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311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 精品.docx

最新高三地理复习资料交通与区位精品

2018年高三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交通与区位

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用管道运输货物(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

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

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1、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经过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条件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2、自然因素

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并便于维修护养。

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如山区公路呈“之”字型弯曲,铁路在山区呈“人”字型或“8”字型弯曲;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网密度,平原交通网密集,山区则稀疏。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例题1:

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

含沙量小;

无冰期;

流经平原,流速相对缓和;

连接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的地区。

⑥运河沟通河运网。

例题2: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有结冰现象,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低。

例题3:

“西气东输”管道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1)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的主要目的,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及沿线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最终到达上海市。

(2)沿线选点的主要区位因素:

沿线油、气田的分布(西段)以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3)沿线穿越多座大山,三跨黄河并穿越多条河流。

三、交通点的区位因素

交通点包括车站、港口、航空港等。

它们的建设也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港口区位因素: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河港:

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含沙量、冰冻情况。

海港:

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海湾

(2)筑港条件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3)腹地条件

经济腹地的大小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4)城市依托:

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

(5)政策条件

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例如:

分析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②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④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再如: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①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从地形地势角度看,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水文角度看上海港毗邻长江和黄浦江。

③从气候角度看,上海港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便于通航(具体到其他海港,可能还要考虑结冰期、风浪、洋流等自然条件)。

④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

上海港通过长江干支流和铁路、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集散客货流,这是世界上其他大港所无法比拟的。

⑤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4个要素:

①路宽;⑦与市内交通联系;③与市外交通联系;④工程量。

3、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航空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①地形:

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②地质:

有良好的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

少云雾。

(2)社会因素:

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3)经济因素:

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例题1:

(2007重庆文综)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8千米,建设费用3l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

根据图及相关信息,回答

(1)~(3)题。

(1)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④发展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D点拨:

本题考查高速公路选线的区位因素。

由高速公路乙方案的走向分析得出,南段与甲方案一致,北段则两次穿过河流,需多架两座桥,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和工程投资。

故①、②错误。

乙方案不穿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利于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两方案都具有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屣的作用。

③、④正确。

(2)c地建休闲度假地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

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

C.环境承载量大,变通便捷靠近市场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答案:

D点拨:

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由图例可知c为小城镇,其旅游配套设施不会很好,环境承载量也不可能很大,但它靠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环境优美,靠近高速公路和大城市a,交通便利,市场距离近。

(3)最适宜在b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建材工业B.仪表工业C.造纸工业D.森林工业

答案:

B点拨:

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b城市靠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发展工业应该是无污染的工业部门,故选择仪表工业。

例题2:

材料一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丝绸之路”重镇喀什。

它所通达的南疆地区位于新疆天山以南,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740万。

南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石油工业资源接替区,棉花年产量已占新疆总产量的70%,原油年产能力已达500万吨。

南疆居住着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有四个边境通商口岸。

南疆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这里大部分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当地各族人民亲切地称南疆铁路是“幸福路”。

材料二:

南疆铁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的地形特征可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三山”是指______________;“两盆”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南疆铁路的建成有哪些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答案:

(1)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①在政治上,有利于我国国防的巩固;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②在经济上,南疆地区农牧业产品及矿产资源富饶,南疆铁路的建修,有利于该地与其他地区的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开发,而且也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南疆铁路的建成,能够促进通商口岸的边境贸易,推动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

例题3:

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该岛铁路形状及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呈环形,因为人口均匀分布在该岛的四周

B.铁路呈环形,因为该岛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所以铁路建在沿海平原

C.铁路呈南北向延伸,因为南北跨度太大,铁路便于南北沟通

D.铁路呈南北向延伸,因为东西跨度太小

答案:

B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交通线区位的影响。

本岛屿为日本本洲岛,内部为山地,人口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导致铁路呈环形分布在岛屿四周。

(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直线距离近,经过的地方少

B.虚线处是河谷,建铁路容易被冲毁

C.虚线处人口密度过小,不用建铁路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答案:

D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交通线区位的影响。

虽然甲乙之间的直线距离最近,但没有沿着直线建设,可能中间自然条件比较差,尤其是坡度大的高山阻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