的磨损情况,以防爆管。

(三)混凝土泵送

1、一般规定

(1)模板的设计和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模板时,必须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确保模板和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布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在模板上,手动布料杆下的模板和支架应加固。

(2)钢筋骨架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手动布料杆应设钢支架架空,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骨架上;2)板和块体结构的水平钢筋骨架(网),应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或钢支架。

钢筋骨架重要节点宜采取加固措施;3)浇筑混凝土时,钢筋骨架一旦变形或移位,应及时纠正。

(3)混凝土泵送施工时,应规定联络信号和配备通讯设备,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等进行混凝土泵、搅拌运输车和搅拌站与浇筑地点之间的通讯联络。

(4)混凝土泵送施工现场,应有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保证顺利施工。

2、混凝土的泵送

(1)混凝土泵的安全使用及操作,应严格执行使用说明书和其他有关规定。

同时,应根据使用说明书制订专门操作要点。

(2)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3)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的支腿应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销。

(4)混凝土泵与输送管连通后,应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进行空运转。

(5)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

(6)经泵送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无异物后,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

1)泵送水泥浆;2)泵送1∶2水泥砂浆;3)泵送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份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润滑用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7)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

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

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8)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

(9)泵送混凝土时,活塞应保持最大行程运转。

(10)泵送混凝土时,如输送管内吸入了空气,应立即反泵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排出空气后再泵送。

(11)泵送混凝土时,水箱或活塞清洗室中应经常保护充满水。

(12)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若需接长3m以上(含3m)的输送管时,仍应预先用水和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湿润和润滑管道内壁。

(13)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浇筑的地方。

(14)当混凝土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可先用木槌敲击输送管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防止堵塞。

(15)当输送管被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

1)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泵送;2)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将混凝土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3)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应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出混凝土堵塞物后,方可接管。

重新泵送前,应先排除管内空气后,方可拧紧接头。

(16)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有计划中断时,应在预先确定的中断浇筑部位,停止泵送;且中断时间不宜超过1h。

(17)当混凝土泵送出现非堵塞性中断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混凝土泵车卸料清洗后重新泵送;或利用臂架将混凝土泵入料斗,进行慢速间歇循环泵送;有配管输送混凝土时,可进行慢速间歇泵送;2)固定式混凝土泵,可利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内的料,进行慢速间歇泵送;或利用料斗内的料,进行间歇反泵和正泵;3)慢速间歇泵送时,应每隔4~5min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

(18)向下泵送混凝土时,应先把输送管上气阀打开,待输送管下段混凝土有了一定压力时,方可关闭气阀。

(19)混凝土泵送即将结束前,应正确计算尚需用的混凝土数量,并应及时告知混凝土搅拌处。

(20)泵送过程中,废弃的和泵送终止时多余的混凝土,应按预先确定的处理方法和场所,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21)泵送完毕时,应将混凝土泵和输送管清洗干净。

(22)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23)当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泵送或与其他输送方法组合输送混凝土时,应预先规定各自的输送能力、浇筑区域和浇筑顺序。

并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统一指挥。

3、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1)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好混凝土浇筑区域。

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2)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3)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4)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3)混凝土的布料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2)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

(4)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

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5)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且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6)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太密的部位,应预先制订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7)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

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八、模板支架拆除

(一)模板拆除要求

1、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不得拆除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