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油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873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用油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车用油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车用油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车用油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车用油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用油讲义.docx

《车用油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用油讲义.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用油讲义.docx

车用油讲义

车用发动机油讲义

内燃机油如何分类?

内燃机油广泛应用于汽车、内燃机车、施工机具、船舶等移动式和其它固定式内燃发动机的润滑。

内燃机油也称发动机油,是润滑油中用量最多的一类,约占总量的55%左右。

由于发动机构造、所用燃料、工作环境、冲程数的差异,不同的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不尽相同。

各类机油因有各自的特性而自成一类。

最常见的内燃机油包括:

车用汽油机油、车用柴油机油、铁路机车用油、船用油、二冲程发动机油及航空润滑油等六类。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最新国际标准是SAEJ300-2000,它规定了冬用油的低温粘度(低温动力粘度和边界泵送粘度)和100℃运动粘度,以及夏用油的高温粘度(150℃时的高温高剪切粘度)和100℃运动粘度。

我国的内燃机油粘度分类标准是GB/T14906-94,是参照SAE300-95制定的,与其差别是没有规定夏季用油的高温高剪切粘度,边界泵送粘度及温度与之不同。

同时满足冬用油的低温粘度要求,及夏用油的高温粘度要求的油称为多级油,可以四季通用,如5W/30、10W/40,W代表冬用油,W前的数越小,适用环境温度越低,W后的数字表示夏用油,数值越大,适用的环境温度越高,所以多级油的适用环境温度范围很宽。

分类标准粘度SAEJ300-2000

SAE粘度

低温动力粘度

低温泵送温度下的粘度mPa.s不高于

100℃运动粘度mm2/s

高温高剪切粘度mPa.s(150℃,106S-1)不低于

等级

mPa.s不大于

不低于不高于

0W

6200(-35℃)

60000(-40℃)

3.8

5W

6600(-30℃)

60000(-35℃)

3.8

10W

7000(-25℃)

60000(-30℃)

4.1

15W

7000(-20℃)

60000(-25℃)

5.6

20W

9500(-15℃)

60000(-20℃)

5.6

25W

13000(-10℃)

60000(-15℃)

9.3

20

5.69.3

2.6

30

9.312.5

2.9*

40

12.516.3

3.7

50

16.321.9

3.7

60

21.926.1

3.7

分类标准粘度SAEJ300-97

SAE粘度

低温动力粘度

低温泵送温度下的粘度mPa.s不高于

100℃运动粘度mm2/s

高温高剪切粘度mPa.s(150℃,106S-1)不低于

等级

mPa.s不大于

不低于不高于

0W

3250(-30℃)

60000(-40℃)

3.8

5W

3500(-25℃)

60000(-35℃)

3.8

10W

3500(-20℃)

60000(-30℃)

4.1

15W

3500(-15℃)

60000(-25℃)

5.6

20W

4500(-10℃)

60000(-20℃)

5.6

25W

6000(-5℃)

60000(-15℃)

9.3

20

5.69.3

2.6

30

9.312.5

2.9*

40

12.516.3

3.7

50

16.321.9

3.7

60

21.926.1

3.7

内燃机油粘度等级分类GB/T14906-94

粘度等级

低温动力粘度,

最大值mPa.s

低温泵送粘度

最大值时温度,℃

100℃运动粘度,

最小值mm2/s

100℃运动粘度,

最大值mm2/s

OW

5W

10W

15W

20W

25W

20

30

40

50

60

3250,-30℃

3500,-25℃

3500,-20℃

3500,-15℃

4500,-10℃

6000,-5℃

-35

-30

-25

-20

-15

-10

3.8

3.8

4.1

5.6

5.6

9.3

5.6

9.3

12.5

16.3

21.9

-

-

-

-

-

-

<9.3

<12.5

<16.3

<21.9

<26.1

车用油质量等级分类

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发动机的热负荷、机械负荷越来越高,只有粘度级别不足以反映车用油的使用性能,美国API、ASTM和SAE共同制订车用油的质量等级标准(SAEJ183)。

该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得到了各国的认可,随后的ACEA、ILSAC和OEM车用油质量规格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来的。

我国的车用油标准等同与API的标准。

质量等级分类标准

API(美国石油学会)分类:

汽油机油以S打头,柴油机油以C打头,后面跟字母A、B、C………,档次依次提高,系统末端开口,不断发展。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分类:

汽油机油以A打头,A1、A2,A3、A5。

轻负荷柴油机油以B打头,B1、B2、B3、B4、B5。

重负荷柴油机油以E打头,E2、E3、E4、E5。

ILSAC(国际润滑油标准和批准委员会)分类:

GF-1,GF-2,GF-3,DHD-1。

我国的质量分类与API相同。

质量等级分类标准

OEM标准:

奔驰公司MB229.1MB229.3MB229.5

MB227.0227.1MB228.0-MB228.5

宝马公司BMWLonglifeOil

曼公司MAN270MAN271MANM3275MANM3277

大众公司VW500.00VW501.01VW505.00VW502.00

VW503.00VW506.00

沃尔沃VDSVDS-2VDS-3

康明斯Cummins20071/2/6/7/8

马克公司MackEO-L、MackEO-LPlus;MackEO-N、MackEO-NPlus

汽油机油的发展历程

汽油机油的质量是随着汽油发动机的设计、驾驶工况、环保节能要求的变化而发展的,与发动机的生产年代相关。

40年代前,发动机功率小,机件间隙大,工作条件缓和,用不加添加剂的矿物油SA。

二战后,大量使用V-8发动机,体积小,马力大,机油温度高,机油氧化、轴承磨损及高温沉积物增多,采用有抗氧抗腐剂、金属清净剂的SB级油。

60年代初,小轿车剧增,经常处于开开停停状态,但功率大,燃烧不良产物聚积在曲轴箱中产生低温油泥,采用加入了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与ZDDP复配的SC级油。

80年代末,轿车处于周期性的高温高速和低温低速行驶状态,产生黑色油泥,堵塞油路,采用SG级油有效解决黑色油泥及阀系磨损问题,油品性能大大提高,但油品质量不稳定。

90年代初,电喷车普遍使用三元催化转化器,对磷含量提出了不大于0.12%的要求,1994年提出了SH规格,保证了机油质量稳定。

1996年提出了SJ规格,增加了GM过滤性试验、TEOST高温沉积物试验、凝胶指数试验,磷含量降到不大于0.10%,保证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全面提高。

2001年出台了SL规格,发动机台架评定方法进行全面的改进,特别是增加了用过油节能要求,即汽车行驶6400公里后,机油仍具有节能性,适应新型轿车要求。

柴油机油的发展历程

柴油机油的质量随着发动机的设计及燃料中硫含量要求而变化的。

40~50年代,轻载荷柴油机油采用CA、CB级油,其中CB适用于高硫燃料。

60年代初,无灰分散剂的广泛应用发展了适用于中等负荷、低增压柴油机的CC级油(非涡轮增压)。

70年代以来,高硫燃料及高速高功率增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普遍使用发展了适用于各种燃料的重载荷柴油机的CD级油。

80年代后,柴油机也出现开开停停的现象,柴油机油在具有高温清净性、热稳定性、极压抗磨性的同时,也具有低温油泥分散性、高温抗氧化性,CD级油发展为CE级油。

CE级油不适用于直喷式柴油机,经常出现油环粘结、缸套漆膜等现象,90年发展了适用于高硫燃料、高速、高热负荷、重载荷柴油机的CF-4级油。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要求,降低发动机氮化物和微粒的排放,用于高硫燃料的CF-4油在使用中出现烟炱积累、油滤堵塞等问题,因而出现专用于S含量<0.05%低硫燃料的CG-4油。

1998.12推出了CH-4规格,满足了发动机设计上燃油喷射压力更高、使用两段活塞的需要,在柴油机高运行温度、高烟灰条件下使用显示出较CG-4油更优良的烟灰、沉积物、油耗控制及抗磨损的防护性能。

2002.10推出了CI-4规格,满足了装有废气再循环装置的柴油发动机的需要。

该油品较CH-4具有更好的烟炱承载能力及抗磨性。

发动机油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美国的油品升级换代较快,且新规格出现后旧品种很快作废,所以现在执行的质量等级规格仅有SJ、SL、CF-4、CG-4、CH-4、CI-4。

并向多级油、通用油、低粘度、节能油方向发展。

我国已废除CA、CB、SA、SB规格,且油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但存在着从SC到SL、CC到CI-4高、中、低档油共存的局面。

多级油、通用油尤其是低粘度、节能油的应用还受到很大限制。

API

API

API

API

API

ILSAC

API

ILSAC

API/ILSAC

SD

SE

SF

SG

SH

GF-1

SJ

GF-2

SK(GF-3)

1968

1972

1980

1988

1993

1994

1998

1998

2000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IIB

IIB/C/D

IID

IID

IID

IID

IID

IID

BRT

IIB/IIIB

IIIC/D

IIID

IIIE

IIIE

IIIE

IIIE

IIIE

IIIF

IV

 

 

 

 

 

 

 

IVA(Ka24E)

VB

VC/D

VD

VE

VE

VE

VE

VE

VG

 

 

 

VI*

VI*

VI

VIA*

VIA

VIB

 

 

 

 

 

 

 

 

VII(UL-38)

L-1

 

 

1H2

 

 

 

 

 

*Forenergyconservingonly

 

 

 

 

 

 

 

 

汽油机油台架评定

API

API

API

API

API

ILSAC

API

ILSAC

API/ILSAC

SD

SE

SF

SG

SH

GF-1

SJ

GF-2

SK(GF-3)

1968

1972

1980

1988

1993

1994

1998

1998

2000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IIB

IIB/C/D

IID

IID

IID

IID

IID

IID

BRT

IIB/IIIB

IIIC/D

IIID

IIIE

IIIE

IIIE

IIIE

IIIE

IIIF

IV

 

 

 

 

 

 

 

IVA(Ka24E)

VB

VC/D

VD

VE

VE

VE

VE

VE

VG

 

 

 

VI*

VI*

VI

VIA*

VIA

VIB

 

 

 

 

 

 

 

 

VII(UL-38)

L-1

 

 

1H2

 

 

 

 

 

*Forenergyconservingonly

 

 

 

 

 

 

 

 

API

API

API

API

API

ILSAC

API

ILSAC

API/ILSAC

SD

SE

SF

SG

SH

GF-1

SJ

GF-2

SL(GF-3)

1968

1972

1980

1988

1993

1994

1998

1998

2001**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VIII(UL-38)

IIB

IIB/C/D

IID

IID

IID

IID

IID(BRT)

IID(BRT)

BRT

IIB/IIIB

IIIC/D

IIID

IIIE

IIIE

IIIE

IIIE(IIIF)

IIIE(IIIF)

IIIF

IV

 

 

 

 

 

 

 

IVA(Ka24E)

VB

VC/D

VD

VE

VE

VE

VE

VE

VG

 

 

 

VI*

VI*

VI

VIA*

VIA

VIB

L-1

 

 

1H2

 

 

 

 

 

 

 

 

 

 

 

 

 

 

*Forenergyconservingonly

 

 

 

 

 

 

 

 

**EffectiveJuly1,2001

 

 

 

 

 

 

 

 

柴油机油台架评定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CD

CDII

CE

CF

CF2

CF-4

CG-4

CH-4

PC-9

1955

1985

1983

1994

1994

1990

1994

1998

2001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1G2

1G2

1G2

1MPC

1MPC

 

 

 

 

 

 

1K

(2)

 

6V92TA

1K

(2)

 

1K

1K

 

 

 

 

 

 

1N

 

 

 

 

 

 

 

 

 

1P

1Q

 

6V53T

 

 

 

 

 

 

 

 

 

T-6(T-9)

 

 

T-6(T-9)

 

T-9

 

 

 

T-7(T-8A)

 

 

T-7(T-8A)

 

 

 

 

 

 

 

 

 

T-8

T-8E

T-8E+

 

 

 

 

 

 

 

 

T-10

 

 

 

 

 

 

 

M-11

M-11EGR

 

 

 

 

 

 

IIIE

IIIE

JDQ98

 

 

 

 

 

 

RFWT

RFWT

RFWT

 

 

 

 

 

 

EOAT

EOAT

EOAT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CD

CD-2

CE

CF

CF-2

CF-4

CG-4

CH-4

CI-4

1955

1975

1983

1994

1994

1990

1994

1998

2002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1G2

1G2

1G2

1MPC

1MPC

 

 

 

 

 

 

1K

(2)

 

 

1K

 

1K

1N

 

 

 

 

 

 

1N

 

 

 

 

 

 

 

 

 

1P

1R

 

6V53T

 

 

6V92TA

 

 

 

 

 

 

T-6(T-9)

 

 

T-9

 

T-9

 

 

 

T-7(T-8A)

 

 

T-8A

 

 

 

 

 

 

 

 

 

T-8

T-8E

T-8E

 

 

 

 

 

 

 

 

T-10

 

 

 

 

 

 

 

M-11

M-11EGR

 

 

 

 

 

 

IIIE

IIIE

IIIF

 

 

 

 

 

 

RFWT

RFWT

RFWT

 

 

 

 

 

 

EOAT

EOAT

EOAT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API

CD

CDII

CE

CF

CF2

CF-4

CG-4

CH-4

PC-9

1955

1975

1983

1994

1994

1990

1994

1998

2001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L-38

 

 

1G2

1G2

1G2

1MPC

1MPC

 

 

 

 

 

 

1K

(2)

 

6V92TA

1K

(2)

 

1K

1K

 

 

 

 

 

 

1N

 

 

 

 

 

 

 

 

 

1P

1Q

 

6V53T

 

 

 

 

 

 

 

 

 

T-6(T-9)

 

 

T-6(T-9)

 

T-9

 

 

 

T-7(T-8A)

 

 

T-7(T-8A)

 

 

 

 

 

 

 

 

 

T-8

T-8E

T-8E+

 

 

 

 

 

 

 

 

T-10

 

 

 

 

 

 

 

M-11

M-11EGR

 

 

 

 

 

 

IIIE

IIIE

JDQ98

 

 

 

 

 

 

RFWT

RFWT

RFWT

 

 

 

 

 

 

EOAT

EOAT

EOAT

内燃机油的作用是什么

润滑作用:

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

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如拉缸、化瓦等故障)。

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

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而油膜的强度和抗磨性是发挥其润滑作用的关键。

润滑油的首要功能是对各摩擦副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大幅度降低机件摩擦面的摩擦系数,减少摩擦阻力,润滑油在互相运动的金属表面间能迅速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油膜,避免了金属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减少磨损、降低阻力、节约能源、防止烧结的作用。

导热冷却作用:

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

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故障。

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统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润滑油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汽车润滑系统的流动过程中,可吸收各传动件摩擦时所产生的热量和部分引擎(动力冲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大幅度地降低了各摩擦副表面的温度,从而使机件保持适当的温度。

清净作用:

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

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烟炱、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

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

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

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润滑油本身具有的清净分散功能,使润滑油在机件之间的流动过程中,可将机件表面上的磨屑、污染物、沉积物等冲洗干净,使其均匀分散在机油中(大分子物质被机油滤清器过滤掉),从而增加机件的使用寿命。

防锈防腐作用:

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

昆仑润滑油会在机件表面形成吸附油膜,阻止因燃烧产生的水气、酸性物质等与机件表面直接接触,防止发生腐蚀、锈蚀,起到保护引擎的作用。

隔离密封作用:

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之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摩擦副之间不会卡滞。

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

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润滑油在气缸壁与活塞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能配合活塞环形成油封,防止燃烧室气体泄漏,减少动力损失,使引擎发挥最大的动力。

阻尼抗震作用:

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

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润滑油在金属接触面形成的油膜液垫可分散、缓和冲击力,吸收震动。

内燃机油必须满足的性能要求:

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能:

润滑油的粘度关系到发动机的起动性、机件的磨损程度、燃油和润滑油的消耗量及功率损失的大小。

机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进入磨擦面所需时间长,燃料消耗就会增大,机件磨损增大,清洗及冷却性差,但密封性好;粘度过小,不能形成可靠油膜,不能保持润滑,密封性差,磨损大,功率下降。

所以粘度过大、过小都不好,应当适宜。

发动机润滑油应用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广,在300℃左右要求它有一定的粘度保证润滑;在0℃以下,甚至-40℃时要求它有足够的流动性,以保证顺利启动。

所以要求油品的粘度特性和粘温性好。

清净分散性能好:

内燃机油应具有良好的清净分散作用,能把附着在汽缸壁及活塞上的氧化产物清洗下来,并使之均匀地分散在机油当中,当机油的清净性差时,会使聚结在发动机高温部位的氧化产物继续氧化,从而生成大量的漆膜、积碳,导致活塞环粘结、磨损加剧,甚至发生拉缸等事故。

当机油的分散性差时,被清洗下来的高温沉积物和油泥无法均匀地分散在机油当中,造成油路及机油滤清器堵塞,导致机油压力异常、氧化加剧,甚至供油中断,造成化瓦等事故。

为防止上述故障发生,必须要在润滑油中添加金属型清净剂和无灰型分散剂。

其中,金属型清净剂能防止活塞环槽中的积碳沉积,对活塞环区的清净能力好;无灰型分散剂能使沉积物和油泥均匀分散在机油中。

良好的抗磨性:

发动机使用的大都是滑动轴承,而且要承受很大的负荷,如主轴承为5-10MPa(汽)和10-20MPa(柴),个别部件承受负荷更高。

发动机润滑油在高负荷、高压的条件下,必须有良好的抗磨性。

酸中和性好:

燃油尤其是柴油中含有大量的硫成分,燃烧后产生的酸性气体与水结合形成硫酸或亚硫酸等溶液。

这些酸会对发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