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全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998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2 大小:21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孔子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孔子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孔子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孔子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全书.docx

《孔子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全书.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全书.docx

孔子全书

前言

今天,愈来愈多深切关注人类命运的人士痛心疾首地振臂高呼:

我们必须奋起抵御物质力量对精神家园的侵吞,我们要努力维护做人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

这,在每一个热爱生命、珍视精神生活的人心中激起了广泛的共鸣。

因此,“重建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人倾心相向的话题。

“精神家园”是一个宽泛的范畴,应该说它不仅包括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还包括各种价值观念的精神取向。

放眼全球,可以说“重建精神家园”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时至今日,距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解和学习《论语》对每个现代人而言,仍然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这是因为在《论语》之中,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为政等多方面的智慧,这些智慧都具有普遍意义,它不会因时过境迁,而影响其自身的生命力。

毫不夸张地说,《论语》的确是一部人人必读的智慧经典。

《论语》开启人们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人之道。

众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仁”的论述贯穿《论语》始末。

“仁”被孔子看成是人们应当毕生追求的理想的道德境界。

二、交友之道。

孔子认识到交结朋友是影响个人修养的大事,首先应当“里仁为美”,择善而居。

三、处世之道。

纵观《论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倡导的处世之道有这样几个原则:

诚信、爱人、中庸。

其中,“诚信”是最基本的信条;“爱人”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项原则;“中庸”,被孔子认为是至德。

四、为政之道。

孔子的政治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实行以道德教化为基础的贤人政治。

对于教育的重视,人才的呼唤,在今天也是颇具现实意义的。

五、治学之道。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在《论语》中随处皆是。

他认为学习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必要手段。

《论语》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伦理、人际关系等,儒家学说的核心仁、义、礼、智、信等均包含其中。

以上只是简明地概述了其中几个重要方面。

所以,编译本书的目的在于为每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朋友,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编译者

2010年7月

 

第一章人格

第一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3

第二节文质彬彬谓之君子7

第三节屈则屈伸则伸10

第四节是可忍孰不可忍14

第五节富而可求虽执鞭亦为之18

第二章志学

第一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3

第二节博学而无所成名27

第三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0

第四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4

第五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37

第六节朝闻道夕死可矣40

第七节逝者如斯44

第三章仁义

第一节杀身成仁49

第二节巧言令色鲜矣仁52

第三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55

第四节伤人乎不问马58

第五节动之不以礼未善也62

第四章修养

第一节从心所欲不逾矩69

第二节君子三戒73

第三节君子三悦77

第四节与其奢宁俭81

第五节骄且吝不足观84

第六节过则勿惮改87

第七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0

第八节君子欲讷于言93

第五章为人

第一节微生乞其邻99

第二节君子易事而难说也102

第三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106

第四节愚不可及110

第五节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14

第六节谦受益满招损117

第七节不患人之不己知122

第六章交友

第一节从其善改其不善127

第二节不迁怒不贰过130

第三节朋友死于我殡134

第四节益者三友损者三友138

第五节不逆诈不亿不信141

第六节忠告而善道144

第七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147

第八节以言取人失之宰予151

第九节观其所由察其所安154

第七章处世

第一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61

第二节未知生焉知死164

第三节一箪食一瓢饮167

第四节临事而惧好谋而成170

第五节不怨天不尤人173

第六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77

第七节枨也欲焉得刚181

第八节中庸之为德184

第九节非敢后也马不进也187

第十节求为可知190

第八章成事

第一节苗而不秀秀而不实195

第二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98

第三节再思而后行201

第四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05

第五节放于利而行多怨208

第六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11

第七节小不忍则乱大谋215

第八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18

第九节过犹不及222

第十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26

第九章慈孝

第一节又敬不违劳而不怨233

第二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236

第三节今之孝者大孝尊亲239

第四节父母唯其疾之忧242

第五节孝发于心245

第六节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48

第七节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51

第八节爱之能勿劳乎254

第九节后生可畏258

 

第十章为政

第一节进事千乘之国263

第二节其身正不令而行267

第三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270

第四节君子后进于礼乐273

 

第一章人格

第一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原文】

子曰:

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③也。

【注释】

①三军:

军队的通称。

②匹夫:

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③志:

志节。

【译文】

孔子说: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强迫改变。

【延伸阅读】

孔子道德思想中有着很强的人格意识,他认为人格高于一切。

即使是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人格也是不容侵犯的。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这句话就体现了孔子的人格意识。

两千五百多年来,这句话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世上,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人格的重视和尊重。

今天的我们可以把此视为中国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

在西方还处于神权至高无上的时代时,孔子已经把志节作为人格的重要内容,比呼唤人性解放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早了将近两千年。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这句话里面的“志”,是指人的志节,包括志向、气节,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

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别人的意志。

没有志节的人,会失去气节,在威逼利诱下变得奴颜婢膝,成为人们鄙视的对象。

孔子认为人应该有志向,能够维护自己的尊严,能够抵抗威逼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节”。

志节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之一。

孔子本人从年轻时就是拥有志节的人。

孔子曾经说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由此看来,孔子早在十五岁时就立下了苦读修身的远大志向,这也是他被世人尊为“万世师表”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孔子还是十分有气节的人。

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上的政治人物有注重养士、招士、礼贤下士的风气。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的时候,已经是鲁国学识深湛、深孚众望的青年了。

孔子相信凭自己是陬邑大夫的儿子和自己的博学多才,已经具备了士的资格。

他认为自己只是缺少机会跻身仕途。

一天,权倾朝野的鲁国相国季孙氏做出决定:

在仲冬时节,在相国府举办一次款待文人学士的盛大宴会,招贤纳士。

孔子也希望通过宴会和季孙氏接触,让自己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国府举办宴会这天上午,孔子来到相国府门口的石阶前。

一些穿戴华丽、神气十足的纨绔子弟的形象映入他的眼帘;再看看自己穿的孝服,显然与今天季府喜气洋洋的气氛不协调。

孔子心想:

母亲离世不久,穿孝服正是儿子应尽的礼和德。

于是孔子挺胸昂首,拾级而上。

“停住!

你是何人?

来此做甚?

”大门旁站着的一位凶神恶煞般的汉子大声喝道。

“在下孔丘,来参加相府宴会。

你是——”孔子止步,恭敬回答,并问对方。

那汉子手握宝剑,傲慢无理地说:

“哈哈哈……知道,知道孔丘大名!

至于本人嘛!

乃相国的家臣阳虎也!

“失敬了,失敬了!

孔丘对阳虎管家早有所知,未曾见面。

”孔子说完,施一礼,向相府走去。

可是,阳虎却伸臂站立大门口中间,挡住了孔子的去路:

“今天宴请文人学士,招贤纳士,你有什么资格赴宴!

孔子理直气壮地说:

“我也是士嘛!

阳虎故意用污言恶语羞辱孔丘:

“哈,哈,哈……你算什么士呀?

你还不快走!

免得在这里丢人败姓!

孔子怒视阳虎,激愤地说:

“得意忘形的脏鸡安知展翅雄鹰之志!

对蛮横无礼之人,我还耻与面对、羞与论争呢!

”说完,气冲冲地走下石阶。

孔子负气回家,坐在书房里静思,并认真审视当时的社会现状,悟出了一个道理:

人生不平坦,磨炼成大器。

从此,他以更加坚忍的毅力投入苦读、社会实践和自身修养之中。

立下大志,不一定能够成就大事,但成就大事者,肯定曾经立过大志。

孔子并没有因为他人对自己的轻视而怨天尤人,而是为自己立下干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以后他在教育他的弟子们时,也不忘教育他们要有志节,灌输给他们早立志的道理。

子路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孔子评价他时说道: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相当高贵的皮袍的人站在一起。

他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

“不忮不求”是形容有的人做了大官,但是子路不想做官;有的人钱多,但子路并不认为钱是了不起的东西,他并没有觉得贫穷是悲哀,不把别人升官发财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

“不忮不求”说明了子路心中的坦荡,不按富贵与贫贱将人分等,无论自己身份如何同样可以拥有远大的志向。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名牌,看到别人有就羡慕不已,觉得自己比不上人家;面对权力趋之若鹜,志向也变得功利和肤浅。

这与子路的“不忮不求”是何等不同啊!

志节的另一个内容为守志。

孔子认为树立了远大的人生志向是第一步,还要时刻遵守自己的志向,保持自己的志气。

守志是人们对待所立之志的一贯性和持久性。

一个人如果真心为伟大的志向而努力,就不应为暂时低下的生活条件而感到耻辱,否则便不能笃守大志。

孔子把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对立下的志向要持之以恒,不可朝三暮四,一日三志。

孔子认为越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越能体现出人守志的坚定态度,决不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丧失自己的远大志向。

一个人要守志坚定,不为功名利禄和各种引诱所动,才配称得上是一个高尚君子。

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人会面临各种诱惑,权、钱、名、色等什么样的诱惑都会遇到,你的社会地位越高,遭遇的诱惑就越大,也越频繁。

能否坚守住自己,不被诱惑所击倒,关键还看你是不是有气节。

“匹夫不可夺志”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对自己所信奉的原则和理念的坚持,一个被腐败击倒的人,绝对不是因为外力太强大,而主要在于自身内力修炼不够,不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反之,不管外力多么强大,人也有毅力去抵抗威胁诱惑。

第二节文质彬彬谓之君子

【原文】

子曰:

文质彬彬①,然后君子。

【注释】

①彬彬:

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称为君子。

【延伸阅读】

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育人思想,为我们加强自身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帮助我们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将一些人称为“君子”,但何谓君子呢?

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孔子教育儿子道:

“做人必须要学习,出门前要修饰自己,不修饰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表面看起来光彩照人,他一定是经过修饰打扮的。

进一步与他交谈接触,如果你觉得有所受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那说明他是一个有内涵的人。

孔鲤说:

“您对我们说过人重在本质,难道修饰比本质还重要吗?

孔子说: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质”是指人质朴的品质,“文”则指文化的修养。

“质胜文则野”就是说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鄙俗。

“文胜质则史”就是指过分地修饰会使人失去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用现在的话说就像是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的酸秀才、书呆子。

“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即质朴与文饰的比例要恰当,相协调,“质”和“文”两者都不可偏废。

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质朴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现实的生活中有这样两种人。

一种是过于自然、毫无修饰的人,在所有的人面前他都能够真心相示,但是这种过分质朴的表现容易使人觉得他缺乏生趣,也缺乏做人处世的智慧。

另一种是那些过于浮华、机巧,非常会说漂亮话讨好人,但却毫无真情,他们好出风头,一味地随机应变,这样的人通常让人觉得靠不住,甚至很危险。

文质彬彬,是人的内在与外在达成的均衡和谐的状态。

生活中那些有趣、精明,又厚道、真诚的人才是受人喜爱的君子。

真诚质朴和文化教养是做人的必备要求。

孔子主张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

试问这个世界上谁愿意和一个无知的傻子或者自大的疯子,或者巧妙伪装的骗子相处呢?

那么,如何做才能够做到文与质统一呢?

质过其文的人容易显得孤陋寡闻、狭隘、粗野。

有的人言谈举止会显得过于方,过于直,棱角外露,非常容易得罪人,要想改变这些缺点,就要多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才情,同时多多积累经验并善于运用人生经验来纠正自己。

在人际关系中,要讲究将交往艺术,在与人相处时应该互相帮助,为人诚实,真心交流。

如果你注意到对方存在缺点,应该试着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来,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切不可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要注意这一点。

另一方面文过其质的人常显得虚伪、华而不实,要改变这些缺点,关键是要懂一个“诚”字。

真诚是人们交往的前提,说话做事负责任,待人接物要诚恳。

从“诚”这个字起步,逐步地改变自己的习惯,这样才能做一个诚实的人,取信于人。

文质彬彬不能流于外在风貌,否则只是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似乎周全好看,实则迂腐不堪。

中国有个成语叫“相由心生”,华丽的装饰无法掩饰一个人内心的干涸。

一个内心真诚、善良、温和的人必然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

在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孔子这句话中的“文”是指人的外表的文饰,是对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的文饰。

如果后天“文饰”不足,则会将先天本性中不好的一面暴露,使人看上去比较粗野、鄙俗。

但是后天的文饰要有一定分寸,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外表的文饰彻底掩盖了人的先天本性,那么将遮蔽了人性本有的质朴纯粹的良好素质。

试想,一个人失去了内在本性,而只有外在华美的装饰,必然会让人觉得虚伪做作。

因此一个人既要有文化教养的培养以避免幼稚无知,防止欲望的无限膨胀,同时又要坚持诚信质朴的良好品格以避免虚伪做作,由此才能充满人性的良善和性灵的清澈。

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对后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你想做一个有修养、有人格、有品位的人,就必须达到“文”与“质”的和谐,实现两者最佳的结合,弥补文质的不足,展示两者的优长。

完成了“文”与“质”的完美统一,言谈举止与内在的美好品质才能达到一致。

第三节屈则屈伸则伸

【原文】

子曰:

君子之行①己,其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

故屈节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

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②而不犯于义。

【注释】

①行:

处世方式。

②达:

飞黄腾达。

【译文】

孔子说:

“正人君子的处世方式是能屈则屈,能伸则伸。

因此,有时屈是为了等待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达到伸。

在忍受屈辱的时候,不改变自己的志节,在腾达的时候也不会违背道义。

【延伸阅读】

能屈能伸,以屈求伸,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历练。

也只有经历过人生的阴暗和苦难,才懂得生命和阳光的可爱且可贵。

仕与隐、进与退、出与入一直是横亘于历代士人面前而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难以挥去的情结。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文人只有通过入仕做官才能实现自己匡天济世的人生抱负。

但是要进入仕途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进入仕途之后要想得到重用青云直上,获取高官厚禄更非易事。

因而绝大多数士人在仕途上趔趄而行,但是官场上的昏暗、腐朽又使他们焦虑、困惑、怅惘。

浏览古代文学家的经典之作,大多是表现仕途困顿、生活潦倒的主题。

从这些经典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仕与隐在他们内心中的矛盾冲突,倾听到仕途失意的悲凉呻吟。

像屈原、曹植、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都曾经以不同方式抒写各自的失意,他们的身份不同,所处境遇不同,但他们心系朝廷却又得不到重用的情况却并无二致。

曾国藩也是一代文人,他对于仕隐、进退之道也有自己的一番感受。

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在给其弟的信中阐述得很清楚,他说:

近年来,我做事屡屡受挫,其主要原因是自己急功近利,只知进不知退,得罪了不少人。

近日我闲居在家,终有所悟,为人处世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我过去曾自以为很有能力,能屈能伸,可进可退,又时常恃才傲物。

最近我才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才知道自己没有一点本领,而别人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去学习的。

因此我努力改变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不再与人争强斗狠,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

每做一件事情以能立能达为行动的根本,以不怨天尤人为行为准则。

立,就是发奋图强,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达,就是办事完满通融,在社会上行得通。

我这九年以来,痛下决心戒掉没有恒心的毛病,看书写字,从不间断,选将练兵,也非常用心,这都是发奋图强以争取站得住的工夫。

所写的奏折公文,用词都很精到准确,没有一句与事实不符的话,也没有一个夸耀自己的词语,这都是完满通融以求得行得通的工夫。

至于怨天,我从来都没有过。

指责别人则是难免的事,但也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弟弟如果想告诫自己以求上进,似乎可以考虑学习我这几年的待人处事的方式,然后痛下决心规谏自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曾国藩在信中反复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努力进取取得一定的成绩的时候,要及时抽身退步,闭门思过,反省自己的言行,以能立能达为体,不怨不尤为用,方能在人世间站得住,行得通。

在逆境的时候顶得住,在顺境时要退得下,要“逆来顺受”,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他所说的“逆来顺受”,并不只是消极地退让、忍受,而是积极地以退为进,蓄势待发。

这种对待逆境的态度,乃是一种乐观而积极的态度。

忍让,宽容,逆来顺受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愚”治智,以大法制小技也。

其实,曾国藩常引用古人的“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来阐明做人要能屈能伸的道理。

人活在世界上,往往不得不委屈自己,在蜷曲中求取生存,然后再在适当时机从长计议。

我们只要考察曾国藩的一生,就会发现他以屈为进的事例有很多很多,这主要体现在曾国藩个人的为人处世包括做官的态度与方式上,但在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声誉的事件上,曾国藩也能做到在“屈”中求“伸”。

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治九年六月,法国设在天津海楼后的一个洋教堂的育婴堂里接连发生了几起死婴事件,有三十多名婴儿不明不白地死了,还出现了一批幼儿拐卖案,有人称是洋教堂所为。

天津民众一片问罪之声,有人趁机煽动民众围攻洋教堂,要烧掉洋教堂把洋人赶出中国去。

法国驻天津领事馆领事丰大业,要求天津的通商大臣崇厚出面制止民众的过激行为,出兵轰散民众。

崇厚不肯出兵。

丰大业便威逼通商大臣和天津知县衙门,并枪杀了天津知县刘杰的侄子。

一时民众哗然,当即激起民愤,人们竟将教堂内的洋人和领事活活打死,多名修女也被打死。

有人趁乱抢劫,见洋人就抢。

在抢劫过程中又误伤了三名俄国普通游人。

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法、英、美、俄四国发出联合声明,要求清政府严厉查处此案,并且调来各国战舰,开进天津海口,扬言要把天津炸成一片焦土,再炮击紫禁城。

事情闹大了,老佛爷也有点害怕,洋人可不是好惹的。

于是火速调派曾国藩为直隶总督,处理这件事情。

曾国藩奉旨赶到了天津查办此案,洋人威胁曾国藩将闹事的老百姓全部枪杀,并且给领事丰大业办国葬,赔偿五十万两白银的损失。

曾国藩据理力争,不肯屈服。

并着人调查煽动者和凶手,抓获二十名闹事凶手正法。

但洋人却不肯罢休,又要曾国藩严办天津官员,否则,炮轰天津,直驱京城。

为了保全天津,力保京城安全,曾国藩迫于无奈罢免了天津三名官员,并答应五十万两白银赔偿,但拒绝了为丰大业办国葬的无理要求。

法国公使无奈接受了曾国藩的处理,从而使“天津教案”平息了。

“能屈能伸”,其目的还是为了“伸”,为什么要“伸”?

也就是说“伸”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小到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大到国家民族的利益。

 

第四节是可忍孰不可忍

【原文】

子曰:

八佾(yì)舞①于庭,是②可忍也,孰③不可忍也?

【注释】

①舞:

舞蹈,跳舞。

②是:

这,这样。

③孰:

疑问代词,还有什么。

【译文】

孔子说:

“八佾都在自己家里舞起来了,如果这我们都能忍耐下去,还有什么不能容忍他去做的呢!

【延伸阅读】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反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行为。

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怒吼一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忍”虽然是自古以来圣人志士所提倡的,但是,在一个政局混乱的时代,遇到这样的事,不忍,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忍耐中寻求机会,才是明智之举。

所谓忍,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克制自己。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不可以影响到情绪,喜怒哀乐也不能左右。

凡成大事者,或是历史上的名人,都具有忍的功夫。

小不忍则乱大谋。

善于忍,也可以养光韬晦,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脏腑浅薄者,待事处人,不能行忍道,五脏六腑,赫然于世,这是不能成大事之所在。

故此,凡欲成大事者,忍劲不可不练。

善于忍耐的人总是不计较一时的得与失,而是把宏大的目标放在未来。

曾国藩为人处世善忍,他认为,各种各样的对自己不利的流言蜚语,哪怕是打击、迫害都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能够在不利因素面前做到镇定自如,忍耐一下,就能找到化不利为有利的方式,就能做到转败为胜。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

生活中有时发生的一些事情甚至可以把人逼入绝境。

但这就是人生,我们谁也逃避不了。

能够在流言蜚语面前学会忍耐,能够在困境面前学会忍耐,开动脑筋,想出另外一条出路,你才能从流言与困境中走出,才能走向人生辉煌的顶点。

曾国藩的一生都是在忍耐中走过来的。

道光十四年的春天,曾国藩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读书。

与他同住一个宿舍的是当地知府的儿子,此人性情怪僻,很看不起曾国藩。

曾国藩学习的书桌离窗有几尺远,屋子里的光线又不好,看书很是费劲。

为了借光,曾国藩就把书桌往窗口移了移。

那个书生发怒道:

“把我的光都遮了,我怎么看书呢?

”对于同窗的蛮横、无理,曾国藩忍住心中的怒火说:

“那我搁在哪儿呢?

”书生指着床侧恶狠狠地说:

“可以搁这里。

”曾国藩依言把书桌搁在床侧。

半夜曾国藩仍读书不辍。

那个书生又发怒道:

“平日不读书,这个时候读,还让不让人睡觉?

”曾国藩便无声默读。

曾国藩忍受着同窗的羞辱,发奋读书,为他日后顺利地走入仕途奠定了基础。

纵观历史,很多丰功伟绩也都是由于“忍”而成就的。

蔺相如面对廉颇的羞辱并不畏惧,而是以国事为重。

从而换来真诚的友谊和赵国的强大。

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谩骂挑衅能面不改色,同样不是由于他尊严低下,而是要顾全大局把屈辱容忍下来,换来三国局势的转折,成为了统一的关键。

夫差使勾践受辱过分至极,勾践却能忍辱偷生,为的是胸中的大志,卧薪尝胆,终于换来越国的胜利,一雪前耻。

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怒,终致名垂青史。

司马迁可以受阉割之辱,终成千古之史圣……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我们从中可以悟出忍辱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