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2953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docx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第一单元 克、千克和吨的认识

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5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2、认识工具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

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例如:

一小块橡皮、一团棉花、一大粒花生、一小段粉笔、10粒黄豆……引导学生感受:

同样都是大约1克重的物品,有的看上去大,有的看上去小。

物品的轻重,不能只看大小。

6讨论:

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结论: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

克用g表示。

三、课堂活动

四、全课小结

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台秤、电子秤、体重秤、两袋500克的盐、大米、水果糖、苹果、萝卜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1千克

(1)出示一袋500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

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

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

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启发学生说出两袋是1000克,500克+500克=1000克。

告诉学生1000克就是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

1kg=1000g

(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

(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

(4)讨论:

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结论: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二)操作活动,称物品

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

(三)克与千克的换算

(1)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2)填一填。

(教科书第3页)

三、课堂活动

四、全课小结

 

克、千克、吨的认识(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认识1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吨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请学生课前去调查货车的载重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建立概念

1认识1吨

(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

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

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

说一说对25千克的感受。

(2)请4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

100千克重不重?

(3)请40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

1000千克重不重?

(4)1000千克就是1吨。

1吨重不重?

板书:

1吨=1000千克。

2算一算,加深对1吨的认识

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吨?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吨

结论:

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认识进率

1吨=1000千克。

(1)出示两辆车的图片,其中一辆车身上写着2000kg,另一辆车身上写着4吨。

填一填:

2000kg=()吨4吨=()kg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判断。

(教科书第6页:

第6题)

(3)解决问题。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6页:

第8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选择单位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个单位?

(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个梨重180()。

爸爸的体重是67()。

1头河马大约重1()。

1本连环画约重216()。

一辆大货车运白菜3()。

二、单位换算

1说一说:

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2填一填(教科书第6页:

第7题)

三、解决问题

(1)出示图及题目:

有5000克白糖,每1千克装1袋,可以装多少袋?

(2)学生自编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同桌相互解决。

(3)出示图(教科书第7页第9题)。

看图,你从图上了解了哪些信息?

提出了什么问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学生1:

先把3000千克换算成3吨,然后3+1=4(吨)。

(4)出示图及题目:

王叔叔家装修房子,这是他在一个建材市场购买材料的清单:

水泥河沙地砖红砖墙砖

2吨3000千克1100千克1吨900千克

王叔叔租了两辆准载4吨的货车,可以怎样装货?

四、数学小调查

示图。

(教科书第7页)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单元主题图

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

同学们看,在这样一个大森林里好热闹啊,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着做什么呢?

2.教学例1

教师: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列成20+20+20,也可以列成20×3。

让学生理解这是求3个20是多少,可以用连加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求20×3的结果。

其主要的方法是:

(1)因为:

20+20+20=60,所以:

20×3=60。

(2)因为:

2个一×3=6个一,所以:

2个十×3=6个十。

也就是20×3=60。

让学生意识到这两个问题都能用2×3=6来解答,这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这两道题所带的单位。

引导学生分析出:

2个×3=6个2盒×3=6盒板书:

2个一×3=6个一。

教师:

我们再来看这幅图,这里一盒是多少个鸡蛋呢?

学生:

一盒是10个鸡蛋。

教师:

所以这里的一盒是指一个几?

板书:

2个十×3=6个十。

教师:

比较一下,2个十×3=6个十和20×3=60是不是一样的呢?

教师:

比较2个一×3=6个一和2个十×3=6个十,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

同学们这个发现很有意义。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样,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不同的是,要注意计数单位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用多少个十去乘一位数,它的结果是多少个十。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百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列成300+300+300+300,也可以列成300×4。

教师: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让学生理解这是求4个300是多少,可以用连加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忆起前面所学的连加算式、乘法口诀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都与300×4的计算方法有关。

让学生理解300×4可以用300+300+300+300=1200来算出结果,也就是通过连加算式知道300×4=1200。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300×4又有什么关联?

怎样借助30×4的口算方法来推想300×4的口算方法呢?

3个十×4=12个十3个百×4=12个百

引导学生回答:

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样,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也要想乘法口诀来计算,但是要联系因数的计数单位来考虑结果是多少。

2.教学课堂活动第2,3题和练习二第2题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对91×8进行估算。

启发学生将91看成90,计算90×8就可以了。

91×8≈720

提醒学生用约等于符号。

教师: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或整百数,然后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从而得到它的估算结果。

2.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下面我们要研究的是:

三位数乘一位数又该怎么估算呢?

教师:

爸爸一棵梨树上的梨卖了197元,8棵梨树上的梨大约可以卖多少钱呢?

197×8,用估算来算出大约可以卖的钱。

教师:

为什么你要选择估算?

引导学生说出:

因为197比较接近200,把197看做200来算,所以:

197×8≈1600(元),也就是说这些梨大约能卖1600元。

出示练习三第3题。

3.小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填空

二、探究新知

1.估算卖出T恤的件数

2.估算卖出冬衣的件数

3.练习巩固

教师:

你们能很快估算出欣欣商场7月份一共大约卖了多少件服装吗?

4.小结估算方法

一、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运用;

二、都是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来进行估算;

三、本来就是乘法的就直接按照以上的方法来估算;是求几个同时接近某个整十或整百数的数的和时,要先找出它们都同时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数,再用乘法来估算。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第5,6,7,9,10题,思考题。

四、全课小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茶杯图。

教师:

求一共有多少个茶杯,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用12×4。

引导学生归纳出:

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教学课堂活动相关内容

出示课堂活动第1大题第2小题和小棒图。

教师: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

34×2。

教师:

看着小棒图,同桌说一说你怎样计算34×2。

通过下面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每竖列中三道题的关系。

32×3=96先算2×3=6

再算30×3=90

最后算90+6=96

22×4=88先算2×4=8

再算20×4=80

最后算80+8=88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教师: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

在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还有哪些你没有解决的问题?

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学生回答略。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茶杯图。

教师:

前一节课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个茶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计算茶杯。

看图,要算一共有多少个茶杯,算式怎样列呢?

引导学生列出27×3的算式,并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

教师:

用前面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算一算这道题,想一想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

2.教学课堂活动相关内容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要求学生看图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抽学生说计算过程,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进位的。

出示课堂活动第2题第3竖列上的3道小题,计算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这3道题有什么联系。

教师与学生对口令,由教师说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学生说两道与这道题有联系的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应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价值体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数学学习提供动力支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例3的乘车情景图。

教师:

要求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应该怎样想?

怎样才能求出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呢?

引导学生列出:

45×9。

教师:

为什么这样列式?

2.教学第25页第8题

出示第25页第8题。

(1)指导学生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式为:

买6辆小汽车需要的钱是(57×6)元;买2辆小火车需要的钱是(89×2)元。

(2)指导学生估算出结果:

57×6≈360(元),89×2≈180(元)。

(3)指导学生笔算出结果,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且把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一下,看两个结果相差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四第6题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中说的“每天往返两次”是什么意思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求4个212米有多远。

2.教学例2

出示例2。

教师:

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

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

758×3。

教师:

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

是求3个758元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完成后要求学生具体说一说是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2题。

要求学生先进行估算,把估算的结果标在算式的上面;再进行笔算,看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相差多少。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例2的其他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初步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的情景图

出示例2情景图。

买2个电饭煲一共需要多少钱?

买5个消毒柜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计算错在什么地方?

怎样克服?

2.教学练习五第5题

出示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在书上计算出结果,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讲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在掌握的计算方法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来计算,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

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告诉了哪些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

教师:

要求这些地砖铺5间会议室够不够,要思考哪些问题?

2.教学练习五第6题

出示练习五第6题。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条件与哪个条件是有联系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条件和问题作如下的梳理。

条件问题

硬座车厢每节有118个座位,共有8节车厢。

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硬卧车厢每节有66个铺位,共有6节车厢。

一共有多少个铺位?

(2)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讲台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选择什么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并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3)提出新的问题:

这辆车如果刚好满员,一共可以运送多少旅客?

(4)指导学生理解什么叫“刚好满员”,其中的意思就是指每个旅客都有座位或铺位;反过来也可以这样理解,每个座位和铺位都没有空着。

所以,“刚好满员”的人数实际上就是这列火车的座位数和铺位数的和。

(5)指导学生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8题第1问

完成后集体订正。

2.和学生一起讨论第8题第2问

引导学生先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再指导学生解答。

四、课堂小结

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道理,能应用这一知识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出示:

一个鱼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

教师:

鱼缸有几条鱼?

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引导学生说出:

鱼缸里没有鱼,可以用数0来表示。

出示:

两个鱼缸,里面只有水,依然没有鱼。

教师:

现在两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

应该怎么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

可以列式为:

0+0=0

教师:

如果列成乘法,该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回答:

2个0相加,可以列式为0×2=0或者2×0=0

接着出示:

3个、4个、5个鱼缸。

引导学生分别列式为:

3×0=04×0=00×5=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教师:

如果有100个这样的鱼缸,共有多少条鱼?

该怎么列式?

结果等于多少呢?

引导学生列式为0×100=0或100×0=0

引导学生得出: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教学例1

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

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

图中告诉我们去参观科技馆的有203人,学生票的票价是每人3元。

教师: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帮小朋友算一算他们一共需要多少钱吗?

学生尝试列式:

203×3

3.教学例2

出示例2。

401×2406×7

学生计算,请一生板演。

三、课堂练习

四、全课小结

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例3和练习六第4-8题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景,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用不同的策略。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

这个情景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用文字告诉了每本童话书的单价是10元8角,书的数量有7本则是通过图来告诉的。

教师:

求一共需要多少钱?

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

10元8角×7。

2.教学课堂活动相关内容

出示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

要求一共多少元,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

908×8。

教师:

跟同桌说一说你怎样计算908×8的。

三、课堂小结

(1)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那些收获?

(2)计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要注意什么?

四、提高练习

出示教材35页第6题。

四、探索练习

完成联系六思考题

 

第三单元:

辩认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4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

(2)介绍十字形方向标。

(3)在课间活动中体验东南西北。

2.理解运用

(1)教师:

请孩子们看书中47页图,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

你是怎样发现的?

(2)教师:

请大家在书中的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3)说一说:

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4)指导学生完成书中例1第

(2)小题,然后再集体订正。

三、解决简单问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